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诱因、治疗及预防

周茵

关键词:DIC, 发病诱因, 治疗, 预防
摘要: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许多致病因素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若能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现对我院7例产科急性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经验,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65例患者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康复出院111例,好转48例例,死亡6例.结论:抢救颅脑外伤患者要有充分的急诊意识、敏捷的思维,主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病情变化要有预见性,做到熟练准确地判断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颅高压早期表现及处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熟练使用现代化仪器,适时作好术前准备.

    作者:孟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rn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治疗后48小时,或原有肺部感染使用呼吸机48小时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VAP为接受MV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有研究表明,VAP的发生率14%-38%,病死率33%-71%,因此,预防和控制VAP是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水平的重要环节.

    作者:孟祥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透中心创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患者对护理的需求逐步提高.[1]自我院2 010年8月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血透中心与2011年1月在现有条件下(38台血透机,3台血滤机及一台多功能泵,11名护士.

    作者:石小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致低血压中的影响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以减少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共56例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低血压恢复正常继续透析,6例低血压终止血透,下机后血压恢复,无一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

    作者:温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腰肌劳损的中医推拿疗效研究

    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病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慢性多发疾病,本院选择64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中对照组的32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2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外加中医推拿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比例,结果证明腰肌劳损患者除进行常规治疗以外,实行中医推拿治疗的结果疗效显著,值得在腰肌劳损治疗工作中大力推广.

    作者:马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欧特莱&伊维兰注射美容的并发症处理及注意事项

    欧特莱&伊维兰属第二代医用生物材料.主要用于对静态性皱纹、皱褶进行注射充填除皱,以及对于面部轮廓凹陷或欠丰满注射充填塑形.临床资料:本组共156例,均为女性,年龄21~57岁.并发症:发红、淤青、血肿、硬结、偏离、感染、色素沉着、过敏等.结果:所有病例经局部冲洗等方法处理后均取得较好效果.注意事项:注射后48小时内应保持注射部位静止,不要触摸按压,并保持清洁干燥等.讨论:与其它各类注射型充填剂相比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刘颖;韩扣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例晚期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后起病的散发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亚型:MSA-P型和MSA-C型,前者是黑质纹状体变性,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后者是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1].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但可以采取多种综合方法改善病情,起到治标目的[2].我科2011年8月份收住一例晚期多系统萎缩患者,该患者具备了两个亚型的临床表现,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尹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8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护理常规,出院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并给予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满意度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3.08%,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5.38%,治疗有效率为93.27%,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满意度调查优良率分别为97.12%和90.38%,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调查优良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以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毛卫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思考

    大学深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切实推进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和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实现就业指导工作重心的转变;建设高效的就业指导队伍和与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等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岳若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厂泛,大手术术后静脉药物的输注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芽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容易被护理人员和患者接受.下面从静脉的选择、留置针选择、穿刺方法、冲管和封管、留置时间和护理等方面综述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新体会.

    作者:王菊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08年10月的59例我院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资料,设为基础组;2010年10月-2011年6月53例我院长期卧床患者,设为干预组.基础组采用临床基础护理,干预组采用长期卧床中压疮预防的护理干预.观察较护理后两组压疮的预防情况.结果:干预组1例患者出现压疮,压疮发生比例为1.89%,其他患者的皮肤状况均良好;基础组5例患者出现压疮,压疮发生比例为8.47%,对症处理后情况改善,45天后有1例患者再次产生压疮.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压疮发生比例有显著性的比较差异,(P<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压疮,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同时提高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明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颈椎外伤经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颈椎外伤后经前路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 ~2011年4月所收治的颈椎外伤的43例患者,在围术期内根据治疗的进展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植骨块移位、肢体瘫痪以及术后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并降低了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结论:在颈椎外伤经前路手术的围术期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有明显地临床价值.

    作者:董梁;徐小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三联联合益生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临床分析

    对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治疗的观察.17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89例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对照组89例单用三联疗法根除治疗,并对疗效进行比较.得出治疗组较对照组HP根除率高,患者耐受性好,治疗不良反应轻.所以笔者认为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可以提高HP的根除率,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文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患者在实施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功能性排空障碍特点,并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月间实施了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143例患者,其中有10例患者产生了功能性障碍(第一组),在2003年11月-2004年12月间实施了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139例患者,其中有13例患者产生了功能性障碍(第二组),对第一组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操作,第二组患者的护理操作为常规程序,比较护理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第一组28例患者用药治疗护理后均恢复良好,3天后症状消失,且胃管引流减少,经X线检查胃蠕动状况正常,可将胃管拔除,药物治疗有效率为100%;第二组13例患者中11患者用药治疗护理后恢复,5天后症状消失,经X线检查胃蠕动状况正常,另有2例患者无效,通过手术治疗好转,药物治疗有效率为84.6%.结论: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提高药物治疗有效率,利于患者恢复胃功能.

    作者:季晓云;车爱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

    通过总结本组2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体会,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特点,强化急救护理过程中的细节,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50例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

    目的:就50例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50例呼吸衰竭病人.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法,而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对于患者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25例治疗组满意度为24例(96%),康复度为25例(100%).而25例对照组满意度为18例(72%),康复度为21例(84%).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患者在社会、心理、生理上达到较为愉快状态,取得了明显改善.

    作者:贺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CT表现分析

    目的:研究CT检查胆囊癌肝浸润患者的价值,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分别采用CT以及B超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结果.结果:11例胆囊癌肝浸润患者中CT检查确诊10例,其中1例因为仅作平扫,浸润的肝组织改变呈等密度状态而遗漏,检出率为90 9%;B超检查出来3例,检出率为27.3%两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以及B超检查各有自身优势与不足,B超可作为初诊手段,CT能协助进一步确诊,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准确率.

    作者:田瑜;张荃;高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讨预防感染管理的对策

    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医院感染.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医院感染事件的不断发生,对医院的各项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吴晓京;李灵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探讨饮食指导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至12月40例住院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指导.结果 观察组3-5天后大便基本正常,而对照组3-5天后大便正常仅6例.结论 饮食指导有助于治疗小儿腹泻,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增加疗效.

    作者:何少娟;谭冬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校园预防甲肝流行措施

    在2003年全国性非典性肺炎流行以后,国家对传染病流行,作出了控制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让我校2009年甲肝疾病,在短时间内控制取得很好的效果,和第一次2001年小范围流行相比,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对疾病控制传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致病.

    作者:王维俭;杨淑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