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0~6个月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病例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张丹;谢玉

关键词:中枢性协调障碍, 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早期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0~6个月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临床表现、高危因素、辅助检查等,以寻求早期诊断该病的临床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将112份0 ~6个月中枢性协调障碍(CCD)患儿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12例CCD患儿93.75%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6.25%无明显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前五名分别为:剖宫产、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羊水污染.112名患儿除7例1 ~2个月婴儿运动功能水平难以评判外其余105例患儿运动发育指数(PDI)在79 ~< 50分之间,智力发育指数(MDI)<79分占45.71%.异常姿势排序为:握拳、拇指内收、下肢硬性伸展、尖足、肩后伸.Vojta姿势反射3种异常6.25%,4 ~5种异常32.14%,6 ~7种异常42.86%,7种异常并有肌张力异常18.75%.肌张力增高77.68%,肌张力降低22.32%.112例患儿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34.82%,脑电图检查异常7.14%.结论 难产婴儿是脑损伤高危儿筛查的重点人群;如何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的发生是防治脑损伤下一步工作的重点.0 ~6个月婴儿CCD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诊断依据主要在运动、姿势、反射、肌张力方面的异常;姿势反射异常更具有诊断价值.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津市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津市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结果 津市市2010 2013年报告儿童手足口病831例,全年散发,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5-7月份,病例数占47.05%,另一个较小的高峰期出现在10-12月,病例数占30.45%.发病年龄以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2.30%.且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x2=53.70,P<0.01),乡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镇(x2=33.49,P<0.01).病原学以EV71和CoxA16为主. 结论 津市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年龄和季节差异,应考虑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和流行时间,加强防控工作.

    作者:孟成;向学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60 μg乙肝疫苗对某医院低/无应答医务人员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无(弱)应答的医院职工接种60 μg乙肝疫苗后的抗体产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在深圳市某医院既往接受过乙肝疫苗0、1、6程序接种而未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职工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使用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0 μg重组乙型肝炎(酿酒酵母)疫苗再次接种,5个月后采集接种者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法)检测抗-Hbs水平.同时对接种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为92.73%.接种后,乙肝抗体阳转率达100.0%,乙肝保护性抗体阳转率达88.2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影响接种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的因素(P>0.05). 结论 低/无应答者接种一针高剂量60 μg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抗体应答.尚未发现影响接种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的因素.

    作者:叶发忠;唐广心;刘晓军;彭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淮安市高职护理在校学生超重和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淮安市高职护理专业在校学生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24名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护理专业学生,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采用2000年亚太地区肥胖防治指南及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率,并通过人体测量和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 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在校护理专业学生924人,其中超重107人,肥胖69人,超重肥胖率为19.05%(超重率:11.58%,肥胖率为7.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晚上加餐、高能量食物摄入及运动情况与超重及肥胖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护理在校学生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多发于出生体重高、晚上经常加餐、平时高能量食物摄入多及运动较少的学生.

    作者:张玉领;陈培;王季茹;陈汉娟;戴翠萍;刘家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内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沙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的2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送检的各种临床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结果 200例病人216份临床标本分离出242株致病菌,阳性标本70.4%来自下呼吸道,242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76株占总分离菌的72.7%,革兰阳性球菌47株占总分离菌的19.4%,念珠菌19株占总分离菌7.9%.多重耐药性高. 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细菌耐药性高,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欢呼;唐少华;宋明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民族特征研究

    目的 了解汉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差异,为探索提高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对中国医科大学一~四年级的248名医学生(少数民族99人,汉族149人)进行学习积极主动性问卷的调查,应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t检验、聚类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少数民族医学生和汉族医学生在学习积极主动性问卷的评分分别为(48.20±7.24)、(50.76±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医学生在深入学习、控制学习、扎实学习维度得分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问卷总分显著低于汉族医学生(P均<0.05).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学习驱动力、学习目标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级汉族医学生的学习驱动力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问卷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可归为四类,其中1类学生在学习积极主动性佳,2类和3类居中,4类差,少数民族医学生1~4类的比例分别为9.09%、26.26% 、36.36%、28.28%,汉族医学生1~4类的比例分别为18.12%、32.21%、28.19%、21.62%. 结论 少数民族和汉族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特点有共性但也存在个性的差异,医学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汉族、少数民族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特点和规律,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臧爽;乔俏;赵梅珍;洪曼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手足口病病毒隐性感染情况研究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儿童HFMD病毒隐性感染状况、组成及分布,为HFMD防控和发病强度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温州地区0-6岁散居儿童和幼托机构儿童.采集肛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后利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 (CoxA16)的隐性感染情况.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2年共收集395份标本,检测阳性EV、EV71、CoxA16分别为51例(12.9%)、27例(6.83%)、16例(4.0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标本8例(2.02%).年龄分组中,2~岁和3~岁,感染率高,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65,P=0.005);在HFMD流行季节的隐性感染率要高于非流行季节,肠道病毒EV(x2=9.683,P=0.002)和EV71(x2=7.38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幼托儿童有HFMD暴发班级和正常班级的非感染儿童检测发现,与感染密切接触的儿童携带病毒要高于正常班级的儿童. 结论 手足口病病毒在儿童隐性感染率较高,特别是疾病的流行季节EV71和CA16的隐性感染要远高于非流行季节.

    作者:孙宝昌;高娟;陈栋;钭慧芬;朱传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 482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2003-2012年湖南省儿童医院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 48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①3 482例患儿中,男性2 203例(占63.27%),女性1 279例(占36.73%),男∶女=1.72∶1.②该组患儿发病年龄为(6月 ~18岁),均数为(7.27±2.72)岁.近几年婴幼儿发病比例逐年增多(P<0.01).③2003-2012年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约为2003年的3.92倍,2012年约为2003年的14.54倍.④月份主要集中在10、11、1、2、3月份,而7、8、9月份相对较少.⑤临床表现:该组患儿除表现皮疹外,合并消化道症状2 312例,其中消化道大出血18例,失血性休克4例,死亡1例;324例患儿合并关节症状;1例紫癜性脑炎;1 986例紫癜性肾炎.⑥该组患儿中,744例紫癜性肾炎行肾活检,病理改变以Ⅱ~Ⅲ为主,占99.33%.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例越来越常见,仍以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小可出现于婴幼儿期,但仍集中在学龄期儿童,常并发多系统损害,消化道症状及肾脏损害决定病情轻重,肾脏损害常见,尤其见于伴有消化道症状者,病理损害多集中在Ⅱ~Ⅲ级,并影响预后.

    作者:吴天慧;李志辉;段翠蓉;寻劢;张翼;张良;丁云峰;银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起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的调查分析

    2011年6月3日凌晨大约5点左右,郑州某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发生一起1人死亡,8人住院治疗的急性苯中毒事故.现场调查与处理情况如下.1事故经过6月3日凌晨5点左右,7名清洁公司的员工在该厂涂装车间地下气水分离室清理废渣.该气水分离室又矮又长,采光照明差,基本上属一相对的密闭空间.

    作者:牛心华;宋新魁;刘翠兰;王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Th17细胞因子IL-17A与乙肝疫苗无/弱应答关联的研究

    目的 了解Th17细胞因子IL-17A水平与乙肝疫苗免疫无/弱应答发生的关联. 方法 在1 481名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年轻成人中筛选出无/弱应答者30人,根据无/弱应答者性别、年龄和BMI,分别选择抗-HBs抗体中滴度、高滴度正常应答者各30例与之匹配形成对照,检测、比较三组人群血清中IL-17A的浓度差异.并检测无/弱应答者,加强接种1剂次60 μg乙肝疫苗后血清IL-17A变化情况. 结果 IL-17A在无/弱应答组血清水平中位数为225.16 pg/ml(QIR:176.91,287.13),中滴度组为237.37 pg/ml(QIR:164.09,266.68),高滴度组为219.05 pg/ml(QIR:194.62,261.82),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72,P=0.965);无/弱应答组在加强一剂次后IL-17A浓度为241.64pg/ml(QIR:222.40,241.64),高于加强前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75,P=0.240). 结论 本研究未能证明Th17细胞因子IL-17A与乙肝疫苗接种无/弱反应发生存在关联.

    作者:林伟研;倪进东;唐豪;董文亚;黎美宝;周浩华;熊咏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石门县全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携带率及抗-HBs流行率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石门县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携带率及抗-HBs流行率分布情况,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实施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法,抽取夹山镇、白云乡、磨石镇1~59岁以上常住人口526人,采取问卷调查、抽取静脉血查HBsAg和抗-HBs,再将调查和检测数据输入有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石门县全人群抗-HBs流行率为67.11%,远高于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抗-HBs(+)携带率50.1%的水平,抗-HBs流行率在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地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年龄段、职业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县HBse(+)携带率为5.33%. 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乙肝免疫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现阶段需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

    作者:梅文清;占代红;张秀梅;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健康教育宣传海报的设计表达

    探讨健康教育宣传海报设计表达对于海报宣传效果的影响,分析影响宣传效果的设计因素.本文概述了在海报设计中的三大元素的设计语言,即文字语言、色彩语言、图形语言,对健康教育核心宣传信息的表达影响.以三大设计语言的配合运用来帮助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表达,将理论化的知识艺术化体现.从受众的视觉和心理角度来探寻适宜的设计方案,以达到佳的海报宣传效果.

    作者:谭珺;罗家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机械公司涂装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某机械公司涂装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噪声和高温,除噪声强度超标外(高为93.5 dB),其余监测点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可行、有效,噪声超标岗位接触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预防职业病发生.

    作者:吴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0-2012年隆林县暗娼人群行为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隆林县2010-2012年暗娼行为干预情况,评估干预效果,为艾滋病科学防控提供指导. 方法 按照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由哨点监测医务人员对暗娼人群进行一对一健康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检测HIV、RPR、HCV. 结果 2010-2012年,艾滋病HIV阳性率分别为1.20%、0.40%、0.40%;梅毒RPR阳性率4.40%、3.20%、8.40%;HCV阳性率2012年0.40%,2010-2011年未检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0.40%、77.60%、92.40%;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81.60%、71.60%、93.20%;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74.80%、58.40%、88.00%;近一年接受过HIV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75.20%、17.60%、55.20%;近一年接受过干预服务的比例91.20%、58.40%、92.40%. 结论 隆林县暗娼人群艾滋病HIV感染率水平较低,梅毒RPR感染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接受宣传和行为干预服务的人群比例较高,但接受HIV检测并知晓结果的比例有待提高.文化程度低的暗娼人群是干预服务的重点.

    作者:罗官生;吴声荣;刘贵学;罗寿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 552例肺结核首次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肺结核复治人群的复发影响因素,为复治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十年间首次复治肺结核的1 552例患者,随机抽取388例初治肺结核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复治肺结核主要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结核复发的因素有婚姻(OR=1.341,95% CI:1.014~1.774)、经济状况(OR=1.341,95% CI:1.014~1.774)、营养状况(OR=1.068,95% CI:1.038~1.099)、完成初始疗程(OR=1.198,95% CI:1.087~1.320)、治疗依从性(OR=0.937,95%CI:0.530~0.959)、流动人口(OR=0.578,95%CI:0.452~0.7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依从性(OR =0.731,95%CI:0.537~0.996)、流动人口(OR=0.581,95%CI:0.448~0.754)是肺结核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已婚(OR=1.427,95%CI:1.069~1.905)、经济状况良好(OR=1.063,95%CI:1.032~1.059)、营养状况佳(OR=1.153,95%CI:1.040~1.277)是肺结核复发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肺结核患者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从病因学来说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吴俐健;刘朔;苍保宏;孙美秋;关中伟;吴江颖;邹博;王笑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纳米技术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去30多年已造成2 500多万人死亡.随着人们对该疾病的不断认知,一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推进HIV/AIDS治疗和预防的进程.纳米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新型纳米抗HIV药品的研发成为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纳米技术在AIDS抗病毒治疗和预防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

    作者:周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湖南省实验动物病毒感染现况分析

    目的 对实验动物病毒感染状况进行抽样检测与评估. 方法 对湖南省相关生产及使用实验动物的机构进行大鼠、小鼠随机抽样,应用ELISA法进行大鼠汉坦病毒、大鼠仙台病毒、小鼠仙台病毒、小鼠鼠痘病毒、小鼠肝炎病毒的抗体检测,应用Real-time PCR进行肠道病毒71、柯萨奇病毒A16及轮状病毒的核酸检测,设计特异性汉坦病毒M基因扩增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汉坦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分子进化分析确定病毒的型别. 结果 56份大鼠血清标本汉坦病毒及仙台病毒抗体检测为阴性;135份小鼠血清标本仙台病毒、鼠痘病毒、肝炎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89份大鼠小鼠血液标本肠道病毒71、柯萨奇病毒A16及轮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均为阴性,1份SD大鼠血液标本汉坦病毒M基因PCR扩增结果为阳性,产物大小约860 bp,测序产物经BLAST序列比对,初步确定为汉坦病毒,进一步分子进化分析表明为汉坦病毒HTN型,与汉坦病毒疫苗株Z10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6%,氨基酸同源性为89%. 结论 湖南省实验动物存在汉坦病毒HTN型感染,应及时对实验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作者:覃迪;蔡亮;刘佳惠;张红;夏昕;湛志飞;刘建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3年昆山市慢性病常见行为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昆山市慢性病常见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变化规律,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危险因素的流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按户籍人口数6‰的比例,随机抽取居民户,每户选择1名18~69岁之间的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在SPSS中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结果做描述和分析. 结果 昆山市吸烟率为31.3%,男性(OR=24.3)、教育程度低(OR=1.3)、轻视吸烟危害(OR=1.6)、过去30 d饮酒超过15次(OR=2.5)的人更容易吸烟;饮酒率为31.2%,男性(OR-11.3)、目前吸烟(OR=4.0)、肥肉摄入多(OR=1.4)的人更容易经常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现患率分别为27.4%和7.1%,患者中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的比例分别仅有84.0%和71.5%;69%的人每天仅轻度或无体力活动,其它危险因素(超重、重盐喜油腻饮食、睡眠不足与质量差等)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各类卫生知识知晓率较高. 结论 在较高的知晓率基础上,应进一步落实开展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一些行为危险因素之间有伴行性,因此健康教育和支持环境建设应瞄准重点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认识充分但落实不足,故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者要积极推进新的慢性病社区管理办法.

    作者:仝岚;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Ets-1、MMP9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Ets-1、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组织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Ets-1、MMP9在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RT-PCR法检测120例肺癌组织及其癌旁对照组中Ets-1和MMP9的表达情况,同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ts-1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Ets-1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Ets-1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493,P<0.05). 结论 Ets-1和MMP9的过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通过联合检测Ets-1和MMP9在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肺癌预后的潜在指标,并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范大平;陈艳昕;杨振宇;于世寰;张一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EBV DNA定量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发热患儿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载量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8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外周血EBV DNA载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血清嗜异凝集反应,结合IM首发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①827例发热患儿中,外周血细胞EBV DNA阳性176例,阳性率21.3%;②与651例EBV DNA阴性发热患儿比较,EBVDNA阳性发热患儿异淋巴细胞检出率(>10%)及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EBV DNA阴性发热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57、106.10,P<0.01);③与EBV DNA阴性发热患儿比较,EBV DNA阳性发热患儿首发主要临床表现如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肿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BV DNA阴性患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176例EBV DNA阳性发热患儿中终确诊为IM的96例,显著高于EBV DNA阴性组(x2=390.17,P<0.01). 结论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BV DNA载量有助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有助于较早明确发热原因,提高疾病治疗的针对性,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廖楚舒;曹友德;叶剑荣;陆建国;周杰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白银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白银市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在白银市城区4个街道居委会中按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格检查. 结果 本次共有效调查2 650人,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25.74%,糖尿病患病率为5.09%.吸烟率25.74%,其中男性吸烟率49.77%,女性吸烟率0.31%,男性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性(P<0.01).饮酒率31.40%,其中男性饮酒率62.63%,女性饮酒率46.74%,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P<0.01).有22.98%的人饮食口味偏咸,女性摄入盐量高于男性(P<0.01).41%的居民超重或肥胖.只有8%的人听说过体重指数(BMI). 结论 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减少和控制慢性病发生.

    作者:万国生;周红;高维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