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椎管内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观察及护理

杨秋梅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疗效和对产程的影响及对应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分娩孕妇160例自愿要求行无痛分娩的孕妇,8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为SE组;另外8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为EA组.分别观察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对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SE组镇痛起更快,镇痛效果更完善,有显著差异(P<0.05);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指标仅皮肤瘙痒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都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方面,硬-腰联合麻醉比硬膜外麻醉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产妇分娩镇痛中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低月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78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1-4月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治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78例轮状病毒感染小婴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儿中继发感染轮状病毒肠炎34例(43.59%);心肌酶谱异常41例(52.56%),其中心电图异常19例(24.36%);尿常规异常11例(14.10%);脑脊液检出轮状病毒1例(1.28%);合并不全性肠梗阻1例(1.28%).结论: 低月龄小婴儿也为轮状病毒易感人群,并可并发多系统功能损害,临床不可忽视,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和控制传播.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实行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患者采取贝那普利,实验组采取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不良反应以及总有效率等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DBP、SBP、PP、不良反应、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潘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于老年粘连性肠根阻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患者,并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具有突出疗效,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辛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对甲状腺部分切除后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阐述,并对疗效进行跟踪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象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干预、术后出血护理干预、术后神经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干预[1],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部分切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并且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石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临床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后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按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亦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究急性心衰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急性心衰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4例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2%;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衰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小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理安全管理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与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对新生儿感染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中分娩且母婴同室病例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调查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增强母婴交流,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

    作者:方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左乙拉西坦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难治性癫痫病的临床治疗中左乙拉西坦的疗效,为当前的癫痫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随访后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1.54±0.83次/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0.71次/月,QOLCE评分71.69±3.35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3±3.27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给予患者左乙拉西坦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与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社区采取随访管理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分析

    目的: 观察组社区随访管理对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门诊收治完成社区管理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管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社区随访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在干预后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的总控制率为90.0%,对照组为53.3%.观察组血糖总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随访管理能够良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病情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淑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患者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持续静脉输注6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4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7组(A1-A7),分别以0.2-0.8/(kg·min)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30min.观察各组患者在给药前、给药后10min、20min和30min的循环呼吸参数,判定给药前、给药后30min的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给药期间发生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min后各组VAS镇痛评分降低(P<0.05);与A2和A3组相比,A5和A6组 VAS镇痛评分下降幅度(ΔVAS评分)较大(P<0105).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min后各组Ramsay镇静评分均升高(P<0.05);A2~A6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幅度(Δ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镇痛期间有3组发生呼吸抑制(RR<8次/min)和低氧血症(SPO2<90%),共4例.另外,A2组有1例发生室性早搏,A5组有1例出现呕吐.结论:舒芬太尼0.5μg/(kg·min)用于SICU患者的术后镇痛时,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较低,亦无呼吸抑制发生,是较适宜的剂量.

    作者:付朝江;王永顺;肖茗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和镇痛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和镇痛类药物之一,其通过选择性的作用在人体的α2-肾上腺,因此在临床中能够产生镇静、镇痛和抗焦虑的作用.随着医疗临床的发展,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不仅仅能够达到麻醉和镇痛目的,还能够对需要治疗的患者器官在围术期产生保护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较其他麻醉、镇痛类药物高.本章将就右美托咪定的功效和临床效果进行概述和分析.

    作者:高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对某医院收治的3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单一组(n=15)和联合组(n=15),给予单一组患儿采取头孢哌酮治疗,给予联合组患儿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单一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联合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头孢哌酮联合喜炎平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莉芳;李雯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治疗88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6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有38例,观察组患者有5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股骨近端骨折均一期愈合.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66.5±6.8min,愈合时间为15.5±0.5周,出血量500±30ml,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时间为50.5±3.6m i n,愈合时间为9.6±0.5周,出血量300±40ml.经X2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解剖钢板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红林;侯海林;刘建平;金泉;徐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应对施.方法:本文对我科2016年1月~12月420例(456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出现并发症的47眼进行分类、分析其发生原因及提出相关防治方法.结果:出现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0眼(2.19%),晶状体碎核入玻璃体腔2眼(0.44%),术后角膜内皮水肿28眼(6.14%),短暂性高眼压15眼(3.29%),对症处理后均明显改善.结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和短暂性高眼压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我们在临床上对于超乳手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郜小莉;徐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谷氨酰胺对创伤性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就谷氨酰胺对于创伤性应激性胃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谷氨酰胺的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用药10d,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10d的治疗之后.对照患者的显效率为46.0%,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运用谷氨酰胺能够进一步提升创伤性应激性为肠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小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切口脂肪液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创面护理研究进展

    脂肪液化指脂肪细胞受损破裂、坏死、液化的变化过程[1],切口脂肪液化增加了切口感染,严重者导致切口裂开,延长了愈合时间,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现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及创面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梅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10例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10例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应用盐酸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大血流速度,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两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血流速度均有一定幅度升高,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于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治疗时,应用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贵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ABO合并Rh溶血病1例

    结合我院收录的1例ABO合并Rh溶血病患者临床情况,对其展开血型血清试验检查,提出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抗焦虑药物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 subjective dizziness,CSD)的疗效.方法:将81例CSD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醒脑静联合黛力新治疗41例;对照组:黛力新治疗组40例.联合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 静脉输液,每日一次;黛力新片, 一片口服,一天两次;对照组:黛力新片, 一片口服,一天两次;共14天.于治疗第3、7,14天评定2组疗效,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得分均显著下降了(P<0.05),焦虑、抑郁量表得分也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但联合组患者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疗效确切,起效快,可以更明显改善患者头晕情况、减轻焦虑,有协同治疗作用 .

    作者:白鹤;郑旻欣;石苗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选择时机艾灸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选择时机艾灸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胃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之上使用多功能艾灸设备给予选择时机艾灸.结果:两组患者在肛门初次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进食后腹胀率等指标对比方面,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时机艾灸,有助于快速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

    作者:张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