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R-14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谢海涛

关键词:miR- 145, 真核表达载体, 构建, 表达
摘要:目的 构建miR- 145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miR- 145在结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并应用PCR扩增miR- 145基因片段,将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 myc中构建重组质粒pCMV - miR - 145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运用RT- PCR检测miR - 145的表达情况.结果 酶切及DNA测序证实miR- 145被正确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 myc中,该重组质粒能在HCT- 116细胞中高效表达miR- 145.结论 成功构建了miR- 145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 miR - 145,该载体能有效高表达miR- 145.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2月- 2011年6月入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治疗的7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硝酸酯类强心甙、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6个月后,观察心率、血压、心功能等相关指数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率和血压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左心室的射血分数、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左室重量指数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改善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作者:苏曼侠;赵丕田;刘军;宋玮;王洪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p感染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12月在海洋石油总医院确诊Hp为阳性的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成根治组60例和调理组60例,进行观察.结果 根治组各时相胃窦液体排空率明显比调理组增快(P<0.05);两组胆囊液体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能影响FD儿童的胃窦液体排空,但不影响胆囊排空.

    作者:孙丽;郑立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IV/AIDS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血清学研究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了解HIV/AIDS人群甲型H1N1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HIV/AIDS人群甲型H1N1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7-10月,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抽取262名龙岗区CDC红丝带之家的HIV/AIDS随访人群(15~49岁)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血检测甲型H1N1流感抗体和CD4+T细胞,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HIV/AIDS患者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的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262例HIV/AIDS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抗体滴度≥1:40)22例,抗体阳性率为8.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6.卡方检验结果提示,HIV/AIDS患者的性别、户籍、婚姻、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和生活习惯、有无发热咳嗽咽痛病史、有否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感染甲型H1N1流感无影响(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高(OR=4.11)、CD4+T细胞越低( OR=2.579)的HIV/AIDS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可能性就越大.结论 HIV/AIDS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较低,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时须重点防控和保护;而HIV/AIDS的年龄和CD4+T细胞水平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因素.

    作者:龙清平;李晓霞;王兰;覃佩兰;刘凤仁;程小雯;黄振豪;王伟绿;郑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安全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

    目的 构建食品安全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调查,根据指标重要性得分的均值大小,筛选指标并确定权重、分值等.结果 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安全应急能力评价指标及得分,它包括4个关键项目在内的25个子项目.结论 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好、可信度高,用德尔菲法确定的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可行性好,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友水;俞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met和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 met和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68例PTC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met和CD14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PTC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 - met和CD147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在PTC组织中,C- met和CD147的阳性表达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及肌肉侵犯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UICC分期及血管侵犯无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C-met和CD147在PTC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518,P<0.01).结论 C- met和CD147蛋白在PTC中均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参与了PTC的转移浸润等演进过程,且相互存在联系.

    作者:董郁红;李隽;赵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南省注射吸毒者针具交换工作政策环境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和分析影响湖南省针具交换工作开展的政策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34个开展针具交换工作的县卫生行政部门、公安禁毒部门和相关针具交换点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 在接受访谈对象中,卫生行政部门84.4%认为针具交换工作对控制艾滋病有效,60.7%认为针具交换工作投入产出合理,42.9%认为与公安部门协调难度大,62.5%认为吸毒人员管理难;公安禁毒部门43.8%认为针具交换工作利大于弊,64.3%同意继续开展针具交换工作;针具交换点工作人员41.9%愿意继续从事针具交换工作,55.8%认为针具交换工作可以持续开展下去.结论 湖南省针具交换工作政策环境有待改善,需要转变策略和采取新的措施.

    作者:赵俊仕;陈曦;郑军;罗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医院客服中心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符合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发展要求的医院客服中心,转变医院服务与管理理念,在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回访率,为群众提供舒适、方便、高效的人性化服务,达到医院效益与患者满意度的双赢.

    作者:胡珊珊;陈敏莲;黄海;钱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对乳癌的诱导作用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18(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和乳腺增生患者各50例,其中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25例、单纯癌18例、其他类型7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所有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18的表达,对两组患者及不同组织学分型乳腺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16、18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HPV16感染率、HPV18感染率及HPV16、HPV18感染率分别为36.00%、20.00%和18.00%,乳腺增生组三者感染率分别为8.00%、4.00%和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及其他类型乳腺癌三组患者中HPV16感染率、HPV18感染率及HPV16、HPV18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感染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乳腺癌的组织分型与HPV16、18感染无明显关系.

    作者:于洋;刘力;刘杰;韩倩倩;王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实时荧光PCR法、胶体金法和培养法检测甲鱼中霍乱弧菌

    目的 优化水产品甲鱼中霍乱弧菌的检测程序,提高甲鱼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方法 用实时荧光PCR、常规细菌培养、胶体金法同时对甲鱼中霍乱弧菌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标本中霍乱弧菌ctx基因.结果 共检测185份甲鱼样品,其中实时荧光PCR法检出28份霍乱弧菌核酸阳性,阳性率为15.14%;6份ctx基因核酸阳性,阳性率21.43% (6/28).常规细菌培养法分离出2株菌株,一株为O139群霍乱弧菌,一株为小川型霍乱弧菌,用实时荧光PCR检测这两株纯培养菌株或原始标本,霍乱弧菌ctx基因均为阴性;胶体金法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对于水产品标本,可先用实时荧光PCR法筛检霍乱弧菌,阳性标本再进行传统细菌分离培养,以提高霍乱弧菌菌株的检出率;同时阳性标本进行霍乱弧菌ctx基因核酸检测,如也为阳性,需提高警惕,加强流行病学上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防范霍乱疫情的发生.

    作者:颜淑妩;李哲婷;邓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分类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研究选取在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期间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呼吸科诊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92例,均为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确诊患者,全部患者均连续2~3次留取无菌痰标本,按照常规检测方法进行痰培养和细菌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192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230株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3株(57.83%),革兰阳性球菌40株(17.39%),酵母样真菌57株(24.78%);其中酵母样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9.65%(34/57);革兰阴性杆菌中包括非发酵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嗜血杆菌属细菌;非发酵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占56.25% (36/64),显著高于不动杆菌及其他非发酵菌(P均<0.05):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为克雷伯菌,为23株,占45.10%,显著高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P<0.05);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属细菌株,占52.5%,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菌属细菌(P均<0.05);耐药性监测方面,葡萄球菌属MRS阳性率为65.4%;肠球菌耐高含量氨基糖苷糖类药物约为57.3%;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酮康唑耐药率为65%.结论 本院老年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致病菌多数对抗生素呈现高度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定期耐药性检测,以降低或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杨明;刘桂荣;孙艳斌;苏学会;杨春;方坤;铁艳荣;温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感染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细菌感染的特点.方法 制作兔腹部开放伤动物感染实验模型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致伤后放海水浸泡20 min,对照组致伤后不浸泡.用手工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用微生物动态快速测定系统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全血白细胞数用显微镜计数法.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12 h后细菌数量显著增加,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中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弧菌;血内毒素含量和白细胞数显著升高.结论 动物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可导致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比单纯腹部开放伤动物感染机会增加,感染程度加重.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王大鹏;刘瑾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142例,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是否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142例血液净化患者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17例,发生率为12.0%,其发生不受患者的性别、年龄影响(P>0.05),受患者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的影响(P<0.05).结论 血液净化患者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导管腔数、基础疾病种类均为发生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以上各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费沛;肖厚勤;罗昌霞;郑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南省2009-2011年医院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近3年湖南省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的卫生状况,为血透用水卫生质量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2011年先后采集湖南省的77家不同等级医院的血液透析用水样品,按照《血液透析用水卫生标准》进行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分析和判定.结果 血透用水中氯化物、钙、氯胺、内毒素和菌落总数等超标率分别为11.7%、2.6%、2.6%、23.4%、1.3%,其他项目均合格.三甲医院和非三甲医院透析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湖南省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氯化物和内毒素,定期监测、及时更换水处理设备组件、加强输配水管路的清洗消毒等措施是提高血液透析用水水质的关键.

    作者:庞浩;吴传业;黄涛;陈彦华;胡冀;杨新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9-2011年某院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近几年宝鸡市中医医院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对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09 - 2011年1860份高血压患者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抗高血压药物的常用种类及使用情况.结果 临床使用多的是钙离子拮抗剂,其排列顺位是钙离子拮抗剂(CCB) 44.14%、β-受体阻滞剂21.4%、ACEI17.26%、ARB6.67%、利尿剂5.49%和复方制剂4.95%.CCB使用率明显高于其它药物(P<0.05).使用率高的两种药物是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片,使用率大大高于其它降压药(P<0.05).1860份处方中共发现23份,占1.26%,分别为重复用药18份,剂量偏大2份,用药不合理1份,剂量偏小2份.结论 高血压用药应根据指南要求个体化联合用药,总体来看,该院高血压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应加强临床用药指导,降低不合理用药.

    作者:韩文华;陈虎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江西省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掌握江西省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结果 道路交通伤发生率在儿童各类伤害中排第三位.0~17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率为750.5/10万,各年龄组以10~14岁组发生率高,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上学放学时间是5~17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的高危时间段;城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率高于农村儿童,不同的交通模式具有不同水平的危险性,骑自行车的危险水平高,其次为徒步、摩托车.结论 道路交通伤是引起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建议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城乡居住环境和不同交通模式等特点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干预措施.

    作者:李艾;徐菲;朱丽萍;金锦阳;陈轶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IL-6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IL-6基因- 634位点C/G替换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和RFLP方法检测596例脑出血及335例正常对照者IL-6基因- 634位点多态性.结果 湖南汉族人群中,IL-6基因- 634位点存在GG、GC、CC基因型,其不同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脑出血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IL-6 - 634C/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脑出血的发病无关.

    作者:李拥军;谷文萍;陈瑞利;聂晶晶;曾学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会支持模式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在社区康复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福田区社会支持模式对改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在模式开展前对深圳市福田区174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进行测评;建立给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支持模式,为期一年;项目实施一年后再次对深圳市福田区174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进行第二次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测评.结果 通过对患者家属给予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支持后,患者家属的SCL - 90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对在社区进行康复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会支持的同时,要重视对家属的社会支持,对家属实施以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社会支持非常有必要,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作者:李丽红;王凯;朱华;宋平;赵蓉;廖万威;刘青;陈浩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28例接种人用纯化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者血清IgG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人用纯化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种人用地鼠肾细胞狂犬纯化疫苗628人的流行病学资料,并分别采集接种疫苗后第7d和第15d的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gG抗体,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和接种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检测疫苗接种人群628人,免疫后7d和15 d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71%和94.11%,经x2检验,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岁以下年龄组接种人群无论是接种7d还是接种15d的血清IgG抗体阳性率高于60岁以上年龄组(P<0.05).不同性别免疫接种7d后与免疫接种15 d后的IgG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种人用纯化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的人群IgG抗体阳性率与接种人群的年龄、接种后的时间相关,接种后15 d的IgG抗体阳性率达到94.11%,60岁以上年龄组的IgG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10岁以下年龄组.

    作者:陈五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1年邵阳地区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评价邵阳地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PPS法抽样,监测8~10岁学生的甲状腺容积、尿碘、盐碘及孕哺期妇女的尿碘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食盐含碘均值32.2 mg/kg,盐碘中位数32.8 mg/kg,盐碘合格率96.7%,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检出率0.83%,尿碘中位数253.5 μg/L,<50μg/L者为0.2%,< 100 μg/L者为7.5%;孕期妇女尿碘中位数214.4 μg/L,<100 μg/L者为11.1%;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175.1μg/L,<50 μg/L者为2.2%,<100 μg/L者为20.0%.结论 邵阳地区2011年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有效落实,尿碘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可适当降低盐碘浓度.

    作者:孙亚兰;黎冠;伍新华;胡湘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湘潭市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及免疫成功率调查

    目的 了解湘潭市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和免疫成功率情况,为制订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不同年龄人群319名调查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抽取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的受种者47人调查免疫成功率.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中和抗体≥1∶4为阳性.结果 319人中Ⅰ型、Ⅱ型、Ⅲ型抗体同时阳性人数298人,阳转率为93.41%,其中Ⅰ型、Ⅱ型、Ⅲ型脊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61%、98.43%、96.86%.47名基础免疫后1个月内儿童Ⅰ型、Ⅱ型、Ⅲ型同时抗体阳转率为97.87%,其中Ⅰ型抗体阳性率100.0%,Ⅱ型抗体阳性率97.87%,Ⅲ型抗体阳性率100.0%.结论 提示该市脊髓灰质炎糖丸免疫成功率较高,疫苗接种效果较好,整体人群对脊髓灰质炎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免疫屏障.

    作者:文中兰;王继杰;邓莉芳;黎斐;王华岚;李三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