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在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前后MRI的特征.方法:对 55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行MRI平扫和检查,比较肌瘤信号强弱、肌瘤体积.结果: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大于治疗后6个月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U治疗后T1WI上肌瘤信号80 个为等信号, 48个呈低信号;T2WI上肌瘤56个为低信号,72 个为稍极低信号.结论:MRI有助于评价子宫肌瘤超声聚集消融前后的体积和血供改变.
作者:邓治强;李箐;朱亮旭;黄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感染危险因素和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900例,对护理过程中这些患者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探究.统计整理患者感染部位、感染年龄段以及发生率等,对患者感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探究.结果:在26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有42例,其感染率为4.67%.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1.11%,创口感染发生率为0.44%,宫腔感染发生率为0.44%,胃肠道感染发生率为6.67%.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并发症、用药护理以及病房通风情况等都属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妇产科患者容易被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从而出现感染的情况,对多种措施进行应用,从而进行综合管理控制,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升,从而使得感染发生的几率降低.
作者:徐丽华;王学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92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进行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镇痛药使用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穿孔疗效显著,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朱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开放组与研究组(n=30).开放组实施开放性手术,研究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IPSS、Qmas评分明显优于开放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手术治疗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且手术治疗安全性比较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谢树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1.1~2016.12.1期间的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基础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视力正常率和眼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6.67%)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更高,可考虑合理推广.
作者:周宗莉;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分期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分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践证明,对所有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生存率进行比较,实践证明,临床Ⅰ期生存率75%,Ⅱ期生存率为89.7%,整体治疗优势比较明显.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分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预后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行经皮置钉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1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则采用皮置钉复位内固定微创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例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微创脊柱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骆靖陵;张宗山;谭绍林;郭向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选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0例膝关节前后脱位患者,10例患者均证实为前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完全断裂,内侧副韧带Ⅰ-Ⅱ°损伤,一期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后外侧复合体,6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18-52岁,平均31岁,均为单膝损伤,其中左膝7例,右膝3例,于伤后5h-7d入院.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有2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行走时未出现不稳情况,膝内外翻 应力试验及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胫骨前后移动均<10 mm;关节活动范围术前(78.5 ± 12.5) °,术后(120.0 ± 10.2) °.结论:一期关节镜辅助下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复合体重建是治疗急性膝关节前后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许三恩;陈应东;孔令通;张炳志;杨从芳;沙昀希;赵道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患者共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首先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防范措施,终落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有效情况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实验组安全问题的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每个环节的管理,特别是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减少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60例心内科患者,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制动良好的一换沟通技巧,优化关键敢于环节的监控,有效干预患者的不良行为.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有效率为87.55%和88.46%果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33%和90.46%.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避免了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结论:心内科患者的安全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48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成立观察组,同时选择156例同期住院分娩正常妊娠孕妇成立对照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预后、分娩方式影响开展探讨.结果:通过解痉、镇静、降压、利尿、合理扩容、适时终止妊娠,观察组2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康复;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儿、剖宫产、低出生体重、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针对该疾病应当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进而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杨林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与恒速输注在人工流产术中静脉麻醉的优缺点.方法:80例孕妇分为两组,TCL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组,靶浓度设定为6ug/ml.DV组丙泊酚恒速静脉输注,输注速度为5mg/kg/h.两组均在扩宫无反应时停止给药.术中根据体动情况酌情追加20-30mg丙泊酚.分别观察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TCL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小于DV组,丙泊酚总用量TCL组明显少于DV组,TCL组麻醉效果优于DV组.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人流中应用优于恒速输注组,麻醉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桂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中频电刺激结合康复教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于两组患者,均采用香丹注射液10ml穴位注射以及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中频治疗结合康复教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以采用中频电刺激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加强康复教育,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贵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加压空心螺钉与可吸收螺钉修复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足踝功能及骨折移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共3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加压空心螺钉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组采用可吸收螺钉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内固定4周和12周以后足踝的活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出现感染和移位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修复治疗过程中,采用加压空心螺钉修复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极大的改善足踝运动的功能,减少移位现象的出现和降低感染的几率,非常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何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再发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29%(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得到更显著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12月与2016年1月-12月两个时间段作为研究阶段,并将第一段时间设为对照组,第二段则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管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于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于干预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显著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建议推广.
作者:杨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配合,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并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1.82±15.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3±10.6)ml,术后1d、术后半年VAS评分分别为(2.4±0.5)分和(1.6±0.2)分,均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配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巧玲;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切除手术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第一次排气时间、自由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护理质量调查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后,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的心理, 能够为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进行保障.
作者:刘清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合多个方面分析中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且处于加重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结合患者的各项指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展情况分析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了一定的好转,试验组重患者的病情有了更为明显的控制,同时实验组中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有着更为显著的疗效.结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肺病的控制以及治疗有着更明显的效果和作用.
作者:米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慢性附件炎患者接受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附件炎患者9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A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B组给予抗生素治疗,C组则给予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3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患者(P<0.05);3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较小(P>0.05),C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慢性附件炎患者接受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可以促进其不良症状的改善,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几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