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综合医院3514例死亡病例网络报告资料分析

陈惠清;周春莲

关键词:综合医院, 死亡病例, 网络报告系统
摘要:目的 探讨3 514例医院死亡病例的年龄、职业、科室及死亡原因分布,找出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生命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 10)编码,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40岁以上死亡病例的构成比明显增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两种职业死亡病例占死亡病例总数54.7%;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两个科室死亡病例报告占67.7%;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占70.5%. 结论 综合医院应加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设,关注40岁以上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龙华街道建筑工地工人HBV、HCV、HI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龙华街道建筑工地工人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 方法 对2010年6-8月在深圳龙华街道各大中型建筑工地作业的建筑工人进行专项干预,抽取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 结果 101名建筑工人中检出HBsAg阳性14人,阳性率为13.86%,HBV感染(HBsAg和抗-HBc中一项阳性或两者阳性为感染标记)56人,总感染率为55.45%;抗- HCV阳性者1人,阳性率为0.99%;梅毒抗体阳性3人,阳性率为2.97%;抗- HIV均阴性. 结论 深圳建筑工人是乙肝和梅毒的高危人群.

    作者:何林;杨平;魏祖光;章斯静;杨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院感控制措施对控制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实施监控措施后效果的评价,探讨如何更好的控制其感染. 方法 2008年8月- 2010年9月长沙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MRSA感染共164例患者,分析其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等监控措施,对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实施相应的监控措施后ICU患者的MRSA感染率较实施监控措施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感染实施干预措施后ICU环境院感监测MRSA检出率较之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ICU实施消毒隔离等监控措施能有效降低MRSA感染率,并可以预防感染.

    作者:张毕明;侯正利;李源湘;范利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军校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某军校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情况. 方法 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每一位患者资料,统计分析相关数据.描述该次疫情暴发的一般情况、病例的三间分布,分析暴发原因及对有效预防流腮提出可行性建议. 结果 1人发病后在21 d内致15人感染患病,罹患率为15.7%,3人并发睾丸炎,4人并发感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患者分布于10个班级;有3人在小学期间曾有过患病史. 结论 近年成人特别是大学生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强学员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消毒,对新生开展麻腮风疫苗的接种,从而有效控制麻疹、腮腺炎、风疹在校园的流行.

    作者:邓玲萍;黄建军;李建华;彭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3 29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 结果 3 298例下呼吸道感染者,痰培养共检出菌株4 36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1.0%),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7.2%)和真菌(11.8%).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为敏感;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较敏感. 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细菌耐药性严重,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政;王玉春;蒋冬香;高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医院医院感染的现状研究

    目的 了解某医院医院感染的现状,为制定控制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11年1 - 12月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1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原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 结果 本组医院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感染常见,占31.5%;G+菌感染69例,占41.8%;G-菌感染82例,占49.7%;经过药敏试验发现病原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感染原因主要为侵入性操作,占30.3%. 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该了解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感染原因,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荣琴;王安萍;令狐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肾结石患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碎石方法的选择

    目的 探讨气压弹道碎石法与钬激光碎石法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选择. 方法 选择128位肾结石患者,根据其易碎性分为易碎结石组60例,不易碎结石组68例.每组又随机分为气压弹道碎石组和钬激光碎石组,比较两种碎石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 在易碎结石组中气压弹道碎石的手术时间(65.2±12.7)min,钬激光碎石的手术时间(85.3±10.4)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一期成功率及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易碎结石组中气压弹道碎石的手术时间为(125.4±14.5)min,钬激光碎石的手术时间(96.0±12.9)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钬激光碎石法大出血发生率低于气压弹道碎石法的发生率(P<0.05),其一期手术成功率高于气压弹道碎石法的一期手术成功率(P<0.05). 结论 对易碎结石者宜选择气压弹道碎石法,对不易碎结石者宜选择钬激光碎石法;术中判断结石的易碎性可为合理选择碎石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唐黎明;刘猛贤;成校;王艳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8-2011年福建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分析与评价

    目的 了解福建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布特征并评价福建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 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福建省2008 - 2011年监测个案数据,导出为EXCEL文件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福建省2008 -2011年共报告AEFI个案2 574例,在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78.24%;异常反应占16.31%.2008 -2011年AEFI报告估算发生率为0.49/10万剂~7.23/10万剂.监测系统个案完整率为100%,及时报告率为85.86%.在所有报告病例中需调查的有1 210例,调查率为100%,48 h内调查数为1 174例,及时调查率为97.02%. 结论 福建省AEFI监测系统各项指标逐年提高,但仍有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要求,应加强培训和督导工作以提高监测质量.

    作者:萧剑雄;林志强;吴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河北省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研究

    目的 对河北省2009 -2011年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RT - PCR方法对三年收集的12 482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检测,并将所有277 854例病例的有关信息输入Epidata软件,经过统计学检验,动态分析和比较三年间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规律. 结果 三年中以2010年疫情为严重,表现在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显著高于2009年和2011年.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2010年主要以EV71感染为主,提示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发病年龄、男女比例和职业分布,三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农村儿童发病占80%以上.小年龄散居的农村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尤其1岁年龄组是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高危人群.近几年疫情的“拖尾”现象明显,10月份左右的“次高峰”逐年抬高. 结论 EV71感染可能与疫情强度有密切关系,但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亦不可忽视,应进一步区分病毒类型.每年的疫情高发地区有所改变,主要的病原体亦有所不同.近几年疫情的“拖尾”现象值得高度关注,有关原因应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京生;于秋丽;谢赟;刘莹莹;韩彩芝;齐顺祥;李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综合医院3514例死亡病例网络报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3 514例医院死亡病例的年龄、职业、科室及死亡原因分布,找出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生命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 10)编码,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40岁以上死亡病例的构成比明显增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两种职业死亡病例占死亡病例总数54.7%;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两个科室死亡病例报告占67.7%;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占70.5%. 结论 综合医院应加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设,关注40岁以上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陈惠清;周春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科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外科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 方法 采集外科感染标本,用美国德灵公司的药敏分析/细菌鉴定仪Microscan Wat RA way - 4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作药敏分析. 结果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共分离得到病原菌763株,分别归属于10个种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常见.药敏分析表明这些细菌对抗生素有交叉以及多重耐药性,对于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仍然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结论 导致外科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对于多种抗生素都有很高的耐药性,在外科治疗的过程中要积极预防和控制.

    作者:钟世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筛查和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艾滋病筛查影响因素. 方法 对云南省16个县2007年9- 12月期间,所有新登记的结核病人进行艾滋病筛查. 结果 993例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中,921例患者接受了艾滋病筛查,筛查率92.75%.其中,11例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1.19%.双重感染患者年龄为20~40岁,男性占72.73%,农村占63.64%,91%患者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72.72%患者来自艾滋病中高疫情地区.同时,不同人群接受艾滋病筛查率不同,来自农村(OR调整后=5.26,P<0.01),文化程度低(OR调整后=3.99,P<0.01)、主动就诊(OR调整后=2.18,P<0.05)、痰涂片阴性/未查痰(OR调整后=2.38,P<0.05)和艾滋病疫情较低地区(P<0.01)的患者中艾滋病筛查率较高. 结论 在艾滋病高疫情地区,结核病患者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青壮年,应及时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咨询,尽早发现双重感染患者.

    作者:许琳;李玲;苏玮玮;陈金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双重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和tdh基因方法建立与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和tdh基因的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 方法 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tlh、t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同时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稳定性、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度. 结果 本实验设计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450、269 bp的片段,而对其它种类的菌物无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双重PCR检测灵敏度为100 cfu/ml.并进行了肛门拭子样品的检测. 结论 初步建立能在8h内快速、灵敏、特异地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毒力菌株的双重PCR技术.

    作者:岳友宏;苏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大学在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及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及行为现状,为更好地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与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长沙市某高校3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回收的346份有效问卷中,96.24%的大学生表示关注食品安全,但绝大多数大学生(87.86%)对食品安全法不了解;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媒体报道(95.09%);大学生主要的就餐地点是学校食堂(58.67%),其次是个体餐馆(28.32%);主要的食品购买场所则是小超市或便利店(57.23%),其次是大型超市或商场(31.79%).购买食物时,口味(39.02%)是受关注的因素,是否安全卫生(36.13%)次之.面对问题食品,67.92%的大学生会选择自认倒霉、将其扔掉,只有4.62%选择投诉. 结论 当今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较高,但这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仍然不强;社会与高校需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安全卫生习惯.

    作者:李琼隽;刘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移动平均模型预警传染病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新的传染病预警模型,评价预警效果. 方法 联合运用移动平均和线性回归模型,使用株洲市2004 - 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建立以周为时间序列的发病模型,计算预警阈值,制作预警控制图,并用灵敏度、特异度、及时性评价预警效果. 结果 该模型全部预警到株洲市2010 - 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和流行,灵敏度100%、特异度91.67%,较监测系统早2~6周预警暴发和流行,预警阈值范围在均数加1.6~2.3倍标准差之间. 结论 联合移动平均和线性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警灵敏度、特异度和及时性,适合预警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常见传染病.

    作者:熊新平;龙术国;唐雨新;李竹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长沙市城区2007-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7 - 2010年长沙市城区居民死亡水平与死因构成,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10进行编码,录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软件DeathReg2005,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四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1 580 453人,居民因各种因素共死亡8 555人,平均死亡率为541.30/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431.36/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22.70/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458.08/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73,P=0.000).占总死亡率94.47%的前七位死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长沙市城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

    作者:傅志勇;莫苗芳;陈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5-2010年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6年来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 方法 收集项目门诊病人资料,对结核病人采用队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10年间东安县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共2 044人,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机构转诊率及发转诊到位率逐年上升.共登记1 737例涂阳病人,其中农民1 446例(83.25%),发病以25~65岁的中青年农村人口为主,多是轻症患者,治愈率逐年上升. 结论 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为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群乙肝免疫水平及新生儿乙肝免疫成功率监测研究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群乙肝抗体水平及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0名新生儿、286名健康人群,采用ELISA双抗原一步夹心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 结果 在40名新生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阳性率达100%;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平均为64.34%,各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免疫接种史的人群中,各年龄组抗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15岁以下人群中抗- HBs阳性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抗体含量下降的趋势;建议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剂量,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3~5年加强一针;乙肝防控的工作重点要向15岁以上人群倾斜.

    作者:莫英瑛;段蕙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蒙古自治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监测并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方法 对内蒙古2009 - 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发生并报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8例,一般反应67例,异常反应17例,偶合症1例,心因性反应2例,待定1例.24 h内监测到AEFI病例62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52.94%. 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较好.

    作者:范耀春;李澄;李彬;闫绍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北京市2000-2010年婚前医学检查主要传染性疾病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婚前医学检查中主要传染性疾病检出情况. 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 - 2010年北京市《婚前医学检查年报表》、《疾病分类编码表》中有关数据,进行x2检验及趋势x2检验. 结果 北京市在2004年后婚前医学检查中指定传染病及其中的梅毒、尖锐湿疣等性传播性疾病检出率明显下降;乙型肝炎检出率出现2004年急速下降后,又于2008年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结论 婚前保健在预防传染性疾病及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以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男女双方及下一代健康.

    作者:闫明;刘凯波;潘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踝臂指数(ABI)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之间的关系. 方法 485例T2DM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 mg)、微量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300 mg)和临床尿白蛋白组(尿白蛋白>300mg).观察各组之间踝臂指数的差异,探讨踝臂指数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结果 T2DM患者踝臂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患者中,微量尿白蛋白组的ABI较正常尿白蛋白组高(P<0.05),大量尿白蛋白组的ABI高于其他两组(P<0.01).尿白蛋白与ABI相关性分析显示尿白蛋白与ABI呈负相关(r=- 0.216,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与ABI亦呈负相关(r=-0.529,P<0.05). 结论 ABI对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的早期预测价值,且与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徐梅华;蔡克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