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莉;尔西丁·买买提;热那古·塔衣尔
目的 通过对冷水滩区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例的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 方法 对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MINI VITAL系统对病例进行血培养,采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血标本培养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 患者发病前有屠宰、喂养山羊和出售羊肉,并曾划伤手指等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关节痛、乏力和针刺样头痛等;血培养菌株鉴定结果: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A因子血清阳性、M因子血清阴性. 结论 该病例为冷水滩区报告的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确诊病例,本例病例的传染源为来自布病流行区的染病羊只;冷水滩区目前为布病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必须加强卫生与畜牧部门的协作,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作者:唐小雨;唐莉萍;吕美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宁乡县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以及主要宿主动物种类和病毒感染情况,为分析出血热流行趋势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实施方案》开展出血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监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抗原. 结果 近5年宁乡县出血热年平均发病率为2.19/10万,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南、北部,发病季节以冬春两季为主,农民中青年男性多发.鼠标本汉坦病毒阳性检出率黑线姬鼠为3.28%、褐家鼠为2.87%为优势带毒鼠种. 结论 宁乡县2006 -2010年5年内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除2007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外,其他年份疫情基本趋于平稳下降,5年来宁乡县出血热疫情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控制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喻灵芝;付家荣;王意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普陀区本市产妇和外来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产妇的问卷调查,了解产妇及家庭一般情况、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数据由Epidata2.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1.0软件对录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本市、外来产妇在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本市、外来产妇在产时、产后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产妇年龄、丈夫户籍、丈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论 1、本市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优于全国其他地区,且近几年有所提高.2、外来产妇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有所改善,但与本市产妇比较仍有明显差距.3、外来、本市产妇在产时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存在差异.4、调整卫生服务策略,提高孕产期卫生服务利用.
作者:王春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提取河蚌多糖并且研究其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方法 采用碱法提取河蚌多糖,并以河蚌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株,观察其对2.2.15细胞株HBsAg与HBeAg分泌的影响,评价其抗HBV作用. 结果 半数毒性浓度(TC50) >200 mg/L;治疗指数(TI)分别为18.34、67.33. 结论 河蚌多糖具有体外抗乙肝病毒的活性.
作者:孙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方法 对2010 - 2011年辖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111家企业监测结果及现场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化学因素、粉尘、噪声合格率分别为95.7%、89.2%和85.4%,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规模企业的监测结果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资企业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其它经济类型企业(P<0.01);小型企业在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健康检查开展率、员工培训率明显低于中型企业(P<0.01或P<0.05);私营企业在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员工培训率明显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P<0.01);配备了专/兼职职业卫生负责人的企业在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健康检查开展率、员工培训率显高于未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负责人的企业(P<0.01).其中55家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培训内容依次为生产技能(83.6%)、岗位操作制度(56.4%)、消防知识(38.2%)、生产安全知识(32.7%)、化学危害知识(23.6%)等. 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总体合格率较高,但企业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员工培训率低,尤其是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企业配备专/兼职负责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推动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有效途径,需针对企业经营者、管理层进行干预,促进企业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李汉锋;王永刚;杜田;蒋立新;郑晓钧;潘瑞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肝损害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 结果 30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共有195例(63.93%)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3~6岁组、男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68.25%,77.77%)高于其他年龄组及女性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而发生肝功能损害患儿的病程(7.4±2.5)d、发热时间(8.2±3.6)d及热峰(38.48±1.72)℃明显高于未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患儿(4.4±1.3)d、(5.7±3.1)d、(37.49±1.92)℃.并且病情越重,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与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发热时间、热峰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对肝功能损害高危患儿应加强其监护及早期护肝治疗.
作者:谭丽梅;苏嬿莉;叶家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莫西沙星治疗首次复阳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52例首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9)和对照组(n=73).化疗方案均应用2HREZ/4HR(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及Z吡嗪酰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按各自方案实施6个月短化治疗. 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89%、74.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7.26%、84.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含有莫西沙星方案治疗首次复阳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好转,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俐健;孙美秋;王笑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现阶段某高校学生结核发病情况,为进一步改善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所调查的大学2003 - 2010年结核病疫情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被调查高校结核病发病率控制在57.65/10万~162.50/10万.结核病患者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患者在户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服药可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结论 控制结核病的发病,应加强体检和日常监测、PPD试验、预防性服药,对结核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治疗,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校玉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 方法 入选EH患者100例,为初次尚未服药治疗或服药后但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分为1、2、3级,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LVMI> 125 g/m2(男)或> 120 g/m2(女),为LVH.分为LVH(46例)组和无LVH(54例)组.另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GF-1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100例EH患者降压治疗3月后再次测定血压与血清IGF-1水平. 结果 EH患者血清IGF 1水平(358.6±52.6)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42.5±41.3)ng/ml,血清NO水平(41.5±23.7)μmol/L低于对照组(82.1±20.8)μmol/L.EH组血压1~3级间血清IGF -1的水平(分别为257.6±45.3、329.4±32.8、412.3±41.5 ng/ml)随着EH级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级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的水平(分别为63.4±15.2、48.5±19.8、32.5±21.6μmol/L)随着EH级数的增加而降低且不同级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伴LVH者血清IGF-1水平(387.4±35.8)ng/ml高于无LVH者(296.6±40.2)ng/ml,血清NO水平(34.3±18.2)μmol/L低于无LVH者(57.9±22.2) μmol/L.EH组经药物治疗3月后血压达标者的血清IGF-1水平(259.2±42.6)ng/ml低于血压未达标者(324.6±37.2) ng/ml,血清NO水平(75.6±12.9) μmol/L高于血压未达标者(46.2±15.3)μmol/L. 结论 EH患者IGF-1升高,NO降低,可能参与高血压LVH的调节.其水平可以较好地反映LVH的程度.
作者:左奇玉;匡希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出真菌,然后接种在科玛嘉显示培养基进行显色,并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C AUX酵母菌鉴定到种,利用ATB 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MIC法药敏试验. 结果 湖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6月- 2011年6月期间,真菌感染来源的主要病区依次是胸部内科(35.2%)、重症监护病房(29.0%)、老干内科(17.4%);真菌感染的标本主要来自痰(69.6%),其次,尿液占9.2%,大便和分泌物各占7.4%、6.8%;在500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4.6%,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25.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2%、克柔假丝酵母菌8.2%;500株真菌中,23.08%白色念珠菌(63/273),30.0%非白念(68/227)对5-氟胞嘧啶不敏感;30.8%非白念(70/227)对氟康唑不敏感,其中87.8%克柔念珠(36/41)对氟康唑耐药;17.2%非白念(39/227)对伊曲康唑不敏感;8.4%非白念(19/227)对伏立康唑不敏感;8.8%非白念(20/227)对两性霉素B不敏感.所有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 结论 临床感染的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有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非白念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常规开展真菌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以为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高晓阳;黄宏君;吴白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株洲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 方法 收集株洲市2008年1月1日-2011年8月31日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株洲市共报告AEFI 168例,<3岁病例占78.57%(132/168);男女性别比为1.13∶1;主要集中在3-8月份和11 - 12月份;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接种后发生的AEFI占68.45%;168例AEFI中95.24%为不良反应,其中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1.25%;AEFI疫苗分布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常见,占32.74%;82.74% AEFI反应发生在疫苗接种后<1d,临床损害以发热和红肿/硬结为主,各占47.62%、32.14%,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占42.86%(6/14);168例AEFI中有165例治愈或好转(98.21%),2例死亡(1.19%);全市9个县区均有AEFI数据报告,48 h及时报告率为89.88%,48 h及时调查率为97.5%. 结论 株洲市AEFI监测系统总体运转情况正常,监测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任重;李晓明;于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学生2009年沙眼患病情况与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为中小学学生沙眼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2009年对全校学生进行沙眼检查,发放岳阳楼区疾控中心设计的《学生体格检查健康评价回报卡》和《学生沙眼卫生常识调查表》,对回报卡和有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朝阳小学2009年学生沙眼患病率13.16%,一年级学生沙眼检出率16.64%,明显高于全校平均沙眼检出率(x2=14.77,P<0.05).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增加,小学生沙眼患病率也逐渐降低(x2=69.95,P<0.05).小学生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普遍较低.学生沙眼卫生常识知晓情况越高,沙眼患病率检出越低(x2=225.76,P<0.05). 结论 加强有关预防沙眼的卫生常识的宣传是降低小学生沙眼患病率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切实可行的办法.学校应在改善卫生设施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及家长防治沙眼知识的宣传.
作者:王霞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生理测试法观察有无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90例6~7岁符合标准的乳磨牙中龋初诊患儿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龋洞充填术.A组给予心理干预,B组无心理干预.分别在T0(分诊时)、T1(治疗开始时)、T2(治疗开始后5 min)、T3(治疗结束5 min)不同时间点测患儿的血压、脉搏. 结果 二组患儿在T0时的各项生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1时生理值均较T0时升高,B组升高较A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2时生理值均较T1时有所下降,A组下降较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在T3时的生理值均降至低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患儿牙科诊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可缓解儿童牙科畏惧症.
作者:宋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创造了复杂的微生物生态学,任何因素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组群的平衡,可能会引起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SIBO的病因通常是复杂的,与多种因素及疾病相关.本文就小肠细菌过生长相关疾病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阴长晴;杨幼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根据空腹或即刻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分组,分成血糖正常组(A组,38例)、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33例)和糖尿病组(C组,35例),并对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冠脉积分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和糖尿病组(C组)与血糖正常组(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冠脉积分显著增高(P<0.05),C反应蛋白也显著增高(P<0.01),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可加重冠脉病变程度,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下降.
作者:邢丽娜;王志荣;刘宗军;金惠根;丘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本院药剂科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检索本院2010年1 - 10月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院药剂科2010年1 - 10月份使用的中成药品种有46个,剂型涉及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溶液剂,其中胶囊剂391.03万元,占总销售金额的66.7%;销售金额排序前十位的中成药护肝药8种,抗结核药及辅助药各1种;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三位的中成药是益肝灵软胶囊、结核灵片和肝苏胶囊;亮菌口服液、熊胆舒肝利胆囊DDDc值居前两位. 结论 本院药剂科2010年1 - 10月份中成药应用情况基本符合结核病专科医院的用药特点,中成药的使用以护肝药、抗结核药及辅助治疗药物为主,未见明显不合理用药.
作者:谢烨;周争朝;邓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定点医院的应对策略及其意义. 方法 统计定点医院近4年诊治手足口病人次,总结为应对就诊高峰而采取的管理措施. 结果 定点医院接诊人次反映了当地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充分优化诊疗流程,科学运用医护力量,灵活安排医疗场地以及引导医患共同监测病情等措施,保障了全部就诊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结论优化医疗流程、科学配置资源可以缓解流行期间医疗供求矛盾,有助于定点医院成功应对手足口病流行高峰.
作者:罗俊明;罗如平;刘静;甘路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随访队列艾滋病知晓及高危行为变化动态. 方法 2009年采用应答推动抽样法(RDS)在绵阳招募调查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阴性的MSM建立随访研究队列,1年后进行相关行为学随访调查,分析知识知晓及相关行为变化. 结果 在155例随访者中,平均年龄(27.0±7.8)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平均97.0%,较基线的95.5%显著上升(x2=4.499,P=0.034).随访较基线调查,近1年做过HIV检测,HIV知识信息来自宣传材料、互联网的比例上升显著(x2=7.315、4.209、10.356,P=0.007、0.040、0.001);寻找性伴场所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18,P=0.003),酒吧型减少,公园型、网络型上升.近1周平均男男肛交次数、近6月性伴居住城市数分别从基线的1.77次、2.92个下降为随访的0.80次、1.3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9、24.270,P均=0.000).近6月男男肛交做“0”、口交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9、8.001,P=0.029、0.018),肛交做“0”每次使用安全套从42.2%上升到51.0%,口交从11.1%下降到3.3%.近6月男男肛交数、女性性行为、商业性行为,近1次、近6月男男肛交、阴道交及做“1”肛交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绵阳市MSM研究队列艾滋病知晓率提高,高危行为有一定改变,但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仍较明显,应继续加大行为干预力度.
作者:王毅;张光贵;李六林;樊静;赵西和;贾蜀光;杨红;姚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风疹和麻疹的抗体水平. 方法 新生入校体检时,随机采集大学新生的血清标本171份,用ELISA法检测麻疹、风疹IgG抗体. 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72.51%( 124/171),风疹抗体阳性率为57.31%(98/171),城市和农村大学新生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新生对风疹的免疫力较低,对麻疹的免疫力也未达到保护水平,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接种麻风二联或麻风腮三联疫苗.
作者:邓玲萍;李建华;聂时位;肖健秋;彭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模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预防医学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特别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才现状令人堪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而且与国家安全稳定息息相关.本文旨在描述我国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和综合我国高校现有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并构想与探索我国应急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
作者:杨土保;孔繁晶;魏捷;秦家碧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