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癌细胞DU145同步化诱导的DNA损伤反应通路和PI3K/Akt通路对凋亡抑制因子基因API2(BIRC3)mRNA表达的影响

汪鲜华;谭德安;杨罗艳;吴洪涛;彭佑共

关键词:同步化培养, DNA损伤反应通路, PI3K/Akt通路, 凋亡抑制因子基因, API2(BIRC3)
摘要:目的 探讨在前列腺癌细胞DU145同步化培养后引起的DNA损伤反应通路和PI3K/AKT通路对凋亡抑制因子(IAP)基因API2 (BIRC3) 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分析API2基因所在染色体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异常.方法 采用无血清的饥饿培养法使细胞同步在G0期;分别用含羞草碱(mimosine)、胸腺嘧啶(thymidine)和噻氨酯哒唑(nocodazole)使细胞同步在G1期、S期和G2/M期并引起DNA损伤反应,同时加入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以阻止PI3K/AKT通路.通过RT-PCR半定量法检测API2 mRNA在各个细胞周期相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遗传学的常规G式显带法,分析凋亡抑制因子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异常.结果 mimosine同步化的G0/G1期细胞达到了78.04%,thymidine同步化的S期细胞达到62.19%,nocodazole同步化的G2/M 60.5%.API2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2-q23,存在易位,如t(11;12)(q;q).API2 mRNA的表达,非同步化的ly294002组分别与同步化的mimosine+ ly294002组、nocodazole+ ly294002组和thymidine+ ly294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存在某些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药物的同步化激活了DNA损伤反应通路和生存信号通路,再通过PI3K/Akt通路,而不是通过P53通路,在细胞周期的某个时相调控API2(BIRC3)mRNA的表达.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病房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ICU病房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医务人员65人次,对其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65人次医务人员中41.54%感染原因为空气污染,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感染;其次是手污染,占29.23%;再次为锐器伤所致感染,为16.92%.皮肤黏膜暴露与其他原因所致院内感染分别为7.69%和4.62%.结论 预防医务人员发生院内感染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感染影响着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应该得到重视.

    作者:臧奎;尚福泰;章向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河北省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阶段提供依据.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脊灰实验室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VP1编码区基因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河北省2011年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8株,均为疫苗类似株,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结论 河北省2011年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作者:陈玫;崔志强;赵娜;郭玉;张俊棉;李静;张振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深圳市福田区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梅毒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订和调整梅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福田区2007-2011年梅毒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梅毒5542例,发病率为88.84/10万,年均上升速度为1.93%,其中隐性梅毒发病率年均上升9.66%,非隐性梅毒(指一期、二期、三期和胎传梅毒)年均下降7.87%;梅毒总的发病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各期梅毒中,隐性梅毒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1),非隐性梅毒发病率则男性高于女性(P<0.001).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梅毒处于高发病率水平,建议在加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提高人群梅毒主动筛查意识的前提下,建立梅毒病人归口管制和随访管理的防控模式,以控制梅毒疫情发展.

    作者:郑铁洪;朱红;赵蓉;许宗严;邱莉霞;帅俊;曾泰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一起莫斯科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毒力检测和分子分型鉴定

    目的 查明新邵县一起食物中毒病因,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表型检验和毒力基因的鉴定、耐药性检测,利用分子分型技术探讨其多态性,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 依照WS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和文献报道的方法对检出的沙门菌进行生化试验、血清分型、耐药性检测;并用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份病人血培养为阴性,3份病人肛拭检出生物学性状和药敏试验一致、均带有侵袭性invA基因的莫斯科沙门菌,PFGE图谱显示为同一克隆.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分析,确定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莫斯科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

    作者:罗燕;肖善良;湛志飞;李广兵;黄良军;雷卫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PDCA循环在儿童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儿童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5~6岁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两组家长参与教育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检验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和行为改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健康教育在口腔临床应用中可行、有效,有利于患者对龋病知识的掌握和建立有效的口腔保健行为.

    作者:黄小兰;周佳;高姗;莫梦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法 采用优化课程的方法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等措施,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结果 巩固了毒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结论 毒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齐宝宁;孟娟;张志刚;楼洁云;李娟;田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09-2010年长沙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为深入规范开展抗病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下载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抗病毒治疗数据库的历史卡片,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对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中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基本情况表及随访表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142.33±112.71)个/μl,治疗12个月,治疗病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均值为(308.23±162.58)个/μl,治疗3、6、9和12个月与治疗前CD4+检测结果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6个月后,有128例进行了病毒载量检测,其中82.0%的病例病毒载量计数下降到检测不到水平.结论 长沙市艾滋病例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后,治疗效果明显,病例状态持续稳定.

    作者:李叶兰;黄竹林;单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颅内感染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颅内感染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并了解脑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之间的联系.方法 以大脑中动脉(MCA)为靶血管,观察颅内感染组及对照组患儿脑血流动力学情况;腰穿或应用甘露醇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颅内感染组Vp、Vm、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在腰穿前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高于腰穿后;使用甘露醇后大脑中动脉Vp、Vm、PI、RI均低于使用甘露醇前.结论 颅内感染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多异于正常,脑血流动力参数可因颅内压而变,TCD可反映颅内脑血流灌注情况;因此TCD有助于判断颅内感染患儿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作者:徐泳华;肖政辉;祝益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益阳市资阳区职业女性心理压力及应对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职业女性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86名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职业女性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5岁职业女性的心理压力得分为(1.64±0.58),35~45岁职业女性的心理压力得分为(2.67±1.32),>45岁职业女性的心理压力得分为(1.58±0.82);<35岁职业女性心理压力的应对得分为(2.01±0.69),35~45岁职业女性心理压力的应对得分为(2.43±1.12),>45岁职业女性心理压力的应对得分为(2.73±1.13);心理压力总分和应对方式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12.结论 职业女性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35~45岁这一年龄段,职业女性在面对压力时,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制订计划和进行合理化解释.

    作者:文进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x2检验结合FDR筛选致病SNPs位点的适用条件

    目的 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据中探讨不同模拟条件x2检验结合错误发现率(FDR)筛选SNPs位点的适用条件.方法 依据2009年2月发布HapMapⅢ期美国犹他州北欧和西欧后裔人群22号染色体前5000个SNPs数据,采用HAPGEN2模拟病例对照数据,运用Haploview4.2筛选标签SNPs(TagSNPs),比较不同模拟条件筛选致病SNPs的正确率.结果 相对危险度(RR)获取方式无显著差异;3种遗传模型均表现正确率随RR值增大而增高,RR相同时,加性模型正确率高,显性模型次之,隐性模型低;加性模型RR>2.2、显性模型RR>4和隐性模型RR>5时,正确率超过60%.结论 x2检验结合FDR在加性模型效果佳,实际科研工作需依据目标疾病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适合x2检验结合FDR方法.

    作者:郑娟娟;孙远洁;李昂;温琪;佟海龙;刘艳;赵晓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邵阳市AIDS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提高邵阳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比例.方法 对邵阳市符合治疗标准尚未治疗AIDS患者54人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Epidata进行录入,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主要人群为30~ 40岁之间的无症状AIDS患者占72.22%.在外地打工回家拿药不方便占31.48%;合并机会性感染等暂缓治疗占24.07%;无力支付抗病毒治疗自费部分治疗检测费用占14.81%;怕吃药会引起别人知道自己是艾滋病的占9.24%;其他原因如准备生小孩怕产生畸形拒绝服药等占20.39%.主管医师与患者本人调查未接受治疗原因一致率68.52%.结论 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邵阳市抗病毒治疗比例.

    作者:覃姝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06-2011年某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真菌除外)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血标本采用B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用手和合肥恒星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标准,采用K-B纸片扩散法;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血培养标本中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2006-2011年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的阳性菌数量分别为39株、45株、62株、78株、98株、136株,检出率位居前五的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的敏感率为100%.结论 血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极为重要的致病菌,但对其它菌所引起的感染也不容忽视,血培养阳性标本检出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疑似菌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检测,以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方丹;陈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株洲市三类人群艾滋病知识与态度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株洲市三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情况,以及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为营造艾滋病社会支持性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三类人群现场问卷,收集调查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生、女性工人和流动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7.7%、93.4%和58.9%;三类人群各类艾滋病知识得分以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和非传播途径知识均为研究对象对待艾滋病态度的影响因素.各类艾滋病知识对态度的影响大小顺位为:非传播途径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基础知识.结论 学生、流动农民工和女性工人三类人群艾滋病各类知识掌握不均衡.艾滋病宣传教育需要加大非传播途径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营造艾滋病支持性社会环境.

    作者:庞力娟;龙术国;李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前列腺癌细胞DU145同步化诱导的DNA损伤反应通路和PI3K/Akt通路对凋亡抑制因子基因API2(BIRC3)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前列腺癌细胞DU145同步化培养后引起的DNA损伤反应通路和PI3K/AKT通路对凋亡抑制因子(IAP)基因API2 (BIRC3) 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分析API2基因所在染色体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异常.方法 采用无血清的饥饿培养法使细胞同步在G0期;分别用含羞草碱(mimosine)、胸腺嘧啶(thymidine)和噻氨酯哒唑(nocodazole)使细胞同步在G1期、S期和G2/M期并引起DNA损伤反应,同时加入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以阻止PI3K/AKT通路.通过RT-PCR半定量法检测API2 mRNA在各个细胞周期相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遗传学的常规G式显带法,分析凋亡抑制因子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否存在特异性的异常.结果 mimosine同步化的G0/G1期细胞达到了78.04%,thymidine同步化的S期细胞达到62.19%,nocodazole同步化的G2/M 60.5%.API2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2-q23,存在易位,如t(11;12)(q;q).API2 mRNA的表达,非同步化的ly294002组分别与同步化的mimosine+ ly294002组、nocodazole+ ly294002组和thymidine+ ly294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存在某些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影响某些基因的表达.药物的同步化激活了DNA损伤反应通路和生存信号通路,再通过PI3K/Akt通路,而不是通过P53通路,在细胞周期的某个时相调控API2(BIRC3)mRNA的表达.

    作者:汪鲜华;谭德安;杨罗艳;吴洪涛;彭佑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TSGF在肺部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恶性肿瘤患者、结核患者以及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的关系,探讨血清TSGF在肺结核、肺炎、肺癌患者中疗效观察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对60例非急性炎症和非结核类患者(对照组)、30例急性炎症患者、51例结核患者、3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分别进行TSGF含量测定,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SGF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7.3%;肺部炎症患者和肺结核患者TSGF水平均高于健康人,但低于肺癌组(P<0.01);肺部感染患者和结核组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TSGF下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TSGF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鉴别肺癌、肺结核和肺部炎症中有很高的价值,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肖军;谭云洪;陈忠南;郭婧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出生巨大儿和儿童期体质指数对胰岛素抵抗和C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生巨大儿和儿童期体质指数(BMI)对胰岛素抵抗和C肽的影响.方法 对无锡市1993-1995年建立的巨大儿队列于2005-2007年进行随访,每个对象按“出生日期±2个月”、“性别”匹配一个正常体重儿.在两组各抽取150名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空腹血糖、胰岛素和C肽的检测,并测量身高、体重.结果 巨大儿组的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和空腹C肽(pmol/ml)分别为(2.55±1.45)、(0.39±0.23);略高于正常体重儿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07).BMI与IR和C肽呈正相关.肥胖组的IR指数为(3.96±2.22),高于超重组(2.60±0.92)和正常组(2.36±1.33);C肽为肥胖组(0.75±0.43)>超重组(0.50±0.25)>正常组(0.35±0.20).多因素分析发现随着BMI的增加,IR指数、空腹C肽含量均显著增加.结论 儿童BMI升高是胰岛素抵抗和C肽升高的危险因素,应合理控制儿童的体质指数,防治肥胖发生.

    作者:李玉艳;武俊青;余金明;高尔生;任静朝;戎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常州市2005-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常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市累计报告AEFI个案1 997例,涉及疫苗32种,其中报告多的是无细胞百白破(DPT)疫苗(24.79%).各年报告发生率在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接种第一剂疫苗后发生的AEFI占57.84%.反应发生在接种后0~1d的占89.23%.一般反应多占81.62%;其次为异常反应占15.77%.临床诊断发热/红肿/硬结多,占74.06%;其次为过敏性皮疹占13.52%.结论 常州市AEFI监测敏感性虽逐年提高但仍然较低,全市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社会上所使用的疫苗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要加强对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培训,政府应进一步完善AEFI补偿机制.

    作者:卞琛;林琴;韩长磊;凌良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10年江西省高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症死亡风险分析

    目的 了解高安市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特点,探讨重症病例突然增加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高安市2006-2010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HFRS病例信息,比较2010年与2006-2009年发病死亡分布特征;使用高安市2009-2010年HFRS监测信息,比较2010年与2009年临床特点.结果 2010年江西省高安市HFRS报告发病率8.3/10万,病死率16.7%,死亡风险为2006-2009年的5.1倍(95%CI=2.2~12.4),死亡风险上升开始于2010年7月,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组死亡风险普遍增加,高危人群主要为40~59岁男性;2010年临床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比例较2009年明显升高(x2=26.2,P<0.01).结论 高安市2010年重症、死亡病例增加,可能与病毒型别的变化和暴露机会方式等变化有关.

    作者:熊新平;程慧健;施国庆;谢昀;余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腔镜手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分析120例患者经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息肉,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于术后7~10 d放置曼月乐.所有患者随访满2年,患者月经模式改变,月经过多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值明显升高,手术前与手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病例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宫腔镜下切除及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肯定,可抑制子宫内膜增长,随访无复发病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Tei指数在职业性慢性砷中毒心肌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ei指数在砷中毒心肌损害中的超声监测指标,为职业性慢性砷中毒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53例职业性慢性轻度砷中毒与30例健康体检者的Tei指数超声资料,按照《超声医学》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53例砷中毒者Tei指数异常22例(41.5%),正常体检者Tei指数异常3例(10%).结论 职业性慢性轻度砷中毒可引起心肌Tei指数异常,为保护职业人群身体健康,建议砷中毒患者注意心脏的损害.

    作者:李海霞;赖燕;肖耀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