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孙文君;刘兴荣;毛强;任欢欢;张竞文;任弟娟

关键词:传染病, 防治素养,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传染病的预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两个城市社区和两个行政村4个调查现场共计1 000名15 ~ 69岁常住居民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甘肃省定西市城乡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为4.0%;意识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行为素养、信息素养具备率分别为38.3%、6.4%、6.1%、10.6%和10.9%.农村地区(1.3%)、汉族(3.6%)、不识字/识字很少(1.6%)、农民(1%)、月收入低于1 000元(0.9%)和身体自评状况不好者(1.9%)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是民族、职业和自评身体状况,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素养高于其他人群(OR=6.526,95% CI:1.743~24.442),汉族居民传染病知识素养具备率低于少数民族(OR=0.085,95%CI=0.017~0.430),身体状况不好的居民要比身体状况好的居民更有可能具有传染病健康素养. 结论 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以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汉族农民等人群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5年深圳市医疗卫生人员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深圳市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医疗卫生单位共786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其人口学特征、气候变化的关注、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认知、获取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途径、参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态度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与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关注度、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气候变化知晓率为88.8%,关注度为49.4%,其中55~岁年龄组(关注率77.8%)和医院工作人员(关注率60.2%)关注度较高;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84.0%)、电视(75.3%)、报纸(66.9%)、书籍(52.7%);影响气候变化认知因素为曾经是否主动获取气候变化及其对健康影响相关知识(OR=1.934,OR95%CI:1.053~2.745)、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OR=1.630,OR95%CI:1.100~2.451). 结论 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气候变化的知晓率较高,但关注度相对不足.应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

    作者:廖玉学;彭朝琼;余淑苑;方道奎;刘宁;梅树江;李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磷酸二酯酶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4D,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及100例同期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血液中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间的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差异. 结果 150个样本中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67%、56.66%、20.67%,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x2=2.686,P=0.101).ACS与NC两组的GG基因型(18%vs.25%)、AA+AG基因型(82% vs.75%)分布以及G(57%vs.55%)、A(43%vs.45%)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关.

    作者:韩鹏黎;程晓丹;刘建华;刘新叶;池豪;曹巍;杨东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长沙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对随访管理及治疗服务依从性调查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对随访管理及治疗服务的依从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 方法 以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为调查现场,将在2013年3月1日-2015年8月31日期间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治疗时长为3~6个月)作为连续样本征募入组,获得有效样本207例.采用“美国社区艾滋病临床研究抗逆转录病毒用药自陈式问卷”及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CD4检测和常规随访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结果 样本对随访管理的依从率为96.6%,抗病毒治疗服药量依从率为87.0%;随访管理及治疗服务依从率为75.4%.多因素分析显示,有稳定工作(OR=2.30,95%CI:1.06~4.98)、治疗方案为“其他组合”(OR=5.49,95%CI:2.15~ 14.02)的样本依从更差. 结论 长沙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对随访管理服务的依从性较好,但其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在管理及治疗服务中,应及时为该人群提供服药指导及心理支持.

    作者:余阳;彭碧华;黄竹林;陈曦;王敏;罗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5-2017年濮阳市即食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濮阳市即食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以期提高该市食源性疾病检测和预警能力. 方法 依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对濮阳市2015-2017年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及食品零售店中7类即食食品进行采集和微生物检测. 结果 三年共检测样品684份,总合格率为89.18%.2015-2017年即食食品的总合格率、菌落总数合格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6.129,P=0.047;x2趋势=6.874,P=0.032).冬春季节采集的样品合格率高于夏秋季节(x2 =4.371,P=0.036);定型包装食品的合格率高于散装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33,P=0.002).所有样品中共检出32株致病菌,检出率为4.68%.其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高(1.46%);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均为1.1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均为0.88%;餐饮食品、熟肉制品、即食水产品中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37%、5.83%和5.71%. 结论 濮阳市即食食品中微生物合格率逐年上升,但是仍存在致病菌污染,应重点关注餐饮食品、熟肉制品和即食水产品等高风险食物;主要关注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需继续加强对即食食品安全的监管.

    作者:康鹏伟;袁志敏;朱文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吉林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增长速度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并拟合视力不良及各程度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速度曲线模型,为制定视力不良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5年4-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吉林市船营区、丰满区、蛟河市和永吉县所在地共9 676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视力不良及各程度不良的增长速度模型,分析其增长速度在城乡男女生间的变化规律. 结果 吉林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9%,轻、中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12.1%、17.4%和4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力不良及各程度不良检出率的性别、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不良及各程度不良增长速度模型显示,城乡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速度曲线呈“抛物线”形,在学龄初期和青春晚期出现“交叉现象”,视力不良率增长速度的年龄峰值提前;轻度视力不良率增长速度曲线在7~15岁呈负增长,而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在进入青春晚期后其增速曲线又出现增长倾向;中度视力不良率增长速度曲线呈“U”形变化,在10~15岁呈负增长;重度视力不良率增长速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学龄初期增速快,增速曲线在青春期出现“交叉现象”. 结论 吉林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增长速度曲线的年龄峰值不断提前,呈进一步低龄化发展,视力不良防控重点应向学龄初期及学前倾斜.

    作者:周歌;吴方园;刘美田;钱晓波;张秀敏;刘红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宜宾市2007-2016年60岁及以上人群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宜宾市老年人口梅毒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宜宾市近2007-2016年60岁及以上人群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7-2016年宜宾市60岁及以上人口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 1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7/10万,梅毒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275.23,P=0.000),其中2015年发病率高,发病率达到25.35/10万;男女性别比为2.38∶1,男性年平均发病率18.92/10万,女性年平均发病率7.6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86,P=0.000);各期梅毒患者性别构成比、各年龄组各期梅毒患者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占68.87%)为主,其次是Ⅰ期梅毒(22.69%)、Ⅱ期梅毒(6.26%)和Ⅲ期梅毒(2.18%),各期梅毒的发病人数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职业分布以农民多(837例,占75.95%),其次为家务及待业人员(224例,占20.33%). 结论 2007-2016年间宜宾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梅毒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农民居多,因此,需重视对老年人梅毒的检测,加强对老年人特别是农民的宣传干预力度,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朱建军;赵继续;谢欣;顾欣;于力力;何俊;李万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SIR模型对2016年南宁市手足口病传染源管理效果的评价

    目的 通过SIR模型对2016年南宁市手足口病传染源管理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经典SIR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对2016年南宁市手足口病流行曲线进行拟合.估计传染率(β)随时间变化趋势,在模型中引入参数P(有效管理率),并将感染者区分有效管理组(传染率为βt)和无效管理组(传染率为β2),通过模型参数评价本地区传染源管理效果,并对不同防控效果下疫情变化趋势进行模拟. 结果 传染率β随时间变化趋势服从威布尔分布,本地区手足口病传染源有效管理率为28.90%,有效管理的患者传染率较无效管理组降低15.56%,有效管理率从目前的28.9%提高至68.9%,全年病例数由65 319例下降至19 376例,参数b1从3.8× 10-5下降至2.28× 10-5后,全年发病例数下降至10 228例. 结论 SIR模型能较好估计本地区手足口病传染源管理效果,通过提高有效管理率、降低管理后患者的传染率能有效控制疫情.根据β的分布特征,在11周前实施积极的传染源控制措施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唐驰;郭泽强;罗娜;潘利花;汤洪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传染病的预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两个城市社区和两个行政村4个调查现场共计1 000名15 ~ 69岁常住居民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甘肃省定西市城乡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为4.0%;意识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行为素养、信息素养具备率分别为38.3%、6.4%、6.1%、10.6%和10.9%.农村地区(1.3%)、汉族(3.6%)、不识字/识字很少(1.6%)、农民(1%)、月收入低于1 000元(0.9%)和身体自评状况不好者(1.9%)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是民族、职业和自评身体状况,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素养高于其他人群(OR=6.526,95% CI:1.743~24.442),汉族居民传染病知识素养具备率低于少数民族(OR=0.085,95%CI=0.017~0.430),身体状况不好的居民要比身体状况好的居民更有可能具有传染病健康素养. 结论 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以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汉族农民等人群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

    作者:孙文君;刘兴荣;毛强;任欢欢;张竞文;任弟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环境化学污染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日常生活对化工产品越来越依赖.1990年登记在册且与工业和居民生活相关的化学产品种类仅1 000万左右,其中就有近500万种化合物可能是潜在污染物质.2012年初登记产品已超过6 500万种.化学原料和产品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也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阿·戈·马丽谢娃尤·阿·拉赫曼尼;恩·尤·卡兹洛娃;厄·戈·拉斯坚尼科夫;曹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不同植物精油对小鼠的抗晕动病作用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生姜精油、橘皮精油及食醋对小鼠晕动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 预先分别使小鼠雾化吸入(0.1 ml/只)15 min生姜精油、橘皮精油、食醋雾化吸入后制备晕动症模型,立即观察小鼠的晕动症症状、旷地行为实验和爬绳实验,评价上述3种物质对晕动症小鼠的预防作用. 结果 旷地行为实验发现,雾化吸入生姜精油的小鼠四肢恢复时间、尾巴离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雾化吸入橘皮精油有助于小鼠的四肢运动恢复且可明显增加小鼠抓脸次数(P<0.05),雾化吸入食醋可缩短小鼠四肢恢复时间和腹部离地时间(P<0.05);雾化吸入生姜精油、橘皮精油、食醋能显著降低小鼠晕动症状评分(P<0.05);与对照组相比,生姜精油组、食醋组小鼠爬绳所用时间明显减少(P<0.05),橘皮精油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雾化吸入生姜精油、橘皮精油、食醋对小鼠晕动症有不同程度的抗晕动病作用.

    作者:刘茜;兰彪盛;焦亚军;邱浩;李桂忠;张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学生吸烟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根据对南京市某区中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提出控烟干预措施,总结控烟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吸烟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前期所调查的4所学校共2 382名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一所学校共400名学生进行控烟干预,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吸烟的态度,对吸烟有害的认知情况,学生吸烟的情况.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干预后提高了研究对象的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该学校的吸烟的中学生尝试戒烟的人数和校内操场、厕所和校园花坛边烟蒂数量,学校内老师当着学生面抽烟的情况都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控烟干预能提高中学生对于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知晓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研究对象吸烟行为的增长;研究对象的短期效果比较明显,说明在学校开展控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赵超;杨国;刘起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深圳市2010-2015年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今后开展科学防控及探索研究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上报的RV腹泻病例信息和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哨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2010-2015年共报告轮状病毒腹泻113 823例,逐年发病率为150.17/10万、186.55/10万、147.08/10万、298.82/10万、146.76/10万和149.76/10万,平均为179.86/10万,2013年为高峰.疫情每年约10月开始上升,11-12月为发病高峰;具有明显地区聚集特征,宝安、龙华等流动人口聚集的郊区高发,南山、福田等市区以及东部沿海大鹏新区低发;以男性为主,占61.8%;年龄以2岁以下为主,占83.2%.实验室病原学哨点监测阳性率月度分布趋势与疫情流行趋势一致;2011-2015年P基因型以P8为主,G血清型逐渐经过2011年G9为主,演变为2012年G9、G1和G3三足鼎立,至2013年高峰期以G1为主,2014年后又以G9为主. 结论 2010-2015年深圳市轮状病毒腹泻疫情总体平稳,但G血清型流行株的变化与疫情大幅波动有关.应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地区轮状病毒腹泻防控工作,重视轮状病毒分型监测和免疫策略探索.

    作者:张振;李媛;路滟;姚相杰;梅树江;谢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患龋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龋病流行状况,探讨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方法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的标准,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762名适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平顶山市8岁学龄儿童患龋率84.68%,龋均4.79,城乡结合区域及农村儿童患龋率和龋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恒牙患龋率分别为83.65%、25.77%;城乡类型(OR=22.42)、家庭收入(OR=10.21)、睡前是否有吃零食习惯(OR=8.01)、吃完零食是否刷牙(OR=6.00)、进食甜食频率(OR=8.28)、刷牙方法(OR=8.88)、家长是否检查刷牙效果(OR=9.15)是影响患龋率的因素. 结论 平顶山市农村及城乡结合区域儿童患龋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宋秋坤;李智伟;李爱军;王亚涛;王孝文;马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知-信-行调查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的认知情况、态度和日常行为,以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的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山西医科大学1 455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4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49%.医学生的EDCs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43.68±15.47)分、(63.64±11.84)分和(65.43±9.05)分.不同性别学生EDCs知识、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1.05,P=0.296;t=-1.65,P=0.099);但不同性别的学生EDCs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00).不同专业学生对EDCs知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17.20,P=0.000;F=5.60,P=0.000);但不同专业学生EDCs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5,P=0.289).不同年级学生EDCs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8.00,P=0.000;F=4.80,P=0.001;F=4.37,P=0.002).学生成绩排名不同,EDCs知识、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6.07,P=0.000;F=4.62,P=0.003).生源地不同的学生EDCs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1.19,P=0.235;t=-0.87,P=0.384;t=-0.98,P=0.327).平均月生活费不同的学生EDCs知识、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F=2.06,P=0.103;F=0.65,P=0.581);但平均月生活费不同的学生EDCs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1,P=0.0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知识、态度、平均每月生活费是学生EDCs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t=-4.22,P=0.000;t=-2.48,P=0.013;t=-3.64,P=0.000),但是知识、态度及平均月生活费对医学生EDCs行为的影响均是负向的. 结论 医学生对EDCs的态度、行为尚可,但认知水平偏低,应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

    作者:贺娟娟;魏後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沈阳市社区居民吸烟现状及吸烟人群对吸烟与癌症关系认知度调查

    目的 调查研究沈阳市社区居民吸烟现状、吸烟人群对吸烟与癌症关系认知程度.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 45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2 432份有效问卷,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群吸烟率、吸烟人群对吸烟与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关系的认知度. 结果 2 432名社区居民中,吸烟居民546名,吸烟率22.36% (546/2 432).男性、年龄≥3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配偶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3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无配偶者(P<0.05);546名吸烟居民中,吸烟患者对吸烟与肺癌、胃癌认知度评分分别为(3.66±0.32)、(3.34±0.44),明显高于胰腺癌(2.66±0.65)、膀胱癌(2.28±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吸烟人群对吸烟与胃癌、膀胱癌关系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男性,年龄≥35岁、大专及以上、有配偶吸烟人群对吸烟与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认知度评分明显高于年龄<35岁、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无配偶者(P<0.05). 结论 沈阳市社区居民吸烟较高,吸烟人群对吸烟与癌症关系认知度低下,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地方政府应加大控烟力度,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

    作者:张淼;曹丹;李涵;史新巍;刘明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磷酸可待因滥用与MSM人群HIV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的关联性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磷酸可待因的滥用情况,分析滥用磷酸可待因与(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访谈式问卷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中国7城市MSM人群的社会人口学、性行为、磷酸可待因及其他药物滥用行为等信息.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 4 492名MSM调查对象中,84名(1.87%)自报近半年内有磷酸可待因滥用经历.滥用者近半年内发生同性商业性行为(AOR=3.431,95%CI:2.104~5.593)、肛门出血(AOR=2.052,95%CI:1.243~ 3.387)、安全套破裂(AOR=2.735,95%CI:1.578~4.741)、群体性行为(AOR=4.573,95%CI:2.454~8.521)、吸食rush(AOR=2.759,95%CI:1.763~3.387)和存在部分特定性病症状(AOR=4.926,95%CI:2.880~ 8.426)的风险均显著更高.吸食过rush(AOR=1.509,95%CI:1.219~1.869)、肛门出血(AOR=1.595,95%CI:1.246~2.041)和存在部分特定性病症状(AOR=1.689,95%CI:1.192~2.392)与HIV感染呈正相关.未发现滥用磷酸可待因与HIV感染之间的显著关联性(OR=1.289,95%CI:0.588~2.825). 结论 尽管MSM群体中磷酸可待因滥用还不普遍,但相关滥用者容易发生与HIV感染相关的各类高危行为,间接增加其HIV感染风险.卫生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关注和监测MSM群体的磷酸可待因滥用情况,控制该人群HIV的流行和扩散.

    作者:彭二磊;毛翔;李佳明;姜拥军;耿文清;徐俊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GIS的福建省60岁及以上不健康和生活不能自理二类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目的 研究福建省60岁及以上不健康和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地理空间分布特点,进而掌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方法 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福建省各县市区的自评健康数据,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福建省60岁及以上不健康及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空间格局. 结果 2010年福建省60岁及以上不健康及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占比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潜在的空间依赖性,且其空间分布都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异,其中60岁及以上不健康老年人口占比整体呈现“东北部热,东南部冷”的空间分布格局.60岁及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占比整体呈现“东北部和西南部热,东南部冷”的空间分布格局. 结论 60岁及不健康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有明显的聚集区域,且这些聚集区域均呈现了团状集聚且连续分布的现象.经济发展水平对2010年福建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存在较大的影响.

    作者:何莹;阎波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出生缺陷监测进展

    利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对出生缺陷进行长期、持续的动态观察,有助于及时获悉缺陷发病率和疾病顺位的变化趋势,分析原因,为制定出生缺陷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出生缺陷的监测模式、监测病种和监测期限的工作进展.

    作者:赵一鸣;史慧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分子药敏结果与其表型药敏差异的研究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分子药敏(Xpert MTB/RIF)检测与在表型药敏(Bactec MGIT 960)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机制. 方法 从2015年10月-2018年4月在长沙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Xpert MTB/RIF检测的8 274位患者中筛选出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而Bactec MGIT 960利福平敏感的患者39例,以及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敏感而Bactec MGIT 960利福平耐药的患者7例,共46例患者标本复苏其分离株,然后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rpoB的利福平耐药决定区域(rifampicin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RRDR)测序,同时对所有复苏的分离株进行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观察不同突变菌株的耐药程度. 结果 46例患者中有2例菌株复活失败、2例菌株丢失,剩下42例菌株完成测序,其余有5株菌株RRDR区未发生突变,剩余的37株在rpoB基因的RRDR区有不同位点及不同类型的变异,其中有2株在508和509位点发生缺失突变,其它突变的位点有511、516、526、531、533.多数突变位点集中在526位,突变类型包括His526Asn、His526Leu、His526Gly、His526Cys四种,其余位点突变形式为Leu511Pro、Asp516 Tyr、Leu533Pro.在511、516、526、533位点突变中,MIC测定除了一株突变类型为His526Leu的菌株为32 μg/ml外,其余位点突变均表现为低水平耐药或敏感,而531位点突变中Ser5 31Trp、Ser5 31Leu均表现为高水平耐药.结论 基于rpoB测序和MIC测定的结果显示特定rpoB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水平的改变,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Xpert MTB/RIF)检测与(Bactec MGIT 960)检测结果不一致.

    作者:李敏;李大兴;杨奇;吴金娣;王洪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6年厦门市老年人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老年人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老年人伤害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分析辖区内哨点医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60岁以上伤害病例,分析伤害特征. 结果 2016年厦门市共登记报告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3 965例;造成老年人伤害前5位的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46.94%)、钝器伤(17.40%)、道路交通伤(11.40%)、动物伤(10.42%)和刀/锐器伤(8.50%);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8:00~ 20:00;地点以家中(51.02%)、公共居住场所(19.80%)和公路/街道(17.48%)为主;伤害发生时进行休闲活动的构成比高,达46.10%,其次为家务(16.90%)和步行(8.75%);受伤部位构成比前3位的分别为:下肢(26.70%)、头部(26.48%)和上肢(22.37%);伤害程度以轻度为主. 结论 应采取相对应的多层面干预措施,预防老年人伤害.

    作者:池家煌;张金华;伍啸青;陈国伟;林艺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