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2011年隆回县疟疾疫情分析与防制对策

肖兰

关键词:隆回县, 疟疾, 疫情分析, 防制对策
摘要:目的 了解2008-2011年隆回县疟疾疫情的流行特征,为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8-2011年隆回县疟疾病例相关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2008-2011年隆回县疟疾病例累计报告64例,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病例主要从高疟区获得感染,以间日疟为主;全年皆有发病,呈5月和9-10月两个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六都寨镇、七江乡、荷田乡3个乡镇,以男性青壮年采金农民工为主. 结论 隆回县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当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输入性疟疾的感染率,防止输入继发病例的发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沈阳市2006-2012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2006-2012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12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沈阳市2006-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 1 871例,男女比例为11.1∶1,高发年龄为20~49岁青壮年,占79.9%,未婚占5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8.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1.9%,男男同性传播占70.5%. 结论 沈阳市的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男男同性恋等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以控制沈阳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作者:杨楠;王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TOPSIS法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多指标质量综合评价,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TOPSIS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27项指标进行质量综合评价. 结果 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结论 TOPSIS法评价结果,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对因地制宜的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点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任礼;任山;李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56名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统一的调查量表,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和相关因素调查. 结果 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总分平均值为(76.90±9.92),得分率为58.79%.六项因子的得分率依次为:遵医嘱服药(80.38%)、足部护理(60.85%)、饮食控制(59.06%)、高低血糖的处理(56.94%)、运动自我管理(52.25%)、血糖监测(48.59%).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是否有合并症、健康教育等.男性运动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女性、女性组足部护理水平高于男性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组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水平、高低血糖处理好于文盲和小学文化组;病程10年以上组运动和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水平较高;具有两种以上合并症组遵医嘱服药水平高;接受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组各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高于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应根据患者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

    作者:董胜莲;吴保平;刘海娟;邢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湖南省相关人员应用《食品添加剂标准》情况调查

    目的 全面了解《食品添加剂标准》(GB2760-2011)在湖南省的应用现状;了解食品监管、检验和企业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知晓和理解程度. 方法 现场问卷调查.采取现场询问、召开会议集中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用Epidata、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后,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湖南省食品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和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1)的整体知晓率为93.40%;食品企业管理人员知晓率高为96.22%,食品监管人员知晓率低为91.4%,三类人员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2>3.84,P<0.05).对该标准的整体理解率为82.43%;食品企业管理人员理解率高为89.49%,食品监管人员理解率低为78.07%,三类人员间理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2>3.84,P< 0.05).每周使用1次该标准的频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食品生产企业人员显著高于检验检测人员;半年使用1次该标准的频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显著高于食品生产企业人员和检验检测人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及生产企业人员构成分别为49.57%、18.17%、32.26%. 结论 《食品添加剂标准》(GB 2760-2011)在湖南省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食品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和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对该标准的整体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应用频率应更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检验检测人员.

    作者:安鹏宁;侯震;陈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物血糖指数及其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表明,食物血糖指数能有效指导糖尿病人膳食规划,从而控制血糖.本文概述了食物血糖指数概念的发展、数据测定、预测模型建立以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慧颖;任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06-2011年青岛市城阳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1年青岛市城阳区伤害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伤害监测系统,收集2006-2011年城阳区伤害监测资料,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累计报告伤害51 995例,伤害发生率为17.81‰,男性(24.95‰)高于女性(11.04‰).25~44岁年龄组病例构成比高,占38.76%.9-10点是伤害发生高峰时间段.伤害发生前3位原因是跌倒/坠落(30.40%)、道路交通事故(27.50%)和钝器伤(21.69%).伤害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公路/街道(32.39%)、工业和建筑场(21.81%)和家中(19.92%),伤害主要发生在进行休闲活动(37.25%)、有偿工作时(25.34%)和驾乘交通工具(21.89%).本地人口伤害发生以在公路/街道常见,占35.47%,外地人口则为工业和建筑场,占37.55%,本地人口伤害主要发生在进行休闲活动时,占40.67%,外地人口为在有偿工作时,占40.86%.外地人口、男性、较大年龄、较低文化程度、道路交通事故、晚上是伤害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伤害发生前3位原因是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事故和钝器伤,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者为主.要针对不同人群的流行特点,科学开展伤害干预工作.

    作者:刘娟;贾存显;栾素英;徐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患者精神障碍原因及心理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影响产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49例产后精神障碍(postpartum psychiatric disorder,PPD)患者(精神障碍组)和54例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正常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分析影响产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将49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5),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4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PPD患者在夫妻感情、婆媳关系、人际关系、居住环境、生男生女、角色冲突及产褥期感染等方面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4周后观察组BPRS量表中的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和缺乏活力评分及NOSIE中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抑郁、迟缓和个人整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影响产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较复杂,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

    作者:胡丽珍;陈彩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与复原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与复原力的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学习投入量表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中国医科大学13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的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量表的评分为(57.93±14.93)分;复原力量表评分为(110.04±14.79)分.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与自我效能、自我接纳、问题解决、家人支持以及复原力总量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237~~0.495,P<0.01). 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复原力和学习投入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但复原力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护理本科生的特点,帮助其提高复原力水平,进而有利于学习投入程度的提高.

    作者:臧爽;李小寒;李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BV携带产妇血清与乳汁HBV-DNA变量相关性探讨

    目的 分析HBV携带产妇血清与乳汁HBV-DNA变量相关性,为安全哺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ELISA法检测HBV携带产妇血清HBV-M,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与乳汁HBV-DNA,统计学方法分析两变量相关性. 结果 以乳汁HBV-DNA小于500拷贝/ml为阴性,其中A组(HBsAg、HBeAg、HBcAb阳性)乳汁阴性率为11.7% (15/128),B组(HBsAg、HBcAb阳性或HBAg、HBeAg阳性)乳汁阴性率72.3%(11/15),C组(HBsAg、HBAbe、HBcAb阳性)乳汁阴性率94.9%(185/195),三组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8例HBV携带产妇同时检测血清和乳汁HBV-DNA,各组分组情况同上,A组血清HBV-DNA阳性率95.4%(83/87),乳汁HBV-DNA阳性率80.7% (71/87),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6.2%(6/13),乳汁HBV-DNA阳性率30.8%(4/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与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1.8% (37/148)和4.1% (6/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两变量统计学分析正相关且相关程度高. 结论 不同感染模式的HBV携带产妇,血清与乳汁HBV-DNA病毒载量不同,HBV携带产妇哺乳前应该检测血清和母乳中的HBV-DNA,以指导母乳安全喂养.

    作者:蔡敏;邹智伦;邵细琴;廖巧如;罗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2年津市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津市市居民死亡水平现状和死因分布特点,为政府制定人口和卫生政策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津市市2012年居民死亡原因资料,按ICD-10死因分类法整理统计. 结果 2012年津市市居民死亡率为568.39/10万,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外部原因、消化系统疾病为津市市居民的前五位死因.滓市市居民2012年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9.21岁. 结论 慢性病和肿瘤已成为危害津市市居民长寿的主要疾病,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孟成;郭文进;向学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腔纱条填塞和子宫捆绑式缝合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对比宫腔纱条填塞和子宫捆绑式缝合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7月间入院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Ⅰ组(56例)和Ⅱ组(42例),Ⅰ组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止血,Ⅱ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的两组患者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月经周期. 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Ⅰ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Ⅰ组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Ⅱ组(P<0.05).随访半年期间,两组患者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操作时间短、止血迅速有效、保留子宫且无并发症发生的止血方法.

    作者: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灰色模型和空间聚类的全国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分析及预测

    目的 探索影响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的因素. 方法 收集1997-2010年全国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指标,2010年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城市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保健费等指标.运用灰色模型对中国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进行拟合,并使用此模型进行外推预测;运用空间聚类来分析地区间差异;利用岭回归探索2010年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和城市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保健费等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灰色模型预测精度大于96%,模型基本适合.各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差别较大,保健管理率和社会经济指标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0.49左右. 结论 灰色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儿童保健管理率变动趋势并进行预测,儿童保健管理率和社会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生态学相关关系.

    作者:张健;熊丽;刘合岭;黄德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四川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传染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四川省581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显示能正确区分传染病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仅占12.56%,能正确回答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途径、性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的有155人,占26.68%;仅有17.56%的调查对象完全知道乙肝的传播途径;肺结核的临床症状知晓率较高,占73.49%.影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重点传染病认知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年龄(P<0.05)、文化程度(P<0.01). 结论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相关政策的认知水平均较低,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其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以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邬孟汛;何兵;卓晓建;郑利平;潘池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omentin-1与代谢性风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浓度与代谢风险相关因素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脂肪组织对代谢性风险因素的影响. 方法 对336名41~81岁的绝经后女性进行横断面研究,测量受试者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浓度;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脂肪因子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雌激素、胰岛素浓度;全自动生化仪测量血脂浓度;并运用双能X线骨扫描仪(DEXA)测定体脂、躯干体脂、瘦重;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 (1)血清网膜素水平与身高、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压相关无显著性(P>0.05),其与BMI(r=-0.248)、体重(r=-0.220)、腰围(r=-0.176)、躯干体脂(r=-0.446)、体脂(r=-0.815)、体脂百分比(r=-0.599)负相关;(2)利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代谢性风险因素数目组网膜素水平,发现含有1个及以上代谢性风险因素数目组的网膜素水平明显低于无代谢性风险因素组的水平(P<0.05). 结论 (1)绝经后女性血清omentin-1与体重、BMI、腰围、体脂、躯干体脂、体脂百分比负相关;(2)血清omentin-1随代谢性风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其可作为代谢性风险因素的预测因子.

    作者:张云林;唐四元;蒋岳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时间序列法预测细菌性痢疾发病文献回顾

    目的 描述时间序列分析在细菌性痢疾发病预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方法 设定纳入标准后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集该主题相关文献. 结果 自2009年以来,共有19项研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菌痢发病率的预测分析,研究分布在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15项研究在地区层面基于地级市的数据进行预测分析. 结论 时间序列分析已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预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和应用.

    作者:曹爽;李范;黄德生;刘合岭;关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山市35~59岁妇女免费乳腺癌普查模式及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1年35~~59岁妇女免费乳腺癌普查模式及结果分析,从中发现本模式乳腺癌普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完善本地乳腺癌筛查管理及政府乳腺癌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由调查员对普查妇女进行相关资料的询问填写,采用临床触诊加高频B超相结合筛查方法,同时现场进行信息录入,阳性妇女及时追踪. 结果 47 768例普查妇女中1BI-RADS分级中未见异常共29 755例,占62.29%.发现异常18 013例,占37.71%.复诊率25.3%;活检154例,活检率0.32%,其中良性病变112例,占72.73%;癌前病变11例,占7.14%;乳腺癌31例,占20.13%,乳腺癌检出率64.89/10万,早期癌19例,占61.29%.本次普查高频超声敏感性达到80.65%,阴性预测值达到93.88%. 结论 临床触诊与高频超声相结合模式筛查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经济方便,适宜于中小城市及农村推广;中山市乳腺癌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复诊率偏低,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随访阳性妇女,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建立乳腺癌普查的长效机制,提高早诊早治率.

    作者:匡晓梅;王莹;肖琳;罗小婉;彭学鸣;张静;何一雄;陈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长沙地区2012年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分析

    目的 探讨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人员构成和血液安全性差异. 方法 统计2012年长沙地区互助献血群体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的年龄、性别、学历构成及血液检测不合格率,进行对比. 结果 互助献血人群年龄和学历构成比较均匀,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以18~35岁的年轻人为主,学历越高,献血意愿越强;互助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率高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群. 结论 互助献血存在的血液安全隐患更大,应当适度控制.

    作者:孙妮;张钢;郭洪波;张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改善医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 方法 于2011年10-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有代表性的三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1 004名医生为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78.2%.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评价职业紧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率为56.6%.按OR值的顺序,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是医患关系严重紧张(OR =2.351)、高付出回报比(OR=1.723)、已婚同居组的医生(OR=1.683)、职务是科室主任(OR=1.330). 结论 辽宁省医生的睡眠障碍与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及职业紧张密切相关.

    作者:高菲;赵雪;李皙睿;王索艳;吴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昼夜轮班护士氧化应激状态和代谢活动情况的评估

    目的 评估护士在昼夜轮班中的氧化应激状态和代谢活动情况,以探讨护士的健康问题. 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ntensive care unit,ICU)组和普通病房护士(ordinary service,0S)组,各100例.在轮班开始和结束时,测定受试者血液中的氧化应激指标总氧化能力(total oxidant status,TOS)、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status,TAS)和氧化应激指数(oxidative stress index,OSI),并分析研究对象的代谢活动情况. 结果 与轮班开始阶段相比,在轮班的结束阶段氧化应激指标在ICU组和OS组护士均有所改变.ICU组护士的TAS、TOS和OSI水平在轮班结束时与OS组护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和ICU组护士的代谢活动表现相似. 结论 OS组和ICU组护士的氧化应激指标和代谢活动并无不同,所有的护士在昼夜轮班中受到相似的影响.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原料乳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目的 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原料乳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方法 冷藏温度(4℃)和室温(20℃)条件下在原料乳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计数原料乳中的细菌总数,分析Nisin添加浓度以及储存温度、时间对原料乳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添加Nisin的原料乳菌落总数显著减少,且随着Nisin浓度的升高,Nisin的抑菌效果增强;细菌在4℃条件下的繁殖速度比在20℃时慢;超过一定的储存时间内,即便添加Nisin并4℃冷藏,原料乳中的细菌总数仍会快速增长. 结论 在4℃的条件下,国家允许添加的范围内添加500 mg/L浓度的Nisin在一定的储存时间内可有效控制原料乳菌落总数的增长.

    作者:李莎;谭震;李晰晖;蒋立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