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平
目的 了解广州市萝岗区市售食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为政府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萝岗区相对固定监测点抽检8类食品,开展12种添加剂和3种非食用物质检测. 结果 共抽检328份样品获得1 420个有效数据,合格267份,合格率为81.4%.主要问题是市售米面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甲醛次硫酸氢钠,蜜饯类食品甜蜜素超标率达46.2%. 结论 萝岗区市售食品中甜蜜素和甲醛次硫酸氢钠超标现象比较严重,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检测能力,确保食用安全.
作者:许丹;郑创亮;余泳红;冯秀琼;戴冉;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深圳龙华街道建筑工地工人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 方法 对2010年6-8月在深圳龙华街道各大中型建筑工地作业的建筑工人进行专项干预,抽取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 结果 101名建筑工人中检出HBsAg阳性14人,阳性率为13.86%,HBV感染(HBsAg和抗-HBc中一项阳性或两者阳性为感染标记)56人,总感染率为55.45%;抗- HCV阳性者1人,阳性率为0.99%;梅毒抗体阳性3人,阳性率为2.97%;抗- HIV均阴性. 结论 深圳建筑工人是乙肝和梅毒的高危人群.
作者:何林;杨平;魏祖光;章斯静;杨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病原基因型. 方法 采集5例患者样本进行核酸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开放阅读框22(ORF22),将PCR产物进行测序,与Genebank公布的水痘病毒序列比对判定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其基因型. 结果 PCR产物电泳,在约550 bp处出现单一条带.3份阳性样本基因序列均符合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型J型特点. 结论 导致锡林郭勒盟地区水痘暴发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J基因型.
作者:卢爱桃;郭卫东;海岩;李昕;王文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5’-核苷酸酶(5’- N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测定125例肝癌患者及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ROC曲线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 AFU、AFP和5’- NT检测指标在两组资料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FP、AFU和5’- NT三种指标单独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803、0.817.三项标志物单项检测PHC的敏感性分别为0.68、0.81、0.80,联合检测AFP和AFU或5'-NT可使PHC检出率提高至0.888和0.872,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高达0.92. 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联合检测AFP、AFU和5’- NT三种指标可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建军;陈建国;高晓阳;吴白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婚前医学检查中主要传染性疾病检出情况. 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 - 2010年北京市《婚前医学检查年报表》、《疾病分类编码表》中有关数据,进行x2检验及趋势x2检验. 结果 北京市在2004年后婚前医学检查中指定传染病及其中的梅毒、尖锐湿疣等性传播性疾病检出率明显下降;乙型肝炎检出率出现2004年急速下降后,又于2008年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结论 婚前保健在预防传染性疾病及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以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男女双方及下一代健康.
作者:闫明;刘凯波;潘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1973 - 2010年常熟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死因报告责任单位上报的死因资料,按ICD- 10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类,分析38年来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结果 1973-2010年常熟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1.76/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为23.87%,并随不同年代发展有逐步上升趋势;不同年代恶性肿瘤前十位死因顺位不同,胃癌始终居首位,肝癌、食管癌由第二、三位逐步下降至第三、四位,肺癌从第四位逐步上升至第二位;不同年代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5~54岁组、55~74岁组在不同年代死亡率均有逐步下降趋势;恶性肿瘤死亡35岁以下白血病占据首位,35~54岁组肝癌居首位,55岁以上胃癌居首位. 结论 恶性肿瘤是威胁常熟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人口不断老龄化是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张宁;周正元;徐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UP - B15细胞的增殖、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 常规方法复苏、传代培养SUP - B15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雷帕霉素处理组.处理24、48、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吖啶橙单染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现象. 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RAPA对SUP - B15细胞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18.174 nmol/L),且抑制作用随药物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APA作用可诱导SUP - B15细胞凋亡,作用48、72 h细胞凋亡较24 h时明显;RAPA作用48 h时的细胞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多,72 h时高剂量药物(50、100 nmol/L)引起的细胞凋亡较低剂量药物(10、20 nmol/L)少;吖啶橙单染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胞质中出现较多红色斑点的酸性膜泡(即自噬小体),且随药物浓度增大红色斑点增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胞质内可见较多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线粒体内嵴明显紊乱,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边缘化. 结论 雷帕霉素对SUP - B15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雷帕霉素可诱导SUP- B15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且自噬的发生先于凋亡出现,一定强度的自噬活性可诱导细胞凋亡增加.
作者:张亚莉;陈涛;王剑青;李美;张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布特征并评价福建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 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福建省2008 - 2011年监测个案数据,导出为EXCEL文件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福建省2008 -2011年共报告AEFI个案2 574例,在AE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78.24%;异常反应占16.31%.2008 -2011年AEFI报告估算发生率为0.49/10万剂~7.23/10万剂.监测系统个案完整率为100%,及时报告率为85.86%.在所有报告病例中需调查的有1 210例,调查率为100%,48 h内调查数为1 174例,及时调查率为97.02%. 结论 福建省AEFI监测系统各项指标逐年提高,但仍有部分指标未达到国家要求,应加强培训和督导工作以提高监测质量.
作者:萧剑雄;林志强;吴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药成方复方香艾液的抑菌作用及低抑菌浓度. 方法 采用平皿法和试管法.以不同质量浓度药物作用于培养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观察抑菌效果. 结果 复方香艾液能有效抑制实验细菌生长,复方香艾液对大肠杆菌MIC为31.25 mg/ml(原液稀释8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7.8 mg/ml(原液稀释32倍),对白色念珠菌MIC为62.5 mg/ml(原液稀释4倍). 结论 实验研究证实复方香艾液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空气中常见致病菌的生长.
作者:胡捷;肖创清;杨常成;杨东;何龙;许江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进行胃癌手术的93例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7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体力状况分析标准(P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KPS、PS以及QOL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PS以及QOL评分分别为(70.3±2.8)分、(0.8±0.1)分、(49.8±4.0)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4±2.1)分、(1.1±0.2)分、(40.6±3.9)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可靠的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朱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感染类型及感染的常见因素,为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共抽取本院2010年1月- 2012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感染患者36例,包括17例男性和19例女性.通过观察感染内容来分析感染的主要类型,并分析总结感染的常见因素. 结果 常见的感染类型有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等.且感染因素与年龄和病程有一定关系,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多发于女性.结论 以后的护理工作中,除了常规护理外,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指导他们正确的饮食,运动及药物相结合的治疗.
作者:单萍;石瑞新;李秀翠;吕林;杨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监测并分析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方法 对内蒙古2009 - 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发生并报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88例,一般反应67例,异常反应17例,偶合症1例,心因性反应2例,待定1例.24 h内监测到AEFI病例62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52.94%. 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较好.
作者:范耀春;李澄;李彬;闫绍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艾滋病筛查影响因素. 方法 对云南省16个县2007年9- 12月期间,所有新登记的结核病人进行艾滋病筛查. 结果 993例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中,921例患者接受了艾滋病筛查,筛查率92.75%.其中,11例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1.19%.双重感染患者年龄为20~40岁,男性占72.73%,农村占63.64%,91%患者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72.72%患者来自艾滋病中高疫情地区.同时,不同人群接受艾滋病筛查率不同,来自农村(OR调整后=5.26,P<0.01),文化程度低(OR调整后=3.99,P<0.01)、主动就诊(OR调整后=2.18,P<0.05)、痰涂片阴性/未查痰(OR调整后=2.38,P<0.05)和艾滋病疫情较低地区(P<0.01)的患者中艾滋病筛查率较高. 结论 在艾滋病高疫情地区,结核病患者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青壮年,应及时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咨询,尽早发现双重感染患者.
作者:许琳;李玲;苏玮玮;陈金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及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方法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收集上报孕产妇个案调查表,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法,对2005 - 2011年67例孕产妇进行死因评审分析. 结果 株洲市7年孕产妇死亡率整体逐年下降,2010年略微反弹,2011年降至历史低.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9.32/10万,死亡原因前三位的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其中栓塞性疾病发生呈增多趋势. 结论 健全的三级网络、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注重高危面访工作,做好孕产妇死亡的评审工作,加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力度,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王希;谢乐瑜;陈勇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气压弹道碎石法与钬激光碎石法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选择. 方法 选择128位肾结石患者,根据其易碎性分为易碎结石组60例,不易碎结石组68例.每组又随机分为气压弹道碎石组和钬激光碎石组,比较两种碎石方法的临床疗效. 结果 在易碎结石组中气压弹道碎石的手术时间(65.2±12.7)min,钬激光碎石的手术时间(85.3±10.4)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一期成功率及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易碎结石组中气压弹道碎石的手术时间为(125.4±14.5)min,钬激光碎石的手术时间(96.0±12.9)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钬激光碎石法大出血发生率低于气压弹道碎石法的发生率(P<0.05),其一期手术成功率高于气压弹道碎石法的一期手术成功率(P<0.05). 结论 对易碎结石者宜选择气压弹道碎石法,对不易碎结石者宜选择钬激光碎石法;术中判断结石的易碎性可为合理选择碎石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唐黎明;刘猛贤;成校;王艳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新的传染病预警模型,评价预警效果. 方法 联合运用移动平均和线性回归模型,使用株洲市2004 - 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据,建立以周为时间序列的发病模型,计算预警阈值,制作预警控制图,并用灵敏度、特异度、及时性评价预警效果. 结果 该模型全部预警到株洲市2010 - 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和流行,灵敏度100%、特异度91.67%,较监测系统早2~6周预警暴发和流行,预警阈值范围在均数加1.6~2.3倍标准差之间. 结论 联合移动平均和线性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警灵敏度、特异度和及时性,适合预警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常见传染病.
作者:熊新平;龙术国;唐雨新;李竹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本院临床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技术测定两组痰液及外周血中的结核杆菌,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68例结核病患者中痰涂片、痰定量PCR、外周血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为14.7%、41.2%、44.1%,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P<0.05).痰涂片阴性的58例患者中痰及外周血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31.0%、41.3%.痰及外周血定量PCR配对检测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的符合率为44.1%. 结论 荧光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涂片,其可证实、鉴定涂片阳性结果,同时对痰和外周血进行定量PCR检测,可.增强互补作用,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王雅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6年来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 方法 收集项目门诊病人资料,对结核病人采用队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10年间东安县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共2 044人,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机构转诊率及发转诊到位率逐年上升.共登记1 737例涂阳病人,其中农民1 446例(83.25%),发病以25~65岁的中青年农村人口为主,多是轻症患者,治愈率逐年上升. 结论 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为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09年1月- 2011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72例老年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2周、3个月、6个月,干预组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36.1%(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娟;何晓英;李洁;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辐射基础知识及其防治的认知水平和应对态度差异.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某校780名大学男女生进行有关辐射认知知识调查. 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辐射的认知水平都较低,但女生高于男生(P<0.01);在应对核辐射的心理反应方面,女生优于男生(P<0.01);80%的大学生愿意接受辐射知识的教育,女生多于男生(P<0.01). 结论 某高校大学生对辐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有性别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对辐射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刘瑛;唐伟军;钟涛;罗琴玲;曹莹;王建;王岐本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