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红;毛雄伟;陈丽雯
目的 了解广州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现状及生活习惯对其影响,为提出有针对性干预痛经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5月10-17日,在广州某高校随机抽取一半的女生宿舍楼,再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抽取楼层,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800名女生中,原发性痛经的患病率为60.50%.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经期或月经前后一周内喝冷饮[OR=2.41(1.21,4.78),P=0.012]、偏食[OR=1.38(1.03,1.87),P=0.032]、在月经期间吃生食[OR=1.40(1.02,1.92),P=0.035]是原发性痛经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2014年广州某高校女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比较常见,与经期触生冷食物以及偏食有关.学校应干预的重点为女大学生的生活习惯,针对无痛经的女大学生以预防为主的干预,有痛经的女大学生以缓解痛经为主的干预.
作者:张娜;刘洋;张鲍欢;王曼;荆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株洲市医务人员对卫生法及相关规定的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提高株洲市医务人员的卫生法相关素质提供线索.方法 2015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株洲市医疗机构中抽取了720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分4个部分考察相应方面,通过分数(均数±标准差)描述医务人员对卫生法的认知水平,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因素.结果 株洲市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表得分平均为(13.75±3.07)分,及格率为76.08%;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医疗机构等级、医疗机构性质的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职称较高、医疗机构等级较高、医疗机构性质为民营、年龄较年轻的医务人员的得分比较高(r=0.351、R2=0.123、F=9.960,P<0.001).结论 2015年株洲市医务人员对卫生法及相关规定的知晓情况较为理想,其影响因素有职称、所在医疗机构等级、所在医疗机构性质和年龄.但是低职称的、诊所的、个体医疗机构的和年龄大的医务人员卫生法知识有待提高.
作者:肖竹;王向农;严俊霞;江龙;余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了解湖南省主要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及病原谱分布,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防控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从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定义的患者身上采集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痰液样本.采用基于毛细管凝胶电泳的“9+7呼吸道病毒多重PCR检测法”对标本中流感病毒(Flu)、呼吸道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偏肺病毒(HMPV)、人博卡病毒(hBoV)和人冠状病毒(hCoV)共8种病毒的16个亚型进行核酸检测.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个案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4年12月,从哨点医院采集各类呼吸道标本共961份,其中男性病例标本595份,占61.91%;女性病例标本366份,占38.09%.在961份已检测的标本中,通过PCR检出阳性标本456份,阳性检出率为47.45%.男、女病例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将病例分为7个年龄组,各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岁以下(52.80%)、1~2岁(66.53%)、2~5岁(49.86%)、6~15岁(25.56%)、16~49岁(11.11%)、50~64岁(17.39%)和65岁以上(19.40%).在456份病毒阳性的标本中,检出混合感染48例,非混合感染408例.在检出的呼吸道病毒中,AdV、RSV和Flu所占的比例大(病原谱构成比分别为25.90%、21.31%和17.73%),其次为hRV(14.14%)和PIV(11.75%);HMPV (4.78%)和hBoV(3.98%)检出较少,而hCoV只有两例阳性被检出.男性、女性的病原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的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岁以下的儿童病例中检出的病毒以RSV(29.36%)和AdV(23.02%)为主,其次为PIV(13.10%)、hRV (11.90%)和Flu(11.11%);2~5岁的儿童病例中,AdV所占比例大(34.02%),其次为hRV(18.56%)、Flu(18.04%)和RSV(15.46%);6~15岁少儿病例中以Flu(31.43%)和PIV(34.29%)为主,其次为AdV(17.14%)和hRV(14.29%);在16~49岁的病例中,只有Hu检出;在50岁以上老年病例中,病原构成以Flu(68.41%)为主,其余为PIV(10.53%)、HMPV(10.53%)和RSV(10.53%).监测还发现,Flu、AdV有夏季和冬春季两个流行高峰;RSV有冬春季流行高峰;hRV有秋冬季流行高峰.结论 所监测的8种呼吸道病毒是引发严重急性呼吸道住院病例的重要病原.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的老人可能是主要的易感人群.其中,RSV、AdV、Hu可能是引发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而Flu则可能是引发成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将这几种病毒作为呼吸道病毒防控的重点,进行更多的监测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向星宇;张红;高立冬;黄一伟;胡世雄;孙倩莱;蔡亮;李俊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 504例汉族人群HLA-A、B、C、DRB1和DQB1高分辨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技术,对岳阳地区2 504例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HLA-A、B、C、DRB1和DQB1基因进行高分辨分型,采用PyPop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单体型频率核对连锁不平衡参数.结果 HLA-Ⅰ类基因中,A、B和C基因座分别检出55、117和67个等位基因,其中频率>0.05常见等位基因为A*11:01:01:01、A*24:02:01:01、A*02:07:01、A*02:01:01:01、A*33:03:01,B *40:01:02、B*58:01:01、B* 15:02:01、B* 13:01:01、B*46:01:01、C*03:03:01、C*03:02:02:01、C*08:01:01、C*03:04:01:02、C*07:02:01:01、C*01:02:01;HLA-Ⅱ类基因中,共检出50个DRB1和26个DQB1等位基因,频率>0.05常见等位基因见于DRB1* 11:01:01、DRB1* 08:03:02、DRB1* 12:02:01、DRB1*15:01、DRB1* 09:01:02,DQB1*03:01:01、DQB1*03:02:01、DQB1*03:03:02、DQB1*05:02:01、DQB1*06:01:01.HLA-A、B、C、DRB1和DQB1位点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任意2个HLA基因间均具有强的连锁不平衡,其中频率≥0.01有统计学意义的单体型有196条.结论 获得了岳阳地区汉族人群HLA-A、B、C、DRB1和DQB1高分辨等位基因频率数据,为人类学、移植配型、疾病相关性等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作者:苏湘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松滋市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流行情况,探究老年MCI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老年MC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6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松滋市1 248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一般健康情况问卷调查.采用MoCA量表、MMSE量表及ADL量表结合相关标准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并从一般资料、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分析归纳MCI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 248份,共筛查出MCI患者180例,MCI患病率为14.42%.不同年龄、居住区域(城区/乡镇)、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独居/非独居)的老年入群MCI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低,其MCI患病率越高,而乡镇老年人的MCI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独居老人的MCI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独居老人.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抽烟对MCI患病并无影响(P>0.05),而脑卒中、饮酒、喝茶、运动对MCI患病有一定影响(P<0.05).脑卒中、饮酒的MCI患病率(分别为19.46%、19.86%)高于非脑卒中、不饮酒者(13.55%、11.64%),经常喝茶和运动的老年人,其MCI患病率(分别为10.34%、8.67%)明显低于不经常喝茶和运动的老年人(分别为16.84%、1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区域、文化程度、居住情况、脑卒中、经常饮酒、经常喝茶、经常运动是MCI的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独居以及乡镇老人要尽早开展MCI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并侧重对脑卒中、经常饮酒的老人进行关注,以延缓和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作者:康雅琴;刘春雷;朱红;陈威;谢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街头小吃、流动摊点等的早餐中食源性致病菌的调查分析,了解重庆市流动早餐的卫生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 2013和2015年在重庆市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渝中区等16个区县采集1 051份散装未经过较高温度处理后的流动早餐(包括政府指定的正规流动早餐点(早餐车)和无证流动早餐点),按照国家标准GB 4789-2010,GB 4789.14-2014和GB/T 4789-2003/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结果 2013年共采集样品300件,检出致病菌1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致泻大肠埃希菌1株,沙门菌未检出.快餐店食堂采集的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3.00%.粥及米面制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中式凉拌菜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分别为4.21%和2.94%.2015年共采集样品751件,检出致病菌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沙门菌1株,蜡样芽孢杆菌37株,单增李斯特菌未检出.超市零售店样品的致病菌检出率高,达到15.38%,主要污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粥及米面制品中除单增李斯特菌未检出,其余3类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总体检出率为8.32%.结论 重庆市流动早餐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粥及米面制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比较突出,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熊鹰;邹钦培;罗书全;向新志;王红;杨小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农村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邯郸市选取两个手足口病高发县进行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病例300例,按1∶2配对原则选取600例未患过手足口病的儿童为对照组,利用自制问卷收集资料.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随意倾倒生活垃圾(OR=2.145)、儿童有病例接触史(OR=12.546)、儿童断奶月龄小(OR=4.189)、家庭饮用水地下井水(OR=1.955)、家庭年均净收入低(OR1=2.789,OR2 =1.779)和经常带儿童赶集(OR=4.758)为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的保护因素有大小便能自理(OR=0.577)、儿童玩耍后洗手(OR=0.491)、看护人外出回家后洗手(OR=0.482).结论 改善农村地区环境及饮水条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适当延长母乳喂养时间;避免儿童接触手足口病患者能够降低患手足口病的风险.
作者:刘莹莹;于秋丽;刘宏灵;赵文娜;魏亚梅;邓建;齐顺祥;李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病因及传播因素.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采集水源水、食堂末稍水、病例肛拭子等进行致病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该事件涉及教职工122人,学生1 662人,覆盖40个班;首发病例发病于8月30日,持续20d,高峰段为9月9-12日间;搜索病例共101例,学生的罹患率(6.02%)是老师(0.82%)的7.3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罹患率(8.50%)是男性(0.76%)的11.1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食堂就餐者的罹患率(10.24%)是小食堂(1.86%)的5.4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的罹患率(8.77%)是一年级(3.47%)的2.5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实验结果显示:大食堂小作坊末梢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均超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诺如病毒核酸阳性;井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均未超标;6份病例肛拭子中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占66.7%,5株诺如病毒核酸高度同源.调查发现从水箱到食堂末稍水管道部分暴露于污水,单位无水消毒设施;餐具无消毒措施.结论 本次疫情是本区域内首次因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单位的食堂用水被污染是可能的危险因素.
作者:龙奇志;陈湘;张平芳;彭文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状况,为预后评价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广州市肿瘤登记处的1 291例鼻咽癌的生存情况随访截止日期为2014-12-31,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肿瘤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广州市鼻咽癌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80%、68.80%、57.8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治疗方法对鼻咽癌预后有影响,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0.804)、分期(OR=1.458)、年龄分组(OR=1.338)、治疗方式(OR=1.466)是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中国香港,鼻咽癌防治应提高早诊率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科;林国桢;李燕;董航;宋韶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两种核酸提取方法与鼻咽癌患者外周血EBV DNA低检出限的关系.方法 收集40例EB病毒感染鼻咽癌患者全血,分别采用核酸释放剂法与柱提法抽提DNA,检测EBV DNA载量,比较两种核酸提取方法检测的检出率,并确认其对应低检出限.结果 40例携带EBV鼻咽癌患者全血,使用核酸释放剂法检测EBV DNA其检出率为90.0%明显高于柱提法的检出率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2,P=0.008).按国家行业标准验证的核酸释放剂法检测低检出限为400copies/ml;采用柱提法低检出限为900copies/ml.结论 选用核酸抽提试剂检测鼻咽癌病人外周血EBV DNA时,所选择试剂应该满足或优于EBV DNA试剂盒低检测限的性能要求.选用合适的核酸抽提试剂与EBV DNA检测试剂能够客观的反映鼻咽癌患者体内EB病毒的变化,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作者:周予婧;许雍皞;冯斯斯;唐发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内科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的患病率,找出导致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2015年1-6月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病人共564例.分别采用患者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进行焦虑和/或抑郁评定,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的诊断标准做出终诊断.结果 不同科室中,肿瘤内科HADS≥8的阳性率高(45.42%),而消化内科阳性率低(16.05%).经HAMD、HAMA测评,肿瘤内科焦虑/抑郁症患病率高(46.43%),消化内科患病率低(16.05%).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两种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两种诊断方法的吻合度较强(κ=0.852,P=0.000).年龄在40~ 59岁阶段、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工作非常累、婚姻状况差(分居、离婚、丧偶)、家庭不和睦、个人收入低、完全自费、有焦虑抑郁家族史,目前生活不能自理的住院患者更易患焦虑抑郁症(P<0.05).结论 综合医院内科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的患病率高,影响因素较多,需建立有效的焦虑、抑郁诊治体系,以利患者及早得到全面的治疗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玉莲;王东;温秀莲;李婷婷;荆瑞冬;李永东;郭卫东;崔红;李子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2015年郴州市人感染布鲁氏菌疑似患者和病羊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测序对可疑菌落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68份高危及疑似布病患者血清抗体筛查13份阳性;1 679份羊血血清抗体检测57份阳性,6株分离株经荧光PCR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结论 2015年引起郴州市布病的主要病原类型为羊种布鲁氏菌,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布病在郴州流行.
作者:谢群;郑文;朱韩武;陈柏塘;李征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人参辅酶Q10复配制剂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方法 以0.083、0.167、0.500 g/kg·bw低、中、高3个剂量组,给小鼠连续灌胃30 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含量、肝糖原含量、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大小的变化.另设对照组灌胃予以等体积的植物油.结果 样品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试验时间(596.9±162.5 s)、降低血清尿素含量(7.07±1.74)、增加肝糖原含量(23.294±7.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对小鼠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未见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辅酶Q10复配制剂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
作者:丁刘刚;郭晓蕾;马忠华;胡余明;张莹莹;周月婵;李梓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宫内细菌性感染中降钙素原的早期预警和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按感染结局分为败血症组、局部感染组,非感染疾病组和正常组,检测4组新生儿脐血PCT和CRP水平,比较4组新生儿在脐血炎症指标不同水平区间的分布频率,分析各指标对宫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感染状态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增高,从各组在不同水平区间的分布来看,在PCT为0.05~0.5 ng/ml区间内,非感染疾病组分布频率高(91.92%),局部感染组和败血症组分别为40.32%和30.91%.在新生儿科收治患儿中,PCT以0.5 ng/ml为临界值,诊断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9.75%和93.94%;其中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为69.11%,特异性为60.70%;诊断局部感染的敏感性为67.74%,特异性为71.43%.PCT以2 ng/ml为临界值诊断败血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0.00%和84.91%.CRP以2 mg/L为临界值,诊断感染的敏感性为42.32%,特异性为89.89%;其中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47.27%,特异性为69.82%;诊断局部感染的敏感性为40.86%,特异性为70.17%.结论 0.5 ng/ml脐血PCT诊断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CRP高,可作为宫内细菌感染早期预警和辅助诊断指标,特别是PCT 2.0 ng/ml以上时,诊断败血症特异性可达84.91%,对于感染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及评估疗效.
作者:刘赛红;龚瑾;刘志辉;谭浩;肖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死亡水平及死因谱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5年惠州市2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惠阳区、博罗县的死因监测资料,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应用DeathReg和SPSS16.0软件分析死亡率和死因构成.结果 2013-2015年两监测点报告死亡率为341.16/10万,其中男性为364.82/10万,女性为313.30/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全部死亡构成的73.7%.男性、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病例分别占67.3%和82.4%.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52.76/10万、75.96/10万、37.86/10万、15.25/10万、13.70/10万,分别占总死亡的44.8%、22.3%、11.1%、4.5%、4.0%,前5位死因合计占总死亡的86.7%.女性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高于男性,男性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均P<0.05).结论 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惠州市惠阳区、博罗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人是重点关注人群.
作者:李雪燕;李霞;刘淑珍;柯晓明;严宇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2006年9月-2013年12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216例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分析发现,依从性好、依从性不好的2组患者的婚姻、居住情况、对药的用量、用法、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近的服药情况、朋友或家人对按时服药的提醒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性受婚姻届住月药治疗相关知识、近服药、服药提醒的影响.
作者:艾尼·赛买提;王兰香;张海燕;热衣古丽·司拉衣力;苟红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监测2013-2014年邵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2014年该院分离到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做药敏分析,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连续两年该院分离到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阴沟肠杆菌的敏感性只有80%左右.对大肠埃希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均在50%以下.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逐年增多.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较高.
作者:王磊;曾文;曲敏;曾焱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助产机构产妇剖宫产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诸暨市5个助产机构2008年1月-2012年12月分娩病例21 496份,对这些病例进行整理,统计病例基本信息以及剖宫产产妇的主要手术指征及原因.结果 2008-2012年5个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30.80%、32.49%、39.06%、43.42%、45.28%及38.61%,呈逐年上升的趋势(x2=307.35,P<0.01).五年内5个助产机构的剖宫产指征统计表明,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前三位分别是:社会因素占36.81%、妊娠并发症占14.52%、头盆不称占9.47%.结论 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等已成为2008-2012年影响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剖宫产率刻不容缓.
作者:孟丽琴;张楼英;汪苗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前列地尔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地尔低剂量(0.5ug/kg)组和高剂量(1ug/kg)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前列地尔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注射4周,模型组和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随后进行视网膜组织取材,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Bcl-2和Bax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0.42±0.05、0.33±0.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37±0.11、0.28±0.03) (P<0.05);前列地尔低剂量组(0.56±0.06、0.46±0.04)、高剂量组(0.65±0.04、0.59±0.04)均显著高于模型组(0.42±0.05、0.33±0.03),且与剂量呈正相关(P<0.05);2)Bax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0.75±0.27、0.71±0.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33±0.05、0.22±0.03) (P<0.05);前列地尔低剂量组(0.60±0.08、0.48±0.04)、高剂量组(0.44±0.07、0.31±0.02)均显著低于模型组(0.75±0.27、0.71±0.04),且与剂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通过调节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ax和Bd-2的表达改善视网膜病变.
作者:张会岭;张春阳;晁英;刘晓曼;贾浩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FN)对阿尔茨海默病(AD)样损伤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为防治A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饮用含铝水(浓度为0.4g/100ml),并隔日皮下注射200 mg/kg D-半乳糖,此外,干预组小鼠每日1次灌胃给予25 mg/kg SFN,模型组小鼠每日1次灌胃等量蒸馏水,同时设立溶媒对照组.每日1次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并每周称重1次,90 d后采用Moms水迷宫方法检测小鼠的认知能力,刚果红染色法检测脑组织老年斑(SP)沉积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大脑皮层Gβ2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结果 在整个受试期间各组小鼠均未见异常表现及死亡,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认知能力下降(P<0.05),大脑皮质及海马SP斑块数量均增多(P<0.01),大脑皮质Gβ2 mRNA水平降低(P<0.05),大脑皮质细胞内游离Ca“浓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SFN能提高小鼠的认知能力(P<0.05),减少大脑皮质和海马SP斑块数量(P<0.01),提高大脑皮质Gβ2 mRNA水平(P<0.05),降低大脑皮质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论 SFN可明显减少AD模型小鼠脑组织SP沉积,改善认知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FN调控G蛋白表达,防止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周伏园;陈楠;詹志鹏;李心蕙;赵越;安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