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阳;黄宏君;吴白平
目的 通过测量白血病患者照料者的护理负担,以了解照料者的照顾负担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照料者护理负担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方法 以Zarit护理负担量表为测量工具,采用横断面调查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对面结构化访谈收集调查问卷,对白血病患者家属的主要照料者的护理负担进行测量. 结果 照料者护理负担得分为(33.2±17.6).照料者的慢性病对护理负担有显著性影响,经济影响是护理负担的危险因素,而睡眠时间,自尊和心理一致感是护理负担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 白血病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的改善措施应当围绕改善照料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增强照料者应对能力等措施来缓解护理负担的发生.
作者:杨小湜;郝一鸣;杨莹;朱珂;刘卓刚;王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的结果,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武冈市妇幼保健院产检为HBsAg阳性的产妇45例,产后对其乳汁进行乙肝病毒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 结果 母血HBV DNA(+)和母血HBV DNA( -)在产妇乳汁中检出HBsAg(+)、HBe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检为乙肝病毒携带的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应以乳汁进行HBV DNA的鉴定结果作为参考,加上随访母乳喂养儿的情况,综合评定后才能作出判断.
作者:唐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现阶段某高校学生结核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改善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所调查的大学2003 - 2010年结核病疫情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被调查高校结核病发病率控制在57.65/10万~162.50/10万.结核病患者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患者在户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服药可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结论 控制结核病的发病,应加强体检和日常监测、PPD试验、预防性服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治疗,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校玉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情况. 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检测8 5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 结果 8 536例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为25.7%,男女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幽门螺杆菌血清尿素酶抗体阳性率经x2检验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并不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 结论 长沙地区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及其高致病性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月梅;王敏;张婷婷;周志芳;蒋洪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生理测试法观察有无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90例6~7岁符合标准的乳磨牙中龋初诊患儿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龋洞充填术.A组给予心理干预,B组无心理干预.分别在T0(分诊时)、T1(治疗开始时)、T2(治疗开始后5 min)、T3(治疗结束5 min)不同时间点测患儿的血压、脉搏. 结果 二组患儿在T0时的各项生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1时生理值均较T0时升高,B组升高较A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2时生理值均较T1时有所下降,A组下降较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3时的生理值均降至低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患儿牙科诊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可缓解儿童牙科畏惧症.
作者:宋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创造了复杂的微生物生态学,任何因素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组群的平衡,可能会引起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SIBO的病因通常是复杂的,与多种因素及疾病相关.本文就小肠细菌过生长相关疾病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阴长晴;杨幼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砷暴露能够引起多种疾病和病理损伤.目前氧化应激机制是砷毒性的研究热点.砷通过扰乱氧化/抗氧化平衡,从而引起细胞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活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线粒体、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抗氧化防御系统等方面的改变.本文将就砷的氧化应激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白彩军;刘丹;李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1 519例健康人群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转氨酶(ALT)和尿酸(UA)水平分析,了解不同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 方法 回顾收集1 519例健康人群体检资料,对FBG、TG、TC、UA及ALT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女性TC、TG、UA、FBG、ALT的检测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50~至70~岁年龄组TC、TG、UA的检测均值明显高于20~至40~岁年龄组(P<0.05),FBG的检测均值7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其它各年龄组(P<0.05).男性TC、FBG、UA的检测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ALT的检测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TG以40~岁年龄组为高,明显高于其它各年龄组(P<0.05),男性各年龄组的ALT、UA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 结论 中老年人多项生化指标检测水平处于高水平,应提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预防各种慢性老年疾病的发生.
作者:伏钢;彭艳华;袁华敏;周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学生2009年沙眼患病情况与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为中小学学生沙眼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2009年对全校学生进行沙眼检查,发放岳阳楼区疾控中心设计的《学生体格检查健康评价回报卡》和《学生沙眼卫生常识调查表》,对回报卡和有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朝阳小学2009年学生沙眼患病率13.16%,一年级学生沙眼检出率16.64%,明显高于全校平均沙眼检出率(x2=14.77,P<0.05).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增加,小学生沙眼患病率也逐渐降低(x2=69.95,P<0.05).小学生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普遍较低.学生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越高,沙眼患病率检出越低(x2=225.76,P<0.05). 结论 加强有关预防沙眼的卫生常识的宣传是降低小学生沙眼患病率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切实可行的办法.学校应在改善卫生设施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及家长防治沙眼知识的宣传.
作者:王霞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试图了解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科研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8家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的10位ICU护士长进行质性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面谈和电话访谈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剖析护理管理者视角下开展护理科研过程中的挑战主题和应对策略主题. 结果 护理科研对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挑战集中于护理科研设计、统计学应用、文献搜寻及评价和医院对护理科研的认可程度等四方面,成功的经验主要集中于利用多元的知识获取途径,积极参与科室的各项相关科研活动和在护理科研团队中纳入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专业人员等三方面. 结论 探讨护理管理者视角下护理科研中的挑战及经验,对于减少对护理科研的畏惧心理、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晓春;柏兴华;王爱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模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预防医学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才现状令人堪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而且与国家安全稳定息息相关.本文旨在描述我国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和综合我国高校现有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并构想与探索我国应急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作者:杨土保;孔繁晶;魏捷;秦家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定义: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1%左右,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近几年甲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众多研究表明甲减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甲减除了可引起血脂异常外,还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生化指标产生影响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风险.甲减可通过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生化指标如: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DDI)的影响而改变血液的凝血纤溶平衡,进而促进血栓形成或有出血倾向.现将甲减对纤维蛋白原、TAFI、VWF、PAI -1、DDI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徐静梅;孙玉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了解某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 254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结果 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 25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53株(15.4%),革兰阴性杆菌2 537株(59.6%),真菌1 064株(25.0%).按标本来源,痰液检出阳性率高(51.4%),其次为尿液(16.4%).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气肠杆菌为主,其中前三种细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0.2%~8.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分离出的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及氯霉素的耐药率低.结论 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病原菌主要来自痰液、尿液、血液的标本.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的产生.
作者:曾玲;段贞;蔡瑞云;谭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浓度在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中的变化规律及Cys C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肾脏损害方面较尿素(Urea)、肌酐(Cr)、β2-微球蛋白的优越性. 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6- 12月份SLE患者110例,分别测定其血清CysC、Urea、Cr、β2-微球蛋白浓度及24 h尿蛋白并以24 h尿蛋白为依据将其分为尿蛋白正常的单纯SLE组及尿蛋白异常的蛋白尿组,蛋白尿异常组再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并作ROC图比较各个指标的诊断效能. 结果 轻度、中度、重度蛋白尿组血清Cys C和β2-微球蛋白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Urea、Cr水平与单纯S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图下的AUC显示CysC的诊断效能优于Urea、Cr,和β2-微球蛋白相当. 结论 血清CysC较Urea、Cr在反映狼疮肾炎患者的肾损害及进程方面更敏感,是反映狼疮肾炎病情尤其是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
作者:刘新平;谭功军;蔡小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出真菌,然后接种在科玛嘉显示培养基进行显色,并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到种,利用ATB 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MIC法药敏试验. 结果 湖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6月- 2011年6月期间,真菌感染来源的主要病区依次是胸部内科(35.2%)、重症监护病房(29.0%)、老干内科(17.4%);真菌感染的标本主要来自痰(69.6%),其次,尿液占9.2%,大便和分泌物各占7.4%、6.8%;在500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4.6%,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25.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2%、克柔假丝酵母菌8.2%;500株真菌中,23.08%白色念珠菌(63/273),30.0%非白念(68/227)对5-氟胞嘧啶不敏感;30.8%非白念(70/227)对氟康唑不敏感,其中87.8%克柔念珠(36/41)对氟康唑耐药;17.2%非白念(39/227)对伊曲康唑不敏感;8.4%非白念(19/227)对伏立康唑不敏感;8.8%非白念(20/227)对两性霉素B不敏感.所有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 结论 临床感染的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有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非白念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常规开展真菌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以为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高晓阳;黄宏君;吴白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定点医院的应对策略及其意义. 方法 统计定点医院近4年诊治手足口病人次,总结为应对就诊高峰而采取的管理措施. 结果 定点医院接诊人次反映了当地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充分优化诊疗流程,科学运用医护力量,灵活安排医疗场地以及引导医患共同监测病情等措施,保障了全部就诊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结论优化医疗流程、科学配置资源可以缓解流行期间医疗供求矛盾,有助于定点医院成功应对手足口病流行高峰.
作者:罗俊明;罗如平;刘静;甘路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36例)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3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血清FSH、LH、PRL、T变化不明显(P>0.05),E2和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米非司酮组平均血红蛋白升高值、复发率和闭经发生率均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P<0.05). 结论 两种药物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爱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行为特征以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 方法 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在监测期内,在长沙市和衡阳市监测点,对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做HIV、HCV和梅毒等血清学检测.每个监测点监测样本量为800人. 结果 长沙市和衡阳市监测点分别调查809人和800人.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5.29%和93.75%,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过性经历的比例分别为12.36%和1.38%,其中男性有性经历的比例比女性高;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0.62%和0%;近一年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5.86%和18.18%;近一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比例分别为59.46%和77.63%.除长沙市HCV抗体检出率为0.25%,两个监测点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出率均为0%. 结论 大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部分学生有不安全的性行为,存在感染HIV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
作者:覃碧云;陈曦;赵俊仕;郑军;魏秀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8 -2011年上半年4 093例尿培养实验室检测资料,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2008 - 2011年间不同阶段比较,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及主要真菌的构成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阳性球菌中屎肠球菌构成比上升趋势明显;药物敏感性比较,仅大肠埃希菌对二、三、四代头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长沙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除大肠埃希菌对部分二、三、四代头孢敏感性降低较为显著外,其他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总体保持稳定.
作者:李露池;颜仕鹏;潘慧琼;沈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3月在涞源县医院治疗的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明显缩小,以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并且安全性高,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岳广玺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