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佳媛
目的:对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当前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结果: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硬件设施不完善、药房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结论:做好医院药房管理工作,对提高医院的药物服务质量和药房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基层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申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9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用微创拔牙法,对照组用常规拔牙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的疼痛强度、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的几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采用微创拔牙法的实验组比常规拔牙法的对照组术中的疼痛感减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感染率降低,术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手术中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低、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进而说明微创拔牙法能在我院今后的治疗中广泛引用.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针对芒市2003年至2015年肺结核防治工作开展评价.方法:统计分析2003年至2015年肺结核病资料和经费报表数据.结果:2003年至2015年共登记治疗187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1067例为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003年至2010年新涂阳肺结核任务完成率为103.71%,2011年至2015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任务完成率为116.88%.总体有170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估算死亡患者减少443例,8663名健康人避免遭受感染,减少产生新患者867例;2003年至2015年共有171.85万元社会成本投入到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挽回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11029.5个,共挽回8917.27万元社会经济价值.结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现了控制传染源、降低死亡和发病、降低社会劳动力损失的目标.
作者:张自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蒙自市916例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查结果,总结发病特点.方法:选取蒙自市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中心检测乙肝五项的916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检测阳性结果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结果:916例患者中,乙肝五项中的阳性结果各不相同,阳性率高的为HBsAg,达到了95.63%,阳性率占据第二位的为抗-HBc,阳性率为75.44%,乙肝五项中阳性率低的为抗-HBe,阳性率为25.66%;916例乙肝患者年龄介于15-68周岁,平均年龄(43.25±3.47)周岁,年龄介于30-39周岁患者的比例高,占30.13%,年龄<20岁患者的比例低,占4.03%.主要是由于低龄段人群强化免疫,乙肝患者数量减少.结论: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目前感染程度等情况加以判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卢波;郑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以及缓释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率及血压变化,并对临床效果分析.结果:经治疗,A、B两组临床有效率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A、B两组降压效果与C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及缓释硝苯地平对于高血压均具有一定疗效,且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相比缓释硝苯地平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在高血压治疗中联合用药可更好控制症状.
作者:夏艳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门诊分诊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8例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各科室就诊的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相比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分值是(95.47±3.48)分,分数较高,且满意情况的各项指标分值均较对照组高,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作者:金颖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实行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参照组患者采取贝那普利,实验组采取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不良反应以及总有效率等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DBP、SBP、PP、不良反应、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贝那普利与坎地沙坦联合疗法应用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潘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患者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鼾症不仅影响人体的正常呼吸,严重时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本文对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以及远红外热旋磁治疗鼾症的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不同程度的鼾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腰椎间盘镜手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椎间盘切除术(opening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PubMed、Embase、Coe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腰椎间盘镜与传统开放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纳入符合研究质量的文章.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1198例患者,其中椎间盘镜组599例,传统开放手术组59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MED短于OD(P<0.05)、术中出血量MED少于OD(P<0.05)、切口长度MED小于OD(P<0.05)、术后住院时间MED短于OD(P<0.05).结论:腰椎闯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别.
作者: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并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分,分别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护理治疗以及健康教育之后,对患者的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以及主动运动程度上有一定可比性,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意识教育、并发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了解必要的医学知识,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规范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在高强度聚集超声消融前后MRI的特征.方法:对 55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行MRI平扫和检查,比较肌瘤信号强弱、肌瘤体积.结果: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大于治疗后6个月瘤体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U治疗后T1WI上肌瘤信号80 个为等信号, 48个呈低信号;T2WI上肌瘤56个为低信号,72 个为稍极低信号.结论:MRI有助于评价子宫肌瘤超声聚集消融前后的体积和血供改变.
作者:邓治强;李箐;朱亮旭;黄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耳穴埋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耳穴埋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的PSQI评分为(10.35±2.5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4.26±2.54)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埋籽治疗失眠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苏蕾;葛东方;郭正香;祁晔;吴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康复理疗的应用与临床优势.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4例,依据患者治疗方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7例.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康复理疗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后对两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NIHSS评分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呈现.结论:脑卒中偏瘫予以康复理疗效果显著,功能障碍可以得以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结合我院收录的1例ABO合并Rh溶血病患者临床情况,对其展开血型血清试验检查,提出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氨氯地平5mg,每天给药1次,在氨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天给药1次.两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4个月,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指标,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并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血压下降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甲状腺部分切除后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阐述,并对疗效进行跟踪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象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干预、术后出血护理干预、术后神经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干预[1],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部分切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并且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石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给予两组患者术后连续使用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连续使用10天时间,观察组患者连续使用2天时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手指成活率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6例,占比10%,对照组患者发生血管危象5例,占比8.3%,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7例,占比95%,对照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56例,占比93.3%,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极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2d,两组患者的APTT变化情况差异不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两组患者APTT稍高于术前,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APTT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APTT则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差异较大,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肝素抗凝治疗患者,血管危象和再植成功率与连续使用肝素时间没有多大区别,使用时间越长,APTT反而会延长,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作者:谢钦赐;潘文疆;易俊方;黄高峰;王金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妇科住院部患者1600例,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0例.观察组患者针对医院感染工作采取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患者则按常规管理模式运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分别为2、4、1例;对照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分别为30、10、5例.观察组医院感染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DCA循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能够高度结合临床医院感染情况,对临床医院感染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从而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率,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作者: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细节护理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应用对风险的控制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016年度我院门诊和住院静脉治疗的5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度的2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2016年度的263例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细节护理,对比两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2016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幅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与2015年度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在静脉治疗患者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有效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奇;肖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患者输血前后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用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4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24h的血清标本,用于检测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输血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输血后,其血液生化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临床应全面掌握输血指征,同时做到科学、合理、规范用血,可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临床输血治疗水平.
作者:王永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