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雪芳;陈胜莲;陈汝仙;温丽萍
目的 使用遥感技术结合宿主动物监测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传播进行预测.方法 以长沙市2005-2009年逐月HFRS病例、逐月鼠密度监测数据和同期遥感数据(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基础数据,确定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ARIMAX)的构成形式并进行模型检验、预测.结果 时滞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类NDVI变化与HFRS发病存在0~1个月的时滞期(耕地0~1个月、园地1个月、林地1个月、居民地1个月),与鼠密度的相关性则在当月达到高.NDVI与鼠密度均作为输入序列,ARIMAX模型模拟效果好,且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一致.结论 NDVI与鼠类宿主密度监测可以实现对HFRS传播的预测.
作者:代翔宇;高立冬;于风江;张锡兴;陈碧云;刘海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正常孕妇胎儿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FECG-D型胎儿心电图仪对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经腹壁记录间接胎儿心电图.结果 2986例孕妇胎儿心电图异常107例,发生率为3.58%.结论 胎儿心动过速、FQRS波时限延长、FQRS波振幅增高、早搏及心律不齐依次为胎儿心电图异常的特征.
作者:李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祖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老年糖尿病病例15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两组:进行健康教育的76例,标为教育组;未进行健康教育的76例,标为对照组.对教育组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特点、饮食、运动、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糖尿病“五驾马车”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教育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掌握水平高,优良率达76.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组血糖控制率、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81.58%、2.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防治作用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曾文娟;段昌华;王伟民;张志荣;沈晓林;潘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尽管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因素,但仅病毒感染并不足以解释其发生发展.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包括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和免疫调节失衡在内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探索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对于其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自噬是维持细胞代谢稳态的重要免疫学机制,肿瘤发生发展与自噬密切相关.本文就自噬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展开阐述,并探讨以自噬为靶点的潜在官颈癌治疗策略.
作者:张碧蓉;谢丽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时间、神经功能、脱机时间、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和早期康复治疗组44例,常规治疗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正规的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0d.观察治疗后患者昏迷时间、神经功能、脱机时间、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早期康复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昏迷时间、脱机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指标明显降低,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提高,早期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昏迷时间、脱机时间、降低神经缺损功能指标,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李兰;徐慧兰;刘跃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血糖负荷为基础的食物交换份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营养摄入状况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体检中选取符合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的患者63例(统称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体型组38例(BMI21.0±1.11),超重体型组25例(BMI26.6±0.95).通过分期讲座、编制个体化低血糖负荷(GL)食谱等方式进行为期8个月的营养干预.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FBG、PBG、HbAlc、TC均显著降低(P<0.05),超重体型组血清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膳食摄入方面,超重体型组平均每日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量均显著降低(P<0.05);正常体型组蛋白质摄入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摄入量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整个膳食GL显著降低(P<0.05),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者膳食摄入的合理性均得到较大改善.结论 以GL为基础的食物交换份的干预模式易被IGR患者接受,利于患者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营养摄入状况.
作者:吴晓娜;邓波;崔越;杨咏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职业危害现状,提出针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以2011年底注册有职业危害的l803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职业健康监护、急性中毒事件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结果 全市1803家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低,分别是:粉尘类(煤尘10.8%、电焊烟尘32.8%、矽尘77.7%),有毒化学物质类是二氧化锰50.8%、铅烟51.4%、铅尘52.3%、砷及化合物64.4%、钨69.7%、甲苯82%,物理因素是噪声54.1%、电焊弧光64.2%.职业病发病中急性职业中毒主要以一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为主,慢性职业病发病以尘肺、铅中毒、苯中毒、白内障、噪声聋为主.郴州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种类多、接触人数多、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率低、企业职业病防控能力不高、职业卫生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结论 郴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人群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影响,制定以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加强监管、企业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高卫生技术服务能力等综合的职业危害控制和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作者:黄国洪;黄玫生;彭言群;周万元;曹雪野;蔡春元;刘信发;李刚森;刘长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2011年HIV感染者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为HIV/AIDS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昆明市2011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采取全血样本以三色荧光抗体进行标记,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14+T淋巴细胞检测,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1028例检测对象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79.30±242.62)个/μl,CD4+/CD8+比值为(0.36±0.25),CD4+/CD8+<l的占98.0%,CD4+T淋巴细胞水平随年龄增加而持续减少.不同样本来源CD4+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1,P<0.05),孕期和产前检查高,为(438.88±245.09)个/μl,术前检杏低,为(287.57±208.51)个/μl.不同传播途径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5,P<0.05),按可能感染途径从高到低依次为:母婴传播、注射吸毒传播、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结论 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H1V感染者发现较晚,但针对孕产妇、无偿献血人员和羁押人员的主动检测对HIV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有积极的作用.建议加强高危人群尤其是经性传播危险人群的防治力度,推进PITC工作,扩大检测覆盖面,及早发现感染者,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积极治疗.
作者:楚承霞;徐艳声;李婕;赵山平;李育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湘潭城区2010-2012年125件医疗执业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应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对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在投诉举报案件中,无证行医案件达到了73.70%;医疗机构各类违法案由中,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所占比例达到69.30%.结论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是医疗机构非法行医的主要案由;在无证行医的查处中,投诉举报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蛟;赵衡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震后绵阳市肺结核综合防治体系对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治愈率、病死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建立以绵阳传染病医院为医疗救治中心的综合肺结核防控及救治网络;对灾区某区域人群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对重症肺结核“三集中”救治模式;专业人员全程督导下的规范化的标准化疗和专业管理体系.结果 2008-2010年绵阳地区榆出率(发病率)分别为90.96/10万、81.73/10万、76.42/10万;痰菌涂阳率分别为42.15%、51.68%、55.84%;肺结核病死率分别为0.51%、0.34%、0.27%;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008-2010年治愈率分别为86.81%、92.59%、93.56%.结论 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多部门参与、发挥基层三级结防网络优势互补、医防合作、拉网式筛查、实施“三集中”救治、专业督导人员指导的督导短程化疗(DOTs)等综合防控措施,对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提高病人治疗管理质量和保持高治愈率是行之有效的,应大力推广.
作者:刘冰;李永清;张华;彭思璐;罗大勇;王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肝生化指标在肝内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变化的特点.方法 将52例肝内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受检者进行血液肝生化检测.结果 在52例病例中,白蛋白下降42例,占80.8%,前蛋白下降40例,占77.0%,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平均值均较参考低值明显下降.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38例升高(占73.1%),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6例升高(占69.2%);反映肝脏胆排泄、分泌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TBiL)39例升高(占75%)、直接胆红素(DBiL)44例升高(占84.6%)、总胆汁酸(TBA)24例升高(占46.2%),均较参考高值明显升高.反映胆汁淤积情况的酶指标:碱性磷酸酶(ALP)46例升高(占88.5%);γ-谷氨酰转移酶(γ-GT)35例升高(占67.3%)、5’-核苷酸酶(5’-NT)26例升高(占50.0%).结论 血清肝生化指标,能够反映肝内胆管结石切开取石术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生化特征,对判断其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鹏;唐世刚;童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1999-2011年广西岑溪市HIV/AIDS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999-2011年岑溪市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本地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存、诊疗、死亡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影响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408例HIV/AIDS的流行病学信息,研究对象累计观察947.96人年,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104例,死亡率10.97/100人年.1999-2008年10年间的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自2009年起逐年下降.研究对象报告确认HIV感染至观察截止时间的中位生存时间7.56年,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9.00年,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7.01年,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艾滋病临床分期特征是影响死亡的密切因素.结论 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率;当地HAART覆盖率低,多数艾滋病感染者在发病后才开始HAART,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力度,动员更多的HIV感染者及早接受HAART治疗.
作者:陈洪森;温金平;黄晓明;陈光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株洲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动态,为及时预警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第1周-2012年第52周株洲市流感监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Ll)占门诊病例的百分比(ILI%)、病毒分离率及流感病毒各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株洲市2011年第1周-2012年第52周共报告ILI 23045例,ILI%为4.06%;共采集1390份ILI咽拭子,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6.76%,其中B型流感病毒占阳性标本的65.24%.结论 2012年各周ILI%均低于2011年,提示2012年流感病毒活动较2011年减弱;ILI%与病毒分离率之间正相关(r=0.398,P=0.004),ILl%的变化能够较好的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
作者:唐雨新;周利平;张宇;龙歆孜;曹正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编制调查问卷,采用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传统传播方式组和现代传播方式组,通过在两组中用不同的方式传播健康教育知识,对比两组健康教育后效果.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后,现代传播方式组官兵的健康知识知晓率(91.1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养成率(89.49%)及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62.18%)优于传统传播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部队官兵期待的健康教育方式以多媒体授课方式接受程度高,达41.03%.结论 运用现代技术的多媒体工具进行传播,是部队官兵喜闻乐见且益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以现代传播手段开展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殷瑛;赵雁丰;王斌;张迪;王淑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准确、经济的检测地中海贫血(地贫)高风险夫妇技术路线,降低地贫出生缺陷干预成本.方法 将1000对(2000例)广西籍已婚待育夫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00对,两组人群全部做血细胞分析,对一方或双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80 fL的夫妇做血红蛋白(Hb)电泳.筛出所有β地贫高风险夫妇及小部分a地贫高风险夫妇.在筛出的高风险夫妇之外的所有已做电泳的夫妇中:实验组选择夫妇中携带α地贫基因可能性小的一方先做α地贫基因检测,再将检出的α地贫基因携带者的配偶做α地贫基因检测;对照组将所有人全部做α地贫基因检测.结果 两组中高风险夫妇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地贫基因检测率(100%)将近是实验组(52.74%)的两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α基因检测诊断地中海贫血高风险夫妇,方法简单易操作、经济、准确、高效,适宜推广.
作者:周艳洁;朱茂灵;阮丽明;刘鲲;丁进龙;黄水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北区近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1年河北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河北区2004-2011年麻疹发病呈散发的流行病学特点.2-5月是麻疹的高发季节.<8月龄和≥15岁麻疹病例数为353例,占全区报告发病总数的84.86%.结论 保持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有效的高水平的基础免疫,加强麻疹疫苗的复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
作者:李薇;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 从深圳市罗湖区4家助产机构中,选取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其所分娩、且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9~12月龄婴儿,其中2011年选取101对母婴,2012年选取191对母婴,并调查母亲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等,同时对婴儿采样并开展血清中乙肝两对半标志物检测,另外对2011年开展检测的样本中选取53例进行跟踪随访及监测血清乙肝两对半标志物.结果 婴幼儿HBsAg阳性率1.71%,HBsAb阳性率95.2%,抗体阳转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娩方式和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乙肝感染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的53例婴幼儿,2011年检测时均无感染并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复查时有3例HBsAb转阴.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sAg阳性母亲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效果显著,且不受喂养方式和分娩方式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婴幼儿体液免疫水平有所衰减,但对HBV仍有抵抗能力.
作者:刘卫民;马茂;卓菲;林喜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牡丹区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牡丹区2010-2012年手足口重症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重症病例214例,其中男性占66.36%,女性占33.64%;年龄主要集中于2岁及以下儿童,占85.05%.各级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为:市级(100%)、县级(88.10%)、乡级(23.81%)、村级(12.87%)(P<0.01);退热药使用率:市级(63.08%)、县级(55.56%)、乡级(74.19%)、村级(86.67%)(P<0.01);激素类药使用率:市级(89.25%)、县级(45.83%)、乡级(16.13%)、村级(12.38%)(P<0.01).有99例为实验室诊断,其中EV71型核酸阳性的69例,CoxA16型核酸阳性的15例,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14例.结论 牡丹区手足口重症病例主要集中于2岁及以下儿童,村级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低,退热药使用率高,应加强防控知识培训.
作者:朱银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张家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本市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张家界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张家界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975例,重症病例19例,死亡病例4例;每年的4-7月及11月为发病高峰期;辖区内四个区县均有手足口病例报告,以两区(永定区、武陵源区)为高发地区;病例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92.02%,发病以散居儿童(76.98%)为主,其次为托幼儿童(19.30%);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聚集疫情76.19%发生在散居儿童;病原谱以EV71型为主,占阳性标本的52.83%.结论 张家界市手足口病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体主要为EV71,应对5岁以下婴幼儿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
作者:李俊莉;刘爱忠;何华;张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吐鲁番地区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 采用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对吐鲁番地区中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前后在二县一市分别选取2所学校,各随机抽取200名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 宣传教育前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0.17%(602/1200),宣传教育后为79.20%(975/12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83,P=0.000);调查对象对艾滋病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知晓水平较高,对性传播的预防和蚊虫叮咬、日常接触是否传播的知晓水平相对较低;宣传教育前不同民族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宣传教育后不同民族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学生知晓率高,为83.78%,维吾尔族学生知晓率低,为73.63%;调查学生从电视中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比例高,宣传后为81.48%,其次为免费宣传资料,宣传后为67.59%.结论 在吐鲁番地区中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幅度提高了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艾滋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燕;桑初学;买吾拉尼江;邓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