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菊;杨尧;王西蓉;王勤;陈雪
目的 探讨pERK和MMP-9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168例PTC及8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ERK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PTC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pERK和MMP-9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在PTC组织中,pERK的阳性表达与UICC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包膜浸润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MMP-9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UICC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包膜浸润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ERK与MMP-9在PTC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1). 结论 pERK和MMP-9蛋白在PTC中均呈高表达,预示PTC的侵袭转移能力强和预后不良;在PTC浸润、转移等演进过程中,MMP9的作用方式可能与ERK信号途径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董郁红;赵小玲;董久玲;刘宏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生存情况,为医生制订佳治疗方案和鼻咽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生存资料,采用SPSS 15.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随访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4600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其中生存1740例,因本病死亡2819例,因其他原因死亡12例,中途失访24例,完全失访5例,随访应答率99.89%,数据删失率38.65%.1年生存率为93.47%,3年生存率为76.50%,5年生存率为62.69%,10年生存率为44.26%,15年生存率为38.88%,中位生存期为88.56个月(7.38年),长生存期328.94个月(27.41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医保情况、不同临床分期、不同首次治疗方法、不同放疗进展情况鼻咽癌病例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临床分期、不同首次治疗方法鼻咽癌病例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预后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职业、临床分期、首次治疗方法. 结论 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1、3、5年生存率相对于该院1987-1991年鼻咽癌住院病例1、3、5年生存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该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生存率同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相比,已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级医院水平.
作者:陈梅英;许可葵;史百高;廖先珍;肖水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及比较盆栽芦荟和虎皮兰对室内空气甲醛的净化及耐受能力. 方法 选择芦荟、虎皮兰两种常见、易护理且经济的盆栽植物进行三个方面的实验,即植物吸收甲醛能力的判断、不同植物吸收甲醛能力大小的比较、植物对甲醛耐受能力的研究.测得实验前后甲醛的变化量来反映植物对甲醛的净化效果,通过观察实验组植物叶片是否出现斑点、叶片枯萎、叶片坏死情况来反映绿色植物对甲醛的耐受性. 结果 实验组的甲醛浓度比对照组的甲醛浓度明显降低(P<0.01),且虎皮兰组甲醛浓度低于芦荟组(P<0.05);实验组叶片斑点增加、叶尖变黄、叶片变黄、叶片枯死等发生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虎皮兰的损伤大于芦荟(P<0.05). 结论 芦荟和虎皮兰均能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芦荟和虎皮兰净化甲醛的能力有差异,虎皮兰比芦荟净化甲醛的能力强;甲醛对盆栽绿色植物有损伤,虎皮兰比芦荟的耐受性低.
作者:郭铭伟;龚萍;陶荣琴;殷姿;梁维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为指导儿童的合理饮食习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5~ 10岁在校就读学生,按照选定和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询问式调查. 结果 7~10岁儿童营养知识得分(19.02±0.117)分,态度部分得分(17.51±0.136)分,行为部分得分(19.13±0.155)分,5~6岁儿童营养知识得分(18.98±0.172)分,态度部分得分(16.05±0.138)分,行为部分得分(18.72±0.352)分,经统计分析5~6岁和7~10岁在饮食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态度与行为部分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儿童心理部分的调查结果显示5~6岁幼儿有6.7%心理不健康;而7~10岁0.6%有典型的孤独现象,5.8%有典型的焦虑现象,32.1%出现典型内向.随年龄的增长中间型性格的儿童慢慢转变为倾向型性格. 结论 儿童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日常生活饮食欠规律,不能合理的选择食物,对零食的食用控制不当,普遍高于正常摄入量,儿童在越早的时期性格可塑性就越强,儿童性格的形成在早期与饮食是密切相关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大,饮食与性格的相关性差异就缩小.因此合理营养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体力和智力的良好发育、顺利完成学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慧林;唐明德;吕海燕;张文佳;胡学群;文佳;王京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筛选出反应体系的佳优化方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 方法 应用反应曲面设计(RSD)进行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结果 RSD得出稳定性良好的优化反应体系(关键成分浓度)为镁离子为2.0 mmol/L,引物为2.0μmol/ml,模板为6μl. 结论 优化RAPD反应体系,RSD方案比单因素设计更简易、科学、合理.
作者:杨长顺;陈华桂;周细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房山区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时空分布特征,为开展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时空扫描分析呈现手足口病时空聚集区域. 结果 2011年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2452例,发病率为259.47/10万,发生聚集性病例126起,位居北京市第一位.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高发时间为5月8日-8月4日,高峰为6月15-21日,发病可能聚集区域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城区中北部,与丰台区邻接,以7~15 km为半径的区域. 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不是随机分布的,存在明显时空聚集,为房山区今后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手足口病高发热点区域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李爱军;黄绍平;王立强;钱海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现在高危孕产妇的比例有所上升,这部分人群所生新生儿发生疾病的风险也相对增加.产后访视时,医生入户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和有针对性的指导,目的是指导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进行科学的护理.本文对北京市崇文门地区2006-2011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健康的社区产后访视因素,以进一步规范家庭访视的重点,及早发现异常问题,降低新生儿发病率.
作者:赵劲红;李景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综合健康干预措施对军队院校师职以上干部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某军队院校师职以上干部509例作为干预组,于2009-2011年采取综合健康干预措施.2009-2011年同地区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部分公务员42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进行健康体检.通过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评价健康干预前后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比较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和生理指标危险因素发生率的变化,分析综合健康干预措施效果. 结果 基线水平干预组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高盐高脂饮食、运动量不足、过度饮酒、精神压力过大、肥胖、脂肪肝、血压异常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脂异常率显著增高(P<0.05),其他指标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盐饮食、过度饮酒、运动量不足、肥胖、脂肪肝和血脂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物、心理及个体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综合健康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军队院校师以上干部慢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进而控制慢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其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陈向大;羊志辉;郑素贞;罗纲;王晓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维生素E对锰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抑制效应,从而为锰神经毒性的防护提供可能的途径.方法 MTT、TUNEL、姬姆萨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MDA含量以及T-SOD、MnSOD活性的变化. 结果 锰可以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显著增高,显示为MDA含量的增高和T-SOD、MnSOD活性代偿性升高.维生素E可以抑制锰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表现为其可抑制锰诱导的细胞活力的下降以及凋亡率的升高. 结论 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可以抑制由锰诱导的PC12细胞的一系列细胞毒性,补充维生素可作为一种防护锰毒性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迪雅;蔡同建;赵芳;姚婷;陈景元;骆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邵阳市2011年三种经济类型的尘肺病发病特点,为制订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三种经济类型企业尘肺病发病情况和企业职业史提供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1年诊断的1428名尘肺病患者,国有企业173人(12.1%),集体企业70人(4.9%),私有企业类1185人(83.0%),所患尘肺病期别分别为Ⅰ期591人(41.4%)、Ⅱ期426人(29.8%)、Ⅲ期411人(28.9%);企业提供劳动者职业史证明材料的比例为19.8%;三种经济类型间所患尘肺病期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48,P=0.690);但三类企业在提供劳动者职业史证明材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070,P<0.01),私有企业提供率低. 结论 邵阳市尘肺病危害形势严峻,私有企业是尘肺病防治重点.
作者:伍忠辉;杨土保;曾燃元;金文达;吴萍;覃姝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第四代HIV初筛试剂在血液筛检中的应用进行评价. 方法 分别用第三代和第四代HIV初筛试剂对血液中心送检的333份献血者血液标本(S/CO≥0.6)进行检测,对初筛结果阳性或可疑的标本用HIV抗体确证实验(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根据检测结果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初筛试剂进行比对,评价第四代初筛试剂的应用效果. 结果 利用第四代初筛试剂从333份血液标本中筛检出阳性82例,阳性率为24.6%(82/333),第三代初筛试剂阳性40例,阳性率为12.0%(40/333);利用免疫印迹法从82份第四代HIV试剂筛检阳性标本中检出HIV抗体阳性26例,HIV抗体不确定18例,从40份第三代HIV试剂筛检阳性标本中检出HIV抗体阳性26例,HIV抗体不确定7例,第四代HIV试剂初筛的标本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多于第三代HIV初筛试剂. 结论 第四代HIV初筛试剂在HIV早期或近期感染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窗口期”,增加HIV的检出率,建议血液中心继续利用第四代HIV初筛试剂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筛查.
作者:姚栋;肖姗;张如胜;欧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治疗方法、随访以及疗效评价. 方法 筛查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进行TSH水平检测,对召回的可疑患儿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4~10 μg/kg·d治疗,治疗2~3年后,停药观察,结合甲状腺B超、体格发育评价、骨龄评定和智力检测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 筛查了活产新生儿153951人,检出甲低60例,发病率0.39‰.54例坚持治疗的患儿体格发育正常,智力发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人做了甲状腺B超,其中1例甲状腺缺如,4例甲状腺小,29人甲状腺肿大或稍大,14人甲状腺正常.27人进行了疗效评估,14例为暂时性甲低,11人为原发性甲低,2人为亚临床甲低. 结论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结合早期安全有效的治疗和长期随访,可避免先天性甲低智残的发生,保障儿童体格和智能发育正常.
作者:张爱平;黎剑;梁旭红;肖刚;曾菊华;张德红;向丽玲;胡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惠水县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惠水县2004-2010年传染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7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220例,年均发病率为353.86/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218.86/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肺结核共发病2378例,占呼吸道传染病总发病数的58.24%.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99.16/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二位,细菌性痢疾共发病1907例,占肠道传染总发病数的66.59%.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发病逐年上升,细菌性痢疾发病逐年下降. 结论 传染病流行特征和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必须改善和加强防控对策,重点抓好结核病、免疫针对性疾病、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的控制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作者:杨静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教育的现状与教学结果. 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硕博士研究生预防医学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 结果 65.44%的学生认为预防医学与所学专业有关;仅有13.97%的学生对该课程没有兴趣;84.56%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方式满意.认为难以理解和掌握目前需要改进教学方法的前三位分别是:统计学原理与方法、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另有64.71%的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增加理论与实践结合度.结论 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应继续探索持续改进.
作者:王知非;吴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盐酸阿比朵尔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 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应用盐酸阿比朵尔治疗,对照组30例进行手足口病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同时观察其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退热时间、口腔疱疹隐退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阿比朵尔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副反应少见.
作者:刘静;罗如平;刘湘梅;罗俊明;甘路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掌握株洲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学分布特征、流行规律、动态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株洲市2010年3-12月份441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粪便、肛拭子、咽拭子或疱疹液),通过RT-PCR方法检测人肠道病毒核酸PE、EV71和CoxA16. 结果 手足口病主要高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EV71阳性率为29.25%(129/441),CoxA16阳性率为10.20% (45/441),PE阳性率为17.01%(75/441). 结论 株洲市2010年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EV71感染的比例占阳性病例数的67.19%,全市所有县(市)区均有检出.
作者:杨健;杨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水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 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住院的新生儿水痘病例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4例均有明确的接触史,典型的皮疹,发热.11例治愈出院,3例因放弃治疗后死亡,病死率为21.43%.14例患儿中,9例为先天性水痘,均合并有并发症(9/9),其中2例死亡;5例获得性水痘患者中仅3例合并并发症(3/5),死亡1例.12例并发症的情况为:4例并发皮肤感染,7例并发水痘肺炎,1例并发水痘脑炎,2例需要呼吸机呼吸支持. 结论 新生儿水痘的病死率较高,特别是合并并发症者,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大,先天性水痘较获得性水痘患者更易发生并发症,病死率高.新生儿水痘重在预防,避免并发症,提高治愈好转率.
作者:刘新晖;高喜容;罗如平;杨慧;张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徐州市某大学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用自制的量表对徐州市某大学116名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学生进行测量. 结果 116份问卷中亚健康人数87人,占75.0%.其中生理亚健康发生率为37.1%;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8.1%;社会亚健康发生率为34.5%.经x2检验,学习压力大会使学生发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的几率升高,导致不适疲劳、学习记忆下降的发生率升高,消极情绪、人际关系问题较为严重(P<0.05);经济困难导致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的发生率升高,使学生的学习记忆下降明显,消极情绪严重(P<0.05);亲友关系差导致学生心理和社会亚健康的发生率增高,不适疲劳、睡眠障碍、学习记忆下降发生较为严重,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水平较低(P<0.05). 结论 徐州市某大学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学习压力、经济困难、亲友关系差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石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 方法 选择郴州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经病原学检测,临床诊断确诊为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确诊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降钙素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检测,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0.5 μg/L为阳性,C反应蛋白≥8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20×109/L为阳性. 结果 新生儿感染组中PCT水平为(9.31±5.24)μg/L,CRP平均水平为(33.20±20.44)mg/L,白细胞计数(18.3±6.4)×109/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CT水平低于新生儿感染组,CRP水平低于新生儿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低于新生儿感染组.且使用PCT、CRP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疾病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79.2%,ROC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83.1%;为所有检测方法组合中特异度、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 结论 本研究证明使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临床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池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实验室检测146例艾滋病感染者/患者(HIV/AIDS)合并感染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的状况及多重感染对HIV/AIDS的影响,为HIV/AIDS的防控和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IV/AIDS血液中HBV、HCV、TP的相应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IV感染者全血中的CD4/CD8细胞,检测结果分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146例HIV/AIDS合并HCV感染98例,感染率(67.12%);合并梅毒感染47例,感染率(32.19%);合并HBV感染33例,感染率(22.60%).122例多重合并感染者发病74例,发病率60.66%;单纯HIV感染者24例,发病5例,发病率20.83%. 结论 HCV是HIV/AIDS常见合并感染的病原体,在其治疗的同时要做好护肝保肝的工作,综合治疗.
作者:王中秋;杨敏;陈子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