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月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78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吴晓

关键词:小婴儿, 轮状病毒, 感染, 肠外损害,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1-4月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治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78例轮状病毒感染小婴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儿中继发感染轮状病毒肠炎34例(43.59%);心肌酶谱异常41例(52.56%),其中心电图异常19例(24.36%);尿常规异常11例(14.10%);脑脊液检出轮状病毒1例(1.28%);合并不全性肠梗阻1例(1.28%).结论: 低月龄小婴儿也为轮状病毒易感人群,并可并发多系统功能损害,临床不可忽视,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和控制传播.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做好《水质理化检验》实验准备工作的几点体会

    为了适应当今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促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客观需求,提升卫生检验能力,我校立足于现阶段卫生医疗体系发展的实际,新开办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卫生检疫与检验、临床医学检验、环境与食品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卫生监督和卫生服务提供专业检验人才.

    作者:魏巍;杨光;苗小艳;孙文平;赵新宇;赵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

    目的: 观察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进行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细菌培养结果有真菌13例,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7例,毛霉菌6例,革兰阳性菌19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屎肠球菌6例,革兰阴性菌32例,其中铜绿假单细胞菌15例,肺炎克雷伯菌1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要增加对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的检验,从而给予适合的抗生素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作者:欧贵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实施与效果观察

    了解脑梗塞患者在康复期间的护理方法,并针对此方法观察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得出结论.方法:在2015年5月到2016年3月期间,来本院就医的患者通过颅脑核磁共振现象被确诊为脑梗塞,于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共1469例,为此对这些脑梗塞患者专门制订方案进行特殊化护理,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写出报告,研究其效果.在1469例患者中,1036例(70.52%)在生活上已经可以自理,并且情况愈加好转.其中有837例患者(56.98%)痊愈,532例患者(36.22%)好转,100例患者(6.80%)未愈.

    作者:张爱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卒中偏瘫康复理疗的应用与临床优势分析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康复理疗的应用与临床优势.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4例,依据患者治疗方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7例.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康复理疗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后对两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NIHSS评分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呈现.结论:脑卒中偏瘫予以康复理疗效果显著,功能障碍可以得以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应用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着重于分析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运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雾化吸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宫苏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痤疮的中医治疗

    痤疮俗称青春痘,为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性结节等.

    作者:王万方;曾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制定内科临床护理途径的体会

    目的:探讨制定内科临床护理途径的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护理,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健康护理方式,观察和对比洲斤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采用西稚图心内科调查表(SAQ)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复查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65D%,观察组的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查时SAQ的各个项目评分较均出院时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出院时心纹痛发作情况和心纹痛稳定情况在复查时评分稍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项目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制定内科临床护理途径的体会,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能进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

    作者:温华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2例急诊肾结石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96.1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73.08%),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敏;王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意义评定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的意义.方法:本次选取我院的护理人员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分层次管理),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管理);观察2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32(80.00%)例、良7(17.50%)例、可1(2.50%)例、差0(0.00%)例)、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34(85.00%)例、良6(15.00%)例、可0(0.00%)例、差0(0.00%)例)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20(50.00%)例、良15(37.70%)例、可4(10.00%)例、差1(2.50%)例、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优20(50.00%)例、良15(37.70%)例、可4(10.00%)例、差1(2.50%)例)(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用分层次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费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实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糖耐受实验项目检查对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样本,领取同期来我院实施健康体检者在5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实施生化检验指标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相较于健康者而言,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以及糖耐受指标均偏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疑似糖尿病者实施生化检验,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有着出具结果迅速,过程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公允化依据,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蕊;韩宏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4年-2016年蒙自市916例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蒙自市916例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查结果,总结发病特点.方法:选取蒙自市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中心检测乙肝五项的916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检测阳性结果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结果:916例患者中,乙肝五项中的阳性结果各不相同,阳性率高的为HBsAg,达到了95.63%,阳性率占据第二位的为抗-HBc,阳性率为75.44%,乙肝五项中阳性率低的为抗-HBe,阳性率为25.66%;916例乙肝患者年龄介于15-68周岁,平均年龄(43.25±3.47)周岁,年龄介于30-39周岁患者的比例高,占30.13%,年龄<20岁患者的比例低,占4.03%.主要是由于低龄段人群强化免疫,乙肝患者数量减少.结论: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目前感染程度等情况加以判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卢波;郑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进行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40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呼吸机,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116例患者为有效、4例患者为无效,具有96.7%治疗有效率;对照组120例患者中66例患者治疗有效、42例患者为无效、12例患者死亡,具有55.0%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景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6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吸氧、雾化吸入等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对于匹多莫德颗粒的应用,通过对于两组的观察和对比,从而记录下来两组的综合治疗效果、停药后的感染次数以及感染持续的时间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的平均感染次数、感染事件的缩短都优于对照组,以上几个方面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抗感染药物与匹多莫德颗粒联合进行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很好的对于小儿患者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情况进行抑制,并对于感染起到预防作用,可以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云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建议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给予合理的建议,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老年人胃癌患者100例,同时与同时期接收的青年胃癌患者60例进行病理对比分析,整合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老年人患有胃癌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而青年患者中不同性别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区别.老年人在胃癌发病时会有呕血黑便的临床现象,同时患有胃癌的老年患者会随着发病而不断消瘦,对比于青年患者来说,青年患者的临床现象为腹痛和呕吐,没有其他明显的现象.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有着其特有的现象,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病理特点,针对老年人人群给予相应的建议.结论: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青年患者不同,结合不同的病理特点进行及早的发现,同时结合胃癌的发病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张俊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Foley's尿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Foley's尿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足月产妇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通过缩宫素来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观察组通过Foley's尿管来促进产妇宫颈成熟和引产配合应用缩宫素,终对比两组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发现两种方法下,观察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宫颈评分以及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小于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oley's尿管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的效果值得肯定,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中,可以配合缩宫素,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媒体时代健康信息传播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信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健康信息传播迎来全媒体时代,但其发展受到当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媒介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健康信息传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健康信息传播现状系统梳理,分析健康信息传播存在内容不专业、信息碎片化、信息信任危机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健康传播相关部门和从业者提供启示和参考.

    作者:尹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产儿护理研究

    目的:对早产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6月期间新生儿监护室8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产后1个月母亲焦虑评分及家属掌握护理知识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院1个月后门诊再诊率及再住院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及家属身心健康方面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的家庭护理非常有利,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琴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关系,为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提供依据.方法:167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85例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照组82例使用常规教育方法.1年后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不佳,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组SF-36各维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减少(P<0.05).结论: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就诊于我院儿科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共182株革兰阴性杆菌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93株(50.54%),肺炎克雷伯杆菌48株(26.09%),铜绿假单胞菌21株(11.41%).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分别为0%和11.84%,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莫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为0%.结论: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新生儿肺炎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常见,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素普遍耐药,应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

    作者:纪洪猛;郝小燕;唐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巧用250定律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情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研究250定律对结肠癌术后患者营养情况,以期帮助患者构建正确的营养认知以及健康生活理念.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治的90例行结肠癌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共计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250定律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经癌因性疲乏量表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以及体重及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术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巧用250定律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促进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营养认知水平,从而帮助改善病情.

    作者:张丽华;刘彦荣;郝素革;栗绪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