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干预对农村生态卫生设施应用效果影响分析

陈莉;杨积军;韦波;唐振柱;吕炜;陆松仪;王冬梅

关键词:健康干预, 生态卫生设施,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了解健康干预对农村生态卫生设施应用效果的影响. 方法 在广西龙胜、南丹、隆安、贵港等地随机选择已建造生态卫生设施(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但未开展健康干预的农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健康干预,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对其进行调查. 结果 经过干预后的农民对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农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生态卫生设施使用率分别为95.5%和72.0%,其中正确使用率分别为92.9%和45.0%,清洁程度好的厕所所占比例分别为92.9%和45.0%,清洁程度中的厕所所占比例分别为2.6%和15.0%,农户的满意率分别为92.0%和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健康干预能有效提高农民相关知识水平和生态卫生设施的正确使用率、满意率,使生态卫生设施能更好发挥其综合效益,适宜在农村改厕中推广应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疟疾发热症候群的构建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疟区发热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筛选与疟疾患病有意义的临床症状(体征),用以构建疟疾发热征候群. 方法 以《发热病人情况登记表》在疟疾传播期收集研究现场发热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对发热病人采血涂制标准血片进行镜检.计算机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症状(体征)在疟疾病人和非疟疾发热病人中的分布有无差异,结合各症状(体征)作为诊断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进行筛选. 结果 共收集发热病人1 508例,其中疟疾病人241例.有10种症状(体征)在疟疾病人与非疟疾发热病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体温39℃及以上、周期性发作、少不规则发作、寒战、大汗、手脸苍白、肌肉关节酸痛、恶心厌食或呕吐、头痛、未出现腹泻. 结论 可使用这10种症状(体征)构建疟疾发热症候群用于早期筛查疟疾病人,指导疟疾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东山;苟锦博;葛军;朱刚;周毓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企业高频变压器生产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了解某企业高频变压器制作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该生产线主要存在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由于存在苯,建议使用无苯材料进行替代,以保护易感职业人群身体健康.

    作者:黄志石;朱志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深圳市福田区2005-2011年妊娠梅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辖区2005 -2011年通过免费梅毒筛查发现的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Epidata录入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 - 2011年共检出孕产妇梅毒患者891例,年平均检测阳性率0.35%,患者平均年龄为(28.51±4.61)岁,以20~30岁为多,小18岁,大43岁,患者多为无业/待业,其次为干部职员,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学历为主,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占90.22%,76.09%患者在<28周即发现并确诊梅毒,98.99%患者为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滴度多低于1∶4.结论 为及时、有效阻断梅毒母婴垂直传播,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无业/待业的暂住孕妇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倡在孕早期即进行梅毒筛查.

    作者:邱莉霞;胡瑞娟;许宗严;赵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7年1月- 2010年12月本院因功血行腹腔镜下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40例,随机选取因功血腹腔镜下子宫体全切40例,比较术前和术后三个月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抑制素B(inhibin B)和抗苗勒管因子(AMH). 结果 腹腔镜下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术前术后FSH、LH、E2、Inhibin B和A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下子宫体切除术术后FSH、E2明显升高,Inhibin B、AMH明显降低,术后三个月腹腔镜下三角形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体全切术相比FSH、E2明显降低,tnhibin B、AMH明显升高.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比腹腔镜下子宫体全切术更好地保护卵巢.

    作者:劳金美;王庆一;温晟姝;熊永崂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6个街乡抽取1 800名18~~ 79岁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进行居民健康知识现状调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5类健康知识问题得分分别为健康生活方式(69.84±12.96)分、安全与急救(80.99±14.56)分、基本医疗与保健(75.64±11.81)分、慢性病预防(66.54±15.30)分、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72.37±13.79)分,总的健康知识得分为(73.39±9.49)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知识水平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P<0.01),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根据不同特征人群的健康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肖琴;孔浩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职业卫生工作新的挑战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强劲增长,新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逐年增多,成分更加复杂,防治职业病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新医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修正案的颁布,职业卫生监管职能作了大的调整,这为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立足长远、重新布局,把握时机,积极作为,寻求突破,是作为省级职业病防治技术核心机构需要面对的课题,在此,笔者提出有关问题与同行进行探讨,以利职业卫生工作稳步发展.

    作者:余浩帆;邬力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也被称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素质等,是在新的健康观念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健康测量技术.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农村老年人相对城市老年人数量较多,收入较少,生活环境较艰辛,因此,对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文献与资料,来分析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所采用的量表、研究进展及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从而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韩羽楠;伦施斯;陆超楠;曲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皖南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目的 调查皖南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现况,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针对该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2个社区和5个乡镇的共1 908名65岁以上老年人分别进行问卷、体检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 老年人MS患病率为10.29%,男性患病率为9.9%,女性为10.6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岁以上老年人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与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皖南地区老年人MS患病率较低,但高血压患病较高,是预防重点.

    作者:王智化;彭美玲;童家荣;龙道庆;王维军;苏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峡库区生态变化流行性出血热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目的 为掌握长江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自然生态发生变化,流行性出血热对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 在库区设立监测点,对生态及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1 -2011年对库区调查发现,库区平均鼠密度为1.40%,鼠平均带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率为3.10%,人群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0.82%;监测点流行性出血热平均发病率0.09/10万,高于非监测区发病率(0.04/10万). 结论 库区生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由于落实了灭鼠等防制措施,流行性出血热仍处于非流行期,该病对库区人群健康未产生较大影响,但仍需继续对库区生态与流行性出血热进行监测,落实各项干预措施,确保库区人群健康.

    作者:孟言浦;颜朝阳;冉贞卫;彭瑾;张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4月入住本院治疗的8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后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差别. 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自伤、窒息等事故的发生率较未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显著降低(P<0.01). 结论 护理于预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状况整体水平有所改善,护理人员应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多应用这些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患者护理安全的管理.

    作者:冯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基础调查表的评价及其描述分析

    目的 评价自制2型糖尿病基础调查表并了解湛江地区2型糖尿病基本情况及流行现状. 方法 采用自制的2型糖尿病基础调查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础调查表三个指标的Kappa系数值均较大,并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定量指标中,2型糖尿病(DM2)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 CDM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生活事件得分、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活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指标中,水果、豆类、健康教育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础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较好.该调查能够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有效的借鉴与依据.

    作者:潘海燕;吴笑韬;孔丹莉;黄贵心;胡利人;丁元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国农村居民过度医疗行为实证分析

    目的 对我国农村居民的过度医疗行为及因此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分析,探讨减少过度医疗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方法 通过入户调查收集我国农村贫困和非贫困居民过度医疗行为的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有3.5%的农村门诊患者发生过度服务利用,分别有2.1%和5.6%的农村住院患者因自主意愿和医方诱导发生过度服务利用,但贫困和非贫困居民的门诊和住院过度医疗行为及其产生的医疗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制约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医疗浪费,政府应采取合理措施优化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作者:李云飞;吕晖;罗五金;项莉;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电源科技公司铅作业工人健康水平和职业健康教育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某电源科技公司铅作业工人健康水平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及相关行为,为预防铅中毒提供科学保护措施. 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区某电源科技公司494名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检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494名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认知态度及职业卫生行为进行调查. 结果 494名铅作业工人各项体检指标中有一项以上异常者为328人,异常检出率为66.4%;各项体检指标全部正常者仅166人,正常率为33.6%.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为专业培训、职业卫生宣传手册和广播电视;73.3%的铅作业工人知道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等知识. 结论 定期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铅作业工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铅危害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丽英;于碧鲲;陈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衡阳市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保护性社会机制研究

    目的 对确证的长期不进展HIV感染者(LTNP)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试图发现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保护性社会机制发挥的作用. 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数据库筛选出2007年10月- 2011年10月在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CD4+T细胞的HIV感染者中LTNP者40例,同时随机选取快速进展者4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者性行为近五年满意度、心理因素、经济状况、健康情况及主动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通过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性. 结果 共调查87例HIV感染者,平均47.4岁,其中40~ 50岁占45.98%.通过卡方检验,两组之间经济因素、社会活动、心理状况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得出HIV长期不进展者相对HIV感染组的生活质量较好,诸多因素中工作及经济收入、防艾知识、医疗保障、社会活动和AIDS耻辱等是保护因素,可应用于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作者:吴剑阁;李桀;罗小成;邓荣婧;于坤平;郑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RP2和LRP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 2,MRP2)和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乳腺癌手术标本1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MRP2和LRP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 120例乳腺癌组织中,MRP2表达阳性有56例,阳性表达率为46.7%,而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MRP2表达阳性有18例(15.0%).LRP表达阳性有62例,阳性表达率为51.7%,而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LRP表达阳性有6例(5.0%).MRP2和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MR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关(P>0.05).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120例乳腺癌组织中,LRP和MRP的表达无相关性(r=0.109,P>0.05). 结论 MRP2和LRP在乳腺癌中均呈异常表达,MRP2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而LRP可能在乳腺癌的恶性增殖、分化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

    作者:李良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06-2010年某综合医院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患者中死亡病例的具体情况,为医院能更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有重点地加强相关管理和临床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 10),对2006 - 2010年北京同仁医院死因网络直报资料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男性死亡人数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1.死因以肿瘤、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死亡地点以医院病房为主,均占56%以上,其次为急诊室,均占33%以上.丧偶病例死亡人数呈波浪性上升趋势,已婚病例死亡人数呈波浪性下降趋势. 结论 男性及丧偶患者构成比多于其它情况;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患者死亡地点主要集中在医院病房,提示医院和社会均应加强相关工作的开展,不仅要减少可避免的死亡,更重要的是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劲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NA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邵阳市中心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DNA同源性与耐药性,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该院的流行状况. 方法 DNA同源性分析:收集该院2009年1-6月份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科间一致重复序列PCR方法;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细菌鉴定仪器法与KB法确定药敏结果.结果 DNA同源性分析结果: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测出4种电泳条带数目位置完全相同的克隆株,其中A型11株,B型11株,C型9株,D型9株.菌株分布在该院外科、内科、ICU、新生儿科四个病区,10个科室.普通病室与ICU病室均存在A、B、C、D4种型别克隆株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仅为5%,4种克隆株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7.5%,A、B、C型克隆株对阿米卡星较敏感,但D型克隆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明显降低;4种克隆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75.0%,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耐药率.4种克隆株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7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达60%以上,较多克隆株的耐药率已达100%. 结论 A、B、C、D4种克隆株在该院未见明显集中流行趋势,呈散在分布特点.4种克隆株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严辉;王磊;刘友生;覃艳玲;李媛媛;曲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健康教育需求与实施方法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 方法 总结87例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经验,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了解相关健康知识的比率以及总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患儿所患疾病了解情况、对药物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预防知识的知晓比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提高(P<0.05). 结论 有效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患儿所患疾病以及所用药物的了解,增加其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莫瑰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治疗依从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管理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9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均经营养医师配制糖尿病食谱,64例患者遵医嘱定期到营养门诊复诊为观察组,30例患者未复诊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产时产科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复诊组GDM妊娠时间比未复诊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复诊组GDM者(P<0.05). 结论 加强GDM的饮食管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母儿生活质量.

    作者:杨桂莲;刘建建;龚灿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开展模式和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本院住院的孕妇242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对采用传统护理模式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而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122例孕妇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满意率、纯母乳喂养率、日均家属陪护率和24 h产后出血量. 结果 推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3.4%)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70.83%)比较,研究组纯母乳喂养率(90.16%)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4 h产后出血量(458±164)ml比较,研究组24 h产后出血量(269±78)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日均家属陪护率(93.3%)比较,研究组日均家属陪护率(62.3%)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产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护士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的满意度、纯母乳喂养率得到增加、日均家属陪护率降低、24 h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

    作者:赖碧娇;黄美苑;丘利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