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昆明市2011年新发现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分析

楚承霞;徐艳声;李婕;赵山平;李育芬

关键词:艾滋病, CD4+T淋巴细胞检测,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昆明市2011年HIV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为HIV/AIDS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昆明市2011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采取全血样本以三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14+T淋巴细胞检测,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1028例检测对象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79.30±242.62)个/μl,CD4+/CD8+比值为(0.36±0.25),CD4+/CD8+<l的占98.0%,CD4+T淋巴细胞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持续减少.不同样本来源CD4+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1,P<0.05),孕期和产前检查高,为(438.88±245.09)个/μl,术前检杏低,为(287.57±208.51)个/μl.不同传播途径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5,P<0.05),按可能感染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母婴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结论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H1V感染者发现较晚,但针对孕产妇、无偿献血人员和羁押人员的主动检测对HIV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有积极的作用.建议加强高危人群尤其是经性传播危险人群的防治力度,推进PITC工作,扩大检测覆盖面,及早发现感染者,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积极治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7种雌激素类药物残留

    目的 建立牛奶中雌三醇、17β-雌二醇、17α-炔雌醇、雌酮、己烯雌酚、己二烯雌酚、己烷雌酚7种雌激素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均质样品用水分散后加乙腈提取雌激素,采用正己烷除脂,NH2柱净化后,经Atlantis T3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7种雌激素在1.0~5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3μg/kg和0.2~0.9 μg/kg.在1、10、50 μg/kg三个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5.3%~120.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19.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适合于牛奶中雌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同时快速分析.

    作者:张艳;陈剑刚;冯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糖负荷为基础的食物交换份在糖调节受损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以血糖负荷为基础的食物交换份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营养摄入状况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体检中选取符合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的患者63例(统称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体型组38例(BMI21.0±1.11),超重体型组25例(BMI26.6±0.95).通过分期讲座、编制个体化低血糖负荷(GL)食谱等方式进行为期8个月的营养干预.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FBG、PBG、HbAlc、TC均显著降低(P<0.05),超重体型组血清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膳食摄入方面,超重体型组平均每日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量均显著降低(P<0.05);正常体型组蛋白质摄入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摄入量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整个膳食GL显著降低(P<0.05),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者膳食摄入的合理性均得到较大改善.结论 以GL为基础的食物交换份的干预模式易被IGR患者接受,利于患者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营养摄入状况.

    作者:吴晓娜;邓波;崔越;杨咏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嘉兴市秀洲区妇保院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嘉兴市秀洲区剖宫产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使剖宫产率在合理范围,从而减少产科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 对嘉兴市秀洲区妇保院2007-2011年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产妇自身愿意剖宫产、医生建议剖宫产、周围产妇采用剖宫产、新生儿体重、年龄和孕期增重对采用剖宫产具有正向影响,而产次、医生建议自然分娩和产妇自身愿意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具有作用.结论 剖宫产率下降停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应加强产妇宣教和孕产妇保健,提高疤痕子宫的阴道分娩率,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的产妇数量.

    作者:倪旭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国西部地震灾区灾后肺结核防控策略与效果

    目的 探讨震后绵阳市肺结核综合防治体系对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治愈率、病死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以绵阳传染病医院为医疗救治中心的综合肺结核防控及救治网络;对灾区某区域人群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对重症肺结核“三集中”救治模式;专业人员全程督导下的规范化的标准化疗和专业管理体系.结果 2008-2010年绵阳地区榆出率(发病率)分别为90.96/10万、81.73/10万、76.42/10万;痰菌涂阳率分别为42.15%、51.68%、55.84%;肺结核病死率分别为0.51%、0.34%、0.27%;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008-2010年治愈率分别为86.81%、92.59%、93.56%.结论 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多部门参与、发挥基层三级结防网络优势互补、医防合作、拉网式筛查、实施“三集中”救治、专业督导人员指导的督导短程化疗(DOTs)等综合防控措施,对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提高病人治疗管理质量和保持高治愈率是行之有效的,应大力推广.

    作者:刘冰;李永清;张华;彭思璐;罗大勇;王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9-2012年广西南宁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及基因型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军团菌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南宁市部分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进行病原分离和基因鉴定.结果 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达21.98%,阳性率呈逐年递减趋势;除1-4月外,各月份均有嗜肺军团菌检出;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宁市嗜肺军团菌1型(Lp1)的遗传相似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南宁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严重,菌型多样,且嗜肺军团菌1型菌株呈现遗传多样性.

    作者:权怡;方锦嵩;林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胎儿异常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正常孕妇胎儿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FECG-D型胎儿心电图仪对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经腹壁记录间接胎儿心电图.结果 2986例孕妇胎儿心电图异常107例,发生率为3.58%.结论 胎儿心动过速、FQRS波时限延长、FQRS波振幅增高、早搏及心律不齐依次为胎儿心电图异常的特征.

    作者:李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原地区道孚县居民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体检调查分析高原疾病的发生规律.方法 对2011年度在道孚地区的常住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结果 体检疾病检出率前六位分别是脂肪肝(29.03%)、高血压(17.80%)、红细胞增多症(16.10%)、高脂血症(15.04%)、糖尿病(8.26%)和胆结石(8.04%).男性疾病检出依次是脂肪肝(39.47%)、红细胞增多症(20.77%)、高血压(20.30%)和高脂血症(19.92%);女性依次是脂肪肝(15.53%)、高血压(14.56%)、胆结石(10.19%)、红细胞增多症(l0.07%).各组疾病30岁以上发病率逐步升高.结论 脂肪肝、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胆结石等是高原主要高发疾病,其发病与高原特殊环境及饮食生活习惯相关.

    作者:何朗;胡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1-2012年株洲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株洲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动态,为及时预警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第1周-2012年第52周株洲市流感监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Ll)占门诊病例的百分比(ILI%)、病毒分离率及流感病毒各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株洲市2011年第1周-2012年第52周共报告ILI 23045例,ILI%为4.06%;共采集1390份ILI咽拭子,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6.76%,其中B型流感病毒占阳性标本的65.24%.结论 2012年各周ILI%均低于2011年,提示2012年流感病毒活动较2011年减弱;ILI%与病毒分离率之间正相关(r=0.398,P=0.004),ILl%的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

    作者:唐雨新;周利平;张宇;龙歆孜;曹正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防治应用调查

    目的 调查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祖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老年糖尿病病例15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进行健康教育的76例,标为教育组;未进行健康教育的76例,标为对照组.对教育组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特点、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糖尿病“五驾马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教育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水平高,优良率达76.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组血糖控制率、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81.58%、2.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防治作用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曾文娟;段昌华;王伟民;张志荣;沈晓林;潘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张家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分析张家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本市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张家界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张家界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975例,重症病例19例,死亡病例4例;每年的4-7月及11月为发病高峰期;辖区内四个区县均有手足口病例报告,以两区(永定区、武陵源区)为高发地区;病例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92.02%,发病以散居儿童(76.98%)为主,其次为托幼儿童(19.30%);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聚集疫情76.19%发生在散居儿童;病原谱以EV71型为主,占阳性标本的52.83%.结论 张家界市手足口病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体主要为EV71,应对5岁以下婴幼儿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作者:李俊莉;刘爱忠;何华;张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吐鲁番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提高吐鲁番地区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 采用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对吐鲁番地区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前后在二县一市分别选取2所学校,各随机抽取200名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宣传教育前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0.17%(602/1200),宣传教育后为79.20%(975/12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83,P=0.000);调查对象对艾滋病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知晓水平较高,对性传播的预防和蚊虫叮咬、日常接触是否传播的知晓水平相对较低;宣传教育前不同民族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宣传教育后不同民族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学生知晓率高,为83.78%,维吾尔族学生知晓率低,为73.63%;调查学生从电视中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比例高,宣传后为81.48%,其次为免费宣传资料,宣传后为67.59%.结论 在吐鲁番地区中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幅度提高了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艾滋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燕;桑初学;买吾拉尼江;邓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郴州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 了解郴州市职业危害现状,提出针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以2011年底注册有职业危害的l803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职业健康监护、急性中毒事件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结果 全市1803家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低,分别是:粉尘类(煤尘10.8%、电焊烟尘32.8%、矽尘77.7%),有毒化学物质类是二氧化锰50.8%、铅烟51.4%、铅尘52.3%、砷及化合物64.4%、钨69.7%、甲苯82%,物理因素是噪声54.1%、电焊弧光64.2%.职业病发病中急性职业中毒主要以一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为主,慢性职业病发病以尘肺、铅中毒、苯中毒、白内障、噪声聋为主.郴州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种类多、接触人数多、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率低、企业职业病防控能力不高、职业卫生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结论 郴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人群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影响,制定以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加强监管、企业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高卫生技术服务能力等综合的职业危害控制和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作者:黄国洪;黄玫生;彭言群;周万元;曹雪野;蔡春元;刘信发;李刚森;刘长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4-2011年天津市河北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区近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河北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区2004-2011年麻疹发病呈散发的流行病学特点.2-5月是麻疹的高发季节.<8月龄和≥15岁麻疹病例数为353例,占全区报告发病总数的84.86%.结论 保持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有效的高水平的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

    作者:李薇;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应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神经功能、脱机时间、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和早期康复治疗组44例,常规治疗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正规的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0d.观察治疗后患者昏迷时间、神经功能、脱机时间、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早期康复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昏迷时间、脱机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指标明显降低,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提高,早期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昏迷时间、脱机时间、降低神经缺损功能指标,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李兰;徐慧兰;刘跃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0-2011年邢台市儿童HI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邢台市儿童HIV感染状况.方法 对2000-2011年邢台市检出的109例具有母婴传播危险因素HIV阳性育龄妇女及其所生的155例子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155例子女中,检出儿童HIV感染者48例.母婴传播感染率为30.1%(48/155).155例中有母乳喂养史119例,检出HIV感染43例,母乳喂养感染率为36.1%(43/119).存在单纯母乳喂养因素和宫内、分娩、母乳3个因素的感染率分别为36.8%(32/87)、34.4%(11/32);人工喂养感染率为13.9%(5/36).存在母乳喂养因素的母婴传播组HIV感染率36.1%(43/119)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的母婴传播组13.9%(5/36).儿童HIV感染者年龄以6~12岁为主,占83.3%;感染者主要分布在沙河市40例,占83.3%;母乳喂养为主要感染途径,占感染者总数的89.6%(43/48);母乳喂养时间较长,平均2周岁;导致艾滋病儿童死亡直接原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脑水肿.结论 母乳喂养是邢台市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

    作者:徐智贤;李晓梅;李春梅;王志苏;刘福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菏泽市牡丹区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牡丹区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牡丹区2010-2012年手足口重症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重症病例214例,其中男性占66.36%,女性占33.64%;年龄主要集中于2岁及以下儿童,占85.05%.各级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为:市级(100%)、县级(88.10%)、乡级(23.81%)、村级(12.87%)(P<0.01);退热药使用率:市级(63.08%)、县级(55.56%)、乡级(74.19%)、村级(86.67%)(P<0.01);激素类药使用率:市级(89.25%)、县级(45.83%)、乡级(16.13%)、村级(12.38%)(P<0.01).有99例为实验室诊断,其中EV71型核酸阳性的69例,CoxA16型核酸阳性的15例,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14例.结论 牡丹区手足口重症病例主要集中于2岁及以下儿童,村级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低,退热药使用率高,应加强防控知识培训.

    作者:朱银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试管婴儿技术中患者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试管婴儿技术(IVF-ET)患者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8月间在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试管婴儿技术(IVF-ET)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护理措施的妊娠结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在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水平高于国内平均水平(P均<0.05);通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妊娠终止结局(1.82%)结果优于对照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P<0.05);实施干预后在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状况因子等分方面,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均<0.05);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理状况因子与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施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在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状况因子等分方面,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5).结论 通过相关护理措施的实施,降低了试管婴儿技术患者的早产率,提高了顺产率,减少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护理对于试管婴儿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邱雪芳;陈胜莲;陈汝仙;温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0 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对16岁以上健康人群一针免疫的血清学效果研究

    目的 系统评价60 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对健康成人一针免疫的血清学效果,补充和完善我国乙肝防控快速产生乙肝抗体的免疫策略.方法 对16岁以上凡自愿接种的健康成人即不论以往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都接种一针60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并从中随机抽取96名接种对象,采集免疫前和免疫后一个月的血清,采用化学微粒子发光法(CLIA)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计算免疫前后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结果 接种后四倍增长和达保护水平以上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93.8%.其中接种前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42人,接种后四倍增长和达保护水平以上者的比率为85.7%.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10 mIU/ml者的比率为88.5%.结论 说明对16岁以上健康人群接种一针60 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有很好的免疫学效果.

    作者:马福宝;汤卫军;陆培善;胡莹;康国栋;杨鸣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选择性α基因检测诊断地中海贫血高风险夫妇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准确、经济的检测地中海贫血(地贫)高风险夫妇技术路线,降低地贫出生缺陷干预成本.方法 将1000对(2000例)广西籍已婚待育夫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00对,两组人群全部做血细胞分析,对一方或双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80 fL的夫妇做血红蛋白(Hb)电泳.筛出所有β地贫高风险夫妇及小部分a地贫高风险夫妇.在筛出的高风险夫妇之外的所有已做电泳的夫妇中:实验组选择夫妇中携带α地贫基因可能性小的一方先做α地贫基因检测,再将检出的α地贫基因携带者的配偶做α地贫基因检测;对照组将所有人全部做α地贫基因检测.结果 两组中高风险夫妇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地贫基因检测率(100%)将近是实验组(52.74%)的两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α基因检测诊断地中海贫血高风险夫妇,方法简单易操作、经济、准确、高效,适宜推广.

    作者:周艳洁;朱茂灵;阮丽明;刘鲲;丁进龙;黄水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检测32例CMV肝炎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血清Hcy水平,同时检测两组儿童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KP)等相关肝功能指标的浓度,并观察CMV肝炎患儿的血清Hey水平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CMV肝炎组血清Hcy水平[(13.18±1.48)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38±1.0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CMV肝炎组血清Hcy水平与TBiL、ALT、GGT、AKP、TBA浓度呈正相关(P<0.05),与AST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MV肝炎患儿的血清Hcy水平升高,并且Hcy水平与TBiL、ALT、GGT、AKP、TBA浓度呈正相关;对CMV肝炎患儿应定期监测血Hcy水平,及早发现Hcy水平升高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减轻对患儿的损害.

    作者:周舟;黄彩芝;胡彬;康艳;唐喜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