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汝森
目的: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定风险防范、风险处理等全方位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将风险减至低限度.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强化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执行操作流程时更加科学、规范.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产妇200例为研究组,200例为对照组,期中对研究组实施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实施非导乐陪伴分娩.结果:实行导乐陪伴产妇总产程、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分娩率、产妇泌乳率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非导乐陪伴产妇.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产科服务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林美芬;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对64例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按临床路径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围手术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也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了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能降低医疗费用和缩短住院日,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唐国琼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内瘘是长期透析必要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流量与良好的透析质量的保证.精心护理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等于延长了您的寿命.(1)所以内瘘的护理是每一个血液透析室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作者:史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全面质量管理是检验科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各质量控制中;常必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沟通和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规范化采集和处理标本,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才能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真实的实验依据.
作者:魏东林;朱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展及预防严重的糖尿病足并发症.方法: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9诊断标准,将入选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用药的基础上,辅以每晚温水泡脚15-30分钟,并按摩涌泉定、按压足三里15--20分钟.结果:经30天治疗后,治疗组糖尿病足肢端感觉异常症状减轻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增强,总有效率为90%,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肢端感觉异常症状,减少糖尿病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细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上输尿管上段结石和复杂性肾结石32例病人的临床与护理资料,针对术后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中10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血尿,3例术后出现高热,经积极观察并配合医生做好术后护理工作,14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18例肾结石中1例结石质硬,术中U100激光碎石不能,改开放手术取石.做好病人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症监测及导管护理,18例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完善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术后加强各导管的护理以及合理的健康指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有利于术后机体整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患者对p手术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陈佳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若能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对我院7例产科急性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周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是医院联系社会的桥梁,是人群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所以,门诊输液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加大护理质量控制力度,实现“零缺陷”的工作目标,持续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是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问题.
作者:严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创伤性脾破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患者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91例,全部治愈.结论:快速、正确诊断及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易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评价高血压左室肥厚及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并与脉冲多普勒(PW)技术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进行比较.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五组,30例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各35例,先用PW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计算E/A,高血压无左室肥厚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中E/A<1,E/A>1各分为一组,再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各组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a、Aa,计算Ea/Aa,并对2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无论E>A或E<A组,Ea/Aa均<1,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DT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北较P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参数而言,可以更准确估测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郑芳;罗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率,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与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5例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例数均为15例;A组为吞咽训练组,B组为神经肌肉电刺激( neuro muscularel 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组,C组为电针治疗组.三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B组、C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NMES和电针治疗干预,干预三周.在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所用统计学方法为方差分析.结果:治疗三周后三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C组疗效分别高于A组(P<0.01);B、C组之间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治疗均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在临床康复治疗中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爱连;盛克清;陈镜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病理特点有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伪小叶形成[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顾冬凌;何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作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之一,我科在原来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并重的基础上,细化和规范了重症患者基础护理项目,通过试行分层管理模式,制定了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规范了护理行为.方法根据床位数及护士人员数,将护士按照高低年资搭配分成两组,各设组长一名,每个护士分管一定床位,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分组护理责任制.结果实施专业化分组后,全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护理工作做的更细、更精,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崔慧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先天性无痛无汗综合症( fam ilial non-sweatingand nonpainful syndrome)又称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病,是一种少见的染色体隐形遗传性疾病,临床少见.目前该病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其主要缺乏传导痛觉的感受器,传递特异性痛觉通道损害.电镜下观察缺少周围神经,神经纤维无髓鞘,临床表现主要为自幼全身痛觉减退或缺失,伴无汗症或智力稍差,但温觉、触觉、深感觉及位置觉皆完好.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加强监护和自我保护.现将我院收治的七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当归、柴胡、甘草、白芍等)逍遥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 TLC)法鉴别当归、甘草、白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芍药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1.52% (n=4).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尹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原因,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法和方案,结果本组病例均能按医嘱进行正规的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需要得到社区医务人员主动、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妇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2例,开腹手术组38例,对两组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体温、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下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外孕采用腹腔镜治疗,在术中加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取得理想效果,为佳较的治疗方式.
作者:谢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措施,减少或避免重度子痫的发生.方法:对27例重度子痫患者进行降压、解痉,根据病情变化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21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7例经阴道自然分娩,母婴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保健指导、专科护理与医疗相结合对重度子痫、子痫患者母婴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疗护理差错、事故与纠纷,均属医疗缺陷范畴,指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或过失.差错事故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关系到病人疾苦和生命安危,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并要加强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周美蓉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