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家庄地区夏秋季住院儿童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李岩;韩光跃;刘艳芳;刘兰芬;李琦;齐顺祥

关键词:住院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摘要:目的 了解石家庄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构成和流行病特征,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5-10月间河北省儿童医院严重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41例,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5种呼吸道病毒. 结果 241例标本中病毒阳性89例,总检出率为36.93%,依次为鼻病毒(HRV) 11.62%、副流感病毒3型(PIV3)9.96%、副流感病毒1型(PIV1) 5.39%、博卡病毒(HBoV)4.56%、副流感病毒4型(PIV4) 3.32%、冠状病毒(HCoV-OC43)2.07%、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1.66%、腺病毒/乙型流感/副流感2型(ADV/FluB/PIV-2)各0.83%.双重感染10例(4.15%),以HRV、PIV3混合其他病毒感染常见.夏秋季均可检出感染病例,夏季检出率明显高于秋季,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75.52%),~2岁患儿的检出率高(48.78%).除ADV仅夏季、RSV仅秋季检出外,其他病毒夏秋季均有检出. 结论 HRV、PIV3、PIV1和HBoV是2015年石家庄地区严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各病毒在夏秋季有各自的流行特征.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限制性摄食对小鼠血中β羟丁酸水平及大脑皮质脂蛋白脂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限制性摄食对小鼠血中β羟丁酸(beta-hydroxybutyrate,βOHB)水平及大脑皮质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表达的影响. 方法 50只健康成年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于禁食0、8、12、16 h和24h后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βOHB的水平.另取2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禁食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禁食组小鼠采用隔日禁食的方式连续处理4周,对照组小鼠自由摄食,实验末期称重并分析体脂比(体脂肪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再分别采用Real-time RT-PCR法和Western bolt法检测大脑皮质LP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小鼠血中βOHB水平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禁食0、8、12、16和24 h后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mmol/L)分别为(0.93±0.13)、(0.95±0.37)、(1.33±0.26)、(1.68±0.13)、(1.74±0.27);与禁食0h比较,禁食12、16及24h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禁食16 h和24h的小鼠血中 βO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明显高于禁食12 h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P<0.05).在整个实验期间隔日禁食组及对照组小鼠均未见异常表现,两组小鼠体重及体脂肪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隔日禁食组小鼠大脑皮质LPL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 结论 禁食12~24 h的小鼠血中βOHB水平明显升高;隔日禁食处理4周可上调小鼠大脑皮质LP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李心蕙;詹志鹏;张静竹;任亚浩;赵越;安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肺炎肾损伤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新生儿肺炎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足月产新生肺炎患儿(1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90例为轻中度肺炎,60例为重度肺炎;选择同期健康新生儿(1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新生儿血清中β2-MG、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β2-MG、BUN和Cr水平分别为(4.54± 1.33) mg/L、(2.80±0.72)mmol/L、(34.70±4.64) 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重度与轻中度肺炎分组中,血清BUN和Cr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肺炎组的血清β2-MG水平(5.90±0.58 mg/L)显著高于轻中度肺炎组(3.64±0.8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β2-MG可作为较BUN和Cr更为敏感、准确的诊断新生儿肺炎肾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作者:代如民;陈爽;张彦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早期诊治中的意义,为早期筛查诊治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482例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析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与HDN溶血三项不同试验结果、母亲血型、黄疸出现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 482例新生儿中ABO-HDN发生率为31.95%,其中母婴O-O型、O-A型、O-B型各占22.08%、46.75%、31.17%;77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HDN发生率、脐带血胆红素水平、抗体释放试验与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母婴O-A/B血型明显高于母婴O-O血型组(P<0.05),HDN发生率、脐带血胆红素水平在母婴O-A血型及母婴O-B血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释放试验与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母婴O-A血型明显高于母婴O-B血型组(分别x2=5.265,P=0.021;x22=9.075,P=0.000),脐带血总胆红素在日龄≤3 d组明显高于日龄>3 d组,脐带血总胆红素水平DAT阳性患者明显高于DAT阴性患者(P<0.05),脐带血总胆红素水平在DAT阳性患者之间、DAT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试验阳性与阴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带血总胆红素水平越高,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越高(r=0.741,P<0.05). 结论 对于ABO血型不合新生儿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及溶血三项试验在早期诊治ABO-HDN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声;黄邀;卢洪萍;范海玲;周露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红河州2010-2014年MSM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血,以获取此类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行为学特征、血清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 结果 2010-2014年红河州MSM哨点人群近六个月与同性肛交性行为比例五年间变化不大,平均为89.0%,但近一次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x2=48.686,P=0.000)、近六个月内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x2=108.923,P=0.000)、近一年做过HIV检测比例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x2=88.252,P=0.000),而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x2=42.271,P=0.000).不同年份影响MSM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因素虽然有所不同,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SM人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13.961,95%CI:3.71~52.61,P=0.000)、未做过HIV检测(OR=4.513,95%CI:2.73~7.46,P=0.000)、未婚或离异人群(OR=2.642,95%CI:1.33~5.24,P=0.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4.138,95%CI:1.36~12.55,P=0.012)、样本来源以“滚雪球”招募方式监测的MSM人群(OR=0.217,95%CI:0.09~0.53,P=0.001). 结论 红河州要加大针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未婚或离异人群、样本来源以“滚雪球”招募方式监测的MSM人群干预力度,促进其安全套使用,从而降低HIV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丁力;王维佳;姚恩龙;张维义;白香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贺州市86例14岁以下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贺州市两区三县14岁以下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社会救助、健康保障等现状. 方法 采用自制自评量表以及访谈的方式获得86名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主观满意度评价.通过民政部门获得他们所在家庭的领取救助情况. 结果 贺州市大部分艾滋病孤儿是以家庭寄养的方式生活在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家,但是这样的抚养方式还是让24.42%的调查对象称生活不够稳定,并有20.93%的调查对象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在政府救助和医疗保障方面,政府救助覆盖了所有接受调查的对象家庭.91.86%的调查对象参加了医疗保险,参加接种国家免费疫苗达到100%.96.51%的调查对象接受过1次以上健康体检,76.74%的调查对象还每年接受1次体检.调查对象除1例患“肌萎缩”、1例患“皮痒”、2例“鼻炎”外,其他儿童未有常见疾病及传染病. 结论 贺州市艾滋病致孤儿童在当地政府、社会组织的关心扶持下,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教育得到了有力保障,身心都保持健康.综合抚养模式可能有利于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更稳定、更有保障.

    作者:黄冬瑞;周一心;罗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广州市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干预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调查广州市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干预在慢性病管理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88例慢性病患者,根据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4例每组,以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为干预.分析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前和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一年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21) mmol/L比(2.19±0.18) mmol/L,(4.18±0.76) mmol/L比(5.06±0.98)mmol/L,(2.36±0.18)mmol/L比(3.87±0.3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1.87±0.46) mmol/L比(1.53±0.3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为90.91%、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的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及环境领域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能周全、更好的服务社区慢性病患者,使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莫海韵;陈少华;罗志荣;欧文森;王金明;王家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流动儿童迁入特征聚类分析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流动儿童迁入特征,探索流动儿童摸底宣传干预的工作重点.方法 通过“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登记流动儿童数据,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统计不同月份、年龄、地区、户籍地来源儿童迁入分类情况. 结果 2013-2015年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共登记流动儿童43 642人,年均增长9.86%.不同月份、年龄、地区迁入儿童数均聚类为3类,3-4月和9-10月为迁入高峰期;1~5岁为主要迁入年龄段;古林、高桥、石碶、姜山、邱隘、潘火、中河为迁入聚集地;按照儿童户籍地来源将33个省份和其它国家聚集成4类,安徽、浙江、江西、贵州、四川、河南、湖南、江苏、湖北、重庆户籍儿童为主要儿童来源. 结论 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流动儿童迁入在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及儿童来源之间具有差异性,应针对迁入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免疫规划摸底宣教干预措施.

    作者:张信江;孙烨祥;平建明;马寅;李保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0-2014年湘潭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湘潭县居民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10-2014年湘潭县死亡居民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4 929 583人,男女性别比为1.068∶1;年平均粗死亡率为657.34/10万(688.26/10万~644.67/10万),其中男性的年均粗死亡率为758.21/10万(806.12/10万~738.19/10万),女性年均粗死亡率为549.64/10万(562.66/10万~544.61/10万);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38倍,男性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女性死亡率无趋势性变化;前5位顺位死因: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结论 湘潭县居民主要死因是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和伤害,加强卫生健康建设、健康教育宣传、控制和消除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提高本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

    作者:赵佩安;白丽琼;陈海峰;陈天柱;王丹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管理对感染高危型HPV妇女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感染高危型HPV妇女健康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石碣镇完成宫颈癌筛查的户籍妇女中高危型HPV检测阳性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并定期随访复查;对照组定期随访复查.实施健康管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HPV感染转阴率、病毒负荷量RLU/CO比值、HPV感染相关知信行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后1年,实验组的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32.0%,对照组的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为1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7,P<0.05).两组妇女的病毒负荷量RLU/CO比值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8,P<0.05).干预前,两组妇女的HPV感染知信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年,实验组的HPV感染相关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对高危型HPV感染妇女人群实施健康管理,能改善高危型HPV感染妇女人群的不良行为方式,并进一步提高其HPV感染的相关知信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HPV感染的转阴率,降低其病毒负荷量RLU/CO比值,达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薛珍;叶仕英;杜婉燕;胡桂贞;任里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及抑炎、致炎因子的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及抑炎、致炎因子的变化状态.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于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进行诊治的5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54名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和肽素及抑炎、致炎因子水平进行分别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中不同程度感染以及不同程度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检测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和肽素(CPP=15.65 pmol/L)及抑炎因子(IL-10=25.64 pg/ml、IL-13=9.46 ng/L、TGF-β=1 057.97 pg/ml)、致炎因子(IL-1p=5.45 pg/ml、IL-6=8.84 pg/ml、TNF-α=2.23 ng/ml、sICAM-1=184.95 μg/L)水平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的血清和肽素(CPP=4.56 pmol/L)及抑炎因子(IL-10=13.34 pg/ml、IL-13=5.15 ng/L、TGF-p=583.45 pg/ml)、致炎因子(IL-1β=1.15 pg/ml、IL-6=3.37 pg/ml、TNF-α=0.75ng/ml、sICAM-1=96.24 μg/L)水平,观察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感染和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和肽素及抑炎、致炎因子的变化较为明显,且其表达水平受感染的严重程度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对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

    作者:温辉;杨颖;常海燕;樊云川;杨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斑贴试验对皮炎湿疹类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皮炎湿疹类患者主要变应原种类分布情况. 方法 对178例皮炎湿疹类患者依据疾病类型分为面部皮炎组(103例)、手部湿疹组(48例)和外阴湿疹组(27例),均进行斑贴试验,并以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 结果 三组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74.16%,面部皮炎患者阳性率为69.90%,手部湿疹患者阳性率为79.17%,外阴湿疹患者阳性率为81.48%,对照组阳性率为5.00%,四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59,P<0.01),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357,P>0.05);常见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5.28%)、卡巴混合物(19.66%)、芳香混合物(19.10%)、重铬酸钾(16.85%)、对苯二胺基质(13.48%),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卡巴混合物阳性率分别为31.48%、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54,P<0.01);3组病例中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例存在2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 结论 硫酸镍、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基质是引起湖州地区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通过斑贴试验寻找相应变应原,可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含有此类物质的物品,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宗宝生;宋颖劼;徐月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自我羞耻感、歧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永州市老年HIV感染者/AIDS病人(PLWHA)自我羞耻感和歧视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老年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系统中下载1993-2013年现住址为永州市的现存活的老年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历史卡片.在自愿的原则下,用自拟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 结果共收集318份有效问卷.结果 显示,老年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总分为(31.01±9.03),其中社交距离、自责、偏见三个维度得分分别是(9.79±3.33)、(12.69±3.01)、(8.53±2.94).在不同特征老年PLWHA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中:汉族的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的得分总分明显高于瑶族和其他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5,P<0.001),且汉族的PLWHA在社交距离、自责、偏见分量表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其他民族;离异/丧偶的PLWHA的自我感知羞耻和歧视的总分高,其次是在婚/同居,未婚的PLWHA的总分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2,P<0.05);独自一人居住的PLWHA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总分得分高,并且在社交距离和偏见分量表中,独自一人居住的PLWHA的得分高.随着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感到的羞耻和歧视程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68,P<0.05).对于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情况,羞耻和歧视总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在家休养、在家搞种植、打工或做生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5,P<0.05).配偶和子女对PLWHA的HIV感染情况知晓的自我感知的羞耻和歧视得分高,其次是配偶知道、家人都不知道、所有子女知道,得分低的是所有子女知道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0,P<0.05). 结论 不同民族、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每年可支配收入情况、目前的工作状况和家庭成员对患者感染状况的知晓情况对老年PLWHA自我羞耻感及歧视水平有影响.其中,汉族、年可支配收入高的、离异/丧偶的、独自一人居住的、在家休养的、配偶和子女知晓PLWHA的HIV感染情况的老年PLWHA自我羞耻感及歧视水平得分高.

    作者:杨海霞;李杏莉;罗芮;陈伯中;万彦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珠三角某市2015年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目的 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 方法 于2015年1-12月,每个季度对珠三角某市24个市政水厂的出厂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和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和挥发酚)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述17种化学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 结果 珠三角某市出厂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总健康风险为3.61×10-5/a,致癌总风险为3.61×10-5/a,非致癌总风险为155.02× 10-11/a.在致癌总风险和非致癌总风险中,枯水期均高于丰水期,普通滤池水厂均高于V型滤池水厂.个人致癌风险由高至低分别为六价铬>砷>三氯甲烷>镉>四氯化碳,个人非致癌风险由高至低分别为氟化物>硝酸盐>铅>汞>硒>氨氮>铜>铁>氰化物>锰>锌>挥发酚. 结论 珠三角某市出厂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个人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规定的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范围内.

    作者:邓春拓;何伦发;郭艳;黄隽;梁锡念;吴惠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调查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使用状况,发现当今消化内科营养支持治疗的问题. 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采样的方法,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使用NRS2002进行连续营养风险筛查,记录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支持使用情况,包括营养支持方式、热卡量、蛋白质入量以及使用天数.分析消化内科不同疾病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 结果 连续筛查患者1 103例,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786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8.88%,营养支持 率为32.44%.有营养风险、无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分别为67.4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0.00%、2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依次是结核(85.71%)、胰腺疾病(72.58%)、肠梗阻(62.50%)、缺血性肠病(53.33%)、消化道出血(50.79%)、胆道疾病(40.91%)、炎症性肠病(37.63%).肠外营养(PE)支持169例,肠内营养(NE)支持93例,PN∶EN为2∶1. 结论 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与中青年患者无明显差别,营养支持既有忽视又有滥用现象,应继续推广营养风险理念,规范营养支持.

    作者:魏天桐;王卉;高媛;怀鑫馨;王化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黑龙江省三甲综合医院效率评价研究

    目的 评价黑龙江省2007-2013年三甲综合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变化,为医院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管理依据和决策参考. 方法 采用CCR、BCC模型对2007-2013年样本医院分别进行年度效率横断面分析,并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纵向的动态分析. 结果 7年间27家三甲医院一直在扩大自身规模和容纳量,但运行效率反而下降.年均有17.43家医院为总体无效,11.15家医院为纯技术效率无效,17.29家医院为规模无效.2007-2013年27家医院中连续两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医院依次有10家(37.04%)、11家(40.74%)、20家(74.07%)、13家(48.15%)、5家(18.52%)和10家(37.04%). 结论 7年间黑龙江省三甲医院连续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医院应适度调整医院规模,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医院的运行状况.

    作者:胡真真;李金梅;江海冰;隋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广州三所高校大学生伤害与伤害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州3所高校1 500名大学生的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结果 广州大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25.60%,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为84.66%,大学生伤害类型排在前三位的是扭伤(30.65%)、跌倒坠落伤(27.42%)、刀锐器伤(10.75%).伤害危险行为中发生率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不规范运动(38.40%)、打架(34.39%)和学习/生活压力大(31.77%).随着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种类的比例增加,伤害发生率也增加(rs=0.21,P<0.00).“骑自行车违规”、“不规范运动”、“受欺辱”等伤害危险行为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1.35~ 1.82). 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伤害及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对于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男性大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的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罗旭;周亚敏;韩璐;刘晓玲;陈青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体重指数正常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个体化膳食指导,对体重指数正常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结束分娩的体重指数正常孕妇1 490名,比较营养干预组(n=711)与对照组(n=779)孕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 ①孕妇妊娠结局:干预组的剖宫产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及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38.0% vs.53.7%;11.7%vs.15.9%;7.5%vs.13.5%;1.5%vs.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生儿结局: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9.71±0.64vs.9.53±0.94);干预组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及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8% vs.5.0%;4.4%vs.8.3%;8.7%vs.13.4%;4.8% vs.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体重指数正常的孕妇给予妊娠期个体化膳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了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作者:姚雪梅;丁桂凤;王倩;杨蕾;张国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南宁市2002-2014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近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的流行特征,揭示其监测、报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方法 收集2002-2014年南宁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病案档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报告的食源性疾病发病数据,和南宁市4家哨点医院2012-201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分析其特征. 结果 2002-2014年南宁市辖区共报告食源性疾病366起,发病5 894例,死亡17例.其中病因明确288起,占事件总数的78.68%,发病5 098人,占总病例数的86.74%.2013-2014年共主动监测2 61 1例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例,致病菌总检出率为7.2%,诺如病毒检出率高,其次为沙门菌. 结论 致病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南宁市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张静;张秉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阳市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方法 对2011-2015年在丹阳市辖区各医院83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儿,于出生后12 h内接种100 IUHBIG及10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按0、1、6方案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在儿童>12月龄时采集血样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检测,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出生医院信息,分析其与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的关系. 结果 832例HBsAg阳性孕产妇所产婴幼儿HBsAg阳性34例,阻断成功率为95.91%,抗-HBs阳性793例,阳性率95.31%.母亲HBeAg阳性阻断成功率(90.95%)低于母亲HBeAg阴性的婴儿(97.47%) (x2=16.409,P<0.0001),婴儿抗-HBs阳性率(92.46%)也是低于HBeAg阴性母亲(96.21%)(x2=4.756,P=0.029);未发现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与阻断效果有关. 结论 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有较高的阻断率和保护率,且不受出生医院、分娩方式和监测月龄的影响.

    作者:眭志祥;袁卫建;郑彬;朱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保护效果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调查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制定免疫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3~15岁2 1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预防接种证(或接种卡)和监护人问卷调查(含儿童患病史),分别确定疫苗接种信息和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按1:1匹配选择对照,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 结果 共有121对病例及对照纳入研究,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为86.8%(95%CI:76.2~92.7). 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辛秀梅;熊菲;朱洋;郭琪;周晓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