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属硫蛋白治疗硫酸镍致肾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邹学敏;李梓民;刘清国;袁萍;吴成秋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 硫酸镍, 肾损伤, 抗氧化
摘要: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硫酸镍致小鼠肾脏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清洁级昆明(KM)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硫酸镍(Ni+2)染毒组,低、中、高剂量MT治疗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镍染毒组灌胃2.5 mg/kg·bw硫酸镍溶液;MT治疗组在给予Ni+2染毒后再分别按5.0、10.0、20.0 mg/kg· bw剂量灌胃MT.各组灌胃时间均为15 d,每日一次;灌胃体积均为0.1 ml/10 g·bw.实验结束麻醉处死动物采血,取双肾脏作病理学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BUN和CRE含量;试剂盒检测肾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镍染毒小鼠血清BUN和CRE增高、肾组织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高(P<0.05).MT治疗后与镍染毒组比较小鼠血清BUN和CRE降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P<0.05);MT治疗后肾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细胞管形消失,核坏死、出血等病变明显改善,其中以高剂量MT治疗肾损伤效果更佳. 结论 金属硫蛋白对镍致小鼠肾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属硫蛋白治疗硫酸镍致肾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硫酸镍致小鼠肾脏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清洁级昆明(KM)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硫酸镍(Ni+2)染毒组,低、中、高剂量MT治疗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镍染毒组灌胃2.5 mg/kg·bw硫酸镍溶液;MT治疗组在给予Ni+2染毒后再分别按5.0、10.0、20.0 mg/kg· bw剂量灌胃MT.各组灌胃时间均为15 d,每日一次;灌胃体积均为0.1 ml/10 g·bw.实验结束麻醉处死动物采血,取双肾脏作病理学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BUN和CRE含量;试剂盒检测肾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镍染毒小鼠血清BUN和CRE增高、肾组织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高(P<0.05).MT治疗后与镍染毒组比较小鼠血清BUN和CRE降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P<0.05);MT治疗后肾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细胞管形消失,核坏死、出血等病变明显改善,其中以高剂量MT治疗肾损伤效果更佳. 结论 金属硫蛋白对镍致小鼠肾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邹学敏;李梓民;刘清国;袁萍;吴成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部队机关团以下干部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某部队机关团以下干部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分析其患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一般情况、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尿酸)及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结果 528例体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患者154例(男141例,检出率30.12%;女13例,检出率21.67%),检出率为29.17%.脂肪肝患者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尿酸、高血糖、高BM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 结论 某部队机关团以下干部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尿酸、血糖、BMI等密切相关.

    作者:杨伟峰;伍大勇;周卉;石川;巩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的影响. 方法 对福田区益田社区181例老年慢性病人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调查、评估、干预,并进行健康管理前后效果评价. 结果 181例老年慢性病人生活方式得到明显优化,体育锻炼习惯有显著改善(P<0.05),膳食结构更加合理,低盐饮食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通过一年的健康管理后,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均较健康管理前明显提高,慢性病与非药物治疗知晓率也明显提高(P<0.05).其它遵医及服药依从性也有明显改善. 结论 对社区老年慢性病人进行健康管理可控制和减少老年人由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维护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延;袁芹;张丽;向莹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起误食断肠草引起家庭性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一起家庭性食物中毒发生原因,预防以后发生类似中毒事故. 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从剩余汤渣样品中检出钩吻碱甲和钩吻碱子,并且从煲汤材料鸡血藤中鉴别出断肠草. 结论 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因为6名患者误食了混有断肠草的鸡血藤汤而引起的.

    作者:龙军标;周金森;梁志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肥胖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及预防保健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肥胖儿童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和预防保健效果. 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口腔科进行检查治疗确诊为龋齿的儿童共330例,通过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进行调查问卷和预防及保健治疗. 结果 肥胖儿童龋齿主要发生在4~6岁年龄段,而正常组儿童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上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龄、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户外活动、吃油炸食品、吃甜食、喝饮料是肥胖儿童发生龋齿的主要影响因素.窝沟封闭及口腔保健后,正常体重组效果明显,超重及肥胖组效果不明显. 结论 肥胖儿童作为特殊情况,龋齿发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除了已知的龋齿危险因素外,还有口腔卫生行为及饮食的影响.现有的预防手段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研究预防及治疗方法.

    作者:姚林洁;林非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采用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对两组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61.70%和93.62%,无效率明显降低,仅为6.38%,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相比,采用系统性综合护理的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情感分值、一般情感指数、健康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评价均有所提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深入推广应用.

    作者:王璐;马健;马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株洲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株洲市主动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制定株洲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株洲市内所有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2008-2012年的求询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4 413名求询者中,23 745人进行了HIV检测,检测率97.26%.HIV阳性者141名,阳性率为0.59%.求询者集中在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占70.09%,初高中文化者多见.141名HIV阳性检出者中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占81.56%,且检测人数和阳性患者在逐年增多(P=0.000),进一步分析阳性检出率不断攀升的原因与株洲市商业性性行为日趋频现和男男性接触人群主动检测增多有关. 结论 应对青壮年人群进行广泛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加强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从事性服务工作者的行为干预措施.

    作者:冀乃宏;陈鹏;叶清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湖南省2008-2011年医疗纠纷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医疗纠纷的基本情况,探讨其原因和防范措施. 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湖南省医疗纠纷监测资料,按医疗纠纷发生的时间、地区、原因及处理措施分类汇总整理. 结果 研究期间,湖南省共上报医疗纠纷15 484起,年平均纠纷发生率为9.134/10万.住院患者中医疗纠纷发生率高(934.41/10万),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以患者无理取闹(占37.27%)和服务沟通不畅(占29.91%)所导致,医患双方协商为医疗纠纷的主要解决途径.结论 湖南省医疗纠纷发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加强医疗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打击非法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将有助于医疗纠纷的防范.

    作者:袁鲲;陈立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腹腔镜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传统的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生活质量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洁;王燕;郎雁;金晶;孙冬岩;张水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18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MRS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吸烟、住院天数和早期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等可能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痰培养阳性前的住院时间和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MRSA所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住院时间,对防止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何晓锋;曹晋桂;张虎;王健康;吴镝;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常州市国家级麻疹监测点武进区正常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常州市国家级麻疹监测点2009-2012年正常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情况,为确定麻疹易感者及其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常州市武进区0~、1~、3~、5~、7~、10~、15~、≥20岁共八个年龄组血清1 612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 结果 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9.33%,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 617.37mIU/ml.四年间GMC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人群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49.50%~9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82,P<0.001),不同年龄组GMC为697.07~1 432.76 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98,P<0.001). 结论 继续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力度,结合麻疹疫情对一定年龄的人群实行强化免疫.

    作者:薛京昌;卞琛;徐晓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何预防疫苗接种反应及相关事件

    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针次增多,虽然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但是预防接种相关事件时有发生,使得预防接种反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预防和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减少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因预防接种相关事件引起的烦恼,笔者认为应认真落实好日常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疫苗进货渠道、保持接种环境舒适干净、过细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把预防接种相关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

    作者:邱仁祖;周志华;周美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岳阳市岳阳楼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岳阳市岳阳楼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知晓和利用情况,为促进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自拟调查问卷,对岳阳楼区3 27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居民对社区卫生中心知晓率为77.3%;50.9%的居民去就过医.近两周患病就诊地点和住院机构的选择上看,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分别为26.9%和19.8%.多因素分析发现:“距离近”和“对卫生服务中心了解”是居民易于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因素.结论 岳阳楼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和利用率不高,需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居民对其的知晓率和信任度.

    作者:苏从旭;陈艳芳;张艳;李杏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手卫生情况执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有效的手卫生执行措施. 方法 调查六个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290人,其中护士200人,工人90人.采取问卷和现场观察模式调查其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执行情况. 结果 护士对手卫生知识掌握和实际操作合格率均高于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卫生指征各项执行率护士均高于工人(P<0.05),但执行情况均不理想,仅处理污染物品后和下班前执行率达100%. 结论 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应从制定规划、加强监督使用相应配套设施去保障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刘兰英;黄艾琼;戴红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生经血液传播疾病相关知识、态度与实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生对血液传播疾病的认知、态度与实践行为等,为健康教育、职业防范及控制血液疾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目标抽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从某院定点20所高校护理系实习生中随机抽取35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结果 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了解不全面,存在不安全行为,应加强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及健康教育. 结论 护生对血液传播疾病有一定认识,但不够准确和全面.有必要开展血液传播疾病的知识培训.

    作者:李玉莲;蔡益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银市2012年疾病谱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白银市2012年疾病谱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采取针对性的疾病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按照疾病系统和病种对白银市2012年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机构进医院信息平台”录入的门诊、住院部的就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①2012年白银市医疗机构疾病谱报告工作覆盖率为99.22%;②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报告各类疾病6 357种,病例总数948 329例;住院部报告各类疾病3 622种,病例总数97 682例,门诊和住院就诊比为1∶9.71;③疾病按系统分类:门诊前3位的是呼吸系统(29.71%)、消化系统(16.1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0.32%),住院前3位的是呼吸系统(17.95%)、妊娠分娩和产褥期(15.46%)、循环系统(14.46%);④疾病按单病种分类:门诊前3位的单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14.52%)、胃炎(3.74%)和感冒(3.35%);住院前3位的单病种为正常分娩(6.89%)、头位顺产(3.22%)和肺炎(2.86%);⑤在疾病经济负担排序中,门诊病例居于前3位的疾病分类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门诊病例总费用的49.08%,住院病例居于前3位的疾病分类为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住院就诊病例总费用的43.87%. 结论 呼吸道疾病是白银市的主要疾病病种,应作为白银市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万国生;王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护理干预对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4月邯钢职工医院接种室进行预防接种发生不良反应的33例儿童临床资料,调查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接种307例儿童随机分为研究组177例和对照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儿童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评价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满意程度. 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有儿童体质、疫苗质量、接种时间、药物影响和接种后作息.接种后,研究组发热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9.37,P<0.05);研究组家长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满意率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82.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3,P<0.05).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中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曼君;连庆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

    目的 观察弓形虫培养上清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影响. 方法 取对数期生长的SGC-7901细胞接种于细胞培养板中,实验组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数量(1×106、1×107、1×108/ml)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RPMI-1640培养液,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24 h后细胞形态;计数细胞,绘制生长曲线;MTT法测定培养24、48、72 h后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弓形虫培养上清作用24 h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 结果 经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作用24 h后,胞质中颗粒明显增多,细胞密度有所降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经1×106、1×107、1×108/ml弓形虫培养上清作用24、48、72 h均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作用24 h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强. 结论 弓形虫培养上清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

    作者:潘咏梅;徐长根;朱阳泉;姜璐;李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湖南省2000-2012年血吸虫病主要疫情指标综合分析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00-2012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 方法 从湖南省相关部门的血吸虫病疫情档案资料和有关数据库中,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样20个血吸虫感染率在1%以上的居民村,分析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感染度,耕牛血吸虫感染率,钉螺和感染螺孳生密度等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血吸虫病情指标和钉螺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从2000-2012年,湖南省居民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人群血吸虫感染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1),下降幅度分别为64.49%、75.87%、22.22%.与此相反,病人血吸虫感染度呈现上升趋势(P<0.01),上升幅度为30.68%.钉螺孳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活螺密度和感染螺密度呈现同向波动变化.终宿主感染性指标与钉螺指标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 从2000-2012年,除病人感染度上升外,其它血吸虫病感染性指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钉螺指标的变化与终宿主感染性指标的变化间没有相关性.

    作者:李胜明;罗志红;赵正元;文师吾;任光辉;易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湖南省TB/HIV双感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双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双感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全省161例双感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 结果 双感患者的依从性为80.1%,单因素分析显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民族(P=0.047)、文化程度(P=0.034)、年龄(t=-2.543,P=0.012)、家庭人口数(t=-2.260,P=0.025)、家庭年人均收入(t=2.258,P=0.025)、居住地到抗结核治疗机构距离(t=-2.672,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37)、居住地到抗结核治疗机构距离远(OR=1.020)是影响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结论 要增加双感患者治疗依从性,应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适当为贫困患者适当提供补助.

    作者:张传芳;张贻瑞;范江静;徐祖辉;包昌琳;李艳红;唐益;白丽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