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郁症患者血清CRP、CER、Hcy和Anti-CCP抗体的浓度变化

唐亚梅;周利君;刘勇;秦立新

关键词:抑郁症, C-反应蛋白, 铜蓝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摘要: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铜蓝蛋白(copper - protein,CE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c,Hcy)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 - CCP)与抑郁症的关系. 方法 收集本院确诊的抑郁症患者55例,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血清CRP和CER,酶法测血清Hcy,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anti - CCP抗体,比较抑郁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组间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抑郁患者血清CR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CER水平显著降低(P<0.05),Hcy和Anti - CC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结论 抑郁患者存在免疫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CER、Hcy和anti - CCP均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病理进程.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安化县2006-2011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 分析安化县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防控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安化县2006- 2011年的麻疹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安化县2006- 2011年共报告麻疹254例.发病高峰期为3-6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88.19%);发病人群主要是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占90.16%).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98.42%(251/254);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明显下降(x2=11.08,P<0.01). 结论 通过强化免疫可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加强对适龄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的关键.

    作者:严友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3 29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 结果 3 298例下呼吸道感染者,痰培养共检出菌株4 36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1.0%),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7.2%)和真菌(11.8%).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为敏感;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敏感. 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细菌耐药性严重,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政;王玉春;蒋冬香;高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磁共振颅脑平扫与弥散成像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颅脑平扫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进行颅脑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就诊患者,分别统计颅脑平扫阴、阳性及弥散加权成像阴、阳性比率,采用SPSS13.0软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共有1 122例患者图像进行了统计分析,弥散成像阳性率在男性(76.08%)与女性(71.3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弥散成像阳性患者平均年龄(64.33岁)大于阴性患者(62.08岁)(P=0.007);颅脑平扫阴性120例(10.7%)、平扫阳性1 001例(89.3%);弥散成像阴性患者共292例(26.1%),弥散阳性829例(73.9%);在平扫阳性结果中,有平扫、弥散均为阴性患者120例,平扫阳性、弥散阴性患者172例(58.9%),平扫、弥散均为阳性患者829例;颅脑平扫阳性与阴性患者中的弥散成像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526,P=0.000). 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能很好地显示颅脑梗塞灶并能判定病灶新旧程度,颅脑平扫也能很好地显示颅脑梗塞病灶,平扫阴性时提示患脑梗塞的可能性不大.在进行颅脑弥散加权成像之前进行颅脑平扫是必要的和有应用价值的.

    作者:李万猛;秦家碧;杨土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8月- 2012年3月因2型糖尿病就诊于渭南市中心医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胰岛素每日4次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为(6.6±2.3) 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为(9.6±3.3)mmol/L,平均随机血糖为(9.4±4.2)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胰岛素用量为(0.52±0.13)U/kg·d,低血糖发生率为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了应用胰岛素的总剂量,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胡田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联合检测方法检测梅毒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联合检测方法TRUST+ ELISA、TRUST+ SYP、TRUST+ RPR、RPR+ ELISA分别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对4种联合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TRUST+ELISA组阳性率分别与各组比较:TRUST+ SYP(P>0.05),TRUST+ RPR(P< 0.01),RPR+ ELISA(P >0.05). 结论 TRUST+ ELISA联合检测方法能确保梅毒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且成本不高,可作为血站较为合适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方法.

    作者:张会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深圳龙华街道建筑工地工人HBV、HCV、HI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龙华街道建筑工地工人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 方法 对2010年6-8月在深圳龙华街道各大中型建筑工地作业的建筑工人进行专项干预,抽取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 结果 101名建筑工人中检出HBsAg阳性14人,阳性率为13.86%,HBV感染(HBsAg和抗-HBc中一项阳性或两者阳性为感染标记)56人,总感染率为55.45%;抗- HCV阳性者1人,阳性率为0.99%;梅毒抗体阳性3人,阳性率为2.97%;抗- HIV均阴性. 结论 深圳建筑工人是乙肝和梅毒的高危人群.

    作者:何林;杨平;魏祖光;章斯静;杨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PAP对老年OSAS患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的远期作用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远期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中重度OSAS老年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记录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同时进行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结果 120例中重度OSAS老年患者中,坚持进行CPAP治疗的患者共39例,作为实验组;未坚持进行CPAP治疗的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2.82% (5/39),对照组发生率为46.91% (38/81).实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1,P<0.05).经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当随访时间越长,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P -0.005).为分析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43例定义为发病组,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77例定义为未病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AP治疗是OSAS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25,P=0.000). 结论 在接受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采用CPAP治疗老年OSAS患者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作者:谢世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09年1月- 2011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72例老年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2周、3个月、6个月,干预组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36.1%(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娟;何晓英;李洁;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OCT血糖仪、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检测新生儿血糖的研究

    目的 从众多型号的POCT血糖仪中寻找与生化分析仪法相关性好的POCT血糖仪用来新生儿血糖的过筛和动态监测. 方法 模拟新生儿血液(高红细胞压积)检测:取高、中、低三种不同血糖浓度的成人患者样本各30人次,取静脉血用肝素抗凝,同一人次取3份.第一份用6个品牌8种型号血糖仪分别进行检测;第二份模仿新生血液、离心后吸去部分血浆,调红细胞压积至60%再用8款血糖仪分别进行检测;第三份用生化分析仪己糖激酶法检测.新生儿血液实例检测:取40例总胆红素正常新生儿和20例总胆红素升高的新生儿分别用强生稳步ONE Touch Sure Step血糖仪检测毛细血管血糖,同时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检测静脉血的血糖. 结果 模拟新生儿血液的检测中:8款POCT血糖仪中,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光化学法原理的强生稳步ONE Touch Sure Step和罗氏ACCU- CHEK Active(机外进样)正常压积组A组和高红细胞压积组B组,高、中、低浓度血糖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与生化仪己糖激酶法有很好的相关性(r>0.95).新生儿血液实例检测中:强生稳步血糖仪与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OCT血糖仪葡萄糖氧化酶光化学法抗高红细胞压积的影响优于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葡萄糖脱氢酶电极法,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光化学法原理的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适合于新生儿血糖过筛和动态的监测.

    作者:李小斌;杨阳;张士朋;贺菊晖;郭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综合医院3514例死亡病例网络报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3 514例医院死亡病例的年龄、职业、科室及死亡原因分布,找出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生命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 10)编码,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40岁以上死亡病例的构成比明显增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两种职业死亡病例占死亡病例总数54.7%;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两个科室死亡病例报告占67.7%;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占70.5%. 结论 综合医院应加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设,关注40岁以上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陈惠清;周春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在鉴别脓毒症患儿细菌感染类别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判断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GN)感染及革兰阳性菌(GP)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 2012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诊断为脓毒症的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比较GN感染患儿及GP感染患儿PCT水平,根据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性能. 结果 共83例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GN感染者住院时间较GP感染者短、PCT水平较GP感染者高,PCT区分GN及G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8.6%、81.5%、79.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 结论 PCT对区分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辅助指导临床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张林;余翠花;周舟;易苏武;莫丽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高校学生对辐射知识认知行为的性别差异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辐射基础知识及其防治的认知水平和应对态度差异.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某校780名大学男女生进行有关辐射认知知识调查. 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辐射的认知水平都较低,但女生高于男生(P<0.01);在应对核辐射的心理反应方面,女生优于男生(P<0.01);80%的大学生愿意接受辐射知识的教育,女生多于男生(P<0.01). 结论 某高校大学生对辐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有性别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对辐射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刘瑛;唐伟军;钟涛;罗琴玲;曹莹;王建;王岐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亚市健康体检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三亚市健康体检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情情况,为预防感染提供临床资料. 方法 从2009年3月- 2011年11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在三亚市居住半年以上的18~59岁健康女性中随机选取1 2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第2代杂交捕获检测,若发现异常细胞,并对宫颈进行活检,将所有体检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经检测,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分别为18~24岁阳性率10.99%,25~34岁阳性率23.52%,35~44岁阳性率18.22%,45~59岁阳性率1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病例中CIN Ⅰ型占66.67%,CINⅡ型占22.62%,CIN Ⅲ型占8.33%,宫颈癌占2.38%.HPV阳性中感染多的是HPV16、52、58型. 结论 本地女性HPV感染率较高,其中HPV16、52、58是本地女性HPV感染常见的3种亚型.

    作者:陈玲;吴淑芳;吴小颖;孙玉娟;韦迪霞;吴乾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湖南省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人力资源、设备装备、工作开展和工作质量情况,为“十二五”湖南省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向地市级和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发放调查表,回收后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省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国家要求的各项工作,地级只开展盲法复检,县级大部分只开展结核菌涂片工作;人力资源,全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共有工作人员199人,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占69.8%;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分别为44.2%、31.7%;专业以医学检验为主,占79.9%;全省具有主要设备生物安全柜、凝固器、培养箱、冰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的比例分别只有28.37%、0.71%、36.88%、48.94%、37.59%. 结论 现有的结核病实验室人员、设备和开展的工作不能满足国家规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加大实验室资金投入,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达到规划要求.

    作者:刘丰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例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发病原因,为保护放射职业人群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诊断1例职业性放射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该患者从事心血管介入治疗,累积接触X射线70个月,病因概率估算PC=53.2%,依据GBZ92 - 2009《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放射性肿瘤. 结论 用人单位应将从事介入诊断治疗工作人员纳入放射工作人员管理中,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作者:曾碧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群乙肝免疫水平及新生儿乙肝免疫成功率监测研究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群乙肝抗体水平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0名新生儿、286名健康人群,采用ELISA双抗原一步夹心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 结果 在40名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阳性率达100%;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平均为64.34%,各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免疫接种史的人群中,各年龄组抗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15岁以下人群中抗- HBs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抗体含量下降的趋势;建议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剂量,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3~5年加强一针;乙肝防控的工作重点要向15岁以上人群倾斜.

    作者:莫英瑛;段蕙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张家界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及其密接人群中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实验室分析和PFGE分型

    目的 了解张家界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及其密切接触人群中分离到的11株脑膜炎奈瑟菌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流行关系. 方法 经培养及生化鉴定后,对菌株进行血清学及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分群,后采用低抑菌浓度(MIC)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 结果 通过生化、血清学和PCR实验共鉴定到9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和2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药敏试验中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素、美罗培南和利福平全部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全部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部分耐药,PFGE结果显示11株菌株共分为两个带型,其中9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带型完全相同. 结论 C群和W135群可能成为新的流脑流行群引起疾病,分离的菌株对大部分抗生素仍较敏感,但要注意耐药趋势,造成该病例死亡的病原菌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与其密接同学中分离到的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PFGE分型呈现高度一致性,提示为同一克隆群.

    作者:田晓辉;夏昕;王敏;戴德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胶质瘤发病风险与手机使用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胶质瘤与手机使用危险性的联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Cochrane Library、ScienceDirect数据库;收集胶质瘤与手机使用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2000 - 2011年,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 结果 8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纳入,规律使用手机未见有胶质瘤危险性增高;而长期使用手机10年以上者与胶质瘤发生存在联系,OR=1.24(95 %CI=1.10~1.40),长期同侧使用手机发生胶质瘤危险性增加58%,OR=1.58(95%CI=1.30~1.94). 结论 规律使用手机并不增高胶质瘤的发生风险,长期频繁使用手机可能增加胶质瘤发生的风险,但分析中的偏倚与混杂因子可能影响因果关系的解释.

    作者:常勇;叶华容;叶方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疆兵团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兵团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不同类型学校间差异,为针对性制定预防计划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研究所2008年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40所不同类型学校共17 541名中学生的不健康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 男、女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检出率分别为:除频繁喝软饮料0.96%和0.73%(x2=4.19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频繁吃甜点心6.17%和10.42%(x2 =247.12,P<0.01);频繁吃西式快餐2.31%和2.79%(x2=63.597,P<0.01);偏食30.28%和39.46% (x2=30.954,P<0.01);不喝牛奶25.03%和15.88%(x2=1 013.734,P<0.01);不吃早餐24.04%和24.60%(x2 =448.421,P<0.01);不健康减肥行为16.10%和31.88% (x2 =21.127,P<0.01).各种行为检出率有明显的性别、年级、不同类型学校间差异,兵团中学生频繁吃西式快餐、不喝牛奶、不吃早餐状况高于全国2005年水平,不良饮食习惯聚集性高;重点初中和职业高中生是不健康减肥行为的重点干预人群. 结论 兵团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严重,应加强兵团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的预防,通过健康促进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等措施实施.

    作者:刘玉荣;杨新峰;王建平;王瑞;贾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海洋发光菌应用于三种有机毒物毒性效应的评估

    目的 观察3种有机毒物甲醛、乙腈和甲醇对海洋发光菌毒性的特点和规律. 方法 以甲醛、乙腈和甲醇为研究对象建立实验模型,以海洋发光菌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为测试生物,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定样品及空白的发光度,计算相对发光率. 结果 发光菌的相对发光率与有机毒物的浓度呈负相关(r=-0.85~ - 0.99,P<0.01).甲醛、乙腈和甲醇使明亮发光杆菌产生50%光损失时的浓度(EC50)分别为54.36 μg/ml、19.58 mg/ml和37.92mg/ml. 结论 海洋发光菌为有机毒物的毒性监测和评价提供直接证据,具有灵敏、快速等优点,可以弥补化学分析方法分析有机毒物毒性时的不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贾继民;张建江;王君;马永红;田华;王黎;宋远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