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芳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时,流量调节器的放置住置与静脉回血的情况反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第一组流量调节器置于茂菲氏滴管和针头之间的下段1/3内,第二组置于中段1/3内,第三组置于上段1/3内,每组各22例.各组的每位患者每天进行1次静脉输液,连续观察5天,观察记录静脉穿刺的回血情况和穿刺成功率.结果:第三组和第二组的穿刺回血率和穿刺成功率明显好于第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流量调节器的放置位置与静脉穿刺的回血率和穿刺成功率有关.流量调节器的放置位置越高,静脉穿刺的回血率就越高,可以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陶燕;李少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护士长应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方法:根据医疗体制改革,护患供求关系的变化,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列》出台,新任护士长应探索出恰当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技巧结果:使其综合管理素质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结论:经实践证明,能尽快进入护士长角色,成为适应医疗改革中的合格护理管理者.
作者:潘正素;李美;李宜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干预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对神经功能等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对抑郁、焦虑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疗程4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袁(HAMA)、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与对照组(未行心理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过综合治疗4周后患者,无论抑郁、焦虑、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有助于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患者情绪的改善,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对脑梗死预后好转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新芳;肖桂荣;朱仁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建设和谐的护患关系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影响护患关系的要素,探讨其中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对护患关系的影响,认识现今护患关系的现状,提出建设和谐护患关系的方法及对策.结论:护士是护患关系的主导者和主要参与者,其自身素质的好坏对护患关系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从多个方面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柴成洪;向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急救患者病例42例,对院前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通过快速有序的院前急救护理,使得患者的接诊顺利进行,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治,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稳定的控制,通过积极的后续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在基层医院中指定合理有序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可以保证患者的接诊顺利进行,使患者的病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处理,为对其进行后续治疗正确更多的时间,对患者尽快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蔡卫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剖宫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分娩的产妇166例,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评价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为( 224.5±59.1) ml,24小时平均出血量(297.9±72.4) m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患者共发生产后出血15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8.0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 01).讨论:欣母沛在剖宫产中起到了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显著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不影响安全性,在产后出血早期诊断、提前预防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劲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推拿行法配合心理疗法,对照组31例单纯使用推拿疗法治疗.对比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2组治疗周期均为两个疗程40天,1个疗程完毕后休息一周.结果:治疗组的近远期行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交感性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韩三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定位埋线对慢传输型便秘( STC)患者胃肠动力学和胃肠道激素的影响,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STC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莫沙比利组,分别采用定位埋线治疗和莫沙比利治疗2个月.检测血浆胃泌素(GAS)、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胃肠道激素,症状体征半定量评价临床疗效,结肠传输试验(GITT)动态追踪结肠传输功能,随访12个月了解复发情况.结果:①干预后埋线组血浆GAS、SP和VIP升高(P<0.05),莫沙比利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②埋线组近期治愈的优势是莫沙比利组的2 23倍(P=0.030);③GTTT显示:疗前、疗后0、1、3和6个月肠道标记物残留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388,P=0.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44.296,P=0.000)).两组标记物残留数量趋势变化不平行(F=24.254,P=0.000).④埋线组和莫沙比利组12个月复发率分别是16.7%和429%(P=0.033).结论:STC患者存在明显的胃肠动力学和胃肠道激素异常,穴位埋线可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增强胃肠动力,从而到达长期的症状缓解效果.
作者:陈永军;徐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了解晕针发生的原目及诱因,易发人群,总结晕针的防治方法,减少晕针发生率,预防医疗意外的发生.方法: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联系临床实践,吸取先进经验.结果:晕针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精神状态;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护士穿刺技术,医疗环境舒适程度,药物性质有关系.结论:晕针病人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对症处理.
作者:梁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科自2010、9月至2011、9月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0-40岁4例,5岁1例,均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2方法 甲氨蝶呤1000-2000mg/m2静脉滴注,持续静脉滴注24h,滴注完毕12h后亚叶酸钙解救,人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q6h,剂量为甲氨蝶呤的10%,分6-8次给予,同时亚叶酸钙溶液(生理盐水250ml加入亚叶酸钙20-30mmg)q6h漱口,治疗前给予5%小苏打碱化尿液,补液水化.
作者:张晓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麻醉设备改善和技术提高,麻醉相关死亡明显降低.但是,小儿麻醉死亡率高于成人,并且年龄越小,麻醉相关死亡率越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了解小儿麻醉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加强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治疗早期出现的并发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大降低小儿的麻醉后病死率.
作者:杨利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另加石膏外固定.结果:38例患者随访18个月,Baird-Jackson评分:优26例,良5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81.58%.结论: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固定及积极主动地术后锻炼可健大多数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陈俊;杨述飞;蒲自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陪护的需求,对医院的陪护形势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陪护需求问卷调查表,对80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陪护需求的原因,并对采集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病人对陪护的需求率大于卫生部规定的标准(72 5%).结论:住院病人陪护需求是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的问题,要达到卫生部规定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8%的陪护率的管理要求,医院只有增加护理人力的投入和设施的完善才能降低陪护率.
作者:郑春风;满广珍;陈瑶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有一天,我帮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拆线,她是做完阑尾炎手术的,康复得很好,本来这是应该值得高兴的事,但我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不安,就问她感觉如何,她说不知道为什么心里觉得害怕,可能害怕再得病吧,我就告诉她,其实疾病是每一个人都可能有的,这很平常,阑尾炎很多人有,切了不会再复发的,就放心好啦,她听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心想作为一个护理人员,帮助病人战胜疾病固然重要,但医好其心灵的创伤也不容忽视,那么作为护理人员如何做好病人的心理辅导呢?
作者:李燕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临康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0使用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全部过程.结果:21例输卵管壶腹部、峡部粘连者有17例获成功,其中8例未进行其它治疗而自然受孕;7例输卵营间质部粘连者有2例获成功,12例输卵管伞端粘连者有4例获成功.结论: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营中部的粘连阻塞在诊断及治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汝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麻醉对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2010年04月至2011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妇科手术患者,患者具有Ⅰ-Ⅱ期高血压病史.依据WHO诊断标准,将40例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全麻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各20例.术中对桡动脉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并记录手术结束至清醒时间和至拔管时间.结果:与单纯全麻组相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手术结束至清醒时间和至拔管时间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麻醉前相比,插管及拔管时,单纯全麻组SBP、MAP、HR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全麻组相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SBP、MAP、HR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麻醉方法能够降低高血压妇科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伟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2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确诊的25例膜性肠炎患者,全部停用抗生素,停用或减量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并给予相应治疗24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免疫抑制剂抗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过程中如出现腹泻等症状,应警惕伪膜性肠炎,合理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信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要点.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围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
作者:曹世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临床技能实验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得核心内容之一.医师具备熟练规范的临床技能是本职业的基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运用到临床,但仍无法取代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技能操作等临床技能在疾病诊断中得地位.由于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学生及年轻医师临床技能的培训不能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业务水平,因此重视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是临床教学改革的必然.
作者:孙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使用自拟的芎芷桃红汤对偏头痛进行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接受偏头痛治疗的患者128名,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偏头痛的严重程度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 05).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名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拟的芎芷桃红汤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化药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每组患者的病情康复状况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 2分析,α=0.05.结果: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愈45例,好转10例,未愈9例,治愈率为85.93%;对照组患者治愈32例,好转13例,未愈19例,治愈率为70.31%.x 2检验的结果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自拟的芎芷桃红汤对偏头痛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柏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