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应育;黄道平;周权;黎雅娟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心血管类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0月间经临床检查存在一项或几项心血管类疾病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共220例,列入研究组,同期本院行体检不存在五项危险因素的其它老年患者200例,取各受试者晨起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肌酐,计算ACR. 结果 研究组合并有不同危险因素患者ACR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以糖尿病患者ACR高,其次依次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吸烟.随着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加,患者ACR值不断增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获得直线方程Y=70.3438+ 25.6271X,提示ACR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数量具有正相关性. 结论ACR作为早期肾脏损伤的检验指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吸烟具有相关性,患者临床合并危险因素越多,ACR值越大,肾脏损伤更加严重,应格外受到重视.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规检验,了解本地区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 方法 选取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开展孕前检查、妇女两癌筛查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用无菌棉拭子拭取受检妇女宫颈口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分析病原菌的分布. 结果 5 854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清洁度为Ⅰ、Ⅱ、Ⅲ、Ⅳ的标本分别占11.74%、49.81%、30.16%和8.29%.诊断为阴道炎的患者2 251例,检出率38.45%,清洁度Ⅰ、Ⅱ、Ⅲ、Ⅳ标本阴道炎检出率分别为0.00%、2.64%、98.48%、89.69%,清洁度Ⅲ检出率高,清洁度Ⅰ、Ⅱ明显比清洁度Ⅲ、Ⅳ检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居首位(17%),其次为念珠菌性阴道炎(16.64%).各年龄组阴道炎分布可见,<20岁组别检出率低,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类型年龄组阴道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细菌、真菌和阴道滴虫是武汉地区育龄妇女阴道炎的三大主要病原体.阴道炎分布以<20岁组别检出率较低.
作者:祝莉;徐佑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湘潭市2011年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为控制职业病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 805名粉尘作业工人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粉尘作业人员中确诊尘肺79人,检出率2.08%;常见病及单项指标异常者有2 065人,检出率为54.27%;异常率依次为彩超22.97%、心电图16.01%、高血压11.59%、尿常规6.78%、血常规6.20%、胸片3.55%. 结论 定期进行粉尘作业工人职业性体检,对降低或控制尘肺病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金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赤芍801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RA患者关节滑液经原代培养分离出FLS,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根据MTT结果,将细胞分为高剂量赤芍801组(64μg/ml)、低剂量赤芍801组(4 μg/ml)和溶剂对照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Annexin Ⅴ-FITC/PI双标记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MTT结果显示,赤芍801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RA FLS增殖功能.流式结果表明,赤芍801具有诱导RA FLS凋亡功能,虽然低剂量组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增加不明显(P>0.05),但高剂量组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 结论 赤芍801具有抑制RA FLS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功能.
作者:彭爱红;蔡勇;蒋洪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IL-1β对肺腺癌A549细胞CEA表达的影响及IL-1β诱导的CEA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别经IL-1β 50、100和200 ng/ml刺激24 h,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验CEA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Transwell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IL-1β诱导的CEA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的IL-1β (50、100、200 ng/ml)处理A549细胞后,CEA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增高,且呈剂量依耐性(P<0.05);Transwell试验中对照组、100 ng/ml IL-1β组和加兔抗人CEA多抗组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分别为(52.8±5.5)、(117.2±12.2)和(83.6±5.2)个/视野,侵袭试验中对照组、100 ng/ml IL-1β组和加兔抗人CEA多抗组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分别为(37.4±6.1)、(92.6±6.7)和(47.8±6.4)个/视野,均为100ng/ml IL-1β组高于对照组(P<0.05);加兔抗人CEA多抗组低于100 ng/ml IL-1β组(P<0.05). 结论 IL-1β可能通过诱导CEA过表达,促进肺癌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作者:黎春艳;赵妍妍;汪小鹏;吴开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动态血清孕酮(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对早期异常妊娠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孕龄6~8周伴有阴道出血的患者114例,按妊娠结局分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62例)、难免流产组(18例)、输卵管妊娠组(34例),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水平,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动态血清β-HCG水平呈上升趋势,难免流产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呈下降趋势;输卵管妊娠组动态血清P及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P及β-HCG水平对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贺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祁阳县1950 2012年虫媒与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趋势,为虫媒与人兽共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祁阳县1950-2012年虫媒与人兽共患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祁阳县1950-2012年共报告虫媒与人兽共患传染病6种76 95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6.85/10万,主要虫媒与人兽共患传染病为疟疾、结核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结论 祁阳县虫媒与人兽共患传染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后虫媒与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重点在加强边区主要高发疾病防治的同时,要做好新发虫媒与人兽共患传染病的管理和防控.
作者:尹德利;陈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2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2,STAT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2066807与湖南地区HCV易感相关性.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143例健康人群及103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c C virus,HCV)感染人群STAT2的rs2066807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 STAT2rs2066807湖南地区正常健康人群中GG型和CG型分别为134例(93.7%)、9例(3.1%);等位基因G和C分别为277例(96.9%)、9例(6.3%);HCv感染病人组的GG、CG型分别为96例(93.2%)、7例(6.8%),等位基因G、C分别为199例(96.6%)、7例(3.4%).健康对照组与HCV感染病人组rs206680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等位基因患宫颈癌疾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24,95%CI:0.34~2.52). 结论 STAT2的SNP rs2066807未显示与HCV易感相关.
作者:袁媛;钟待鸣;张钢;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造成长沙市某镇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的病例定义和调查问卷进行现场个案调查,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初步确定可疑餐次、可疑食物等危险因素,并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以掌握可疑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可疑环节.采用实验室检验检测技术对可疑剩余食品、病例呕吐物、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综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该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结果 本次事件共有病例91例,罹患率约为4.50%(91/2 020).病人以呕吐、恶心、心悸、头晕、手脚抖动、乏力、头痛为主.病例潜伏期短数分钟,长3h,中位数为40min.调查结果显示进食4月23日晚餐以及进食该晚餐的发肉杂烩是造成本次事件的可疑餐次和可疑食物.采集的病例呕吐物、血液、发肉杂烩标本中检出盐酸克伦特罗,其它标本中未检出. 结论 此次事件为一起聚餐引起的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中毒食物为4月23日晚宴提供的、制作加工好的成品菜“发肉杂烩”.
作者:刘如春;张锡兴;陈田木;胡艳红;谢强明;李亚曼;胡伟红;胡世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汝城县2010 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汝城县手足口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2年汝城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472例,死亡4例,发病率有急剧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2012年发病时间明显提前,集中在3-6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3.88%,≤3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危人群,占发病总数的75.85%;发病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2.84%);病原监测结果显示病原体有EV71型、CoxA16型和其它肠道病毒,优势毒株每年变化,2012年主要由EV71型感染为主,占送检标本的81.63%. 结论 汝城县手足口病疫情较重,加强3岁以下散居儿童监管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早期症状的综合防治策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和死亡.
作者:谭红云;朱晓英;朱金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掌握丹阳市水痘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规划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 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水痘疫情资料. 结果 2011-2012年丹阳市水痘年均发病率为72.14/10万;城区发病率为130.83/10万,农村发病率为47.67/10万,城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x2=385.90,P<0.01);男女性别比为1.22:1,男多于女;4-6月、1月及11-12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7.27%和41.39%;学生和幼托儿童发病分别占51.50%和22.06%,职业高峰明显;1~~15岁年龄组占76.15%. 结论 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疫苗范畴,降低适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应加强疫情网络预警监测分析工作,减少水痘暴发癌情的发生.
作者:袁卫建;徐建芳;杭纪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汝城县开展多次麻疹疫苗强化接种后1~~15周岁健康儿童的抗体水平,为继续制定免疫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全县1~~15周岁少年儿童血液,利用酶联免疫间接法(ELISA)定性检测血清中的麻疹病毒IgG抗体. 结果 共检测43 982份血清,其中阳性41 778份,阴性2 204份,总体阳性率为94.99%.不同乡镇间以县城周边的麻疹抗体阳性率高,而边远乡镇麻疹阳性率相对较低.10~15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33%,明显低于1~3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9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65,P<0.05),全目标年龄阶段男女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36,P>0.05). 结论 强化免疫效果好,仍需加强对10~15岁大年龄组少年儿童麻疹疫苗的复种.
作者:朱敏燕;朱晓英;邹月娥;游晓敏;叶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长沙市13~18岁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长沙市共抽取12所初中和12所高中的16 843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灯光视力表箱检查视力,应用Epidata3.20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长沙市中学生总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1.44%,女生(74.47%)显著高于男生(68.20%)(x2=80.79,P<0.001).总体来说,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除16岁组和18岁组以外,其他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01).轻度视力不良、中度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8.64%、22.35%和40.44%.13~~18岁青少年轻度和中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稳定的趋势,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16岁之前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升高趋势,而后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长沙市13~18岁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增加的趋势.建议动员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共同配合,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来预防中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
作者:李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长沙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长沙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长沙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79 604例,重症病例142例,死亡病例26例,2008-2012年长沙市手足口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发病高峰为4-7月,病例以散居儿童及幼托机构儿童为主,5岁以下婴幼儿占报告病例的93.94%,男性多于女性.实验室诊断病例的病原体以EV71病毒为主,占57.57%. 结论 长沙市手足口病发病有逐年增加趋势,应在本病的高发季节前针对高发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李亚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医疗机构防护用品类应急物资的储备与使用情况,更好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防护用品类应急物资储备计划、方案、预案等提供依据. 方法 对北京市朝阳区范围内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对医疗机构的相关领导采用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3份,回收37份,回收率86.0%.调查结果显示:在二、三级医院:防护服储备量范围90~~1 000件、中位数235件,N95或同防护级别及以上防护口罩储备量范围425~2 500个、中位数1 500个,胶靴储备量范围0~80双、中位数10双,护目镜储备量范围10~ 98付、中位数43.5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护服储备量范围0~ 600件、中位数90件,N95或同防护级别及以上防护口罩储备量范围0~~ 960个、中位数100个,胶靴储备量范围0~~36双、中位数2双,护目镜储备量范围0~ 247付、中位数5付.在调查的37家医疗机构中有16家医疗机构没有渠道储备,占43.2%,有19家医疗机构储备的应急物资在发生卫生应急事件时可供使用至少7d的占51.4%;访谈发现:二、三级医院有部分经费用于应急物资的采购与维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专门的应急物资储备经费,所有经费来源都是白备经费.各医疗机构不清楚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及数量. 结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区各级医疗机构防护用品类应急物资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阳区应急物资保障的重点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由政府牵头,建立相对统一的医疗机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或保障标准和常态的应急物资的经费保障机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保障预案.
作者:张占岭;张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省级三甲医院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97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资料,对不同诊疗科室人员外照射剂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全年个人剂量高值为3.8 mSv,≤0.20 mSv的人数为26人(26.8%),0.2~1.0 mSv之间60人(61.9%),≥1.0 mSv11人(11.3%).个人剂量高值为PET CT(正电子融合X射线体层扫描)工作人员. 结论 各科室外照射防护水平均达到国家标准,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个人剂量水平低,PET-CT个人剂量水平高,暂未发生放射性职业病人.
作者:李忠伟;倪千喜;蔡奕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感染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制作兔腹部开放伤动物感染实验模型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致伤后放海水浸泡20 min,对照组致伤后不放海水浸泡.于伤后0、12、24、48、72 h进行大体观察及细菌学定量检测,细菌学鉴定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 结果 两组动物伤口单位组织中细菌数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且同一时间实验组细菌数比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动物伤口感染主要细菌有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弧菌,血液感染主要细菌有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细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率大于70%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哌拉西林、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大于70%的抗菌药物包括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 结论 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应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联合抗感染治疗.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王大鹏;刘瑾红;何立东;胡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流动人口较多地区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如何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方法 选取148例在江干区人民医院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和同期正常早孕妊娠的165例早孕女性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对调查对象的年龄、生活习惯、孕次、性生活时间、避孕方式、盆腔手术史、慢性盆腔感染史、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结局等可能影响异位妊娠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出导致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宫内放置节育器、慢性盆腔感染史、口服紧急避孕药、异位妊娠史(OR=2.803、6.653、2.136和1.315,P均<0.05)等是导致流动人口较多地区的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慢性盆腔感染史、无避孕措施、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紧急避孕药和不严格工具避孕等因素是导致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特别是在外来务工育龄女性聚集区,争取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率,从源头减少EP的发生.
作者:陈岳秋;胡秀美;王夏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祁阳县肝吸虫流行状况,为制定肝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疫区2个乡镇9个村和非疫区13个乡镇13个村调查肝吸虫流行情况.病原学检测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肝吸虫虫卵. 结果 疫区2个乡镇共调查7 610例,检出肝吸虫感染人数6 950例,肝吸虫感染率91.32%,调查非疫区共13个乡镇共13个村,调查人数为3 000例,共检查肝吸虫感染人数18例,肝吸虫感染率为0.60%.肝吸虫疫区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非疫区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56.85,P<0.05);与肝吸虫感染有关的主要因素为:饮食习惯(喜欢吃生鱼片)(x2 =1 156.35,P<0.05),生活习惯(菜刀生熟不分)(x2=744.35,P<0.05). 结论 祁阳县疫区肝吸虫感染率高于非疫区,与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有较大的关系.
作者:刘凤姣;李立成;傅奇勇;朱石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糖尿病患者食物中钙摄入的情况以及和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探讨社区居民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 方法 采取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四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75岁在册管理糖尿病患者中抽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共311人进行上门健康问卷调查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并对干预组给予营养学干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及连续3d24h膳食回顾;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检测静脉和末梢空腹血糖.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糖尿病患者总体钙摄入中位数为524.6(375.5~~733.7)mg/d,摄入达标者仅占调查对象的13.2%.其中男性钙摄入量高于女性(P<0.05);干预组干预后钙摄入人群分布情况、钙摄入量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摄入量和血糖控制水平未见统计学关联(P>0.05).干预后总体样本血糖控制不良组钙摄入量高于控制良好组(P<0.05). 结论 上海市徐汇区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钙摄入量普遍不足,营养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膳食钙结构更为合理,干预效果良好.应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女性的膳食干预.
作者:沈慧;钱孝琳;王飞;张小红;陆璐;李申生;王文祥;顾海雁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