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重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和tdh基因方法建立与初步应用

岳友宏;苏良

关键词:双重PCR, 副溶血性弧菌, 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 耐热直接血毒素基因
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和tdh基因的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 方法 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tlh、t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同时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稳定性、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度. 结果 本实验设计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450、269 bp的片段,而对其它种类的菌物无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双重PCR检测灵敏度为100 cfu/ml.并进行了肛门拭子样品的检测. 结论 初步建立能在8h内快速、灵敏、特异地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毒力菌株的双重PCR技术.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人力资源、设备装备、工作开展和工作质量情况,为“十二五”湖南省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向地市级和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发放调查表,回收后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省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国家要求的各项工作,地级只开展盲法复检,县级大部分只开展结核菌涂片工作;人力资源,全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共有工作人员199人,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69.8%;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分别为44.2%、31.7%;专业以医学检验为主,占79.9%;全省具有主要设备生物安全柜、凝固器、培养箱、冰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的比例分别只有28.37%、0.71%、36.88%、48.94%、37.59%. 结论 现有的结核病实验室人员、设备和开展的工作不能满足国家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达到规划要求.

    作者:刘丰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铁路合资铸造厂粉尘治理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对某铁路合资铸造厂2009 - 2010年粉尘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价,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对工作场所治理前后总粉尘与呼吸性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呼尘样品分散度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作业岗位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合格率42.8%,呼尘21.4%,治理后,粉尘浓度下降明显,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总尘=2.90、t呼尘=2.21,P<0.05).结论 该铸造厂造型车间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杜绝尘肺病的发生.

    作者:吴智敏;汤利民;巫一芳;张养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院感控制措施对控制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实施监控措施后效果的评价,探讨如何更好的控制其感染. 方法 2008年8月- 2010年9月长沙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MRSA感染共164例患者,分析其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等监控措施,对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实施相应的监控措施后ICU患者的MRSA感染率较实施监控措施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感染实施干预措施后ICU环境院感监测MRSA检出率较之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ICU实施消毒隔离等监控措施能有效降低MRSA感染率,并可以预防感染.

    作者:张毕明;侯正利;李源湘;范利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雷帕霉素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SUP-B15的增殖、凋亡与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UP - B15细胞的增殖、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 常规方法复苏、传代培养SUP - B15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雷帕霉素处理组.处理24、48、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吖啶橙单染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现象. 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RAPA对SUP - B15细胞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18.174 nmol/L),且抑制作用随药物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APA作用可诱导SUP - B15细胞凋亡,作用48、72 h细胞凋亡较24 h时明显;RAPA作用48 h时的细胞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多,72 h时高剂量药物(50、100 nmol/L)引起的细胞凋亡较低剂量药物(10、20 nmol/L)少;吖啶橙单染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胞质中出现较多红色斑点的酸性膜泡(即自噬小体),且随药物浓度增大红色斑点增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胞质内可见较多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线粒体内嵴明显紊乱,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边缘化. 结论 雷帕霉素对SUP - B15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雷帕霉素可诱导SUP- B15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且自噬的发生先于凋亡出现,一定强度的自噬活性可诱导细胞凋亡增加.

    作者:张亚莉;陈涛;王剑青;李美;张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在鉴别脓毒症患儿细菌感染类别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判断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GN)感染及革兰阳性菌(GP)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 2012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诊断为脓毒症的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比较GN感染患儿及GP感染患儿PCT水平,根据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性能. 结果 共83例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GN感染者住院时间较GP感染者短、PCT水平较GP感染者高,PCT区分GN及G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8.6%、81.5%、79.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 结论 PCT对区分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辅助指导临床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张林;余翠花;周舟;易苏武;莫丽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应用社区干预的措施及康复效果. 方法 对怀北镇社区筛查出的精神病患者32例采取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并对社区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社区干预前与干预后康复措施的落实率、劳动能力情况、病情改善率、COOP/WONC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许宗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萝岗区市售食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萝岗区市售食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为政府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萝岗区相对固定监测点抽检8类食品,开展12种添加剂和3种非食用物质检测. 结果 共抽检328份样品获得1 420个有效数据,合格267份,合格率为81.4%.主要问题是市售米面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甲醛次硫酸氢钠,蜜饯类食品甜蜜素超标率达46.2%. 结论 萝岗区市售食品中甜蜜素和甲醛次硫酸氢钠超标现象比较严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检测能力,确保食用安全.

    作者:许丹;郑创亮;余泳红;冯秀琼;戴冉;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胶质瘤发病风险与手机使用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胶质瘤与手机使用危险性的联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数据库;收集胶质瘤与手机使用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2000 - 2011年,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 结果 8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纳入,规律使用手机未见有胶质瘤危险性增高;而长期使用手机10年以上者与胶质瘤发生存在联系,OR=1.24(95 %CI=1.10~1.40),长期同侧使用手机发生胶质瘤危险性增加58%,OR=1.58(95%CI=1.30~1.94). 结论 规律使用手机并不增高胶质瘤的发生风险,长期频繁使用手机可能增加胶质瘤发生的风险,但分析中的偏倚与混杂因子可能影响因果关系的解释.

    作者:常勇;叶华容;叶方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14例H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 d序贯组):前5d给予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 mg+阿莫西林1.0g,2次/d口服,后5d,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g+替硝唑0.5g,2次/d口服;对照组(7 d标准三联组):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g+克托霉素0.5g,2次/d口服,疗程7 d.4周后复查胃镜及14C- UBT,观察溃疡愈合、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按治疗意向分析、完成随访病例分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序贯疗法具有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高的优点,不良反应相当,可作为Hp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沈维柏;廖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3 29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 结果 3 298例下呼吸道感染者,痰培养共检出菌株4 36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1.0%),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7.2%)和真菌(11.8%).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为敏感;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敏感. 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细菌耐药性严重,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政;王玉春;蒋冬香;高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09年1月- 2011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72例老年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2周、3个月、6个月,干预组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36.1%(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娟;何晓英;李洁;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抑郁症患者血清CRP、CER、Hcy和Anti-CCP抗体的浓度变化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铜蓝蛋白(copper - protein,CE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c,Hcy)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 - CCP)与抑郁症的关系. 方法 收集本院确诊的抑郁症患者55例,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血清CRP和CER,酶法测血清Hcy,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anti - CCP抗体,比较抑郁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组间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患者血清CR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CER水平显著降低(P<0.05),Hcy和Anti - CC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结论 抑郁患者存在免疫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CER、Hcy和anti - CCP均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进程.

    作者:唐亚梅;周利君;刘勇;秦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石家庄农村居民腹泻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居民腹泻在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村地区腹泻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个县600户家庭,按照全国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泻的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影响因素. 结果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腹泻两周患病率为2.47%.影响腹泻的主要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因素有饮水习惯(OR=5.07,95%CI:1.77~14.52)、饭前便后洗手习惯(OR=5.97,95%CI:2.80~12.76)、家庭垃圾丢弃地点(OR =2.17,95% CI:1.13~4.16)和家庭使用厕所类型(OR=2.00,95%CI:1.10~3.66). 结论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腹泻两周患病率较高,加强健康教育,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降低腹泻患病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郭占景;陈凤格;赵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群乙肝免疫水平及新生儿乙肝免疫成功率监测研究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群乙肝抗体水平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0名新生儿、286名健康人群,采用ELISA双抗原一步夹心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 结果 在40名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阳性率达100%;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平均为64.34%,各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免疫接种史的人群中,各年龄组抗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15岁以下人群中抗- HBs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抗体含量下降的趋势;建议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剂量,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3~5年加强一针;乙肝防控的工作重点要向15岁以上人群倾斜.

    作者:莫英瑛;段蕙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月- 2011年10月收治的214例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临床预防对策. 结果 本组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为19.6%(42/214),其发生受到患者婚姻状况、既往流产史、配偶健康状况、个人卫生措施的影响(P<0.05). 结论 临床上应注意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通过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减少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促进女性健康.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8月- 2012年3月因2型糖尿病就诊于渭南市中心医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胰岛素每日4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为(6.6±2.3) 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为(9.6±3.3)mmol/L,平均随机血糖为(9.4±4.2)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胰岛素用量为(0.52±0.13)U/kg·d,低血糖发生率为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了应用胰岛素的总剂量,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胡田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5-2010年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6年来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 方法 收集项目门诊病人资料,对结核病人采用队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10年间东安县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共2 044人,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机构转诊率及发转诊到位率逐年上升.共登记1 737例涂阳病人,其中农民1 446例(83.25%),发病以25~65岁的中青年农村人口为主,多是轻症患者,治愈率逐年上升. 结论 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为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长沙市城区2007-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7 - 2010年长沙市城区居民死亡水平与死因构成,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10进行编码,录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软件DeathReg2005,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四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1 580 453人,居民因各种因素共死亡8 555人,平均死亡率为541.30/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431.36/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22.70/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458.08/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73,P=0.000).占总死亡率94.47%的前七位死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长沙市城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

    作者:傅志勇;莫苗芳;陈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河北省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研究

    目的 对河北省2009 -2011年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RT - PCR方法对三年收集的12 482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检测,并将所有277 854例病例的有关信息输入Epidata软件,经过统计学检验,动态分析和比较三年间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规律. 结果 三年中以2010年疫情为严重,表现在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显著高于2009年和2011年.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2010年主要以EV71感染为主,提示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发病年龄、男女比例和职业分布,三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农村儿童发病占80%以上.小年龄散居的农村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尤其1岁年龄组是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高危人群.近几年疫情的“拖尾”现象明显,10月份左右的“次高峰”逐年抬高. 结论 EV71感染可能与疫情强度有密切关系,但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亦不可忽视,应进一步区分病毒类型.每年的疫情高发地区有所改变,主要的病原体亦有所不同.近几年疫情的“拖尾”现象值得高度关注,有关原因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京生;于秋丽;谢赟;刘莹莹;韩彩芝;齐顺祥;李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ROC曲线评价AFP、AFU、5'-N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5’-核苷酸酶(5’- N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测定125例肝癌患者及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OC曲线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 AFU、AFP和5’- NT检测指标在两组资料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FP、AFU和5’- NT三种指标单独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803、0.817.三项标志物单项检测PHC的敏感性分别为0.68、0.81、0.80,联合检测AFP和AFU或5'-NT可使PHC检出率提高至0.888和0.872,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高达0.92. 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联合检测AFP、AFU和5’- NT三种指标可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建军;陈建国;高晓阳;吴白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