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邰昌松;陈小良;詹劲基;李龙友;陈伟超;黄凤鸣;李伟梅

关键词:小学生, 口腔疾病, 口腔卫生知识,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小学生常见口腔疾病分布、口腔卫生知晓情况以及龋病影响因素,为口腔常见疾病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原则结合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公明第一小学和光明小学3312名在校学生,进行口腔疾病筛查和三年级及以上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调查.结果 学生口腔疾病主要有乳牙龋病、恒牙龋病、牙颌畸形、牙龈炎及牙结石,其患病率分别为39.43%、20.71%、2.99%、2.42%和1.78%,其中乳牙、恒牙龋均分别为1.72、0.47;三年级以上小学生每天刷牙率96.52%,其中选择含氟牙膏以及正确的刷牙方式只有15.53%和35.02%,近两年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使用氟化物、做过窝沟封闭和洁治分别占总人数的53.71%、12.53%、9.42%和35.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三年级以上小学生中,女性(OR=1.26,95%CI=1.04~1.52)、年龄(OR=1.16,95%CI=1.08~1.25)为预防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次刷牙3~5 min(OR=0.80,95% CI=0.66~ 0.98)、做过窝沟封闭(OR=0.47,95% CI=0.35~0.63)为预防龋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促成小学生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和广泛开展窝沟封闭等有效预防措施;能阻止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莫斯科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毒力检测和分子分型鉴定

    目的 查明新邵县一起食物中毒病因,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表型检验和毒力基因的鉴定、耐药性检测,利用分子分型技术探讨其多态性,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 依照WS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和文献报道的方法对检出的沙门菌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分型、耐药性检测;并用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份病人血培养为阴性,3份病人肛拭检出生物学性状和药敏试验一致、均带有侵袭性invA基因的莫斯科沙门菌,PFGE图谱显示为同一克隆.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分析,确定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莫斯科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

    作者:罗燕;肖善良;湛志飞;李广兵;黄良军;雷卫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TSGF在肺部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恶性肿瘤患者、结核患者以及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的关系,探讨血清TSGF在肺结核、肺炎、肺癌患者中疗效观察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对60例非急性炎症和非结核类患者(对照组)、30例急性炎症患者、51例结核患者、3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分别进行TSGF含量测定,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SGF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7.3%;肺部炎症患者和肺结核患者TSGF水平均高于健康人,但低于肺癌组(P<0.01);肺部感染患者和结核组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TSGF下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TSGF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鉴别肺癌、肺结核和肺部炎症中有很高的价值,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肖军;谭云洪;陈忠南;郭婧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将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疗法以及护理;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与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除或改善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消除或改善患儿症状,减少治疗时间,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花费,提倡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娟;夏琼;李彩霞;莫洲欢;徐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株洲市三类人群艾滋病知识与态度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株洲市三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情况,以及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为营造艾滋病社会支持性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三类人群现场问卷,收集调查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女性工人和流动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7.7%、93.4%和58.9%;三类人群各类艾滋病知识得分以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知识均为研究对象对待艾滋病态度的影响因素.各类艾滋病知识对态度的影响大小顺位为:非传播途径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基础知识.结论 学生、流动农民工和女性工人三类人群艾滋病各类知识掌握不均衡.艾滋病宣传教育需要加大非传播途径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营造艾滋病支持性社会环境.

    作者:庞力娟;龙术国;李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x2检验结合FDR筛选致病SNPs位点的适用条件

    目的 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据中探讨不同模拟条件x2检验结合错误发现率(FDR)筛选SNPs位点的适用条件.方法 依据2009年2月发布HapMapⅢ期美国犹他州北欧和西欧后裔人群22号染色体前5000个SNPs数据,采用HAPGEN2模拟病例对照数据,运用Haploview4.2筛选标签SNPs(TagSNPs),比较不同模拟条件筛选致病SNPs的正确率.结果 相对危险度(RR)获取方式无显著差异;3种遗传模型均表现正确率随RR值增大而增高,RR相同时,加性模型正确率高,显性模型次之,隐性模型低;加性模型RR>2.2、显性模型RR>4和隐性模型RR>5时,正确率超过60%.结论 x2检验结合FDR在加性模型效果佳,实际科研工作需依据目标疾病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适合x2检验结合FDR方法.

    作者:郑娟娟;孙远洁;李昂;温琪;佟海龙;刘艳;赵晓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珠海市2011年连续发生5起乙型流感疫情的病毒HA1基因分析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11年多起连续发生的流感疫情中分离的乙型流感毒株HA1基因特性,阐述流感暴发的原因.方法 用MDCK细胞分离培养流感病毒,提取病毒核酸,采用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并测定核苷酸序列,用ClustalX和MEGA4.1分析结果.结果 珠海市2011年多起连续发生的流感疫情中分离的乙型流感病毒属Victoria系,与2011年流感监测分离株2011C-IN-0056-7相比,没有核苷酸的丢失和插入,没有糖基化位点的改变,核苷酸同源性在97.3%以上,氨基酸有1~3个位点发生了变异,属于同一变异株.与2010-2011年北半球乙型流感疫苗株B/Brisbane/ 60/2008相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在98.5%以上,氨基酸有1~4个位点发生变异,也属于同一变异株.结论 引起本市流感连续暴发疫情的原因可能是本地流行株抗原漂移所致,与疫苗株B/Brisbane /60/2008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都很高,吻合性较好,如果能够在儿童中普遍接种,应该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张丽荣;林毅雄;李红霞;魏全德;郑予柯;张静涛;方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20例药物性肝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 探索中国北方地区药物性肝衰竭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2医院2002-2012年收治的120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120例药物性肝衰竭中,男性38例(31.67%),女性82例(68.33%),平均年龄(41.19±16.57)岁.其中急性22例,亚急性98例;早期34例,中期32例,晚期54例.引起药物性肝衰竭的药物中西药58例(48.33%),中草药61例(50.83%),误食工业色素1例.西药引起急性药物性肝衰竭15例,亚急性肝衰竭43例.中草药引起急性药物性肝衰竭7例,亚急性肝衰竭5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好转35例,无效69例,死亡16例,治疗好转率29.17%.西药引起肝衰竭好转17例,恶化41例,好转率29.31%.中草药引起肝衰竭好转17例,恶化44例,好转率2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分型及分期对患者的转归均有影响(P<0.05).西药组与中草药组患者生化检测中ALT、AST、TBil、PA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北方地区中草药是引起药物性肝衰竭主要原因,其导致的肝衰竭以亚急性多见;中、晚期药物性肝衰竭预后极差,临床分期诊断对药物性肝衰竭预后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作者:游绍莉;朱冰;荣义辉;臧红;刘鸿凌;张爱民;辛绍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法 采用优化课程的方法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等措施,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结果 巩固了毒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结论 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齐宝宁;孟娟;张志刚;楼洁云;李娟;田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湖南省浏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浏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现状,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现场问卷调查,采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数据用Excel 2007建库分析.结果 浏阳市现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60家,公有制单位24家,私有制单位36家.水源有江河水、水库水、溪水、深井水、泉水5类,深井水作为水源多,占33.33%,溪水少,占3.33%.制水工艺可分为完全处理,即水源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不完全处理,水源水只经过沉淀过滤处理;未处理,水源水不经过任何处理,比例为46.67%、6.66%、46.67%.制水工艺不同微生物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出厂水、末梢水各60份,1份出厂水水质符合常规标准,合格率为1.67%;3份末梢水水质符合常规标准,合格率为5%.60家单位中,91.67%有卫生许可证;8.33%有卫生管理制度;76.67%有卫生管理人员;40.00%有水质监测记录;23.33%有涉水产品批文;20.00%有消毒剂及消毒设备许可;76%净化设备运转正常;64%消毒设备运转正常.60%有自检设备.供管水人员有健康证的占80.67%,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的占16%.结论 浏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在制水工艺、自检能力、水厂的各个管理环节都存在诸多不足,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严格监管、监测,力争让老百姓喝上方便、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作者:黄轲琳;曹朝晖;李小红;林苗;陈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下肢骨折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治疗老年下肢骨折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5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形成深静脉血栓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治疗前后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结果 治疗后,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凝血指标APTT、Fib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LMWH治疗老年下肢骨折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陈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分析120例患者经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于术后7~10 d放置曼月乐.所有患者随访满2年,患者月经模式改变,月经过多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值明显升高,手术前与手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病例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肯定,可抑制子宫内膜增长,随访无复发病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药物治疗早期梅毒感染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不同药物对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近些年来收治的74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患者采用头孢曲松1.0g静滴治疗,治疗时间为10 d,每天一次;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治疗,治疗时间为15 d,每天一次.然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2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滴度转阴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TRUST滴度转阴率为97.29%,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TRUST滴度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在其它随访时间内,两组患者的TRUST滴度降低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在刚开始比较明显,但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效果相同.临床上两种药物都可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价格便宜,更适用于广大基层患者.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肠道病毒71型强神经毒分离株VP1蛋白的表达鉴定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肠道病毒71型强神经毒分离株VP1蛋白,为抗体制备和病毒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一步法RT-PCR扩增出病毒VP1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IPTG诱导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蛋白表达的特异性.结果 重组质粒在1 mmol/L的IPTG 37℃诱导6h后可诱导表达得到约33 KD的蛋白,且表达的蛋白主要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VP1蛋白特异性单抗和His蛋白单抗验证了蛋白表达的特异性.结论 获得特异性的EV71病毒河南分离株VP1蛋白,可用于开发病毒诊断试剂盒.

    作者:胡燕;白冰珂;沈宏辉;侯俊;高蓉;罗声栋;貌盼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纳豆激酶胶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纳豆激酶胶囊的安全性.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 纳豆激酶胶囊小鼠经口MTD> 8.0 g/kg· BW,属实际无毒级;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检测均未观察到异常变化.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纳豆激酶胶囊是安全的.

    作者:付玉生;李永利;张焱;王海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分别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分析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为(66.73±11.52),社会支持总分为(36.28±5.32),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697,社会支持变异的16.1%与生存质量有关,生存质量变异的27.2%与社会支持有关.结论 社会支持是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充足的社会支持,改善其主观感受,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蓉;向莹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10-2011年福田区新生儿预防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福田区产科医院分娩的59527名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福田区产科医院分娩的59527名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福田区共有新生儿59527名,2011年首剂乙肝疫苗接种率(95.81%)较2010年(94.31%)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1,P<0.01);2011年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98.27%)较2010年(78.23%)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87,P<0.01);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2011年(84.00%)与2010年(83.43%)无差异,但平均卡介苗接种率(83.71%)较同期平均乙肝疫苗接种率(89.2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4.57,P<0.01).结论 福田区2011年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较2010年有明显提高,乙肝免疫球蛋白供应到位以及严格实施《深圳市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技术指南》是其主要原因,卡介苗接种率有待提高.

    作者:林宝妮;方琼;曹丽;蔡琳;段利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10年江西省高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症死亡风险分析

    目的 了解高安市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特点,探讨重症病例突然增加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高安市2006-2010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HFRS病例信息,比较2010年与2006-2009年发病死亡分布特征;使用高安市2009-2010年HFRS监测信息,比较2010年与2009年临床特点.结果 2010年江西省高安市HFRS报告发病率8.3/10万,病死率16.7%,死亡风险为2006-2009年的5.1倍(95%CI=2.2~12.4),死亡风险上升开始于2010年7月,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组死亡风险普遍增加,高危人群主要为40~59岁男性;2010年临床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比例较2009年明显升高(x2=26.2,P<0.01).结论 高安市2010年重症、死亡病例增加,可能与病毒型别的变化和暴露机会方式等变化有关.

    作者:熊新平;程慧健;施国庆;谢昀;余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海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手工方法将血液标本接种至增菌肉汤中,有生长迹象时接种平板,用迪尔DL-96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1080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81株(按每个病人分离的第一株菌计算).其中,革兰阳性菌161株(42.26%),革兰阴性菌169株(44.35%),真菌51株(13.39%).检出病原菌数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重症医学科71株、儿科64株、新生儿科38株、呼吸内科28株、急诊病房22株.革兰阳性菌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率较高,肠杆菌科细菌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另发现一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阴性)对这两种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且耐药问题严重,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作者:吴华;黄红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长沙市58家足浴场所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沙市足浴场所卫生状况,加强对该行业的卫生管理.方法 随机抽取市内五区取得卫生许可证的58家足浴场所,对场所内供顾客使用的修脚工具、非一次性拖鞋、毛巾等公共用品、用具以及技师手样进行抽样检验,采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公共用具样品合格率,毛巾95.37%,拖鞋93.14%.修脚工具总合格率84.40%,其中修脚前和修脚后以及消毒后合格率分别为93.61%、63.83%、95.75%.修脚前和消毒后工具样品合格率远高于修脚后未消毒前(修脚前与修脚后x2=12.449,P<0.01;修脚后与消毒后x2=14.842,P<0.01).修脚工具主要污染物为霉菌.技师手样总合格率为58.19%,其中足浴技师足浴前合格率56.14%、足浴后58.77%、修脚技师修脚前为61.70%,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浴技师不同检项合格率由高到低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8.68%、大肠菌群91.67%、霉菌82.89%、细菌总数66.67%,足浴前、后检项合格率除大肠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检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市足浴场所卫生状况在逐步改善,公共用具卫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技师手样受微生物污染严重,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差,公共用具样存在显著性品仍有近10%的受到细菌总数、霉菌的污染,其中细菌总数高检测值达到1300 cfu/25 cm2、霉菌高检测值达到600 cfu/50cm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及消毒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朱彩明;孙边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06-2011年某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真菌除外)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血标本采用B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用手和合肥恒星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标准,采用K-B纸片扩散法;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血培养标本中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2006-2011年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的阳性菌数量分别为39株、45株、62株、78株、98株、136株,检出率位居前五的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血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极为重要的致病菌,但对其它菌所引起的感染也不容忽视,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疑似菌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以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方丹;陈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