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李卫平;王玉锋;胡子喻

关键词:PBL, 模拟患者, 妇产科,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妇产科临床实习的100名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组)50例和B组(PBL教学法组)50例,后将两组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学生通过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后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好,值得在妇产科实习带教中推广实践应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吡肟引发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头孢吡肟是第四代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虽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但是抗菌谱进一步扩大,临床上多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胆道炎等及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对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报道也相继出现,但大多为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及哮喘等,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现介绍头孢吡肟引发迟发型过敏性休克一例.

    作者:王彩军;包校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湖南衡阳市老年艾滋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当前艾滋病老年群体临床特征,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艾滋病老年群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衡阳市艾滋病定点医院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2012年6月间诊治的216例老年HIV感染/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6例病例占本院接诊HIV感染/AIDS人群的12.8%,经血液传播途径感染82例,经性接触传播感染124例,且性接触传播感染人群所占比例逐年递升;其中出现一种以上临床症状者占90.16%,具有两种以上症状者占82.35%;合并卡氏肺孢子菌、白色念珠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别占38.42%、54.63%和42.59%,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占46.1%.结论 老年艾滋病感染途径发生转变,当前主要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其临床表现多样,合并机会性感染发生率高,ART治疗覆盖率低;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人文关怀能有效预防老年艾滋病的发生,且有利于老年艾滋病的临床诊治.

    作者:凌雪梅;邓晓军;欧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过性HBV感染献血者的追踪观察

    目的 通过对一过性HBV感染献血者的追踪观察和共同特征的分析,寻求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日-2012年2月29日共计72 830份血液标本进行HBsAg、HCV抗体、HIV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4项ELISA法双试剂检测、谷丙转氨酶测定,同时进行HBV、HCV、HIV的三联检核酸定性检测,核酸定性检测阳性者做核酸鉴别试验.对筛选出的ALT正常、HBsAg(-)、HBV DNA阳性者进行补充实验和追踪检测.补充实验为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和核酸定量检测,追踪检测包括核酸定性、定量和乙肝两对半.结果 共检出ALT正常、HBsAg(-)且HBV DNA(+)的献血者44例,追踪到32例(72.7%).其中,一过性HBV感染8例(25%),平均年龄25.6岁,男性6人,女性2人.平均追踪时间为283.3 d.全部献血者出现核酸检测阴转,平均阴转测定时间为197.5 d.整个追踪过程中HBsAg检测始终为阴性,anti-HBs和/或anti-HBc发生阳转,ALT高为48 IU/ml,均无明显症状体征.结论 核酸检测、HBsAg、anti-HBs和anti-HBc 4项指标的追踪检测有利于一过性HBV感染的鉴别.

    作者:于志军;邓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对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了解HIV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特性与传播趋势,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永州市4所美沙酮门诊的431名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HIV抗体,对阳性标本再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被调查者在参与美沙酮治疗前,87.47%注射吸毒,共针率达到69.25%.HIV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4.66%,HIV阳性率达到8.58%;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影响HIV感染状况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婚姻状况、每天吸毒次数、是否共用注射器吸毒、吸毒朋友多少、是否有卖淫或嫖娼行为、安全套使用.结论 永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共针率高,性乱、不安全性行为普遍存在,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危险性增加,应针对吸毒人群的人口学及流行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易春云;赵承保;凌坤;刘克勤;李小龙;张文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某金属铟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某企业金属铟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粉尘、铅、砷、镉、铟、盐酸、砷化氢、硫酸、一氧化碳、磷酸二异辛酯、氢氧化钠、煤油、噪声、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其中置换岗位砷化氢存在超标现象.结论 关键控制点在置换岗位和浸出岗位,重点防止砷化氢中毒.

    作者:黎海红;黄世文;聂传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存活素在宫颈尖锐湿疣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连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sd,FHIT)及存活素(survivin)在宫颈尖锐湿疣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尖锐湿疣、宫颈鳞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的FHIT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各40例.结果 FHIT在尖锐湿疣中部分表达,显著高于宫颈鳞癌组,但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三组间阳性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尖锐湿疣组织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但显著低于宫颈鳞癌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失表达发生在宫颈鳞癌、宫颈尖锐湿疣,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因此,FHIT及survivin联合检测可作为宫颈尖锐湿疣继发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陈国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预后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视、触、听觉刺激、运动刺激以及前庭功能训练至6个月,联合治疗组除上述治疗,给予GM1.所有病例均于3、6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 日龄15、30 d时早期干预组与联合治疗组的NBNA评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的3、6月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高,早期干预组次之,对照组低(P<0.05).结论 早期干预有助于HIE患儿智能发育,改善HIE预后.在早期干预基础上联合GM1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一定协同作用.

    作者:陈林;郑福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疗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不同疗程的更昔洛韦治疗方案对婴儿CMV症状型感染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符合CMV症状性感染诊断患儿128例,随机分组并接受3种不同更昔洛韦治疗方案.方案A组42人,使用更昔洛韦5 mg/kg·次,Q1 2h×2W诱导治疗,维持阶段采用更昔洛韦5 mg/kg·次,QD×2W;方案B组42人,采用更昔洛韦5 mg/kg·次,Q12 h×1W,并采用5 mg/kg·次,QD×2W维持;方案C组44人,采用更昔洛韦5 mg/kg·次,Q12 h,CMV-pp65阴转采用5mg/kg·次,QD×2W维持,长诱导3周进入维持.盲法收集各种临床治疗,随访近期疗效.结果 方案A组40人,B组39人,方案C组42人完成试验并参加疗效评价.结果表明,三种方案治疗前后病毒量明显下降,均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三组之间CMV-pp65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时三组的CMV-pp65阴转率分别为75.00%、66.67%和88.09%.与方案A比较,方案B CMV-pp65阴转率较低(非劣效性检验,P=0.357),方案C CMV-pp65阴转率可高于方案A(非劣效性检验P=0.006,优侧检验P=0.068).三种方案的不良反应产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组治疗均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为获得更高的PP65阴转率,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本研究支持更昔洛韦5 mg/kg·次,Q12 h,CMV-pp65长3周诱导至阴转,然后采用5 mg/kg·次,QD×2W维持治疗的方案.

    作者:于四景;李双杰;肖耿吉;姚婷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联合检测淀粉酶及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患儿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淀粉酶及脂肪酶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儿39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7例以确定AMY及LIP参考范围.比较两组患儿AMY及LIP水平,分析两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急腹症患儿的发病年龄以3岁左右常见;急性胰腺炎组的AMY及LIP水平高于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组(P<0.001).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7.4%)及阴性预测值(96.6%),且显著高于其单独检测.结论 单独检测时,LIP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AMY;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单独检测,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排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舟;张林;康艳;莫宜;莫丽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结核杆菌抗原模拟肽的ELISA诊断结核病

    目的 应用ELISA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模拟肽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噬菌体筛选得到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模拟肽序列进行人工合成,间接ELISA法检测合成短肽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人工合成的2条12肽(T1和T2),经间接ELISA初步鉴定,显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9%、50.0%和100.0%、96.4%.结论 合成短肽T1对结核病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文霞;袁仕善;谭云洪;张小萍;余艳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怀化市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 分析怀化市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客观评价疫苗免疫的安全性,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0-2011年AEFI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期间怀化市报告AEFI共286例,报告一般反应264例(92.31%),异常反应12例(4.2%),偶合症7例(2.44%),心因性反应2例(0.69%),接种事故1例(0.35%).报告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有20种,其中23价肺炎疫苗的AEFI发生率高(6.15/10万).AEFI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报告病例的63.28%,报告以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占总病例的92.3%.结论 2010年报告1例接种事故,说明怀化市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及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孙玉蓉;谢文;赵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妇产科临床实习的100名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组)50例和B组(PBL教学法组)50例,后将两组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学生通过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后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好,值得在妇产科实习带教中推广实践应用.

    作者:李卫平;王玉锋;胡子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07-2011年宜阳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宜阳县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宜阳县2007-2011年发生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宜阳县麻疹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5年内监测报告系统中共报告疑似麻疹562例,实验室诊断279例,临床诊断73例,共诊断麻疹病例352例;2007年和2009年为高发年,其年发病率分别为16.64/10万、29.35/10万,均为散发病例;全年不同月份均有发生,其中以1-5月份为高发月份,4月份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1.23:1;年龄分布中小年龄组所占的比例较大,且成人组也有发生,小年龄3月,大43岁;在预防接种史中,无免疫史者192例,占54.55%,其中小于8个月者79例,占总病例的22.44%;散居儿童271例,占76.99%;学生30例,占8.52%;病例分布全县19个乡镇,327个行政村,占全县行政村的85.38%.结论 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是降低麻疹的发病率乃至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查漏补种是控制疫情的主要手段,能及时阻断麻疹在人群中传播,同时考虑疫情控制的长期效果,根据流行病学分析及时开展后续免疫.

    作者:周建伟;马湘怡;李遂明;王献玲;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经验.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住的53例胎龄<32周、Bell分期Ⅱ期以上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不同分为治愈组(36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发病前3d内输血、动脉导管未闭、感染性肺炎、血小板计数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个因素与NEC预后不良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发病前3d内输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是NE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重度窒息、发病前3d内输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是导致NEC早产儿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高度重视这些因素,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马兴娜;孔祥永;王瑞娟;黄捷婷;黄俊谨;封志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上海青浦区2004-2011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11年青浦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2011年青浦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年龄、性别、复发等进行分析,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青浦区循环系统疾病在城乡居民死因顺位中占第二位.心脑血管疾病年平均死亡率为70.00/10万,其中男性为34.00/10万,女性为36.00/10万.随着年龄的上升,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2004-2011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2004年低,2011年高,死亡率随着年数的增高逐年升高,不同类型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脑出血、卒中(不分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类型心血管事件发生依次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以2次复发为主;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形势严峻,今后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应加强多种慢性病综合管制.

    作者:何丽芸;顾相虹;郁晞;徐瑞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09-2012年珠海市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珠海市医院空气消毒监测数据,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利用2009-2012年珠海市医院空气消毒效果监测资料,计算并比较珠海市不同级别医院以及不同环境类型的空气合格率.结果 珠海市三级、二级、一级医院空气合格率分别是48.18%、74.19%、83.59%,三级和一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08,P<0.05);Ⅰ、Ⅱ、Ⅲ类环境空气合格率分别是37.37%、82.22%、64.71%,Ⅰ类和ⅡⅢ类环境空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1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三级医院Ⅰ类环境和Ⅱ类环境空气合格率明显低于一二级医院.结论 珠海市三级医院空气合格率低可能与消毒管理等因素有关,建议医院要加强空气消毒管理力度.

    作者:王松;阮峰;罗蕾蕾;陈瑞莉;郭继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水平和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按性别和地区分别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发病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结果 2010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粗发病率81.89/10万,中标率49.98/10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顺位前四位依次为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和食管癌,占全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90%以上.结论 江西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肝癌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和食管癌是江西省居民消化系统肿瘤干预的重点.

    作者:姜芸;朱丽萍;刘杰;杨旭丽;李艾;吉路;赵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抑郁症患者入院初期睡眠障碍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入院初期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入院后2周内睡眠状况进行观察,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HAMD和TESS评分与患者PSQI评分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PSQI评分均>7分,其中>14分62例;多元回归分析,首发/复发、HAMD分、性别和TESS分4个因素进入PSQI逐步回归方程:y=10.761-1.634x1+0.267x2-1.059x3+0.147x4 (F=37.498,P=0.000),并能预测PSQI评分总变异的61.2%.结论 抑郁症患者入院初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抑郁情绪和药物不良反应对睡眠有较大影响,此外,首发、男性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且程度更重.

    作者:顾桂英;曾德志;樊学文;饶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07-2011年珠海市某医院死亡病例流行特征

    目的 根据某医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了解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2007-2011年在某医院死亡的1 541例病例进行死亡原因分类统计,分析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结果 2007-2011年珠海市某医院死亡1 541例,平均病死率为1.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0.9%,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x2=271.16,P<0.05).前5位死因构成比分别为损伤与中毒(25.9%)、恶性肿瘤(18.5%)、心血管疾病(15.3%)、脑血管疾病(15.2%)、呼吸系统疾病(7.1%),占总死因的比例为82.0%.损伤与中毒在总死亡原因构成、男性、少年儿童和青壮年中均为第一位;婴幼儿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占68.4%;中年人群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占83.9%;老年人群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占78.9%.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为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疾病负担,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针对这些疾病死亡的流行特征,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张煌辉;王诗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ARS冠状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SARS冠状病毒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SARS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编码基因保守区设计LAMP引物及环引物,反应体系加入钙黄绿素作为LAMP扩增反应指示剂,结合LAMP浊度仪优化扩增条件,根据钙黄绿素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价所建立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本方法低检出限约为10拷贝/反应管,高于普通PCR;检测特异性高,仅SARS冠状病毒反应管钙黄绿素颜色由褐色变为黄绿色,而甲型H1N1病毒、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普通流感病毒均不发生变色反应;体系的扩增效率高于普通PCR,35 min内出结果.结论 所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SARS病毒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SARS冠状病毒现场快速检测.

    作者:吕恒;张锦海;陈凤娟;顾海涛;王平;王玉邦;王长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