学术投稿

阑尾残端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梁梅

关键词:阑尾炎, 残端瘘, 患者, 肠瘘, 愈合, 手术后, 瘘口,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病人, 严重并发症, 主要特点, 延误治疗, 心理压力, 缩短病程, 慢性炎症, 损伤, 临床, 老年, 结扎
摘要:阑尾残端瘘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此类病人往往合并有肠道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及Crohn Disease),治疗和护理比较棘手.良好的护理能加速肠瘘口的愈合,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状态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部分老年阑尾炎病人,往往因病人及家属畏惧手术从而延误治疗,导致阑尾根部坏疽,一旦手术,术后易发生肠瘘,而瘘口长期不易愈合为其临床主要特点,因此肠瘘口的护理尤为重要.术中常发现阑尾根部糜烂,难以进行根部结扎、包埋,强行缝合后易出现肠壁的全层损伤,修补后不易愈合,术后易出现肠瘘.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药品有效期管理方法初探

    药品效期管理是基层医院经济管理的难点,本文通过阐述在采购、贮存、使用、销毁、职工教育等环节采取的各项措施,使药品积压造成超过有效期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作者:吕洪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280例药物流产的妇女,设为观察组,120例人工流产的妇女,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流产后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流产2周后和流产一个月月经完全干净一周后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流产一个月后发生宫颈管粘连1例;对照组在流产一个月后发生宫腔粘连9例,宫颈管粘连1例,均表现为无月经来潮,下腹不规则隐痛,B超显示有宫腔积血,盆底可见少量积液,两组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子宫的影响比较,药物流产明显比人工流产的子宫内膜厚度恢复快,发生宫颈管粘连及宫腔粘连的情况相对较少,相对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终止妊娠作用进行药理研究和分析,并了解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对在铜陵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药物终止妊娠的孕妇112例,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平均年龄26岁.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及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孕周10-16周,同时经血、尿、白带常规、凝血时间、血糖、肝、肾功能、分泌物常规等检查无异常,无急慢性器质性疾病,无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其中初孕75例,多次37例.早晨空腹凉开水口服米非司酮75mg,连用3日,第4日早晨6点左右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并留院观察,服药后禁食1h,并定期复诊,观察终止妊娠结果.结果:服米索前列醇片至宫缩发动时间平均需3h,腹痛至胎儿排出时间平均为5h,完全流产97例(86.6%),不完全流产12例(10.7%),药流失败3例( 2.7%).结论:米索前列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疗效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高效,适合在临床上应用于妇科和消化内科治疗.

    作者:丁彩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要性

    全科医学是基层医疗、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所依据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本文以社区基层单位为例阐述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要性.

    作者:费伟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5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胸乳入路胸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疗效,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病例均手术成功.手术平均用时125分钟.术后恢复良好,颈部没有瘢痕,无一例发生窒息.结论:经胸部入路胸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疗效满意.

    作者:于生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防范血液安全隐患问题的建议

    目前,随着人们对血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对血液质量管理日趋严格,血站系统已普遍运用ISO9001、2000和GMP等管理体系,使输血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化、文件化.但采供血流程仍存在薄弱环节,给血液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本文就此抓关键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力求将输血风险小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和保证输血安全.

    作者:靳文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误诊7例分析

    近几年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所下降,小儿农药中毒发生率低,因病史隐匿,常容易误诊,现将我院2004年一2010年7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小1.5岁,大11岁.其中轻度3例,中度3例,重度1例,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中毒,误诊短者1天,长者3天.7例均治愈,误诊为肺炎心衰1例,误诊为肺炎2例,急性胃肠炎4例.7例均有不同程度面色苍白、多汗、流涎水、皮肤湿润.

    作者:凡建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550例ICU患者痰液的细菌培养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ICU的患者痰液中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药敏监测变化趋势,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ICU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as-4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ICU550例住院ICU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90株,占74.6%,革兰氏阳性球菌99株,占25.4%.结论:本院ICU患者痰波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药敏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ICU病房消毒制度,用药时应参考细菌的耐药性动态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素.

    作者:李燕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辛伐他丁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临床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及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残率高、再发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35%-75%的初发患者将在2-5年内再发,70%以上的脑梗死患者有1次或1次以上再发1.如果再发,病情将进一步恶发,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尤为重要.笔者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比较辛伐他丁联合拜阿司匹林和单用拜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作用,评估联合应用他丁类和拜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高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如何成为合格的护士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工作的对象已由以往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提高自身素质已迫在眉睫.因此,学校应为临床培养、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现代医学中手术是医疗外科的一种重要手段,手术室是对患者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帮助医生使患者顺利度过难关,对手术治疗的成效及术后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手术室护士呢?就此,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作者:罗文芬;陈英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室外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了脑室外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行侧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无1例出现引流管脱出等事件.结论:针对脑室外引流护理措施的实施于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室外引流易出现的并发症,缩短脑室外引流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惜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肺结核毁损全肺切除术后ICU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ICU护理肺结核损毁全肺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结核毁损患者78例,术后均进行ICU的监护复苏,患者经病例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全肺毁损.结果:患者行左侧肺全切除术的共45例,右侧肺全切除术的患者共23例,所有病例均顺利康复,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讨论:ICU护理是肺结核损毁全肺切除术后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手术成功具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吴圆圆;吴莹;马赛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胰腺手术的营养配比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手术的营养配比、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0例胰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每组20例,两组患者给予等热量、氮量的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体重变化、营养情况和免疫功能.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情况和免疫功能均显著性改善,P<0.05.且EN组的免疫功能要指标增加要显著PN组,P<0.05.结论:EN和PN都是胰腺手术的良好营养方式,但EN并发症较少,且有利于增强患者免疫力.

    作者:金月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院前救治昏迷病人经验

    针对院前急救中昏迷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陈玉;贺明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雪莲注射液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雪莲注射液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应用当归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当归注射液联合雪莲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三周的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80.00%,一年后随访4例,观察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63.33%,总有效率为93.33%,一年后随访复发1例,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莲注射液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576份HBsAg阳性者e抗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为掌握固原市健康人体检中HBsAg阳性者e抗原(HBeAg)的阳性情况,我中心于2009年1月~ 2010年1月对健康体检中的576份HBsAg阳性血清HBeAg进行检测和分析,现将HBeAg检测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琪;刘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对阴性肺结核诊断中过诊现象的原因分析

    按照新修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 WS288 - 2008)[1],肺结核分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涂阴肺结核).1)三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2)三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作者:孙金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带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应用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2月-2010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做内固定与植骨治疗5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42例6个月内愈合,8例出现延迟愈合,一年以后骨折愈合,按照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结论: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带锁髓内钉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薛文喜;史晓东;徐文松;彭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脊柱外科手术后并发谵妄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由于脊柱退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老年患者较多,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组,综合组在常规化疗中加服中药扶正增效.常规组只采用西药化疗.结果:两组临床受益率综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远期疗效综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单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化疗加用中药,可以提高患者受益率,延长其中位生存时间,将活血化瘀中药与扶正培本中药合用,是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较好方法.

    作者:韩承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