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酚静脉靶控输注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王桂春

关键词:丙泊酚, 靶控输注, 恒速输注, 人工流产术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与恒速输注在人工流产术中静脉麻醉的优缺点.方法:80例孕妇分为两组,TCL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组,靶浓度设定为6ug/ml.DV组丙泊酚恒速静脉输注,输注速度为5mg/kg/h.两组均在扩宫无反应时停止给药.术中根据体动情况酌情追加20-30mg丙泊酚.分别观察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TCL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小于DV组,丙泊酚总用量TCL组明显少于DV组,TCL组麻醉效果优于DV组.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人流中应用优于恒速输注组,麻醉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急诊重症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75例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将31例非脓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APTT、PT 及DD指标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PCT、CRP及FIB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FIB、CRP联合PCT升高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具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彭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与试管婴儿临床妊娠的关系

    目的:对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和试管婴儿临床妊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35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存在妊娠组20例,未妊娠组15例.借助阴道B超对患者取卵当天,注射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当天子宫内膜厚度、类型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合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患者妊娠情况与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绒毛促性腺激素注射时内膜厚度,不存在必然联系.而行HCG注射时子宫内膜厚度在12mm以上患者妊娠几率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妊娠与取卵时子宫内膜类型存在一定关联而与HCG注射时内膜类型为必然联系,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阴道B超可能极为准确的对试管婴儿情况进行预估,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妊娠.

    作者:胡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对幽门螺杆菌生长抑制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在本单位2015年6月-2016年6月门诊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2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124例,同时期未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55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Hp,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结果:2.1 两组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比较: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Hp感染阳性率为31.45%明显低于对照组4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7,P<0.05).在研究组中,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0 P>0.05),但是Hp阳性患者平均年龄(66.82+10.01岁)高于Hp阴性患者(58.76+11.2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5,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能对幽门螺杆菌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赵红艳;马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嘱处理不当率为2%,低于对照组10%,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4%,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8%,给药缺陷率为0%,低于对照组6%.结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昌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的用药问题研究

    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抗生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抗生素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的治疗费用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述了抗生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并对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作者:马建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普罗帕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选择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4h内心房颤动的次数,30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h内心房颤动转复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h、12~18h间对照组心房颤动转复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复后30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症状,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胺碘酮药物治疗的效果优于普罗帕酮.

    作者:汪振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 3月至 2016年3月进行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选择腋静脉穿刺留置,对照选择头皮静脉或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渗透、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节省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减少了新生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新生儿应用腋静脉置留置针明显优于头皮或四肢静脉置留置针.

    作者:庞佳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54例小儿水痘治疗中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54例小儿水痘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小儿水痘患儿,病例选择时间范围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共纳入病例数为5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54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54例患儿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舒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疱疹结痂时间、止疹时间、退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3%(26/27)、74.1%(20/2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小儿水痘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低月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78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1-4月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治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78例轮状病毒感染小婴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儿中继发感染轮状病毒肠炎34例(43.59%);心肌酶谱异常41例(52.56%),其中心电图异常19例(24.36%);尿常规异常11例(14.10%);脑脊液检出轮状病毒1例(1.28%);合并不全性肠梗阻1例(1.28%).结论: 低月龄小婴儿也为轮状病毒易感人群,并可并发多系统功能损害,临床不可忽视,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和控制传播.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放射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X线、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效用,总结诊断经验.方法:以2014年2月~2016年12月,医院确诊的食管裂孔疝或普通胃食管返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为食管裂孔疝40例,普通胃食管返流116例,均采用钡餐、X线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7.50%、94.83%、85.37%、95.65%、92.95%,高于X线60.00%、67.24%、38.71%、82.98%、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符合者膈肌脚间距(3.4±1.1)cm,高于误漏诊者(2.5±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钡餐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效果较好,诊断受膈肌脚间距影响,解剖学特征直接影响诊断效用.

    作者:杨蜀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建议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给予合理的建议,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老年人胃癌患者100例,同时与同时期接收的青年胃癌患者60例进行病理对比分析,整合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老年人患有胃癌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而青年患者中不同性别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区别.老年人在胃癌发病时会有呕血黑便的临床现象,同时患有胃癌的老年患者会随着发病而不断消瘦,对比于青年患者来说,青年患者的临床现象为腹痛和呕吐,没有其他明显的现象.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有着其特有的现象,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病理特点,针对老年人人群给予相应的建议.结论: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青年患者不同,结合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及早的发现,同时结合胃癌的发病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张俊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9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意外拔管原因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9例意外拔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29例意外拔管者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29例意外拔管患者中鼻胃管占86.2%,导尿管占6.89%.中心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置管(PICC)占6.89%,其中意识模糊、中夜班拔管,及在N1N2级护士单独值班时发生较多.结论:加强重要管道和高峰时段的管理,规范管道护理,着重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加强护患沟通能力, 均能及时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延续护理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干预,更利于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崔海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n=26).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干预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按照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开放组与研究组(n=30).开放组实施开放性手术,研究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IPSS、Qmas评分明显优于开放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手术治疗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且手术治疗安全性比较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谢树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并研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名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记录.结果:观察组好转率为97.5%,明显超过了对照组的8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好转率,增加治愈效果.

    作者:李秀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儿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ICU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1例,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6例,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玲;廖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炙配合中医护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

    目的: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比例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及时的临床康复治疗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致残率[1].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肩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在临床康复治疗中采用不当的治疗手段,不但不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肩关节损伤,延长上肢功能康复干预治疗时间[2].本研究通过针灸配合中医护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门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应用护患沟通.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保证门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73%,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疼痛指数为2.29±1.9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为6.12±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指数为1.12±1.23,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为2.12±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欧亚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