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芬
目的:总结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护理结果:进一步了解此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护理措施.结论:对于疾病认知以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陈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肺心病是由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类疾病,而目前认为缺氧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多见于中老年长期大量吸烟患者,估计全国有3000万人患此病本文将对慢支并肺气肿致肺心病急性期的治疗策略作一阐述.
作者:梁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并可引起一系列危及患者生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创呼吸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不建立气道即可采用面罩或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可以改善肺的适应功能,提高氧分压,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维持动脉血pH在正常范围,使二氧化碳分压维持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低氧血症,缓解组织缺氧.2010年1月以来,我科对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社区内高血压病患者行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干预手段.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定期随访,定期测血压,定期评估,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的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经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显著提高、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本研究中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效果.结论: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效果.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胃、十二指肠、胰管、胆道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重病症,病死率高,需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90%[1].本文就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未经内镜检查165例(简称临床组)和急诊内镜检查118例(简称内镜组)的出血病因作一对照分析.
作者:陈亚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肺癌肉瘤为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即同一瘤体中同时见到上皮性和间叶性两种混合成份,多见于子宫,亦可发生于乳腺、鼻咽、食管等部位,原发肺部罕见,仅占肺部肿瘤的0.3%左右[1].搜集手术病理已确诊的2例,通过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探讨具有影像诊断价值的信息,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1.资料1.1临床资料收集手术病理已确诊21例肺癌肉瘤,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48-79岁.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咯血、喘息、呼吸困难、胸痛等.有大量吸烟史16例.术前10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8例结果阳性,诊断为腺癌2例,鳞癌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
作者:赵斌;柳海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亚健康状态是健康和疾病预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失眠是亚健康的突出表现之一.本文通过对亚健康失眠状态的论述,阐述了亚健康失眠状态的一系列特征及中医药的各种疗法,为亚健康失眠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倩;曹晓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了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乳腺恶性肿瘤、81例乳腺良性肿瘤、81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和CEA五项指标的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组治疗前CA153、CA125、CEA、SF水平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CA125、CEA和SF治疗前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CA153 +C Al25 +CEA+ SF四项联检阳性率低于CA153、CA125、CEA、SF.结论: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和CEA五项肿瘤标志物可提高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鸟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使用中西医结合技术对急慢性盆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盆腔炎治疗的患者300名,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的严重程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仅使用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仅适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后,记录各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对每一组患者康复的数据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 2检验,比较所得的P值,α=0.05.结果:三组患者中,中西医结合组痊愈的患者多,且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上对急慢性盆腔炎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戚晓敏;曾金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康复指导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对79例COPD患者加强护理指导,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渐得到改善,运动耐力时间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及护理是必要的,十分有效的,能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金冰青;朱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肺风粉刺、酒刺等,在治疗初发或者青春期痤疮多从肺热、胃热、血热等论治.但现在较多患者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食物影响机体气机运化,导致机体、液气血运化失常,致使痤疮患者久病难愈或者反复发作.通过临床实例为治疗痤疮提供一个新的辨证治疗思路.
作者:井钦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了解医学生和非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求找到解决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低的对策.方法:采取单纯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及相关调查表调查南充市三高校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共计382名大学生.结果:(1)男女生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性(男112.36+12.27,女112.89+12.63)(2)农村大学生的幸福感普遍高于城市大学生(农村114.14+12.39,城市110.36+12.30,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医学生幸福感普遍高于非医学生(医学114.01+12.63,非医学111.41+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各年级之间的幸福感没有明显差异性(大一112.79+12.65,大二111.68+12.68,大三113.97+14.39,大四112.66+9.37)(5)大学生的幸福感总体上高于一般民众(6)影响大学生幸福感主要的因素为:就业压力,家庭问题,心理问题等.结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在性别上没有差异性,各年级之间没有差异性,生长环境和专业会影响大学生的幸福感(7)医学生对健康的担心低于非医学生,医学生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力高于非医学生,医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和满足高于非医学生,医学生的忧郁或愉快的心境高于非医学生,医学生松弛感或紧张干普遍高于非医学生,医学生的精力高于非医学生.
作者:李慧;彭彬;刘俊;杨浩;杨菊;任颖聪;牵洁;任桂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西医学上的先兆流产,在中医上属于胎漏,胎动不安之类的疾病,近十年来,我们收治了889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彩超确诊胚胎或胎儿存活,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先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00年10月-2011年9月,10余年间,我们收到了1078例经B超或彩超确诊胚胎或胎儿存活的先兆流产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病人.
作者:宋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得核心内容之一.医师具备熟练规范的临床技能是本职业的基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运用到临床,但仍无法取代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技能操作等临床技能在疾病诊断中得地位.由于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学生及年轻医师临床技能的培训不能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业务水平,因此重视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是临床教学改革的必然.
作者:孙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温度高于40℃对未分离血清钾浓度影响很大,未分离血清在37℃或室温能保持稳定,建议化验宣测定钾时必须及时分离血清,如果不分离,必须严格控制水温箱水温在37℃左右,并且在3小时内完成检测.
作者:杨顺林;向晚菊;黄小华;张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文章通过对本院住院治疗的CSP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经阴道彩超早期诊断CSp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和龙市12岁儿童恒牙患龋状况,初步分析本地区龋病发病情况,影响恒牙龋病发生的因素,提出对策.并探讨汉族学生和朝鲜族学生患龋情况及差别.同时与吉林省12岁儿童龋病状况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抽样调查和龙市12岁学生630人,其中,汉族学生351人,朝鲜族学生279人,利用平面口镜和探针在自然光线下检查恒牙牙冠部患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龙地区12岁恒牙患龋率为40.95%,汉族学生患龋率42.33%朝鲜族患龋率39.06%,汉族和朝鲜族学生惠龋率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X2=0.74,P大于0.05)女生患龋率46.17%,男生患龋率35.31%( X2=10.49,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龋率高于男性与国内多篇龋病调查报告显示一致性,可能是与饮食习惯有关,从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和龙市儿童龋病情况不容乐观,当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潘汝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探讨农牧区瘢痕性子宫与正常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农牧区2006年12月~2010年12月43例妊娠7周以内的孕妇.根据孕妇的子宫情况,分为瘢痕性子宫组13例和正常子宫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孕妇的药物流产效果、流产期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瘢痕性子宫组孕妇的完全流产率较低,其孕囊排除的时间更长,出血量较大,与正常子宫比较,p<0.05.两组孕妇的药物不良反应、转经时间、阴道出血时间等无明显差异.结论:孕产妇瘢痕性子宫使用药物流产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安全有效,医生要注意掌握其适应症,观察其流产的情况.
作者:保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铺床法在基础护理学中处于“火车头”的特殊地位,但是,由于铺床法的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时被动的接受.笔者在七年的铺床法教学中,采用了一系列将教与学有效结合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对稳定专业思想和培养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罗美媛;王婷婷;邓雪英;左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临床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观察和护理,重点介绍胱痉挛、继发性出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静璇;黄美銮;叶日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