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张隐妹;潘春予;黄柳娇;齐小玲;朱秀兰;杨宇峰;杨梅

关键词:三甲医院,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进一步有效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库中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 983例,其中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病例215例作为观察组,在余下的l 768例医院感染非多重耐药菌中随机抽取215例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观察组感染前平均住院时间为(12.74±55.85)d,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对照组感染前平均住院时间为(25.81±59.35)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5).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插导尿管、深静脉插管、插胃管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数量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种类和数量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暴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侵袭性操作(OR=2.452)和抗菌药物使用(OR=2.077)是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侵袭性操作和抗菌药物使用是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医院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对于患者留置的管道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5-2016年南京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监测分析2015-2016年南京地区儿童腹泻主要病原体,为该地区儿童腹泻病原的快速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16年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就诊的典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或肛拭子)300例,对易导致儿童腹泻的常见的8种病原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易导致儿童腹泻的5种肠道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状病毒)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 在30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17%,其中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0%,志贺菌属检出率为0.03%,沙门菌属检出率为6.7%;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病毒总检出率为9%,其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4.7%,札如病毒2.3%,轮状病毒0.33%,星状病毒0.33%,腺状病毒1.33%.2015和2016年间病原体总检出率、病原菌检出率、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5-2016年南京地区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肠道病原菌以致腹泻型大肠杆菌属为主;其次为沙门菌属,肠道病毒以诺如病毒为主,其次为札如病毒.

    作者:江晓;杜雪飞;叶艳华;金萍;王炜;丁洁;姜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分娩过程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分娩过程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300例产妇资料.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并统计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母乳喂养情况. 结果 300例中有128例(42.67%)产妇出现焦虑或抑郁心理.焦虑/抑郁产妇SAS、SDS评分显著高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的产妇(均P<0.05).焦虑/抑郁组产妇剖宫产率(66.41%)显著高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3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29,P<0.05).焦虑/抑郁组新生儿体重(2.58±0.14 kg)小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3.39±0.1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85,P<0.05),Apgar评分低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t=22.810,P< 0.05).焦虑抑郁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未出现焦虑/抑郁组(x2=3.946,P<0.05). 结论 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母乳喂养情况.临床工作者要积极制定有效心理疏导措施帮助产妇渡过孕产期.

    作者:周丹;丁海燕;安晨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NAFLD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按临床分型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NASFL)组(147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组(40例),并根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标准将人选病例分为轻度94例、中度58例、重度35例三组,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入选病例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8+T细胞. 结果 NAFL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39.74±2.32)较对照组(30.94±2.65)明显升高(t=22.026,P<0.05),而CD8+T细胞较对照组(23.01±2.56 vs 30.31±2.17)明显降低(t=17.656,P<0.05).NASH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明显高于NASFL组(t=13.899,P<0.05),而NASH组患者CD8+T细胞明显低于NASFL组(t=12.084,P<0.05).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较中、轻度组显著升高(P<0.05),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而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明显低于中、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 结论 NAFL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且随着病情进展及脂肪肝程度的加重,细胞免疫紊乱逐渐加重,表现为外周血CD4+T细胞逐渐增加及CD8+T细胞的逐渐减少.

    作者:王彦丽;郝礼森;张铁强;赵立军;柴丽丽;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活性碳管解吸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活性碳管解吸效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以测定丙酮为例,用活性碳管吸附一定量色谱纯丙酮,平衡一段时间,经二硫化碳解吸30 min,在佳的色谱条件下分析. 结果 测得的活性碳管解吸效率为81.0%;向活性碳管中加入丙酮后平衡时间不同,分别解吸后测定,结果平衡2h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活性碳管测定丙酮的解吸效率结果不同. 结论 在优仪器运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活性碳管、正确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是得到解吸效率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作者:顾理;孙冬杰;段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的 建立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藉以促进各项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参考法律法规及工作规范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拟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对指标进行必要的增、减、修,终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 结果 建立的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1个;5个一级指标(组织管理、疫情报告人设置、晨午检工作、因病缺课登记与追踪、疫情报告)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88、0.208、0.196、0.197、0.211;二级指标中“明确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及工作职责”、“疫情报告人每天掌握各班级及宿舍的晨检结果和因病缺课情况”、“疫情报告人经县级及以上相关卫生部门培训,有培训考核合格证明”在整个指标中的组合权重较高,分别为0.071、0.071、0.066. 结论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对组织管理、疫情报告人设置等26个指标打分评价,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修正;史静琤;罗美玲;周美兰;肖洁华;刘晓峰;胡世雄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甲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

    目的 明确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方法 采用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对医院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风险矩阵量化评估法进行风险评估. 结果 以骨科为特色的某三甲医院所面临的危险事件,按风险排序位居前三的依次是医疗纠纷(43.73%),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9.68%),火灾(35.91%). 结论 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甲医院具有其特殊性,医疗危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他医院有所不同,医疗纠纷为风险高的危险事件,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和火灾的风险相对较高.同时,治安事件、网络瘫痪等也是医院需要重点应对的突发灾害事件.加强相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是确保医院医疗安全的前提.

    作者:高放;李爽;田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治疗大鼠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ecombination human 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rhKGF-2)对实验性大鼠角膜碱烧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 70只雌性SD大鼠用1 mol/L NaOH溶液进行角膜碱烧伤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组(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 eye drop,bFGF组)、rhKGF-2低剂量组、rhKGF-2中剂量组和rhKGF-2高剂量组,14只/组,bFGF组给予4 500 IU/ml的bFGF,rhKGF-2各剂量组分别给予12.5、25、50 μs/ml的rhKGF-2,50 μl/次,3次/d,连续给药14 d.于治疗第1d、第3d、第7d和第14 d,进行角膜损伤程度评级和角膜内皮细胞愈合率测定,于治疗第7d和第14 d,进行体重和角膜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结果 各时点各组大鼠体重、角膜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GF组大鼠治疗14 d角膜厚度降低(P<0.05);rhKGF-2组大鼠治疗后第3d、第7d内皮细胞愈合率增加(P<0.05),治疗14 d角膜厚度降低(P<0.05);与bFGF组大鼠比较,rhKGF-2高剂量组大鼠治疗3d的内皮细胞愈合率增加(P<0.05). 结论 rhKGF-2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具有治疗作用,早期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严家荣;黄亚东;曲红艳;胡浩;吴贤生;邝少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肺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0月,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后并发肺转移的患者78例记为转移组,另取同期于该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后未并发肺转移的患者100例记为未转移组.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宫旁或切缘阳性与否、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情况.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转移组患者肿瘤直径>4 cm、非鳞癌、间质浸润深度达至外膜层人数占比分别为61.54%(48/78)、21.79% (17/78)、38.46%(30/78),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的23.00%(23/100)、6.00%(6/100)、12.00%(12/10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转移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人数占比为44.87%(35/78),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的16.00%(16/1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宫旁或切缘阳性人数占比为12.93%(10/78),明显高于未转移组的2.00%(2/100),而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正常人数占比为29.49%(23/78),明显低于未转移组的57.00%(57/10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影响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肺转移的因素包括肿瘤直径(OR=1.657)、非鳞癌(OR=1.723)、间质浸润深度(OR=2.375)、盆腔淋巴结转移(OR=1.983)、宫旁或切缘阳性(OR=1.844)、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异常(OR=2.057). 结论 肿瘤直径>4 cm、非鳞癌、间质浸润深度达至外膜层、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或切缘阳性、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异常均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姬峰;尹虹;陈兆文;金华;刘翠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中抗生素残留污染调查

    目的 调查闽江流域福州段水域水体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 方法 用大体积水专用柱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水中抗生素的含量.结果 在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中,检出了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3类13种抗生素,其高浓度是磺胺类(磺胺氯哒嗪)为60.9 ng/L,喹诺酮类(恩诺沙星)为15.1 ng/L,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为40.5 ng/L.平均浓度高的分别是磺胺甲噁唑31.6 ng/L,恩诺沙星3.12 ng/L和红霉素14.1 ng/L. 结论 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已受到抗生素的污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加强对水体的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水体抗生素残留污染.

    作者:李文最;陈高水;郑艳影;邱凤金;林侃;张秋;周权;罗赟;王倩芸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某锌粉厂镉作业工人血镉、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低剂量接触工人尿镉(urinary cadmium,UCd)、血镉(blood cadminm,BCd)及尿β2-微球蛋白((urinaryβ2-microgloblin,uβ2-MG)的变化. 方法 检测某锌粉加工厂作业场所空气镉浓度,连续7年对接触工人进行UCd、BCd、Uβ2-MG检查. 结果 接触BCd[7.05(3.50,11.80) μg/g],高于对照组[2.84(0.92,7.76) 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d、BCd超标率、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4.1%、56.6%和39.8%,高于对照组(8.9%、33.3%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7年,接触组UCd、BCd和Uβ2-MG M值分别波动于2.74(1.68,4.29) ~4.42(2.88,6.17) μg/gCr、3.78 (2.08,5.80)~10.23(3.55,14.54) μg/g、250.0(128.6,449.2)~436.0(366.0,500.4)μg/gCr之间,年度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标率波动于15.6%~41.1%、35.7%~71.4%、2.4% ~ 27.4%,年度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d水平超标构成比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接触低浓度Cd可影响镉作业工人UCd、BCd、Uβ2-MG水平,UCd、BCd、Uβ2-MG水平处于波动状态.

    作者:李继猛;胡文武;张兵;官玉红;罗振华;何俊;周波;罗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与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发病风险. 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孕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异常状况及精神分裂症患病等资料,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使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嵌入回顾性队列研究,将孕产妇以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两组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 结果 共收集到686名孕产妇的资料,其中不良妊娠结局者102例,发生率为14.8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OR=0.747,95% CI:0.558~0.998),早孕反应(OR=1.381,95%CI:1.136~1.678),流产史(OR=1.617,95%CI:1.009~2.591),合并精神分裂症(OR=6.655,95%CI:3.155~14.036).队列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47.22%,明显高于非暴露组13.08%(P<0.001,RR=3.611,AR=34.14%). 结论 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尽早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患有精神分裂症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孕前及孕期,咨询精神科及妇产科专科医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作者:谭梅娟;李靖;张艳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进一步有效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库中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 983例,其中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病例215例作为观察组,在余下的l 768例医院感染非多重耐药菌中随机抽取215例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 结果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观察组感染前平均住院时间为(12.74±55.85)d,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对照组感染前平均住院时间为(25.81±59.35)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5).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插导尿管、深静脉插管、插胃管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数量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种类和数量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暴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侵袭性操作(OR=2.452)和抗菌药物使用(OR=2.077)是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侵袭性操作和抗菌药物使用是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医院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对于患者留置的管道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张隐妹;潘春予;黄柳娇;齐小玲;朱秀兰;杨宇峰;杨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洛阳地区妊娠女性妊娠压力与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并了解在妊娠期女性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相关程度,分析和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孕期妇女到产科进行检查的符合排除和纳入标准的312名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妊娠压力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孕妇的总体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1.68±0.43);其中“为确保母子健康和安全而引发的压力感”得分高,为(2.13±0.70);不同文化程度在心理健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05,P<0.05),在压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4,P>0.05)、不同妊娠计划在压力和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压力=3.261,t心理健康=4.065,P<0.05),不同职业的孕妇在压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9,P>0.05),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9,P<0.05),是否接受试管婴儿对妊娠期女性妊娠压力和心理健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压力=1.364,t心理健康=0.087,P>0.05);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抑郁、偏执以及精神病这三项外(t=0.567、0.000、0.295,P>0.05),其余各项均值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t=6.160、2.855、3.683、3.521、3.122、4.996,P<0.05);压力的总均值以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的总均值以及各项目均值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即孕妇的压力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结论 洛阳地区妊娠压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多种因素都对妊娠压力水平对女性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对孕妇进行压力评估和心理疏导,改善孕妇心理健康,使妊娠质量提高.

    作者:李小莉;李莉莉;习红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滁州市屈光不正幼儿生活环境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屈光不正幼儿的生活环境因素. 方法 2017年7-8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滁州市儿童保健机构门诊中462名1~3岁儿童(924眼)为筛查对象,采用美国伟伦Sure Sight视力筛查仪筛查屈光状态,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和比较屈光正常与屈光不正幼儿的生活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居住和睡眠环境、用眼习惯)的差异,再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筛选出343名屈光正常与119名屈光不正幼儿.与屈光正常幼儿相比,屈光不正幼儿经常吃鱼、胡萝卜、绿色蔬菜、硬质食物、家庭采光比较好、每日户外活动30 min以上的比例明显较低,而从不吃油炸、被动吸烟、开灯睡觉、经常哭闹、喜欢看亮的灯、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不同水平的比例明显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绿色蔬菜(OR=0.122)、经常吃硬质食物(OR=0.357)是幼儿屈光不正的保护因素,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不在同一个水平(OR=1.381)是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幼儿屈光不正与饮食、用眼习惯有关.

    作者:周明月;莫宝庆;晏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35、TGF-β1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US)患者血清白介素35(interleukin 35,IL-35)、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收治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79例为观察组,依据风团个数及瘙痒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19例,另选60例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成人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IL-35和TGF-β1浓度,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IL-35浓度为(44.11± 18.95)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25±22.1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4,P<0.05);观察组患者TGF-β1浓度为(609.57±284.65)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1.74±195.3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2,P<0.05);依据患者荨麻疹病情分组比较:重度组IL-35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09,P<0.05),重度组TGF-β1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54,P<0.05);IL-35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671,P=0.031),TGF-β1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715,P=0.026). 结论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TGF-β1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通过检测血清IL-35和TGF-β1水平或可评估CSU患者严重程度,其具体机制和可靠性有待研究确认.

    作者:罗芳芳;孙青苗;吴银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3-2015年保定市三甲医院肺癌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目的 掌握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分布及构成情况,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以及为减轻肺癌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3-2015年保定市三甲医院的肺癌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运用Excel 2003软件和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9 939名肺癌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为22 025元,其中94.18%的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小于3万元,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位于肺癌患者住院总费用前三位的分别是药费、治疗费和卫生材料费;药费在肺癌患者住院总费用中的比例过半,甚至达60%以上,且人均药费增长速度较快,2015年达20.09%;治疗费占住院总费用的10%~ 15%左右,且三年来人均治疗费呈总体微弱的下降趋势;2015年人均卫生材料费增长速度过快,达32.83%. 结论 2013-2015年保定市三甲医院肺癌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药费在肺癌患者住院总费用中的比重较大,近年来卫生材料费用增长较快.

    作者:吕建伟;左志平;孟洪威;国红娟;王颖颖;李玉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6年北京市顺义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北京市顺义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6年5-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顺义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在其服务半径内招募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自行设计.由统一培训过的调查员对顺义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情况、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服药依从性量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量表等.采用x2检验、F/t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有效高血压现患病例590例,其中男性189例,女性401例,平均年龄为(56.0±6.7)岁;高依从性患者占44.3%,中等依从性占35.3%,低依从性30.3%;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感知到障碍得分越高(P<0.001);多因素结果显示性别(OR=1.565,95%cI:0.088~0.809)、自我效能(OR=1.697,95% CI:0.410~0.647)、家庭总月收入、年龄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60岁以上年龄组服药依从性好(43.0%),是小于50岁组的2.044倍(OR=2.044,95%CI:0.097~1.334),家庭总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组依从性好,是10000元以上组的1.919倍(OR=1.919,95%CI:0.096~1.208). 结论 顺义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年龄、性别、家庭总月收入及患者自我效能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艳艳;何朝;赵莹颖;胡建功;李征;白如冰;李长青;孙昕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浏阳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对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的影响

    目的 探讨浏阳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对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的影响. 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浏阳市项目点59 916名30~79岁常住居民有效基线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共分析调查对象59 916人,平均年龄(51.57±10.54)岁,文化程度以高中为主,占58.6%,67.4%的居民年收入在2-4万之间.92.88%的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好,7.12%评价较差.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患病率分别为33.7%、3.46%、7.36%,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均P<0.01),慢阻肺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知晓率、糖尿病知晓率分别为36.70%和55.00%.健康状况自评情况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医保情况、是否患慢性病之间等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糖尿病对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为差的风险大(OR=2.95,95%CI:2.61~3.33),其次为慢阻肺(OR=2.59,95%CI:2.35-2.84),高血压(OR=1.55,95%cI:1.44~1.67).男女性慢性病患者均认为糖尿病对自我健康状况影响大(女:OR糖尿病=3.04,OR慢阻肺=2.69,OR高血压=1.39,男:OR精尿病=2.84,OR慢阻肺=2.59,OR高血压=1.83).年龄大、单身是影响自我健康状况好的危害因素.有医保、收入越高、体重指数大是自我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 结论 慢性病患者其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明显差于正常人群;糖尿病对居民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影响大,高血压的危险性可能被低估.需加强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干预.

    作者:付中喜;金东辉;陈碧云;殷黎;龙花君;刘慧琳;郭彧;卞铮;李立明;陈铮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ARIMA模型在天津市结核病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构建天津市结核病月发病数的ARlMA模型,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天津市2005年1月-2016年7月结核病月发病数资料建立佳ARIMA预测模型,利用2016年8月-2017年7月结核病月发病数对模型进行效果评价,并对2017年8月-2018年7月结核病月发病数进行预测. 结果 建立的ARI-MA(0,1,1)(0,1,1)模型是拟合天津市结核病月发病人数的优模型,利用2016年8月-2017年7月结核病月发病数对模型进行效果评价,发病人数在3-6月有一个发病高峰,符合历年结核病发病趋势,且实际发病数均落在预测值95%可信区间内,实际发病人数与预测发病人数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中位数为2.49%,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结论 ARIMA(0,1,1)(0,1,1)模型能够较精确的预测天津市结核病月发病情况,可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作者:李晓蓉;庞学文;于燕明;高丽;张丹;万莹;李敬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5-2016年沈阳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15-2016年沈阳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数据,为食源性疾病暴发及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16年沈阳市62家哨点医院的所有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监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6年共监测14 584例病例,男性7 124例、女性7 460例;病例主要集中在6-9月;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71.49%)及全身症状与体征(24.09%)为主;共检测病例的生物样本1 007份,诺如病毒阳性率9.73%,致病菌检出总阳性率为5.06%.病例的进食场所主要分布在家庭(66.01%)、饭店(酒店)(9.82%)、街头(5.42%),病例的主要暴露食品为肉与肉制品(16.26%)、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3.72%). 结论 夏秋季是沈阳市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时段,本地区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微生物是诺如病毒.应根据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诊疗、开展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及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慧中;刘博;刘雪梅;刘丰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