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艳辉
目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护理干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4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进行两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床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2.7%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具有21.6%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手术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和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武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不孕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约有30%-50%是由于排卵障碍所导致的,因此检测女性输卵管是否通畅,已经成为不孕症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经阴道超声是近年来我院妇科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其由于能够对女性盆腔内的组织结构进行良好的显示,使其受到广泛妇产科医生的欢迎.本次研究将对经阴道超声在用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监测时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不孕症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陆鸣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实施剖宫产并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10例产妇作为分析组对象,将同期于本院行剖宫产未发生切口感染的10例产妇作为参照组对象,针对产妇的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参照组与分析组产妇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基础性疾病患者数量存在着显著差异,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显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析组患者胎膜早破、手术时间也显著高于参照组产妇,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资料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包含肥胖、血红蛋白减少、基础性疾病、胎膜早破以及手术时间延长等,需要提升临床干预重视程度,积极预防与控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的快速恢复.
作者:曾祥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合多个方面分析中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且处于加重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结合患者的各项指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展情况分析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了一定的好转,试验组重患者的病情有了更为明显的控制,同时实验组中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有着更为显著的疗效.结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肺病的控制以及治疗有着更明显的效果和作用.
作者:米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分析患者心理、行为和自护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比例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行为和自护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是现代医院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护理的延续和巩固,对改善患者心理健康、规范患者健康行为和增强患者自护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锋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进行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40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呼吸机,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120例患者中116例患者为有效、4例患者为无效,具有96.7%治疗有效率;对照组120例患者中66例患者治疗有效、42例患者为无效、12例患者死亡,具有55.0%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具有无创、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景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治疗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作用.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患者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59.8±11.2)min;术中出血量(1209.7±126.4)ml;术后1h内出血量(289.8±86.3)ml.经治疗后,4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1.7%.术后,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8.8%.结论: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时,能够较为快速的出血,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万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蒙自市916例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查结果,总结发病特点.方法:选取蒙自市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中心检测乙肝五项的916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检测阳性结果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结果:916例患者中,乙肝五项中的阳性结果各不相同,阳性率高的为HBsAg,达到了95.63%,阳性率占据第二位的为抗-HBc,阳性率为75.44%,乙肝五项中阳性率低的为抗-HBe,阳性率为25.66%;916例乙肝患者年龄介于15-68周岁,平均年龄(43.25±3.47)周岁,年龄介于30-39周岁患者的比例高,占30.13%,年龄<20岁患者的比例低,占4.03%.主要是由于低龄段人群强化免疫,乙肝患者数量减少.结论: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目前感染程度等情况加以判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卢波;郑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患者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称鼾症,鼾症不仅影响人体的正常呼吸,严重时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本文对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以及远红外热旋磁治疗鼾症的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不同程度的鼾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抢救护理的措施,对比分析出一项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手术室抢救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优劣.结果:经预后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31.7%),多功能脏器衰竭出现的机率(3.3%)也远比对照组(28.3%)低,就治愈率来说,观察组的治愈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通过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也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手术室抢救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得死亡率和多脏器衰竭率,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愈率,是一种高效的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方案,可以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许丽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对产妇焦虑情况实施评分,且就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细致观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产妇焦虑及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均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可减轻患者诸如焦虑等心理负担,有助于优质、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有效控制并发症.
作者:曾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采用文献法与访谈法比较与分析中新两国专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为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郭奕嫱;段莉;封桂英;李青;王艳娜;雷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阴道B超下子宫内膜形态和试管婴儿临床妊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35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存在妊娠组20例,未妊娠组15例.借助阴道B超对患者取卵当天,注射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当天子宫内膜厚度、类型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合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患者妊娠情况与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以及绒毛促性腺激素注射时内膜厚度,不存在必然联系.而行HCG注射时子宫内膜厚度在12mm以上患者妊娠几率明显增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妊娠与取卵时子宫内膜类型存在一定关联而与HCG注射时内膜类型为必然联系,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阴道B超可能极为准确的对试管婴儿情况进行预估,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妊娠.
作者:胡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片用于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肿瘤科收录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及表现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卡培他滨片进行治疗,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差异性(P<0.05).结果:进展期胃癌症状表现复杂,以腹痛、食欲减退和消瘦、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腹泻、咽下困难等为主要表现,对患者个体症状形成诸多不利影响.采用卡培他滨片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明显,治疗前,腹痛60例、食欲减退和消瘦55例、恶心呕吐48例、呕血33例、黑便22例、腹泻42例等;治疗后,腹痛5例、食欲减退和消瘦3例、恶心呕吐2例、呕血3例、黑便5例、腹泻2例;综合对比前后,进展期胃癌患者症状变化明显(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选用卡培他滨片具有显著疗效,对患者各种病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彭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跃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校正医护人员营养筛查的正确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研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5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临床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存在认知偏差.81.3%的医护人员希望每年组织1-5次营养风险筛查培训;医护人员培训与否、培训次数、工作年限以及职务对营养风险筛查实践及认知现状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准确的营养风险筛查,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袁宗丽;储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在超声监测之下对盆腔脓肿予以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进行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所收治的盆腔脓肿患者共58例探讨对象的选取,参照组、实验组进行随机分配.参照组予以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予以超声监测之下的介入治疗(穿刺抽脓+抗生素的注入),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予以2种治疗之后,实验组临床指标和参照组对比,明显更优.采取经统计学进行分析,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且P<0.05,将分析意义形成.结论:对盆腔脓肿的临床患者在超声监测之下,实施介入治疗的方案,疗效比较明显且比较可靠、安全.
作者:彭启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2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临床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后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管理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按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随访与门诊评估相结合用于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亦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持续静脉输注6种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4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7组(A1-A7),分别以0.2-0.8/(kg·min)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30min.观察各组患者在给药前、给药后10min、20min和30min的循环呼吸参数,判定给药前、给药后30min的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给药期间发生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min后各组VAS镇痛评分降低(P<0.05);与A2和A3组相比,A5和A6组 VAS镇痛评分下降幅度(ΔVAS评分)较大(P<0105).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min后各组Ramsay镇静评分均升高(P<0.05);A2~A6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幅度(Δ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镇痛期间有3组发生呼吸抑制(RR<8次/min)和低氧血症(SPO2<90%),共4例.另外,A2组有1例发生室性早搏,A5组有1例出现呕吐.结论:舒芬太尼0.5μg/(kg·min)用于SICU患者的术后镇痛时,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较低,亦无呼吸抑制发生,是较适宜的剂量.
作者:付朝江;王永顺;肖茗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急诊重症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75例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将31例非脓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APTT、PT 及DD指标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PCT、CRP及FIB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FIB、CRP联合PCT升高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具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彭进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