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CEAP分级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0例临床体会

朱红江;刘明阳;戴学宇

关键词:CEAP分级, 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在CEAP分级法基础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组,按CEAP分级,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临床(C)为主要标准,参考病因(E),选择合适方法治疗;并与未进行CEAP分级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做对照,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观察比较疾病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按照CEAP分级选择合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进行CEAP分级常规治疗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在CEAP分级基础上针对性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还能缩短疾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并发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将68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32例)和T2DM合并并发症组(36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Hcy、CRP并作比较. 结果 T2DM并发症组血清Hcy、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清Hcy、CRP水平在T2DM及并发症组中明显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其病变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彭德珍;陈刚;秦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空腹血糖正常高脂血症患者早期诊断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空腹血糖正常高脂血症患者早期诊断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四医院体检确诊的100例空腹血糖正常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后测定受检者2h血糖(2hPG),分析葡萄糖耐量降低(IGT)及糖尿病检出情况,并比较正常组、IGT组及糖尿病组患者FPG、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 结果 OGTT检出IGT 37例(37%),糖尿病27例(27%);IGT组及糖尿病组2hPG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三组TG、TC、LDL-C均高于正常值,糖尿病组TG、TC、LDL-C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IGT组TG、TC、LDL-C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LT及AST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OGTT试验可早期诊断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军;王彦丽;李勃;裴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伴癌性腹水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在肝癌伴癌性腹水的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化疗方法;研究组患者于每次进行化疗前,以30 ml复方苦参注射液与100 ml温生理盐水混合,行腹腔注射.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辅以同样的常规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腹腔注射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并发症预肪等. 结果 研究组患者药物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KPS生活质量评价分数提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满意度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联合化疗药物腹腔内注射治疗肝癌伴癌性肝腹水安全有效,临床护理要从心理护理、腹腔注射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多方面入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黄疸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 方法 选择郴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3-6月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所有新生儿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只对其进行单纯的沐浴;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采用游泳联合正规手法的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生长发育的情况. 结果 接受治疗后第5d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黄疸指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第28 d时的体重、身长、胸围的测量值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新生儿采用游泳联合抚触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缓生理性黄疸程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正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促进加快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池英;樊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风疹病毒的应用研究

    目的 建立风疹病毒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标本的快速检测. 方法 分析近四十年来流行的风疹病毒E1基因序列,设计用于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的引物和探针,建立风疹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风疹的患者标本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并与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 30例患者标本中实时荧光PCR检测,27份阳性,3份阴性,阳性率为90.0%,远高于血清学检测(阳性率70.0%). 结论 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为风疹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者:卓菲;杨贵清;刘卫民;吴菲菲;何梅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0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系统地分析本地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特点,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治疗病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下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意见. 方法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个案调查表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药物治疗方法及疗效. 结果 本地区输入性病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患者均为中青年低文化程度的外出务工男性.临床症状表现各异,大多有乏力、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实验室检测主要特点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下降,肝肾功能异常.不同治疗方案中青蒿素+氯/伯喹联合治疗有效率高(100%),各方案治疗有效率、严重副作用发生率、病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一青蒿素治疗的患者平均病程低于其他治疗方案的病程. 结论 提高镜检能力、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合理用药是确保输入性疟疾病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根本.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疟疾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有效地采取服药、防蚊等预防性措施,提高该人群对该病的认识也是降低输入性疟疾发病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蒋静;程波;赵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科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生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科大学生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对400名在校医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一般情况、营养知识调查、营养态度行为及习惯调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体力活动调查、膳食频次调查、膳食营养计算七个方面;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1],对被调查者营养素摄入情况进行评价;使用体质指数以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400名医科大学生中,各营养素摄入量<80%推荐摄入量的人数所占比例,三大主要功能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男生分别为74.16%、94.74%、85.17%,女生分别为62.3%、93.72%、90.05%;微量元素钙、铁、锌男生分别为90.43%、62.2%、83.73%,女生分别为90.05%、70.16%、63.87%;维生素A、B1、B2、PP、C男生分别为81.82%、88.04%、87.56%、66.99%、87.56%,女生分别为69.87%、87.96%、74.35%、58.12%、80.63%.研究的因素包括性别(x2=47.935,P=0.000)、家庭人均月收入(x2=11.58,P=0.021)、在校期间平均每月生活费(x2=6.636,P=0.036)、在校期间每月单纯用于食物的费用(x2=6.245,P=0.044)、体育锻炼时间(x2=12.55,P=0.002)、体育锻炼强度(x2 =7.804,P=0.020)、父亲文化程度(x2=2.851,P=0.240)、母亲文化程度(x2=3.221,P=0.200)、具有的营养知识(x2=1.803,P=0.614). 结论 医科大学生中有一定比例学生食物摄入总能量不达标,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量未达到参考值,情况不容乐观.医科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受到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在校期间平均每月生活费、在校期间每月单纯用于食物的费用、体育锻炼时间、强度多因素影响.

    作者:姚秋妹;郝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咽部手术患儿合作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咽部手术患儿的配合程度及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 80例全麻下择期扁桃体和腺样体联合切除的小儿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在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在手术的配合程度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情况. 结果 干预组在手术的配合程度和躁动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小儿对手术的配合程度,降低了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何玉凤;张丽娟;刘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门峡市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调查

    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提出改进意见. 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测量方法,测量2所幼儿园826名儿童(男410名,女416名)的身高和体重.使用SPSS16.0进行分析,运用2009年我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计算Z评分,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比较. 结果 营养不良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及超重率按照国家标准计算所得结果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肥胖发生率与2002年全国水平相当. 结论 本次调查儿童体格发育总体上优于我国2009年标准,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作者:郭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准确理解疾控工作绩效考核,全面提高疾控工作质量

    本文就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部绩效考核测试工作中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具体做法、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与理解、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彭智会;王秀云;隋吉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3个月内有首次TIA发作的脑梗死患者102例和3个月内有首次TIA发作病史、但是未进展为脑梗死的306例TIA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 患有糖尿病、患有高血压、患有冠心病、TIA发作时间≥30 min、3个月内发作次数组≥6次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结论 对有进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TIA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以降低或避免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于灵灵;王德俊;孙东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的检测. 方法 根据GenBank大肠埃希菌O157:H7rfb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对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反应体系,并对该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 结果 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所有其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102 cfu/ml.模拟污染的猪肉、羊肉、鸡肉、生食蔬菜样品,均可检出1×104 cfu/ml的细菌.从细菌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约需3h. 结论 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大肠埃希菌O157:H7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高涛;张丽萍;张克俭;席桂绒;武永平;薛彩娥;孙彦峰;薛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育龄妇女支原体培养假阳性及药敏干扰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育龄妇女支原体培养假阳性及药敏干扰因素的关联. 方法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实验等所有操作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进行,支原体培养基澄清变红者,再做聚合酶联反应(PCR)鉴别假阳性,出现长菌者,需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实验. 结果 684例育龄妇女中,支原体培养基澄清变红326例,由PCR诊断鉴别假阳性22例,支原体感染真阳性304例;菌种鉴定中,白色念珠菌20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15株;菌株药敏实验差异明显. 结论 支原体培养48 h后培养基变红且澄清者,建议再做PCR支原体检测及细菌培养,排除支原体假阳性而误诊.

    作者:周妮;伏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单纯形法在腺苷脱氨酶反应条件优化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单纯形优化方法在腺苷脱氨酶佳反应条件选择中的作用. 方法 运用单纯形优化法对腺苷脱氨酶佳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参考相关文献确定初始单纯形,根据各种组合条件下得到的测定结果进行单纯形的移动与终止,从而得到佳反应条件. 结果 8种影响因素组成的单纯形进行了24次移动得到33种反应条件的组合.腺苷脱氨酶样本在第28种组合条件下得到的测定结果高,该反应条件即为优条件,该条件下测定活性比目前推荐的测定方法提高近1倍. 结论 单纯形法是寻找临床酶学测定优反应条件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松柏;韩丽乔;庄俊华;王建兵;马艳;黄宪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学龄儿童血铅水平与注意力及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铅水平对学龄儿童注意力和行为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连续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6月因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而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儿童除外)418名,对所有儿童进行血铅测定,采用持续性操作测试进行注意力测试,同时家长根据儿童情况进行Conners问卷评估.比较不同血铅水平儿童的注意力及行为方面的差异. 结果 (1)高血铅组儿童轻-中度、重度注意力缺陷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血铅组;高血铅组儿童的错误数、反应时间多于低血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漏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onners问卷评估显示高血铅组儿童的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总分的得分均高于低血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等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较高的血铅水平会导致学龄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和行为异常,宜早期干预.

    作者:谢肖;成新宁;康如彤;刘康香;董奇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防治策略. 方法 参照中华预防医学会制定的第三状态量化表以及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抽取沧州市4所高校58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69.44%,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工作紧张、睡眠质量和缺乏锻炼等是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 沧州市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年教师,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干预和心理调整,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

    作者:陈瑞玲;王蕾;刘玉霞;朱凤林;于春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分娩的7 69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选择双胎合并ICP的18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20例双胎非合并ICP孕妇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临床资料以及围生儿预后情况. 结果 本组中ICP发生率为1.96%(151/7 696),双胎孕妇中ICP发生率为12.00%(18/1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7.2% (17/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病死率为22.2% (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 (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胎合并ICP可明显升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应加强围产期胎儿监护,一旦胎儿成熟或监护中发现异常应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赵雪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9-2010年湖南省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目的 了解湖南省哨点医院2009-2010年常见腹泻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哨点医院2009-2010年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Dako公司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进行分型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和杯状病毒,对部分PCR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加以验证. 结果 检测2009-2010年湖南省哨点医院婴幼儿腹泻标本759份,其中轮状病毒占22.79% (173/759)、杯状病毒占9.22% (70/759)、腺病毒占4.61% (35/759)、星状病毒占0.79% (6/759)、混合感染占2.50% (19/759).173份轮状病毒G血清型与P基因型以G1、G3、P[4]型为优势株.四种病毒主要是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且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测序结果证实12份阳性标本的PCR产物均为其所对应的病毒. 结论 轮状病毒是2009-2010年湖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杯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也是本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作者:李俊华;周帅锋;刘运芝;邓志红;黄威;李丹地;张帆;姚正才;袁丹;刘富强;陈雨;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螺旋CT在86例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CT及重建技术在肠梗阻的诊断及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荣昌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2011年5月期间住院的各类型肠梗阻患者86例,将术前CT检查与术后结果相对照. 结果 术前CT的病因诊断率为93.02%,实际病因诊断率为82.56%,假阳性率为12.79%,假阴性率为16.28%. 结论 多层CT检查不仅能提高肠梗阻确诊率,而且可以提高肠梗阻的病因诊断率.

    作者:史世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ARIMA模型预测上海市闸北区手足口病发病趋势

    目的 应用季节性时间序列ARIMA模型建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为预警、早期防控手足口病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SPSS13.0对2002年4月-2011年3月8年的手足口病逐月发病率建立ARIMA模型. 结果 通过对参数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以及残差白噪声序列的检验,终确定模型为ARIMA(1,0,0)(2,1,0)12,其中AIC=235.855,BIC=245.942,LB统计量检验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 结论 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手足口病发病趋势,对预警预测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蔡晓虹;万秋萍;吴益生;熊建箐;徐敏钢;李恩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