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珍;张慧敏;王芳
目的 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行为和态度的掌握情况,探讨结核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和对策.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患者200名,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行为和态度的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的肺结核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均为67.8%;城镇户口患者健康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患者对享受减免政策了解多,对检查和治疗结核病的专业机构和哪里享受国家政策了解低,患者接受和喜欢结核病知识宣传形式主要是:广播、电视、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首次出现可疑症状到第一次就诊时间及第一次就诊到确诊为肺结核的间隔时间在3周以内占半数之上. 结论 罗湖区患者的肺结核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正确率和国家政策了解的不够全面,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要因地制宜,重点对象为农村和文化程度低人群,大众传播为防治宣传的主要途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结核病诊断水平,早期发现病人,减少诊治时间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殷玲丽;闻立芳;刘颖;陈伟;秦道新;赖焙炫;黄晓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春季小学教学环境PM2.5质量浓度对学生呼吸系统的影响. 方法 监测春季小学教学环境PM2.5质量浓度,通过学生同期症状监测网和学生体检获得学生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MMEF)和症状指标(咳嗽、咽痛、鼻炎)等健康指标,从而分析各健康指标与小学教学环境PM2.5质量浓度的关系. 结果 春季小学教学环境PM2.5平均质量浓度越秀区高,南沙区低;而反映学生肺功能的指标(FVC、FEV1、MMEF)则以越秀区低,南沙区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2.5质量浓度与学生肺功能指标(FVC、FEV1、MMEF)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9(P<0.05)、-0.828(P<0.05)、0.847(P<0.05);三个区学生咳嗽、咽痛发生率越秀区高,南沙区低,PM2.5质量浓度与咳嗽、咽痛的发生率分别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 (P< 0.05)、0.999(P<0.05);三个区学生鼻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教学环境PM2.5质量浓度对小学生呼吸系统功能有影响,与学生肺功能指标FVC、FEV1、MMEF呈显著负相关,与学生晨检指标咳嗽、咽痛的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作者:林宗伟;于彦杰;吴根容;黄昱;曾繁;刘赐敏;梁志轩;余日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个体化膳食指导在妊娠中的效果和价值,以期筛选一种合理的健康干预方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分娩质量等. 方法 收集本院156例孕妇予以个体化膳食指导作为试验组,另外再选取150例进行常规围产保健且未予以特殊膳食指导的孕妇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取专业人员讲解妊娠基础知识、膳食搭配、胎教知识和分娩知识以及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采取相应个体化膳食指导;对照组则采取常规体检措施,未予以特殊膳食指导;由专人对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予以观察和统计对比. 结果 试验组妊娠期孕妇体质量增长、妊高症、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及缺铁性贫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为主、其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巨大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体化膳食指导在妊娠中应用效果满意,能有效控制母婴体质量、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为临床健康干预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毛君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暴发在黄埔区某疗养院的一起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为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结合酶联免疫法检测诺瓦克病毒抗原. 结果 本次疫情流行历时8d,涉及人数444人,发病13例,罹患率为2.93%.其中,疫情主要涉及二区,二区涉及人数146人,发病10例,罹患率为6.85%,一区涉及人数298人,发病3例,均为散发病例.13例均为疗养院精神病人,主要症状为腹泻.实验室检测二区病人大便样本,诺瓦克病毒抗原有5人呈阳性,均为男性病人. 结论 密切接触是此次诺瓦克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此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龙军标;周金森;黄昱;狄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宝鸡市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预防接种状况,巩固免疫屏障,保护儿童健康. 方法 收集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和补证、补种疫苗资料,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 结果 入托入学儿童查验率95.29%~100.00%、持证率96.96%~98.80%、补证率86.97%~100.00%;托幼机构儿童持证率高于小学(P<0.05);七苗估算接种率均在94%以上;七苗补种率除2009年乙肝疫苗(86.44%)外,其余疫苗均在90%以上. 结论 宝鸡市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效果良好,查验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水平较高,须重视大年龄组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加强免疫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华蕾;寇光平;杜红忠;李萍;张晓宇;李小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为制定袜厂女工生殖道感染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袜厂女工连续进行12个月的生殖道感染干预,对干预前和干预后女工生殖道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生殖道感染患病状况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后袜厂女工的RTI是否是性病、每日阴道冲洗能够预防RTI、RTI可以传染、使用安全套能够预防RTI、安全套使用率、不安全性行为概念和RTI患病后应去正规医院就诊率等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内源性感染、细菌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性传播感染、滴虫性阴道炎、宫颈衣原体感染和RTI总患病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手段,为袜厂女工获取生殖道健康知识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同时显著降低了各种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病率,提高了其生殖道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提高其心理资本及生命质量. 方法 于2011年10-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有代表性的三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1 188名女性护士为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Q)、工作倦怠问卷(MBI)、组织支持感问卷(POSQ)、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SQ)及心理资本问卷(PCQ)分别测量护士的职业紧张、工作倦怠、组织支持感、工作满意度及心理资本(PsyCap),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结果 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8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护士≥40岁和护士长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按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影响护士心理资本的因素为:个人成就感(β=0.200)、工作满意度(β=0.173)、组织支持感(β=0.138)、护患关系(β=0.105)和外在付出(β=0.090). 结论 职业紧张、工作倦怠、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满意度对护士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
作者:赵雪;艾炎军;高菲;李皙睿;王索艳;吴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锰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转运体(DAT)和多巴胺受体(DRD1和DRD2)表达的影响,为锰中毒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昆明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第1~4组分别为对照、低锰、中锰、高锰组,4组小鼠依次腹腔注射0.9% NaCl、12.5、25和50 mg/kg MnCl2,注射容量均为5ml/kg,染毒2周.ELISA检测黑质内多巴胺(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DAT、DRD1和DRD2的蛋白水平. 结果 染锰2周后,随着染锰剂量的增加,上述指标均逐渐下降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在低、中、高锰组中,DRD2的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 P<0.01);在中、高锰组中,DA含量和TH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而DAT和DRD1蛋白水平仅在高锰组中均明显下降(P<0.01;P<0.05). 结论 锰可能通过下调DAT、DRD1和DRD2,造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DA含量降低,导致多巴胺能神经系统损伤.
作者:邓宇;王飞;徐斌;刘巍;李乐慧;奉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其DHA基因型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常规进行深部痰培养,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DHA基因检测. 结果 31 568份合格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共分离出1 864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6.0%.其中的23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一二三代(包括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氨曲南等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基因检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有DHA型AmpC酶. 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中对于产DHA酶菌株头孢吡肟是首选药物,重症患儿可用亚胺培南.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防止更多的耐药基因在菌种中传播.
作者:刘健龙;莫丽亚;宋春荣;郭宽鹏;康艳;李先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开展新一年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对53家监测医院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监测围产儿总数125 583例,其中缺陷儿2 57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4.96/万.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34.74/万,农村发生率为181.02/万;男性发生率为215.79/万,女性发生率为191.43/万;35岁以上组年龄段发生率高为225.59/万.主要缺陷种类依次为先心病、外耳其他畸形、肾脏畸形、总唇裂、多指(趾)等. 结论 2012年湖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属于高发省份,城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发生率逐渐增高.建议加强孕妇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婚检质量,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作者:谢冬华;杜其云;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跌伤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3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对319 543名江西省居民(有效调查)1年内发生的跌伤情况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 江西省居民非致死性跌伤发生率为1.53%,男(1.56%)女(1.51%)无差别(P>0.05),城市(1.70%)高于农村(1.49%)(P<0.01),60岁及以上居民发生率高(3.16%).各人群跌伤的主要原因不同,0~6岁男性居民(0.7%)及18~59岁居民(0.42%)以跌落伤为主;7~17岁居民(0.37%)和60岁及以上女性居民(1.80%)以滑倒伤为主.18~59岁居民跌伤导致残疾引起的功能受限天数多,该组居民由于工作跌伤所致住院10 d及以上的医疗费用高.跌伤致残率为3.08%,前3位跌伤致残原因为学习、工作和跌落.致死性跌伤发生率为28.48/10万,前2位跌伤死因为跌落和滑倒. 结论 江西省居民尤其是60岁及以上居民跌伤发生率较高,18~59岁居民跌伤导致的负担大,应针对不同人群跌伤流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轶英;朱丽萍;李艾;颜玮;赵军;吉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早期干预的疗效并且进行定量分析. 方法 选取梅县人民医院体检时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35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79例和对照组1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干预,1年后进行复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腰围、体重指数、血脂指标及肝脏超声指标. 结果 实验组患者腰围、体重指数、TC、TG、LDL-C值分别为(85.27±3.41)cm、(22.14±4.71)kg/m2、(5.73±0.36)mmol/L、(1.71±0.31)mmol/L、(2.21±0.52)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肝左叶厚度、右叶大斜径、PVD值分别为(6.67±1.31)cm、(12.53±1.37)cm、(1.16±0.21)cm,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Vmax值为(16.72±2.53)cm/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愈、好转情况分别为70例、4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及缓解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祥兴;朱军军;刘洁;翁秋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 对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确定为空巢老人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空巢老人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心理症状测定,并与正常人SCL-90常模进行对照. 结果 112例空巢老人5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7.32%).SCL-90阳性项目的平均得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均高于常模(P<0.05).空巢老人敌对、偏执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不同性别、月均收入、是否饮酒、婚姻状况、探望频率以及期盼的养老方式的SCL-90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恐怖因子对于调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合作建立完善的老年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养老模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建萍;杨拥峰;沈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综合征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期间在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在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同时均行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人工流产综合征预防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比率显著降低,仅为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出血量、心率下降、收缩压下降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意义.
作者:黄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孕产妇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临安市锦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孕产妇3 814例,按有无院内感染分为两组,观察组103例,对照组3 711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 814例孕产妇中发生院内感染者103例,发生率为2.7%.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8.2±2.6)d vs.(5.1±0.5)d(P<0.01).院内感染患者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高(1.1%),占全部感染人数的40.8%;其中67例行病原菌检测,共检测出病原菌51株,检出率为76.12%.革兰阳性菌检出率(40.3%)略高于革兰阴性菌(34.3%),检出率高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0.9%).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高危孕产妇(55.3% vs.42.7%)、助产或剖宫产(75.7% vs.51.9%)、侵入性诊疗(51.5% vs.11.0%)及住院时间≥5 d(89.3% vs.22.4%)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孕产妇(OR=4.805,P<0.05)、助产或剖宫产(OR=3.587,P<0.05)、侵入性诊疗(OR=3.460,P<0.05)为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该院孕产妇院内感染现患率较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略多,高危孕产妇、助产或剖宫产、侵入性诊疗是孕产妇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克珍;张慧敏;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深圳大运会)的传染病防控经验,分析重大活动中传染病防控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列举深圳大运会传染病防控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以及根据SWOT分析矩阵产生优势-机会、劣势-机会、优势-威胁和劣势-威胁策略. 结果 列出优势因素5个,劣势因素3个,机会因素2个,威胁因素2个;制定优势-机会、劣势-机会、优势-威胁和劣势-威胁策略各2条. 结论 依据SWOT分析法制定的重大活动传染病防控策略,能有效指导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适合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逯建华;何建凡;谢建滨;许舒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祁阳县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肠道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在全县15个镇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粪检全片粪膜虫卵. 结果 1个行政村调查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00人以上,调查15个镇21个村3 682人,肠道寄生虫感染总人数755人,总感染率为20.51%;其中肝吸虫感染率16.57%,蛔虫感染率为0.52%,钩虫感染率为2.80%,鞭虫感染率为0.49%,粪类圆线虫感染率为0.14%,男、女性别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且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60岁组感染率占82.52%,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8,P<0.05). 结论 祁阳县农村居民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下降较明显,但少数乡镇肝吸虫感染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应加大肝吸虫病综合性防控措施的力量,降低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
作者:桂芙蓉;朱石桥;陈文华;段绩辉;李正祥;庄世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产妇产前焦虑与社会支持程度对产后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以2012年1-12月间在住院分娩后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评价产前精神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娩后镇痛效果,比较不同镇痛效果组产前焦虑分布和社会支持度差异. 结果 180例孕产妇中产前焦虑发生率为35% (63/180),其中轻度44例(24.4%),中度13例(7.22%),重度6例(3.33%).16.1% (29/180)孕产妇分娩镇痛效果不良.镇痛良好组和镇痛组孕产妇产前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07,P<0.001),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与社会支持度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产妇产前焦虑与社会支持度低是导致分娩镇痛不良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朱军;童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近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死亡情况,分析传染病疫情. 方法 用描述性方法对2006-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采用Cox-Stuart趋势检验分析部分重点传染病历史发病率趋势. 结果 四川省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35种,甲乙类发病率从2006年的301.40/10万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225.42/10万,而丙类发病率从2006年的90.76/10万逐年上升到2010年的143.51/10万;甲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所占比例大,分别占44.26%和47.86%,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为39.81%和24.81%;甲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居前列的病种为肺结核、乙肝、梅毒和痢疾,丙类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梅毒和艾滋病的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经Cox-Stuar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提高对丙类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的重视,加强监测和应急处置,防止疫情的扩散;乙肝的发病率15岁以上的高年龄组人群中相对较高,应扩大疫苗接种的年龄范围,提高人群接种率;梅毒和艾滋病为亟待控制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梅毒在0岁组和85岁及以上年龄组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0岁组主要为胎传梅毒,8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隐性梅毒;肺结核疫情正在得到控制.
作者:刘伦皓;康殿巨;许军红;谭柯;张静靖;蔺鸿;刘润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FD)的相关性及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AECOPD) MP感染的易感因素. 方法 选取门诊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COPD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COPD稳定期48例以及COPD急性加重期76例,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MP抗体. 结果 COPD组患者MP-IgM、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ECOPD组MP-IgM、MP-IgG抗体阳性率高于稳定期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中MP阳性感染患者咳嗽、发热、肺部罗音、心力衰竭、脓痰发生率显著高于M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稳定期患者MP(+)咳嗽、发热、肺部罗音、心力衰竭、脓痰发生率与M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导致AECOPD患者MP感染的易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白细胞增加、合并肺心病、病程. 结论 MP感染可能是引起COPD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尤其对于年龄较大、合并肺心病、白细胞增加、病情较长的患者更容易感染MP.
作者:侯齐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