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吴胜其;熊文婧;吕玉桦;姜晶;罗晶;让蔚清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连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sd,FHIT)及存活素(survivin)在宫颈尖锐湿疣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尖锐湿疣、宫颈鳞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的FHIT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各40例.结果 FHIT在尖锐湿疣中部分表达,显著高于宫颈鳞癌组,但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三组间阳性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尖锐湿疣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但显著低于宫颈鳞癌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失表达发生在宫颈鳞癌、宫颈尖锐湿疣,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因此,FHIT及survivin联合检测可作为宫颈尖锐湿疣继发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陈国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4-2011年青浦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2011年青浦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年龄、性别、复发等进行分析,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青浦区循环系统疾病在城乡居民死因顺位中占第二位.心脑血管疾病年平均死亡率为70.00/10万,其中男性为34.00/10万,女性为36.00/10万.随着年龄的上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2004-2011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2004年低,2011年高,死亡率随着年数的增高逐年升高,不同类型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脑出血、卒中(不分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类型心血管事件发生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以2次复发为主;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形势严峻,今后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应加强多种慢性病综合管制.
作者:何丽芸;顾相虹;郁晞;徐瑞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番茄红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番茄红素高剂量组(10 mg/kg·bw)、番茄红素低剂量组(5 mg/kg·bw),对照组灌喂橄榄油,番茄红素组灌喂番茄红素.4周后,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心电图,心脏切片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番茄红素可明显缩小梗死面积,番茄红素高剂量组几乎无心颤与心速,图形较好,6h成活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图形次于高剂量,有少量的心速、早搏波,6h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番茄红素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缺血诱发的心律失常亦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稳定生物膜有关.
作者:杨艳晖;王海霞;荣胜忠;张广滕;潘洪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血脂正常人群sLDL-C的分布,探讨sLDL-C和常规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34例血脂正常人群按性别与年龄分组;254例血脂增高者分成高甘油三酯TG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高TG及LDL-C组.检测所有试验对象的TG、TC、LDL-C、HDL-C、载脂蛋白ApoA,载脂蛋白ApoB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LDL-C.结果 血脂正常人群sLDL-C呈正态分布,sLDL-C水平在性别与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30岁、41~50岁、51 ~60岁男性sLDL-C高于同段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 ~40岁、61 ~70岁以及≥71岁的男性sLDL-C与同段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增高受试者的sLDL-C均值(1.26±0.34mmol/L)和sLDL-C/LDL-C比值(0.398±0.13),明显高于血脂正常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及LDL-C组的sLDL-C含量高.sLDL-C与TC、TG、LDL-C、ApoB呈正相关,TG与sLDL-C的相关性大.结论 sLDL-C水平主要由TG与LDL-C决定,其中TG是主要因素.sLDL-C是评估机体脂质代谢情况的良好指标.
作者:卢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一过性HBV感染献血者的追踪观察和共同特征的分析,寻求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日-2012年2月29日共计72 830份血液标本进行HBsAg、HCV抗体、HIV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4项ELISA法双试剂检测、谷丙转氨酶测定,同时进行HBV、HCV、HIV的三联检核酸定性检测,核酸定性检测阳性者做核酸鉴别试验.对筛选出的ALT正常、HBsAg(-)、HBV DNA阳性者进行补充实验和追踪检测.补充实验为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和核酸定量检测,追踪检测包括核酸定性、定量和乙肝两对半.结果 共检出ALT正常、HBsAg(-)且HBV DNA(+)的献血者44例,追踪到32例(72.7%).其中,一过性HBV感染8例(25%),平均年龄25.6岁,男性6人,女性2人.平均追踪时间为283.3 d.全部献血者出现核酸检测阴转,平均阴转测定时间为197.5 d.整个追踪过程中HBsAg检测始终为阴性,anti-HBs和/或anti-HBc发生阳转,ALT高为48 IU/ml,均无明显症状体征.结论 核酸检测、HBsAg、anti-HBs和anti-HBc 4项指标的追踪检测有利于一过性HBV感染的鉴别.
作者:于志军;邓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珠海市医院空气消毒监测数据,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利用2009-2012年珠海市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资料,计算并比较珠海市不同级别医院以及不同环境类型的空气合格率.结果 珠海市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空气合格率分别是48.18%、74.19%、83.59%,三级和一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08,P<0.05);Ⅰ、Ⅱ、Ⅲ类环境空气合格率分别是37.37%、82.22%、64.71%,Ⅰ类和ⅡⅢ类环境空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1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三级医院Ⅰ类环境和Ⅱ类环境空气合格率明显低于一二级医院.结论 珠海市三级医院空气合格率低可能与消毒管理等因素有关,建议医院要加强空气消毒管理力度.
作者:王松;阮峰;罗蕾蕾;陈瑞莉;郭继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的流行情况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谱特征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头孢西了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采用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ESBLs,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临床分离无重复肺炎克雷伯菌129株,标本分布主要为痰标本检出90株(69.7%)、血液23株(17.8%)和尿液7株(5.4%),科室分布主要为ICU28株(21.7%),呼吸内科57株(44.2%),烧伤科17株(13.2%);12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酶菌82株(63.56%),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他啶均大于31.7%;82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AmpC菌45株(54.87%),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AmpC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远低于AmpC阴性菌株.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中ESBLs和AmpC检出率高,合并产AmpC酶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比单产AmpC酶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应加强监测产ESBLs和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治疗相关菌感染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为首选.
作者:张伍;周勇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8-2011年贺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简称AEFI)的监测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以科学指导今后开展AEFI监测工作.方法 对2008-2011年贺州市AEFI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08-2011年贺州市AEFI病例共发生121例,男女比例2.18:1,病例及时报告数为113例,及时报告率93.39%,需调查病例118例,调查率100%.发生AEFI的年龄主要以<1岁为主,共82例,占67.77%.AEFI病例分类中,占前四位的分别为异常反应78例,占64.46%;一般反应19例,占15.70%;偶合症17例,占14.05%;接种事故4例,占3.31%.AEFI病例中以接种卡介苗引起的为主,共56例,占46.28%.结论 贺州市AEFI监测系统正常运行,但要加强对安全注射工作的管理,加强对卡介苗接种技术规范的培训工作,同时要加强对1岁内儿童接种后AEFI监测工作.
作者:黄文胜;林乔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岳麓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性行为情况,进一步探讨在当今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岳麓区804名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1.17%,不同性别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00,P<0.001);有42人(5.22%)报告曾有过性行为,不同性别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和女生第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7.93%和76.92%;近一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比例为43.53%(350/804),近一年接受过艾滋病病毒检测比例为2.11%(17/804).结论 大学生已掌握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在加强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干预,提高其知识水平和防范意识,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危险.
作者:胡艳红;范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了解HIV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特性与传播趋势,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永州市4所美沙酮门诊的431名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HIV抗体,对阳性标本再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被调查者在参与美沙酮治疗前,87.47%注射吸毒,共针率达到69.25%.HIV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4.66%,HIV阳性率达到8.58%;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影响HIV感染状况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婚姻状况、每天吸毒次数、是否共用注射器吸毒、吸毒朋友多少、是否有卖淫或嫖娼行为、安全套使用.结论 永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共针率高,性乱、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危险性增加,应针对吸毒人群的人口学及流行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易春云;赵承保;凌坤;刘克勤;李小龙;张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中晚期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两组中晚期肺癌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干预组患者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 值均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值和抑郁评分值均显著改善,并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适于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于思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长沙市10家医院开展控烟干预工作,评价控烟效果,为创建无烟医院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以政策制定、健康教育、氛围营造为主的控烟干预活动,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目标人群现在吸烟率由16.8%下降至13.7%,对于吸烟以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医务人员更认为自身应在控烟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帮助患者戒烟.同时,在实际诊疗工作中主动询问病人吸烟习惯的医务人员比例也得到提高.结论 无烟医院创建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烟草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率以及促进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干预.无烟医院创建经验值得在其他行业进行推广.
作者:胡劲松;周婧瑜;朱江;李娟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控制释放系统、提高药物作用的靶向性、建立新的给药途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纳米粒子经肺给药可以避免首关消除生物利用度高,提高靶向性,减少治疗剂量和副反应,终改善病人的依从性,优化药物治疗效果.纳米载体可跨越生物屏障,靶向结核分枝杆菌,纳米载药系统应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纳米载药系统在结核病化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朱胜平;吴甜;王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西乡街道五年来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副溶血弧菌血清型分布、毒力因子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暴发疫情早期预警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用传统血清凝集法做血清型鉴定、用荧光PCR法检测毒力基因,再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子分型.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4 825份标本中,分离出目标致病菌1 077株,其中病原菌副溶血弧菌851株,占79.01%.851株中,563株副溶血弧菌为O3:K6型,占66.15%,其次是O4:K8型,占10.34%.93.4% (795/851)的菌株是tdh+ tlh+ trh-菌株.对60株O3:K6型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图谱分析共得到20种不同的 PFGE图谱类型,各菌株图谱条带差异小于3条.结论 深圳西乡街道五年来副溶血弧菌感染以O3:K6型为主,93.4%的菌株是tdh+ tlh+ trh-菌株.各菌株图谱具有同源性.
作者:常改凤;许增生;崔日林;廖文华;石晓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入院初期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入院后2周内睡眠状况进行观察,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HAMD和TESS评分与患者PSQI评分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PSQI评分均>7分,其中>14分62例;多元回归分析,首发/复发、HAMD分、性别和TESS分4个因素进入PSQI逐步回归方程:y=10.761-1.634x1+0.267x2-1.059x3+0.147x4 (F=37.498,P=0.000),并能预测PSQI评分总变异的61.2%.结论 抑郁症患者入院初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抑郁情绪和药物不良反应对睡眠有较大影响,此外,首发、男性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且程度更重.
作者:顾桂英;曾德志;樊学文;饶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对人成神经瘤SH-SY5Y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转位的影响.方法 以TOCP(0、0.25、0.5、1.0 mmol/L)对人成神经瘤细胞系SH-SY5Y细胞进行染毒,染毒时间为12、24和48 h,用PKC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PKC的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术检测PKC在细胞内的定位,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 1.0 mmol/L TOCP作用SH-SY5Y细胞24 h,PKC的活性强,并能导致PKC由胞质向胞膜转位.结论 TOCP作用SH-SY5Y细胞后,能激活PKC,增加膜转位.
作者:江岚;李小玲;魏传杰;肖双;谭琰;刘瑶;龙鼎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淀粉酶及脂肪酶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儿39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7例以确定AMY及LIP参考范围.比较两组患儿AMY及LIP水平,分析两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急腹症患儿的发病年龄以3岁左右常见;急性胰腺炎组的AMY及LIP水平高于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组(P<0.001).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7.4%)及阴性预测值(96.6%),且显著高于其单独检测.结论 单独检测时,LIP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AMY;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单独检测,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排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舟;张林;康艳;莫宜;莫丽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企业金属铟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粉尘、铅、砷、镉、铟、盐酸、砷化氢、硫酸、一氧化碳、磷酸二异辛酯、氢氧化钠、煤油、噪声、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其中置换岗位砷化氢存在超标现象.结论 关键控制点在置换岗位和浸出岗位,重点防止砷化氢中毒.
作者:黎海红;黄世文;聂传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眼部生物学参数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50例2~6岁学龄前儿童,以右眼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查右眼视力、眼底及注视性质,测量屈光状况;采用OCT检查测量黄斑体积、中心凹区小厚度及平均厚度、9个区分别厚度及黄斑区平均厚度;并测量眼轴长度.比较各年龄段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的差异、不同屈光状态儿童眼轴长度、黄斑体积及各区厚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84.00%).各年龄组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眼轴长度显著大于正视组和远视组(P均<0.05),黄斑体积小于正视组和远视组(P均<0.05);正视组眼轴长度大于远视组(P<0.05).除中心凹小厚度及平均厚度、内环鼻侧及下方外,近视组各视网膜厚度均较正视组和远视组低(P均<0.05);其他分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斑体积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530,P<0.05),与等效球镜度呈正相关(r=0.641,P<0.05);黄斑区平均厚度与眼轴长度无相关性(r=0.007,P>0.05),与等效球镜度亦无相关性(r=0.118,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与年龄有关,随屈光度负增加,眼轴长度增加,黄斑体积减小,除中心凹、内环鼻侧及下方外的视网膜厚度减小.
作者:吴淑凤;李海波;刘晓坤;常海英;范会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当前艾滋病老年群体临床特征,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艾滋病老年群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衡阳市艾滋病定点医院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2012年6月间诊治的216例老年HIV感染/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6例病例占本院接诊HIV感染/AIDS人群的12.8%,经血液传播途径感染82例,经性接触传播感染124例,且性接触传播感染人群所占比例逐年递升;其中出现一种以上临床症状者占90.16%,具有两种以上症状者占82.35%;合并卡氏肺孢子菌、白色念珠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别占38.42%、54.63%和42.59%,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占46.1%.结论 老年艾滋病感染途径发生转变,当前主要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其临床表现多样,合并机会性感染发生率高,ART治疗覆盖率低;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人文关怀能有效预防老年艾滋病的发生,且有利于老年艾滋病的临床诊治.
作者:凌雪梅;邓晓军;欧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