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家界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及其密接人群中分离的脑膜炎奈瑟菌实验室分析和PFGE分型

田晓辉;夏昕;王敏;戴德芳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球菌C群, 聚合酶链反应, 脉冲场凝胶电泳
摘要:目的 了解张家界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及其密切接触人群中分离到的11株脑膜炎奈瑟菌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流行关系. 方法 经培养及生化鉴定后,对菌株进行血清学及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分群,后采用低抑菌浓度(MIC)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对菌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 结果 通过生化、血清学和PCR实验共鉴定到9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和2株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药敏试验中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素、美罗培南和利福平全部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全部耐药;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部分耐药,PFGE结果显示11株菌株共分为两个带型,其中9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带型完全相同. 结论 C群和W135群可能成为新的流脑流行群引起疾病,分离的菌株对大部分抗生素仍较敏感,但要注意耐药趋势,造成该病例死亡的病原菌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与其密接同学中分离到的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PFGE分型呈现高度一致性,提示为同一克隆群.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石家庄农村居民腹泻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居民腹泻在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村地区腹泻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个县600户家庭,按照全国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泻的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影响因素. 结果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腹泻两周患病率为2.47%.影响腹泻的主要家庭环境卫生和行为习惯因素有饮水习惯(OR=5.07,95%CI:1.77~14.52)、饭前便后洗手习惯(OR=5.97,95%CI:2.80~12.76)、家庭垃圾丢弃地点(OR =2.17,95% CI:1.13~4.16)和家庭使用厕所类型(OR=2.00,95%CI:1.10~3.66). 结论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腹泻两周患病率较高,加强健康教育,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降低腹泻患病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郭占景;陈凤格;赵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社区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应用社区干预的措施及康复效果. 方法 对怀北镇社区筛查出的精神病患者32例采取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并对社区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社区干预前与干预后康复措施的落实率、劳动能力情况、病情改善率、COOP/WONC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许宗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05-2010年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6年来东安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 方法 收集项目门诊病人资料,对结核病人采用队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05 - 2010年间东安县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共2 044人,呈逐年下降趋势,医疗机构转诊率及发转诊到位率逐年上升.共登记1 737例涂阳病人,其中农民1 446例(83.25%),发病以25~65岁的中青年农村人口为主,多是轻症患者,治愈率逐年上升. 结论 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为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在鉴别脓毒症患儿细菌感染类别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判断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GN)感染及革兰阳性菌(GP)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 2012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所有诊断为脓毒症的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比较GN感染患儿及GP感染患儿PCT水平,根据ROC曲线判断PCT的诊断性能. 结果 共83例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GN感染者住院时间较GP感染者短、PCT水平较GP感染者高,PCT区分GN及G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8.6%、81.5%、79.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 结论 PCT对区分脓毒症患儿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辅助指导临床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张林;余翠花;周舟;易苏武;莫丽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脂肪母细胞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脂肪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 方法 同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20例小儿脂肪母细胞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学特征. 结果 脂肪母细胞瘤的超声特征为肿块边界欠清,边缘欠规则,包膜显示欠清,内部回声分布均匀或欠均匀,以稍中低回声为主,内可见稍强回声的条状样结构,部分表面呈分叶状,彩色多普勒(CDFI):肿块内或周边可见少量低速条状血彩分布.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脂肪母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何静波;张号绒;陈丽丽;刘金桥;李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成方复方香艾液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成方复方香艾液的抑菌作用及低抑菌浓度. 方法 采用平皿法和试管法.以不同质量浓度药物作用于培养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观察抑菌效果. 结果 复方香艾液能有效抑制实验细菌生长,复方香艾液对大肠杆菌MIC为31.25 mg/ml(原液稀释8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7.8 mg/ml(原液稀释32倍),对白色念珠菌MIC为62.5 mg/ml(原液稀释4倍). 结论 实验研究证实复方香艾液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空气中常见致病菌的生长.

    作者:胡捷;肖创清;杨常成;杨东;何龙;许江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OCT血糖仪、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检测新生儿血糖的研究

    目的 从众多型号的POCT血糖仪中寻找与生化分析仪法相关性好的POCT血糖仪用来新生儿血糖的过筛和动态监测. 方法 模拟新生儿血液(高红细胞压积)检测:取高、中、低三种不同血糖浓度的成人患者样本各30人次,取静脉血用肝素抗凝,同一人次取3份.第一份用6个品牌8种型号血糖仪分别进行检测;第二份模仿新生血液、离心后吸去部分血浆,调红细胞压积至60%再用8款血糖仪分别进行检测;第三份用生化分析仪己糖激酶法检测.新生儿血液实例检测:取40例总胆红素正常新生儿和20例总胆红素升高的新生儿分别用强生稳步ONE Touch Sure Step血糖仪检测毛细血管血糖,同时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检测静脉血的血糖. 结果 模拟新生儿血液的检测中:8款POCT血糖仪中,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光化学法原理的强生稳步ONE Touch Sure Step和罗氏ACCU- CHEK Active(机外进样)正常压积组A组和高红细胞压积组B组,高、中、低浓度血糖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与生化仪己糖激酶法有很好的相关性(r>0.95).新生儿血液实例检测中:强生稳步血糖仪与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OCT血糖仪葡萄糖氧化酶光化学法抗高红细胞压积的影响优于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葡萄糖脱氢酶电极法,使用葡萄糖氧化酶光化学法原理的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己糖激酶法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适合于新生儿血糖过筛和动态的监测.

    作者:李小斌;杨阳;张士朋;贺菊晖;郭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月- 2011年10月收治的214例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临床预防对策. 结果 本组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为19.6%(42/214),其发生受到患者婚姻状况、既往流产史、配偶健康状况、个人卫生措施的影响(P<0.05). 结论 临床上应注意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通过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减少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促进女性健康.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科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外科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 方法 采集外科感染标本,用美国德灵公司的药敏分析/细菌鉴定仪Microscan Wat RA way - 4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作药敏分析. 结果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共分离得到病原菌763株,分别归属于10个种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常见.药敏分析表明这些细菌对抗生素有交叉以及多重耐药性,对于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仍然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结论 导致外科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对于多种抗生素都有很高的耐药性,在外科治疗的过程中要积极预防和控制.

    作者:钟世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产儿控温湿化常压氧疗的整体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控温湿化常压氧疗对早产儿整体护理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本院治疗的110例早产儿,所有患儿采用控温湿化常压氧疗,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例,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54例,给予传统护理,观察两组低氧血症的改善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研究组疗效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复温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产儿控温湿化常压氧疗的整体护理研究能改善患儿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党爱玲;史桂芳;杨聪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进行胃癌手术的93例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7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体力状况分析标准(P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KPS、PS以及QOL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PS以及QOL评分分别为(70.3±2.8)分、(0.8±0.1)分、(49.8±4.0)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4±2.1)分、(1.1±0.2)分、(40.6±3.9)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可靠的临床护理模式.

    作者:朱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疆兵团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兵团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及其不同类型学校间差异,为针对性制定预防计划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研究所2008年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对40所不同类型学校共17 541名中学生的不健康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 男、女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检出率分别为:除频繁喝软饮料0.96%和0.73%(x2=4.19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频繁吃甜点心6.17%和10.42%(x2 =247.12,P<0.01);频繁吃西式快餐2.31%和2.79%(x2=63.597,P<0.01);偏食30.28%和39.46% (x2=30.954,P<0.01);不喝牛奶25.03%和15.88%(x2=1 013.734,P<0.01);不吃早餐24.04%和24.60%(x2 =448.421,P<0.01);不健康减肥行为16.10%和31.88% (x2 =21.127,P<0.01).各种行为检出率有明显的性别、年级、不同类型学校间差异,兵团中学生频繁吃西式快餐、不喝牛奶、不吃早餐状况高于全国2005年水平,不良饮食习惯聚集性高;重点初中和职业高中生是不健康减肥行为的重点干预人群. 结论 兵团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严重,应加强兵团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的预防,通过健康促进学校,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等措施实施.

    作者:刘玉荣;杨新峰;王建平;王瑞;贾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安化县2006-2011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 分析安化县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防控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安化县2006- 2011年的麻疹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安化县2006- 2011年共报告麻疹254例.发病高峰期为3-6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88.19%);发病人群主要是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小学生(占90.16%).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98.42%(251/254);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明显下降(x2=11.08,P<0.01). 结论 通过强化免疫可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加强对适龄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提高免疫覆盖率是控制麻疹的关键.

    作者:严友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亚市健康体检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三亚市健康体检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情情况,为预防感染提供临床资料. 方法 从2009年3月- 2011年11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在三亚市居住半年以上的18~59岁健康女性中随机选取1 2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第2代杂交捕获检测,若发现异常细胞,并对宫颈进行活检,将所有体检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经检测,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分别为18~24岁阳性率10.99%,25~34岁阳性率23.52%,35~44岁阳性率18.22%,45~59岁阳性率1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病例中CIN Ⅰ型占66.67%,CINⅡ型占22.62%,CIN Ⅲ型占8.33%,宫颈癌占2.38%.HPV阳性中感染多的是HPV16、52、58型. 结论 本地女性HPV感染率较高,其中HPV16、52、58是本地女性HPV感染常见的3种亚型.

    作者:陈玲;吴淑芳;吴小颖;孙玉娟;韦迪霞;吴乾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综合医院3514例死亡病例网络报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3 514例医院死亡病例的年龄、职业、科室及死亡原因分布,找出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生命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 10)编码,对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40岁以上死亡病例的构成比明显增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两种职业死亡病例占死亡病例总数54.7%;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两个科室死亡病例报告占67.7%;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报告占70.5%. 结论 综合医院应加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设,关注40岁以上患有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陈惠清;周春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院感控制措施对控制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实施监控措施后效果的评价,探讨如何更好的控制其感染. 方法 2008年8月- 2010年9月长沙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MRSA感染共164例患者,分析其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等监控措施,对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实施相应的监控措施后ICU患者的MRSA感染率较实施监控措施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感染实施干预措施后ICU环境院感监测MRSA检出率较之前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ICU实施消毒隔离等监控措施能有效降低MRSA感染率,并可以预防感染.

    作者:张毕明;侯正利;李源湘;范利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北京市2000-2010年婚前医学检查主要传染性疾病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婚前医学检查中主要传染性疾病检出情况. 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 - 2010年北京市《婚前医学检查年报表》、《疾病分类编码表》中有关数据,进行x2检验及趋势x2检验. 结果 北京市在2004年后婚前医学检查中指定传染病及其中的梅毒、尖锐湿疣等性传播性疾病检出率明显下降;乙型肝炎检出率出现2004年急速下降后,又于2008年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结论 婚前保健在预防传染性疾病及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以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男女双方及下一代健康.

    作者:闫明;刘凯波;潘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雷帕霉素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SUP-B15的增殖、凋亡与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UP - B15细胞的增殖、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 常规方法复苏、传代培养SUP - B15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雷帕霉素处理组.处理24、48、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吖啶橙单染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现象. 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RAPA对SUP - B15细胞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18.174 nmol/L),且抑制作用随药物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APA作用可诱导SUP - B15细胞凋亡,作用48、72 h细胞凋亡较24 h时明显;RAPA作用48 h时的细胞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多,72 h时高剂量药物(50、100 nmol/L)引起的细胞凋亡较低剂量药物(10、20 nmol/L)少;吖啶橙单染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胞质中出现较多红色斑点的酸性膜泡(即自噬小体),且随药物浓度增大红色斑点增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胞质内可见较多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线粒体内嵴明显紊乱,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边缘化. 结论 雷帕霉素对SUP - B15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雷帕霉素可诱导SUP- B15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且自噬的发生先于凋亡出现,一定强度的自噬活性可诱导细胞凋亡增加.

    作者:张亚莉;陈涛;王剑青;李美;张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常熟市1973-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目的 对1973 - 2010年常熟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死因报告责任单位上报的死因资料,按ICD- 10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类,分析38年来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结果 1973-2010年常熟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1.76/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为23.87%,并随不同年代发展有逐步上升趋势;不同年代恶性肿瘤前十位死因顺位不同,胃癌始终居首位,肝癌、食管癌由第二、三位逐步下降至第三、四位,肺癌从第四位逐步上升至第二位;不同年代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5~54岁组、55~74岁组在不同年代死亡率均有逐步下降趋势;恶性肿瘤死亡35岁以下白血病占据首位,35~54岁组肝癌居首位,55岁以上胃癌居首位. 结论 恶性肿瘤是威胁常熟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人口不断老龄化是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作者:张宁;周正元;徐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本院临床诊断确诊为肺结核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技术测定两组痰液及外周血中的结核杆菌,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68例结核病患者中痰涂片、痰定量PCR、外周血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为14.7%、41.2%、44.1%,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P<0.05).痰涂片阴性的58例患者中痰及外周血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31.0%、41.3%.痰及外周血定量PCR配对检测两种标本同时检测的符合率为44.1%. 结论 荧光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涂片,其可证实、鉴定涂片阳性结果,同时对痰和外周血进行定量PCR检测,可.增强互补作用,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王雅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