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瑞;孟祥胜;史同娜
目的:探讨AFP、AFU、GGT和AL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阳性检出率的意义.近年来a-L-岩藻糖苷酶(AFU)在PHC患者血清中高水平检出而受到广泛关注.对151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及肝炎患者以AFP的检测为主体,联合检测AFU、GGT和ALP,结果:AFP、AFU、GGT和ALP各项指标对PH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1%、83.2%、68.5%和56.7%.而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达到97.92%.结论:四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的判断率.
作者:李连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用于COPD并呼衰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30例COPD伴Ⅰ、Ⅱ型呼衰病人的护理及治疗经验;结果:与通气前相比,行人工通气后PaO2明显上升,PaO2明显下降,PH值升至正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障碍好转率为84%;结论:BiPAP呼吸机用于COPD并呼衰病人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病人意识障碍,改善病人的呼吸心率转以及动脉血气.
作者:苏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ICU病房的护理服务治疗的进行控制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院ICU病房86例接受重症监护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A组采用常规的评价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B组患者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综合评价法对ICU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可以使护理服务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和有效保障,可以使在该病房接受救治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常规方法.
作者:张娜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在新生儿期临床症状未出现前,用实验手段检查出来,经及早治疗,避免患儿出现功能障碍和机体不可逆的损伤,以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达到同龄正常儿童水平.
作者:蔡杰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当空腹血糖>7.8-11.1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0-14.0mol/1,即可判断存在葡萄糖毒性.现代医学认为葡萄糖毒性会加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的损伤,同时加重胰岛素抵抗.中医认为葡萄糖毒性为“火毒”.
作者:谢顺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婚及待孕夫妇优生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婚检的夫妇100例,年龄在21-43岁,平均年龄28.2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3%,大专学历34%,中专(高中)22%,初中以下21%.职业:干部15%,工人52%,个体户21%,农民10%,家务2%.对其进行优生教育干预,在干预前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宣传教育和婚检咨询进行优生教育干预,在干预后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结果.结果:本组100例夫妇中,生殖系统疾病13例(43.33%),传染性疾病5例(16.67%),遗传性疾病2例(6.67%),内科及其它10( 33.33%).干预教育后对100例夫妇进行问卷调查,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加强优生教育,预防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苏桂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重度哮喘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67例常规治疗无效的重度哮喘发作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用药后效果、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控制14例(20.9%),显效12例(17.9%),好转5例(7.5%),无效36例( 47.3%),总有效率46.3%.结论:硫酸镁仅对部分患者有效,故不主张常规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但在重度哮喘发作,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治疗选择.
作者:梁玉玲;余萍;陈星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由于抗生素的品种繁多并且使用广泛,加之“抗生素滥用”这个名词如雷贯耳,在普通人群中的知名度很高,造成此类以及相似种类药物名称的混乱,一直以来,不仅仅是普通民众,甚至一些专业人员对于严格的界限都是不是很有把握,其实它们是有着明确的界限的.
作者:陈东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2月-2010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做内固定与植骨治疗5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42例6个月内愈合,8例出现延迟愈合,一年以后骨折愈合,按照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结论: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带锁髓内钉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薛文喜;史晓东;徐文松;彭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有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包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
作者:马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目前常用的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上.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同时由于留置针外套管使用的材料具有柔软性,使患儿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易于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谭雪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全科医学是基层医疗、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所依据的主要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本文以社区基层单位为例阐述全科医学在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要性.
作者:费伟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2006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多方面对比来说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否可行.结果:LC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OC组(t=2.785,t=2.825,t=2.831,t=2.904,P<0.05);OC组术后并发症23.0%,高于LC组9.0%(x2=3.764,P<0.05).结论:在严格的手术适应症的选择、精细的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急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性.
作者:林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探讨了对进一步深化基础护理服务,提升护理品质的方法与体会.希望对从事相同工作的同行们有所裨益.
作者:梅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 外科病房护理安全影响因素1.1护士方面的因素1.1.1护士责任心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主动性,对有疑问医嘱也机械地执行.未按级别护理要求观察病程,呼叫铃响才前往,病情变化不及时发现,导致抢救不及时,使患者失去佳的抢救时机.对患者没有认真识别、对手术部位不进行标识,导致接错手术患者或手术部位错误.
作者:林雄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中的一个难题.流动儿童因为其自身的特点给流行病的预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本文从建册、收费、宣传、以及疫苗生产四个方面来改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管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
作者:王洪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147例房颤住院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常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阵发性房颤主要采用药物复律;慢性房颤主要采用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是房颤的主要病因,详细了解病因及临床分型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齐福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通过实行医院统计与病案一体化管理,使医院统计具有更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报表制度,使统计结果更准确、及时地上报给医院决策层,发挥医院信息管理应有的作用.
作者:肖尔丹;张利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胃复安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中枢作用为止吐,周围作用为增加胃排空和减少十二指肠胃返流.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胃肠道疾病止吐剂.但其副作用为锥体外系反应和运动障碍,发生率为11500,.本文就临床上肌注胃复安而致锥体外系反应的1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奕媛;蔡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探讨玻璃纤维桩核与镍铬合金桩核修复牙组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13例口腔病患,其中有72例101颗患牙属于需做修复牙治疗的病患,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使用玻璃纤维桩核治疗)36例病患54颗患牙和对照组(使用镍铬合金桩核治疗)36例病患47颗患牙,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病患54颗患牙中,显效的有19例30颗患牙,有效的有14例19颗患牙,无效的有3例5颗患牙,出现桩核松动或脱落的有1例2颗患牙,无出现牙龈变色及牙根折裂;对照组36例病患47颗患牙中,显效的有13例19颗患牙,有效的有14例17颗患牙,无效的有9例11颗患牙,出现桩核松动或脱落的有3例4颗患牙,无牙根折裂,出现牙龈变色的有6例8颗患牙,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牙组织的效果比使用镍铬合金桩核修复牙组织的治疗的效果明显,后遗症低,并发症低,不容易脱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铁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