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钱森;黄海;舒孝文

关键词:HIS, 信息化建设, 医院综合管理
摘要:分析目前我国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使用情况,讨论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办法,并实例探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影响.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那坡县边境地区高危艾滋病人群HIV-Ab初筛检验分析

    目的 了解那坡县边境地区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确定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从而为做好那坡县边境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方法 对那坡县边境地区2008-2011年高危艾滋病人群进行检验分析,通过对感染者年龄、性别、职业及感染途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那坡县边境地区2008-2011年艾滋病高危人群中检出HIV阳性人数分别为6例、9例、10例、19例,总检出率为2.12%(44/2 072).HIV-Ab初筛阳性者年龄以22~61岁之间为主,即30岁以下年龄组22人,31~ 40岁组11人,41~50岁组8人,51岁组以上3人.44例HIV感染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以无业人员比例高,占34.09%,其次是农民和工人,均占27.27%,以异性性接触比例高,占50.00%,其次是静脉吸毒,占20.45%.结论 加大对艾滋病防护的宣传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艾滋病的传播是控制艾滋病感染数的关键.

    作者:张倩华;周有乔;农生超;陆俊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流术后即时上曼月乐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人流术后即时上曼月乐后的避孕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选取689例接受人工流产术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8例,对照组261例,其中两组中分别有41例和27例月经过多者.观察组患者在人流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环,对照组患者即时放置带铜避孕环,10个月后对所有妇女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同时也比较两组中月经过多者采取不同避孕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绝经综合征和闭经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而带器妊娠率、不规则出血率、脱落和下腹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较多者在两组中采取不同避孕措施的比较:观察组不规则出血率和下腹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带器妊娠率、绝经综合征、脱落和闭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环的避孕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是人流术后比较安全和高效的避孕方法.

    作者:段洁;郎雁;孙冬岩;熊俊;王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x2检验结合FDR筛选致病SNPs位点的适用条件

    目的 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据中探讨不同模拟条件x2检验结合错误发现率(FDR)筛选SNPs位点的适用条件.方法 依据2009年2月发布HapMapⅢ期美国犹他州北欧和西欧后裔人群22号染色体前5000个SNPs数据,采用HAPGEN2模拟病例对照数据,运用Haploview4.2筛选标签SNPs(TagSNPs),比较不同模拟条件筛选致病SNPs的正确率.结果 相对危险度(RR)获取方式无显著差异;3种遗传模型均表现正确率随RR值增大而增高,RR相同时,加性模型正确率高,显性模型次之,隐性模型低;加性模型RR>2.2、显性模型RR>4和隐性模型RR>5时,正确率超过60%.结论 x2检验结合FDR在加性模型效果佳,实际科研工作需依据目标疾病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适合x2检验结合FDR方法.

    作者:郑娟娟;孙远洁;李昂;温琪;佟海龙;刘艳;赵晓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型呼肠病毒S1基因的表达鉴定

    目的 构建新型呼肠病毒主要抗原蛋白的编码基因S1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对其在原核细胞内的表达进行研究.方法 将S1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ProEX HT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PLS,通过IPTG诱导,利用蛋白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对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酶切分析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 和Western-blot的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诱导后1~5h均可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其中以5h的蛋白表达量大,且表达的目的蛋白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结论 通过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可使目的蛋白σ1得到诱导表达,为后续抗体制备及研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白冰珂;胡燕;侯俊;沈宏辉;陆日北;罗声栋;黄维芝;柴艳涛;貌盼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内感染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颅内感染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并了解脑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之间的联系.方法 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观察颅内感染组及对照组患儿脑血流动力学情况;腰穿或应用甘露醇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颅内感染组Vp、Vm、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在腰穿前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高于腰穿后;使用甘露醇后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低于使用甘露醇前.结论 颅内感染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多异于正常,脑血流动力参数可因颅内压而变,TCD可反映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因此TCD有助于判断颅内感染患儿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作者:徐泳华;肖政辉;祝益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深圳市福田区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梅毒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订和调整梅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福田区2007-2011年梅毒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梅毒5542例,发病率为88.84/10万,年均上升速度为1.93%,其中隐性梅毒发病率年均上升9.66%,非隐性梅毒(指一期、二期、三期和胎传梅毒)年均下降7.87%;梅毒总的发病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各期梅毒中,隐性梅毒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1),非隐性梅毒发病率则男性高于女性(P<0.001).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梅毒处于高发病率水平,建议在加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提高人群梅毒主动筛查意识的前提下,建立梅毒病人归口管制和随访管理的防控模式,以控制梅毒疫情发展.

    作者:郑铁洪;朱红;赵蓉;许宗严;邱莉霞;帅俊;曾泰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年)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评价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年)实施效果,为该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方法 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为依据,收集该省规划终期评估资料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73.12/10万逐年开始平缓下降,到2010年降至55.6/10万,平均每年降幅为3.99%,患病年龄出现向后推移的趋势;(2)提高患者发现力度,2002-2010年全省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71504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04566例;(3)获得患者高治愈率,2002-2010年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治愈率为92.91%;(4)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9年间全省共减少了肺结核患者死亡41729人,避免了新发患者数76303人,共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约5198万元,挽回了约71.97亿元的社会经济价值.结论 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取得显著成效,但要保持现有的成果,确保云南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任务仍十分艰巨.

    作者:王芸;许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果胶铋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四联疗法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的根除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饮酒习惯、治疗前疼痛发作次数频繁、食欲减退、治疗后疼痛持续的天数较多等因素对溃疡的愈合有延缓作用;性别、年龄、病程、溃疡复发次数、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等因素对溃疡的愈合无明显影响.结论 以雷贝拉唑加铋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疗效可靠,Hp根治率高,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美玲;熊甲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Tei指数在职业性慢性砷中毒心肌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ei指数在砷中毒心肌损害中的超声监测指标,为职业性慢性砷中毒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53例职业性慢性轻度砷中毒与30例健康体检者的Tei指数超声资料,按照《超声医学》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53例砷中毒者Tei指数异常22例(41.5%),正常体检者Tei指数异常3例(10%).结论 职业性慢性轻度砷中毒可引起心肌Tei指数异常,为保护职业人群身体健康,建议砷中毒患者注意心脏的损害.

    作者:李海霞;赖燕;肖耀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海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手工方法将血液标本接种至增菌肉汤中,有生长迹象时接种平板,用迪尔DL-96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1080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81株(按每个病人分离的第一株菌计算).其中,革兰阳性菌161株(42.26%),革兰阴性菌169株(44.35%),真菌51株(13.39%).检出病原菌数前五位的科室依次是重症医学科71株、儿科64株、新生儿科38株、呼吸内科28株、急诊病房22株.革兰阳性菌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率较高,肠杆菌科细菌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另发现一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阴性)对这两种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血培养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且耐药问题严重,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作者:吴华;黄红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分析120例患者经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于术后7~10 d放置曼月乐.所有患者随访满2年,患者月经模式改变,月经过多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值明显升高,手术前与手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病例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肯定,可抑制子宫内膜增长,随访无复发病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ICU病房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ICU病房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医务人员65人次,对其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65人次医务人员中41.54%感染原因为空气污染,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感染;其次是手污染,占29.23%;再次为锐器伤所致感染,为16.92%.皮肤黏膜暴露与其他原因所致院内感染分别为7.69%和4.62%.结论 预防医务人员发生院内感染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感染影响着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应该得到重视.

    作者:臧奎;尚福泰;章向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宁乡县家禽养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目的 对宁乡县家禽养殖环境进行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监测,了解环境中AIV的分布状况.方法 2010年从3个禽类环境监测点(家禽散养户、规模化养殖交易场所和规模化养殖场)共采集环境标本80份,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环境标本(污水、禽类粪便和禽类笼具表面涂抹标本)AIV核酸.结果 监测数据显示,80份环境标本中检出20份AIV核酸阳性,阳性率为25%;17份H5亚型AIV阳性,阳性率21.25%.家禽散养户H5亚型AIV核酸阳性率高,阳性率为30%,其次为规模化养殖交易场所和规模化养殖场,阳性率分别为23.33%和13.33%;不同环境标本H5亚型AIV标本检出率不同,其中污水标本阳性率高,阳性率41.67%,显著高于粪便和笼具涂抹样的阳性率.结论 宁乡县家禽养殖环境标本中H5亚型AIV核酸阳性率较高,各监测点需要及时对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以减少H5亚型AIV传播至人的风险.

    作者:刘菊辉;何锋;周仲南;贺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小学生常见口腔疾病分布、口腔卫生知晓情况以及龋病影响因素,为口腔常见疾病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原则结合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公明第一小学和光明小学3312名在校学生,进行口腔疾病筛查和三年级及以上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调查.结果 学生口腔疾病主要有乳牙龋病、恒牙龋病、牙颌畸形、牙龈炎及牙结石,其患病率分别为39.43%、20.71%、2.99%、2.42%和1.78%,其中乳牙、恒牙龋均分别为1.72、0.47;三年级以上小学生每天刷牙率96.52%,其中选择含氟牙膏以及正确的刷牙方式只有15.53%和35.02%,近两年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使用氟化物、做过窝沟封闭和洁治分别占总人数的53.71%、12.53%、9.42%和35.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三年级以上小学生中,女性(OR=1.26,95%CI=1.04~1.52)、年龄(OR=1.16,95%CI=1.08~1.25)为预防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次刷牙3~5 min(OR=0.80,95% CI=0.66~ 0.98)、做过窝沟封闭(OR=0.47,95% CI=0.35~0.63)为预防龋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促成小学生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和广泛开展窝沟封闭等有效预防措施;能阻止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邰昌松;陈小良;詹劲基;李龙友;陈伟超;黄凤鸣;李伟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情况.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分别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分析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总体得分为(66.73±11.52),社会支持总分为(36.28±5.32),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697,社会支持变异的16.1%与生存质量有关,生存质量变异的27.2%与社会支持有关.结论 社会支持是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充足的社会支持,改善其主观感受,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蓉;向莹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药物治疗早期梅毒感染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不同药物对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近些年来收治的74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患者采用头孢曲松1.0g静滴治疗,治疗时间为10 d,每天一次;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治疗,治疗时间为15 d,每天一次.然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2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滴度转阴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TRUST滴度转阴率为97.29%,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TRUST滴度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在其它随访时间内,两组患者的TRUST滴度降低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在刚开始比较明显,但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效果相同.临床上两种药物都可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价格便宜,更适用于广大基层患者.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TSGF及CA125水平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糖类抗原-125 (CA125)血清水平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0例NSCLC患者,及50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检测血清TSGF和CA125水平,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及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血清TSGF和CA125的表达水平.结果 血清TSGF和CA125水平在肺癌组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01);肺癌患者CA125表达水平与组织类型有关,肺腺癌明显高于肺鳞癌(P<0.01);肺癌患者血清TSGF和CA125的阳性率与NSCLC临床分期有关,临床分期越晚,其阳性率越高.结论 CA125及TSGF均对肺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临床上需要结合症状、影像学及病理学综合判断,为NSCLC提供更好的诊疗效果.

    作者:唐艳;李娜;刘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干预后行为改变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过程中对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评价饮茶型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情况人群相关行为改变率的差异.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相关行为总体改变率为53.5%,随着年龄的增大改变率减小(x2=11.5,趋势卡方值为10.451,P<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率不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改变率也在增加(x2=12.944,趋势卡方值为12.445,P<0.01),蒙古族的行为改变率低于汉族,女性的行为改变率高于男性(P<0.05).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的行为改变率高于经济条件中等及偏下的人(x2=11.8,P<0.01).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人群能够积极的改变不良饮茶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保护身体健康.

    作者:李振林;赵成祥;李艳红;张慧敏;陈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前列腺癌细胞DU145同步化诱导的DNA损伤反应通路和PI3K/Akt通路对凋亡抑制因子基因API2(BIRC3)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前列腺癌细胞DU145同步化培养后引起的DNA损伤反应通路和PI3K/AKT通路对凋亡抑制因子(IAP)基因API2 (BIRC3) 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分析API2基因所在染色体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异常.方法 采用无血清的饥饿培养法使细胞同步在G0期;分别用含羞草碱(mimosine)、胸腺嘧啶(thymidine)和噻氨酯哒唑(nocodazole)使细胞同步在G1期、S期和G2/M期并引起DNA损伤反应,同时加入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以阻止PI3K/AKT通路.通过RT-PCR半定量法检测API2 mRNA在各个细胞周期相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遗传学的常规G式显带法,分析凋亡抑制因子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异常.结果 mimosine同步化的G0/G1期细胞达到了78.04%,thymidine同步化的S期细胞达到62.19%,nocodazole同步化的G2/M 60.5%.API2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2-q23,存在易位,如t(11;12)(q;q).API2 mRNA的表达,非同步化的ly294002组分别与同步化的mimosine+ ly294002组、nocodazole+ ly294002组和thymidine+ ly294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存在某些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药物的同步化激活了DNA损伤反应通路和生存信号通路,再通过PI3K/Akt通路,而不是通过P53通路,在细胞周期的某个时相调控API2(BIRC3)mRNA的表达.

    作者:汪鲜华;谭德安;杨罗艳;吴洪涛;彭佑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厦门地区儿科患者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及基因型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儿科患者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及基因型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1-12月解放军第174医院儿科住院患者中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并采用特定引物PCR扩增的方法进行ESBLs基因亚型分析.结果 2011年全年共分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189株,阳性率为19.73% (189/958),药敏结果显示除碳氢酶烯类抗生素、加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类、头霉素类抗生素等不同程度敏感外,其余抗生素均耐药;基因亚型主要为CTX-M-13,还有TEM型.结论 厦门地区儿童患者产ESBLs情况较为严重,应尽量避免不适当地应用三代头孢菌素、长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等.一旦发生感染,应有针对性地选用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等使感染得以控制.

    作者:张玲;陈云;王厚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