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取我院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并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精神健康(89.27±4.65)分、社会功能(89.21±5.13)分、躯体功能(85.17±6.27)分、物质生活评分(91.31±2.33)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丽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实施尼龙丝结扎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实施固体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牙周变化、牙齿松动度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在预防ICU小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儿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ICU患儿在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1例,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患儿出现非计划性拔管6例,发生率为12.50%(6/48),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的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玲;廖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患者共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首先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然后采取防范措施,终落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有效情况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实验组安全问题的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每个环节的管理,特别是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对于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均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使用胺碘酮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静息心率,QT间期以及左心室EF改善显著,临床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骨外科临床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骨外科临床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跟踪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中出现了9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结论:骨外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较多,需要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并积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管理措施,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改善医患管理,提升医疗水平.
作者:蔡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不孕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约有30%-50%是由于排卵障碍所导致的,因此检测女性输卵管是否通畅,已经成为不孕症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经阴道超声是近年来我院妇科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其由于能够对女性盆腔内的组织结构进行良好的显示,使其受到广泛妇产科医生的欢迎.本次研究将对经阴道超声在用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监测时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不孕症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陆鸣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社区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应用家庭护理流程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值得借鉴和全面推广.
作者:卢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重症监护(ICU)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探讨,为ICU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地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挑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监护室ICU患者50例,将这50例ICU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手段是丙泊芬,冬非合剂间断使用,观察组采用吗啡和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治疗的方案进行临床治疗(构橼酸舒芬太尼和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1],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并将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并发症发生率为28%.结论: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采用吗啡和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进行治疗,镇痛镇静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钊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的情况.方法:采取整体抽样法抽取本地区600名幼儿园儿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男童与女童饮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年龄段5~,男童体重测量值相比女童明显较重,在年龄段6~7,男童体重测量值相比女童较轻,P<0.05;比较男童与女童身高测量值的年龄段5~与年龄段6~7均差异显著,P<0.05;男童与女童体格发育情况绝大多数处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所有幼儿园儿童的肥胖率总体偏高,可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普及营养知识.
作者:钱云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为今后指导该疾病有效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这一时间段中所收治5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后对其术后视力情况、眼压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①术后一段时间患者复查视力达0.5-1.0为35例(70%),0.3-0.5为11例(22%),低于0.3为4例(8%);②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前房出血2例(4%)、角膜水肿4例(8%)、虹膜眼睫状态体炎5例(10%)以及一过性高眼压7例(14%),并且患者在进一步治疗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处理.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可知,针对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相比与传统方法,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不仅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患者视力,同时并且其还具有并发症率较低、切口小以及预后效果较为理想等优点,因而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显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上尿路结石患者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潍坊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12月~2016年3月的上尿路结石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复发情况分为结石组与复发性结石组,随机选取在本院查体的50位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检测血清钙、磷、PTH、CT水平,计算PTH/CT值.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复发性结石组与结石组的PTH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PTH高于结石组(P<0.05);两组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与结石组PTH/CT值高于对照组,复发组PTH/CT值高于结石组.结论: PTH与CT的变化是引起上尿路结石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PTH/CT值增高可能与上尿路结石的发生及复发有关.
作者:宋志平;苏道政;高同斌;冀永健;王沈阳;王恒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待产并拟行剖宫产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的心理质量(焦虑情况(SAS)、抑郁情况(SDS))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剖宫产产妇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可显著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学会;徐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制定内科临床护理途径的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护理,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护理方式,观察和对比洲斤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采用西稚图心内科调查表(SAQ)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复查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65D%,观察组的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查时SAQ的各个项目评分较均出院时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出院时心纹痛发作情况和心纹痛稳定情况在复查时评分稍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项目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制定内科临床护理途径的体会,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能进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
作者:温华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彩超检查中孕期孕妇,观察对胎儿畸形检出的概率.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中孕期的孕妇450例,将孕妇按随机分配法则分成对照组(n=225例)和观察组(n=225例).对照组采用二维彩色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三维彩色超声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胎儿的诊断准结果与临床符合情况.结果:在450例孕妇中,通过产后诊断发现有20例孕妇孕育的胎儿为畸形,占的比例为4.44%,观察组检查的临床符合率为(90.00%),对照组检查的临床符合率为(65.00%),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经三维彩色超声诊断后,唇腭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畸形例如心脏畸形、脑积水、多囊肾及无脑儿等的发生率.结论:采用三维彩色超声筛查中孕期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能显著的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大程度上防止了漏诊、误诊的情况发生,建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嘱处理不当率为2%,低于对照组10%,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4%,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8%,给药缺陷率为0%,低于对照组6%.结论: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昌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150例传染病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96%明显优于对照组81.33%,两组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传染病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曹晓丽;李玉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梧州市龙圩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治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梧州市龙圩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2016年梧州市龙圩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360例,年均发病率为92.77/10万,其中重症病例27例,占8.04‰,死亡2例,占0.60‰.该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5~7月,共发病1949例,占58.01%,各乡镇均有发病.3360例病例中男性2049例,占60.98%;女性1311例,占39.02%.男女性别比为1.56∶1.发病病例年龄2月龄~64岁,其中以0~5岁儿童为主,共3229例,占96.10%.实验室确诊161例,占病例总数的4.79%.其中EV71型92例,占57.14%;Cox A16型39例,占24.22%;其他肠道病毒30例,占18.63%.结论:梧州市龙圩区2014~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应重视病原学监测,并对重点人群加强防控.
作者:陈汉朝;刘锦钧;潘露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纳入5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把它们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名病人.对照组进行传统疝修补术式治疗,研究组进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研究组的各项指标例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与正常活动时间等都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可以改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使用.
作者:柴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配合,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并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1.82±15.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3±10.6)ml,术后1d、术后半年VAS评分分别为(2.4±0.5)分和(1.6±0.2)分,均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配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巧玲;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