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花青素对氨基脲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拮抗作用

朱乐玫;袁萍;张贝贝;王维芬;凌娅;文静;李东阳

关键词:氨基脲, 原花青素, 雄性小鼠, 生殖毒性
摘要: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氨基脲(SEM)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拮抗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SEM染毒组、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SEM染毒组先按56.25 mg/kg·bw SEM溶液灌胃染毒2周,再继续灌胃去离子水4周;3个剂量PC保护组,先分别灌胃PC 100、200、400 mg/kg· bw4周,继续分别灌胃同剂量SEM溶液2周;以上各组动物均按10 ml/kg· bw体积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6周剖杀,取其血液和组织器官检测生殖相关指标. 结果 PC保护组睾丸形态较SEM染毒组有所改善,且随PC剂量的加大改善较明显;低、中、高剂量PC组小鼠精子数、精子活动度较SEM组增加,畸形率降低;血清T、LH、FSH含量均高于SEM染毒组,SOD、GSH-PX活力上升、MDA、GSH含量下降与SEM染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PC可保护SEM对雄性小鼠亚慢性生殖系统的损伤;抗氧化损伤是PC保护SEM致生殖损伤的重要机制.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某大学新生麻疹、风疹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风疹和麻疹的抗体水平. 方法 新生入校体检时,随机采集大学新生的血清标本171份,用ELISA法检测麻疹、风疹IgG抗体. 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2.51%( 124/171),风疹抗体阳性率为57.31%(98/171),城市和农村大学新生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新生对风疹的免疫力较低,对麻疹的免疫力也未达到保护水平,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接种麻风二联或麻风腮三联疫苗.

    作者:邓玲萍;李建华;聂时位;肖健秋;彭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正态分布理论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公平精确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衡量方法是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基础.利用正态分布原理将定性的评价指标转化成量化的标准分数从而进行统计和衡量,能够有效改善定性评价指标模糊和随机的弱点.文章通过介绍标准分数的概念和在指标评价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为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在结果处理部分的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闻德亮;孙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地尔硫卓治疗高龄老年重症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盐酸地尔硫卓(合贝爽)注射剂在治疗高龄老年重症高血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60例年龄≥70岁,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2h内静脉注射合贝爽1~40 μg/kg·min速度维持静滴;对照组30例,2h内静脉注射硝酸甘油5~100 μg/kg·min速度静滴.测定两组用药前、2h后心电图,观察心率(H-R)、ST-T、SBP、DBP.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压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HR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有1例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调整输液速度后消失,未有严重低血压或心功能不全.对照组有6例出现头昏、发胀、心慌,5例有明显头痛,其中2例不能耐受停止治疗.两组较治疗前ST-T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低血压和心功能不全. 结论 合贝爽治疗高龄老年重症高血压的疗效确切,起效较快,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玉红;秦桂华;吴敬伟;钱春贤;陈爱军;金雅琼;卢飞;卜云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8 -2011年上半年4 093例尿培养实验室检测资料,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2008 - 2011年间不同阶段比较,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及主要真菌的构成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球菌中屎肠球菌构成比上升趋势明显;药物敏感性比较,仅大肠埃希菌对二、三、四代头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除大肠埃希菌对部分二、三、四代头孢敏感性降低较为显著外,其他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总体保持稳定.

    作者:李露池;颜仕鹏;潘慧琼;沈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现状及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模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预防医学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才现状令人堪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而且与国家安全稳定息息相关.本文旨在描述我国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和综合我国高校现有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并构想与探索我国应急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作者:杨土保;孔繁晶;魏捷;秦家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26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 方法 在荆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22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结果 226例患者中年龄集中在6~14岁(83.19%),以小学高年级学生居多;自从疫情出现后每月都有散发,但以1月的冬季、5月和6月份的春末夏初居多;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43∶1;城镇发病率占87.17%高于农村12.83%;临床上以腮腺肿痛、发热、头痛、食欲不佳、乏力等为主要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12.39%.病程9~14 d. 结论 加强腮腺炎的监测和传染源管理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

    作者:赵文莉;刘华平;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肾移植术后隔离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肾移植术后隔离病房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 2010年8月的80例肾移植手术后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2009年12月- 2010年2月的患者为常规护理组,2010年3月后患者为优质护理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知晓医务人员、疾病基本知识知晓、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知晓、情绪稳定等指标. 结果 两组在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知晓医务人员、疾病基本知识知晓、药物知识和功能锻炼知晓、情绪稳定等方面,优质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护士对患者各方面的知晓情况、观察病情的及时性及对患者心理变化的了解并采取及时的沟通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隔离病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促进了护理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护患和谐,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信任感以及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作者:雷芬;叶桂荣;游丽娟;姚琳;李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 方法 入选EH患者100例,为初次尚未服药治疗或服药后但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分为1、2、3级,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LVMI> 125 g/m2(男)或> 120 g/m2(女),为LVH.分为LVH(46例)组和无LVH(54例)组.另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GF-1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100例EH患者降压治疗3月后再次测定血压与血清IGF-1水平. 结果 EH患者血清IGF 1水平(358.6±52.6)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42.5±41.3)ng/ml,血清NO水平(41.5±23.7)μmol/L低于对照组(82.1±20.8)μmol/L.EH组血压1~3级间血清IGF -1的水平(分别为257.6±45.3、329.4±32.8、412.3±41.5 ng/ml)随着EH级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级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的水平(分别为63.4±15.2、48.5±19.8、32.5±21.6μmol/L)随着EH级数的增加而降低且不同级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伴LVH者血清IGF-1水平(387.4±35.8)ng/ml高于无LVH者(296.6±40.2)ng/ml,血清NO水平(34.3±18.2)μmol/L低于无LVH者(57.9±22.2) μmol/L.EH组经药物治疗3月后血压达标者的血清IGF-1水平(259.2±42.6)ng/ml低于血压未达标者(324.6±37.2) ng/ml,血清NO水平(75.6±12.9) μmol/L高于血压未达标者(46.2±15.3)μmol/L. 结论 EH患者IGF-1升高,NO降低,可能参与高血压LVH的调节.其水平可以较好地反映LVH的程度.

    作者:左奇玉;匡希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油田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长庆油田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通过系统抽样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参加健康体检和建立社区居民档案的3 874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慢性病及代谢综合征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关系. 结果 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男性19.9%,女性12.9%.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显示男性(OR 2.06,95%CI 1.63~3.69)、夜班工作(OR2.47,95%CI 1.02~5.98)、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7.0mmol/L)(OR 12.88,95%CI 4.07~40.79)、使用利尿剂(OR2.25,95%CI 1.42~3.57)、超重/肥胖(OR 1.58,95%CI 1.01~2.48)/(OR 2.90,95%CI 1.79~4.69)、高血压(OR 2.35,95%CI 1.52~3.61)、高甘油三酯血症(OR 3.13,95%CI 2.12~4.63)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升高相关,而退休(OR 0.21,95%CI 0.12~0.38)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降低相关. 结论 男性、夜班工作、2型糖尿病、使用利尿剂、超重/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退休可能是保护因素.

    作者:杨泽福;陈虎;何仲生;韩正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8-2010年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内表面积尘量和微生物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管道内表面积尘量和微生物污染情况. 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1 ]要求,对湖南省多家宾馆、医院和超市等公共场所的通风系统积尘量和微生物污染进行采样监测. 结果 三年来,医院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83.8%、95.4%、95.4%;酒店、宾馆三个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83.3%、66.7%、100%;商场的三个指标合格率分别为27.3%、72.7%、100%. 结论 医院、宾馆、酒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三年来卫生状况比较好,大型商场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工作需要继续加强完善.

    作者:易亮;陈贵秋;李世康;庄世峰;宋江南;高琼;朱应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部队结核病聚集流行的现场调查与控制研究

    目的 探讨部队某部新兵连一起结核病聚集的流行因素,控制结核的进一步蔓延. 方法 对该部所有新兵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异常者进行痰结核菌检查,查找结核菌,确诊结核病人,追踪传染源. 结果 2008年2月- 2009年2月1年内,640名新兵中共确诊活动性结核34例,罹患率5.31%.时间分布呈现两个小高峰,在春秋季.PPD检测人数扩大到新兵密切接触者,共833例,阳性共598例,结核感染率71.79%;强阳性48例,强阳性率5.76%.大大高于对照的未发病部队(P<0.01). 结论 首发病例的误诊和未隔离是本次暴发的源头.应加强上下级卫生防疫部门的沟通,采取综合性的结核病防治措施,预防结核病的聚集流行.

    作者:赵文娟;张翠英;李桥;张敬娟;董恩军;高玉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高校2003-2010年学生结核发病情况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调查现阶段某高校学生结核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改善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所调查的大学2003 - 2010年结核病疫情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被调查高校结核病发病率控制在57.65/10万~162.50/10万.结核病患者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患者在户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服药可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结论 控制结核病的发病,应加强体检和日常监测、PPD试验、预防性服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治疗,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校玉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探讨鼻腔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9例鼻腔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作为观察组;共有18例患者采用了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院时的治疗满意度及复发情况. 结果 两组均无并发症及复发病例,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满意率为39例(95.12%),对照组为13例(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 结论 与传统手术方法比,鼻内镜下手术及微波治疗鼻腔血管瘤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并获得患者好评.

    作者:汪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海市普陀区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目的 了解普陀区本市产妇和外来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产妇的问卷调查,了解产妇及家庭一般情况、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数据由Epidata2.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1.0软件对录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本市、外来产妇在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本市、外来产妇在产时、产后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产妇年龄、丈夫户籍、丈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论 1、本市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优于全国其他地区,且近几年有所提高.2、外来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有所改善,但与本市产妇比较仍有明显差距.3、外来、本市产妇在产时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存在差异.4、调整卫生服务策略,提高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

    作者:王春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7例(16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23个,恶性结节39个.与手术病理所见的结节边缘、钙化、囊变、包膜侵犯及颈部淋巴结等对照分析,比较术前超声与MSCT的显示正确率,及超声与MSCT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 超声与MSCT对甲状腺结节囊变、晕环及和颈部肿大淋巴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对结节边缘的显示优于MSCT(P<0.05),而对于结节内钙化的显示MSCT优于超声(P<0.05).超声与MSCT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符合率均低于两者联合使用(P<0.05). 结论 超声与MSCT均可较好地显示甲状腺结节,两者联合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于军;于芃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胱抑素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浓度在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中的变化规律及Cys C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肾脏损害方面较尿素(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的优越性. 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6- 12月份SLE患者11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CysC、Urea、Cr、β2-微球蛋白浓度及24 h尿蛋白并以24 h尿蛋白为依据将其分为尿蛋白正常的单纯SLE组及尿蛋白异常的蛋白尿组,蛋白尿异常组再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并作ROC图比较各个指标的诊断效能. 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组血清Cys 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Urea、Cr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图下的AUC显示CysC的诊断效能优于Urea、Cr,和β2-微球蛋白相当. 结论 血清CysC较Urea、Cr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的肾损害及进程方面更敏感,是反映狼疮肾炎病情尤其是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刘新平;谭功军;蔡小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肝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肝损害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 结果 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共有195例(63.93%)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3~6岁组、男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68.25%,77.77%)高于其他年龄组及女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而发生肝功能损害患儿的病程(7.4±2.5)d、发热时间(8.2±3.6)d及热峰(38.48±1.72)℃明显高于未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患儿(4.4±1.3)d、(5.7±3.1)d、(37.49±1.92)℃.并且病情越重,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与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对肝功能损害高危患儿应加强其监护及早期护肝治疗.

    作者:谭丽梅;苏嬿莉;叶家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 方法 96例哮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哮喘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10 mg口服,每晚1次,连用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及大呼气峰流速(PEF),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对照组仅PEF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哮喘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孟鲁司特能够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厉志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汽车电子配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

    目的 识别、评价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 - 2007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铅烟、二氧化锡、噪声等. 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该项目就职业卫生方面而言可行.

    作者:杨金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对铅中毒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对慢性铅中毒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将375例儿童分为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52例,高铅血症组131例,慢性铅中毒组92例.对比分析上述3组儿童的红细胞参数. 结果 3组儿童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均数不全相等;正常对照组的RBC、Hb、Hct显著高于高铅血症组(P<0.05),高铅血症组的RBC、Hb、Hct显著高于慢性铅中毒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高铅血症组的MCV、MCH、MCH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铅中毒组的MCV、MCH、MCH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高铅血症组(P<0.05).结论慢性铅中毒可以导致患儿的红细胞参数包括RBC、Hb、Hct、MCV、MCH、MCHC等不同程度降低,MCV、MCH、MCHC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诊断高铅血症与慢性铅中毒.

    作者:龚志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