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省相关人员应用《食品添加剂标准》情况调查

安鹏宁;侯震;陈焱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知晓率
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食品添加剂标准》(GB2760-2011)在湖南省的应用现状;了解食品监管、检验和企业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知晓和理解程度. 方法 现场问卷调查.采取现场询问、召开会议集中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用Epidata、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后,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湖南省食品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和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1)的整体知晓率为93.40%;食品企业管理人员知晓率高为96.22%,食品监管人员知晓率低为91.4%,三类人员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2>3.84,P<0.05).对该标准的整体理解率为82.43%;食品企业管理人员理解率高为89.49%,食品监管人员理解率低为78.07%,三类人员间理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2>3.84,P< 0.05).每周使用1次该标准的频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食品生产企业人员显著高于检验检测人员;半年使用1次该标准的频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显著高于食品生产企业人员和检验检测人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及生产企业人员构成分别为49.57%、18.17%、32.26%. 结论 《食品添加剂标准》(GB 2760-2011)在湖南省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食品监管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和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对该标准的整体知晓率尚待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应用频率应更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检验检测人员.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活方式干预对身体成分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身体成分的影响. 方法 对263例参加年度健康体检的受试者给予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对比两年度的生活方式和身体成分结果,并做统计推断.从膳食结构、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体育锻炼、吸烟情况诸方面量化评估生活方式,分析生活方式的调整对身体成分的影响. 结果 经过健康生活方式教育,263例客人在米面、畜禽肉类、新鲜水果蔬菜摄入量和日均锻炼时间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P<0.05);而在粗粮、鱼虾、奶类、油、盐的摄入量及吸烟率和吸烟量方面,尚无显著性变化(P>0.05).体脂率和腰臀比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蛋白质总量、骨总量、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 基于健康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向科学化、健康化发展.生活方式的良性调整对体成分的改善,主要表现在身体脂肪含量的减少上.生活方式的调整,较易做到的是减少肉食量,增加水果蔬菜量,增加身体活动量;而控烟、限油、限盐、增加粗粮和奶类摄入量,较难自觉做到.

    作者:赵润栓;平昭;白雪琴;时敬宇;欧映伟;冯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患者精神障碍原因及心理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影响产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49例产后精神障碍(postpartum psychiatric disorder,PPD)患者(精神障碍组)和54例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正常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分析影响产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将49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5),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4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PPD患者在夫妻感情、婆媳关系、人际关系、居住环境、生男生女、角色冲突及产褥期感染等方面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4周后观察组BPRS量表中的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和缺乏活力评分及NOSIE中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抑郁、迟缓和个人整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影响产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心理、社会因素较复杂,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

    作者:胡丽珍;陈彩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与复原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与复原力的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学习投入量表和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中国医科大学13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的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量表的评分为(57.93±14.93)分;复原力量表评分为(110.04±14.79)分.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与自我效能、自我接纳、问题解决、家人支持以及复原力总量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237~~0.495,P<0.01). 结论 护理本科生的复原力和学习投入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但复原力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护理本科生的特点,帮助其提高复原力水平,进而有利于学习投入程度的提高.

    作者:臧爽;李小寒;李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鹦鹉热嗜衣原体CPSIT_0531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目的 构建鹦鹉热嗜衣原体(Chlamydophila psittaci,Cps) CPSIT 0531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该融合蛋白,检测其免疫原性. 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Cps 6BC基因组中扩增CPSIT_ 0531基因,并构建pET30a-CPSIT_ 0531原核表达载体,然后转化到宿主菌E.coli BL21中,IPTG诱导His-CPSIT_ 0531融合蛋白表达,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分析His-CPSIT_ 0531蛋白的免疫原性. 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30a-CPSIT_ 0531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和纯化较稳定的重组蛋白;GST-CPSIT_ 0531免疫小鼠后,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为1:640 000. 结论 成功克隆表达了His-CPSIT_ 0531,该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作者:贺庆芝;曾怀才;陆春雪;王川;吴移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大型钢铁公司359名尘肺病人死亡年龄分析

    目的 研究影响尘肺病人死亡年龄的因素. 方法 利用Cox回归分析方法,以生前曾经合并过结核、潜伏期时间、接尘工龄作为协变量,以死亡年龄为失效事件,进行Cox回归分析. 结果 影响尘肺病人死亡的因素为是否曾经合并肺结核及潜伏期两个因素.尘肺病人如果曾经合并肺结核,其相对危险度为未合并肺结核尘肺病人的1.453倍;而发病的潜伏期每减少1年,尘肺病人死亡风险增加0.034. 结论 尘肺病人的死亡年龄与工人接尘到发病的潜伏期长短及是否合并肺结核有关.

    作者:石义琼;漆骏;李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庆市九龙坡区1957-2012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1957-2012年九龙坡区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为制订传染病相关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7-2012年九龙坡区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957-2012年56年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5种,357 152例,其中发生死亡的传染病有19种,死亡人数为896例.年均发病率1 213.27/10万,年均死亡率3.04/10万,病死率0.25%.传染病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代改变,总体呈递减趋势.甲、乙类传染病分类构成变化为50、60、70年代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8.18%~~64.03%,80、90年代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50.44%~~66.07%,21世纪后以血源及性传播为主,占37.01%.甲类传染病、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一些多发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 结论 九龙坡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传染病疫情出现了新的特点,防制形势仍然严峻.应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对策,加强防病工作基础建设,提高疾病预防和监测水平.

    作者:谭学筠;梁小华;李大兴;肖伦;熊飞;杨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邯郸市1972-2010年猩红热发病的气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查找研究猩红热发病率和气象因素之间关系的适用方法,探讨邯郸市猩红热的气象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1972-2010年邯郸市猩红热疫情资料、气象资料和人口资料,采用EpiData3.0进行“双重录入”,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气象参数的共线性诊断结果显示,本组气象因子数据容差小为0.014,方差膨胀因子大达69.998.②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邯郸市1972-2010年猩红热月发病率与月平均风速、月日照时数、月小型蒸发量呈正相关,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总降雨量、月极端低气温呈负相关(P<0.05或P<0.01).③猩红热月发病率的曲线估计方程为(Y)=1.369-0.2301n(X).④猩红热月发病率与月平均风速之间得到曲线拟合方程(Y)=-0.781+ 1.242X-0.585X2+0.097X3.⑤气象参数的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本文中的气象参数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做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1.946+ 0.378Z2(P<0.01). 结论 (D邯郸市10个气象参数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②邯郸市猩红热月发病率的模型曲线为对数模型曲线.③猩红热月发病率与月平均风速之间呈三次方程曲线关系,月平均风速是影响猩红热月发病率的主要气象因素.④气象因素对猩红热发病的影响在总的影响因素中所占比例较小.

    作者:阮朝良;孙立明;王洪;果丽平;邓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沈阳市2006-2012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2006-2012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12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沈阳市2006-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 1 871例,男女比例为11.1∶1,高发年龄为20~49岁青壮年,占79.9%,未婚占5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8.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1.9%,男男同性传播占70.5%. 结论 沈阳市的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男男同性恋等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以控制沈阳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作者:杨楠;王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改善医生的身心健康及生命质量. 方法 于2011年10-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有代表性的三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1 004名医生为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78.2%.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评价职业紧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率为56.6%.按OR值的顺序,辽宁省医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是医患关系严重紧张(OR =2.351)、高付出回报比(OR=1.723)、已婚同居组的医生(OR=1.683)、职务是科室主任(OR=1.330). 结论 辽宁省医生的睡眠障碍与人口学特征、工作状况及职业紧张密切相关.

    作者:高菲;赵雪;李皙睿;王索艳;吴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民爆炸药生产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某民爆无梯炸药生产企业工人健康状况,探讨相关预防措施. 方法 对该企业420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20名受检人员中心电图异常检出45例(10.7%);肝功能(ALT)异常检出53例(12.6%);脂肪肝检出86例(20.5%),不同性别、不同工龄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公司生产企业职工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

    作者:蔡练功;张养元;彭铁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VEGF-C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Bcl-2、cyclin D1的表达

    目的 研究VEGF-C对体外培养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重组人VEGF-C蛋白体外刺激宫颈癌Hda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凋亡相关基因Bcl-2、cyclin D1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果 10、20、50 ng/μl VEGF-C处理后,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1.00±0.03)、(1.25±0.05)、(1.55±0.08)、(2.13±0.08),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细胞周期S期比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分别为(30.91±0.09)%、(37.95±0.27)%、(45.05±0.40)%、(64.26±0.20)%;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分别为(12.4±0.3)、(11.4±0.2)、(9.6±0.15)、(5.5±0.25).Bcl-2、cyclin D1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 结论 外源性VEGF-C通过细胞内信号的传递,诱导cyclin D1的表达,使肿瘤细胞S期加快,促进细胞周期的进程,来促进Hela细胞增殖;诱导Bcl-2的表达,抑制凋亡.

    作者:魏璇;杜雪;李咏梅;赵曼茵;马雪梅;杜秀英;张一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腔纱条填塞和子宫捆绑式缝合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对比宫腔纱条填塞和子宫捆绑式缝合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7月间入院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Ⅰ组(56例)和Ⅱ组(42例),Ⅰ组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止血,Ⅱ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的两组患者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月经周期. 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Ⅰ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Ⅰ组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出血量、子宫切除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Ⅱ组(P<0.05).随访半年期间,两组患者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操作时间短、止血迅速有效、保留子宫且无并发症发生的止血方法.

    作者: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病原体感染状况及用药研究

    目的 分析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在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生殖道的感染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3例作为不孕组,同时选取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UU及MH检测,并进行分析. 结果 不孕组CT、UU、MH、CT+UU、UU+MH、CT+ UU+ MH及总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卵管性不孕与CT、UU、CT+UU、UU+MH感染均密切相关(CT:OR=3.371,P=0.045;UU:OR=2.795,P=0.021;CT+ UU:OR=7.538,P=0.016;UU+ MH:OR =4.816,P=0.036).其中CT+UU与输卵管性不孕的联系密切.支原体药敏实验显示,UU对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敏感率较高(敏感性均为91.67%);MH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壮观霉素较敏感(敏感性为87.50%、87.50%和75.00%);UU+ MH对交沙霉素较敏感(敏感性为72.72%). 结论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重视病原体检测,根据病原体的药敏结果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陈仁;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08年广州市20~59岁男性饮酒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2008年广州市20~59岁男性饮酒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08年对广州市31个街道/乡镇,114个居委/村委2 625名20~~59岁男性进行调查. 结果 2008年广州市20~~59岁男性的总饮酒率是33.8%,其中重度饮酒率是8.3%.40岁以下男性重度饮酒发生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上的男性;农村高于城市;中学文化程度的重度饮酒率高.由于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而导致(非)重度饮酒率的危险性是从未饮酒1.46~ 1.77倍.分层分析显示,具有中学文化程度、已婚、城市男性青壮年由于感到工作或生活压力而发生重度饮酒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没有这种压力的人群(P均<0.05). 结论 工作或生活压力过大是导致广州市20~59岁的男性发生重度饮酒的主要原因.而中学文化程度、已婚和城镇的男性青壮年易采取过度饮酒的方式缓解压力,此类人群应为干预重点.

    作者:吴雪霁;潘冰莹;周琴;董航;李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TOPSIS法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多指标质量综合评价,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TOPSIS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27项指标进行质量综合评价. 结果 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结论 TOPSIS法评价结果,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对因地制宜的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点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任礼;任山;李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院-社区-家庭”互动干预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目的 观察“医院-社区-家庭”互动干预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杭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就诊前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即:传统社区治疗措施组(对照组)、“医院-社区-家庭”互动干预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除给予常规干预外,还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互动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87.03%)显著高于对照组(78.07%,x2=3.96,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依从性、各项生活质量经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00、0.306,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为83.78%,对照组为67.57%,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6,P<0.01).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P<0.05). 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互动干预模式,不仅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依从性,而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BV携带产妇血清与乳汁HBV-DNA变量相关性探讨

    目的 分析HBV携带产妇血清与乳汁HBV-DNA变量相关性,为安全哺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ELISA法检测HBV携带产妇血清HBV-M,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与乳汁HBV-DNA,统计学方法分析两变量相关性. 结果 以乳汁HBV-DNA小于500拷贝/ml为阴性,其中A组(HBsAg、HBeAg、HBcAb阳性)乳汁阴性率为11.7% (15/128),B组(HBsAg、HBcAb阳性或HBAg、HBeAg阳性)乳汁阴性率72.3%(11/15),C组(HBsAg、HBAbe、HBcAb阳性)乳汁阴性率94.9%(185/195),三组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8例HBV携带产妇同时检测血清和乳汁HBV-DNA,各组分组情况同上,A组血清HBV-DNA阳性率95.4%(83/87),乳汁HBV-DNA阳性率80.7% (71/87),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6.2%(6/13),乳汁HBV-DNA阳性率30.8%(4/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与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1.8% (37/148)和4.1% (6/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两变量统计学分析正相关且相关程度高. 结论 不同感染模式的HBV携带产妇,血清与乳汁HBV-DNA病毒载量不同,HBV携带产妇哺乳前应该检测血清和母乳中的HBV-DNA,以指导母乳安全喂养.

    作者:蔡敏;邹智伦;邵细琴;廖巧如;罗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灰色模型和空间聚类的全国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分析及预测

    目的 探索影响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的因素. 方法 收集1997-2010年全国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指标,2010年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城市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保健费等指标.运用灰色模型对中国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进行拟合,并使用此模型进行外推预测;运用空间聚类来分析地区间差异;利用岭回归探索2010年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和城市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和保健费等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 灰色模型预测精度大于96%,模型基本适合.各地区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差别较大,保健管理率和社会经济指标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0.49左右. 结论 灰色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儿童保健管理率变动趋势并进行预测,儿童保健管理率和社会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生态学相关关系.

    作者:张健;熊丽;刘合岭;黄德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物血糖指数及其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表明,食物血糖指数能有效指导糖尿病人膳食规划,从而控制血糖.本文概述了食物血糖指数概念的发展、数据测定、预测模型建立以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慧颖;任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石门县2003-2012年艾滋病防治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 对石门县艾滋病防治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 方法 用卫生经济学方法,结合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对2003-2012年石门县艾滋病防治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石门县艾滋病项目投入资金462.9万元,国家与县级财政投入之比为2.86:1,近5年的投入低于工作需求,投入产出的间接效益(CBA间接)为1:4.60,投入产出的直接效益(CBA直接)为1:11.24,项目成本效用(CUA)为847.1元/1人年,即挽救1个DALY为847.1元,项目避免264人感染HIV,避免了母婴感染,挽救病人的平均生存年为3.4年. 结论 以项目管理方式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种全新的疾病控制模式,它将艾滋病工作分开目标化,整合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益.石门县2003-2012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表明,艾滋病防治投入产生了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作者:李先平;占代红;李育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