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岑凤珠;杨子靖;孟繁文;郭昕;杨晓丹;周子力;郭振友;谭盛葵
目的 通过对一过性HBV感染献血者的追踪观察和共同特征的分析,寻求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对2010年12月2日-2012年2月29日共计72 830份血液标本进行HBsAg、HCV抗体、HIV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4项ELISA法双试剂检测、谷丙转氨酶测定,同时进行HBV、HCV、HIV的三联检核酸定性检测,核酸定性检测阳性者做核酸鉴别试验.对筛选出的ALT正常、HBsAg(-)、HBV DNA阳性者进行补充实验和追踪检测.补充实验为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和核酸定量检测,追踪检测包括核酸定性、定量和乙肝两对半.结果 共检出ALT正常、HBsAg(-)且HBV DNA(+)的献血者44例,追踪到32例(72.7%).其中,一过性HBV感染8例(25%),平均年龄25.6岁,男性6人,女性2人.平均追踪时间为283.3 d.全部献血者出现核酸检测阴转,平均阴转测定时间为197.5 d.整个追踪过程中HBsAg检测始终为阴性,anti-HBs和/或anti-HBc发生阳转,ALT高为48 IU/ml,均无明显症状体征.结论 核酸检测、HBsAg、anti-HBs和anti-HBc 4项指标的追踪检测有利于一过性HBV感染的鉴别.
作者:于志军;邓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性传播疾病疫情报告与临床科室的关联关系.方法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2010年10月-2011年9月5种性病疫情报告与各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对应关系.结果 通过对应分析发现,泌尿外科倾向于报告淋病,妇产科倾向于报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皮肤性病科和其他科室倾向于报告梅毒.梅毒分期方面,泌尿外科倾向于报告一期梅毒,皮肤性病科倾向于报告2期梅毒;妇产科和其他临床科室则倾向于报告隐性梅毒.结论 对应分析可用于分析不同临床科室与不同性病病种的对应关系,可用于指导性病疫情报告工作.
作者:罗珍胄;袁军;田丽闪;李真;杨祖庆;周国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淀粉酶及脂肪酶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儿39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非急性胰腺炎的急腹症患儿36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7例以确定AMY及LIP参考范围.比较两组患儿AMY及LIP水平,分析两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急腹症患儿的发病年龄以3岁左右常见;急性胰腺炎组的AMY及LIP水平高于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组(P<0.001).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7.4%)及阴性预测值(96.6%),且显著高于其单独检测.结论 单独检测时,LIP的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AMY;AMY及LIP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优于单独检测,对儿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排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舟;张林;康艳;莫宜;莫丽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的流行情况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谱特征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头孢西了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采用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ESBLs,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临床分离无重复肺炎克雷伯菌129株,标本分布主要为痰标本检出90株(69.7%)、血液23株(17.8%)和尿液7株(5.4%),科室分布主要为ICU28株(21.7%),呼吸内科57株(44.2%),烧伤科17株(13.2%);12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酶菌82株(63.56%),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头孢他啶均大于31.7%;82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AmpC菌45株(54.87%),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AmpC阳性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远低于AmpC阴性菌株.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中ESBLs和AmpC检出率高,合并产AmpC酶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比单产AmpC酶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低,应加强监测产ESBLs和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治疗相关菌感染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为首选.
作者:张伍;周勇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儿童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2011年1-6月在本社区建档的400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经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在调查对象6、8、12月龄时比较两组儿童喂养知识知晓率、纯母乳喂养率、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纯母乳喂养率、生长发育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家长对儿童喂养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儿童喂养知识宣教工作中应用经临床路径宣教的教育方法效果优于传统宣教方法.
作者:马卫平;彭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SARS冠状病毒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SARS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编码基因保守区设计LAMP引物及环引物,反应体系加入钙黄绿素作为LAMP扩增反应指示剂,结合LAMP浊度仪优化扩增条件,根据钙黄绿素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价所建立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本方法低检出限约为10拷贝/反应管,高于普通PCR;检测特异性高,仅SARS冠状病毒反应管钙黄绿素颜色由褐色变为黄绿色,而甲型H1N1病毒、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普通流感病毒均不发生变色反应;体系的扩增效率高于普通PCR,35 min内出结果.结论 所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SARS病毒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SARS冠状病毒现场快速检测.
作者:吕恒;张锦海;陈凤娟;顾海涛;王平;王玉邦;王长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5株不同年份分离的猪链球菌进行病原学特征分析,以评估其对公共卫生的危害.方法 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FGE).结果 所有菌株的相关毒力因子cps2A、map、sly和ef均为阳性.酶切图谱显示2006、2007年菌株图谱完全一致,2010年分离菌与2006、2007年分离株存在差异.结论 分4离菌株有相当强的致病性,从人和猪分离到菌株酶切图谱完全一致,显示为统一来源或者同一克隆群;不同地域分离的菌株酶切图谱相似度较低.
作者:湛志飞;夏昕;高立冬;景怀琦;覃迪;王鑫;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根据某医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了解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负担.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2007-2011年在某医院死亡的1 541例病例进行死亡原因分类统计,分析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结果 2007-2011年珠海市某医院死亡1 541例,平均病死率为1.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2%、0.9%,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x2=271.16,P<0.05).前5位死因构成比分别为损伤与中毒(25.9%)、恶性肿瘤(18.5%)、心血管疾病(15.3%)、脑血管疾病(15.2%)、呼吸系统疾病(7.1%),占总死因的比例为82.0%.损伤与中毒在总死亡原因构成、男性、少年儿童和青壮年中均为第一位;婴幼儿主要死因为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占68.4%;中年人群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占83.9%;老年人群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占78.9%.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为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疾病负担,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针对这些疾病死亡的流行特征,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张煌辉;王诗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学本科生《医学统计学》学习情况和教学影响因素,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某高校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68.00%的学生认为医学统计学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47.08%的学生兴趣一般,46.18%的学生不会自己找练习题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课程自身特点、课程安排、学生的行为、教师授课情况、学生的学习态度.结论 需要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学方式多样化,端正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认识和态度,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作者:何倩;孟虹;吴骋;许金芳;王睿;赵艳芳;郭晓晶;贺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术前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外科术前患者采血进行艾滋病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同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共监测1 257名术前患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0.159%,梅毒阳性率1.512%.术前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均衡,共用注射器、针头及输入HIV感染的血或血液制品是否感染艾滋病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5.2%和92.2%;蚊虫叮咬、接吻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9.4%和49.2%;近1年有非婚性行为有42人(3.3%);承认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有23人(1.8%),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有55.6%,有时使用33.3%,从未使用11.1%;83.7%认为自己没有可能感染HIV.结论 术前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及艾滋病监测,对促进其健康行为模式的建立和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怀宁;刘莹;李小珍;肖祖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怀化市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客观评价疫苗免疫的安全性,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0-2011年AEFI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期间怀化市报告AEFI共286例,报告一般反应264例(92.31%),异常反应12例(4.2%),偶合症7例(2.44%),心因性反应2例(0.69%),接种事故1例(0.35%).报告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有20种,其中23价肺炎疫苗的AEFI发生率高(6.15/10万).AEFI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报告病例的63.28%,报告以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占总病例的92.3%.结论 2010年报告1例接种事故,说明怀化市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及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以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孙玉蓉;谢文;赵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访对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所小学一年级156名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对于小学生在口腔卫生知识方面,例如使用含氟牙膏、吃甜食引起蛀牙以及保护六龄齿的重要性等方面,干预后有显著提高(P<0.05).口腔卫生态度和卫生行为方面例如口腔疾病的危害、刷牙的时间及牙刷的选择和放置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小学生家长在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都在家访干预后比例达到95%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访对于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技能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秀萍;李冰;杨光;李晋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桂林市某高校2 135名学生体检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该校确诊活动性肺结核17例,陈旧性肺结核21例.患病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生患病率分别3.13%和1.35%(P<0.05),且08级学生患病所占比例高,占总患病人数的84.2%.结论 高年级男生是高校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定期对在校学生体检,做好健康教育等是控制高校结核病发生的重要工作.
作者:刘昕;岑凤珠;杨子靖;孟繁文;郭昕;杨晓丹;周子力;郭振友;谭盛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硝酸高氯酸消解样品,使用AFS-230型光度计测定尿中锑的含量.方法 采用加硫脲抗坏血酸掩蔽共存元素干扰,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尿中锑.结果 本法测得锑在0~ 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44 μg/L.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在97.4 %~10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1)在0.5%~1.9%之间.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应用于尿中锑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朱晓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西新建洁净手术部综合性能,为以后洁净手术部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新建的洁净手术室及其辅助用房进行了综合性能评定.结果 2009-2012年共监测79所医院632间洁净室,洁净手术部总合格率为85.4%,细菌浓度合格率为98.9%,空气洁净度级别和静压差合格率为100%,照度合格率低,为79.4%,其次是相对湿度和噪声,为79.9%和81.3%,其它指标的合格率均在91.0%以上.结论 广西新建洁净手术部主要洁净指标合格率较高,但仍有部分指标合格率偏低,仍需加强对洁净手术部建设的管理.
作者:陈莉;唐小兰;李竹天;甘永新;蔡奕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进行妇产科临床实习的100名临床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组)50例和B组(PBL教学法组)50例,后将两组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学生通过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后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模拟患者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好,值得在妇产科实习带教中推广实践应用.
作者:李卫平;王玉锋;胡子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围身高比在慢性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在思明区开元街道开展的中央补助地方慢病综合防治项目暨卫生部“维持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腰围与身高的体检结果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腰围身高比在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血脂风险预测中的意义.结果 以腰围身高比0.5为切点,中心肥胖组与非中心肥胖组在血压、血糖、血总胆固醇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肥胖组中收缩压、舒张压、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异常率分别比非中心肥胖组高出16.31%、10.22%、9.22%、12.68%、6.2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围身高比是预测高血压、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有效指标.
作者:陈晓鹭;戴龙;王清和;赵太凤;罗晓燕;吕轶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河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法,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情况调查,应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其生殖道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近1年中有47.7%妇女患有各种妇科疾病,患病后92.2%妇女进行了治疗,在治疗的方式选择上,60%的人选择去医院治疗.影响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文化程度、初婚年龄、人工流产.结论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严重,生殖道患病率高与育龄妇女文化水平低、初婚年龄小及人工流产史等有关.
作者:李隽;高亚萍;胡振华;谢晓东;肖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三邻甲苯基磷酸酯(TOCP)对人成神经瘤SH-SY5Y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转位的影响.方法 以TOCP(0、0.25、0.5、1.0 mmol/L)对人成神经瘤细胞系SH-SY5Y细胞进行染毒,染毒时间为12、24和48 h,用PKC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PKC的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术检测PKC在细胞内的定位,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 1.0 mmol/L TOCP作用SH-SY5Y细胞24 h,PKC的活性强,并能导致PKC由胞质向胞膜转位.结论 TOCP作用SH-SY5Y细胞后,能激活PKC,增加膜转位.
作者:江岚;李小玲;魏传杰;肖双;谭琰;刘瑶;龙鼎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长沙市10家医院开展控烟干预工作,评价控烟效果,为创建无烟医院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以政策制定、健康教育、氛围营造为主的控烟干预活动,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目标人群现在吸烟率由16.8%下降至13.7%,对于吸烟以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医务人员更认为自身应在控烟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帮助患者戒烟.同时,在实际诊疗工作中主动询问病人吸烟习惯的医务人员比例也得到提高.结论 无烟医院创建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烟草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率以及促进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干预.无烟医院创建经验值得在其他行业进行推广.
作者:胡劲松;周婧瑜;朱江;李娟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