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惠芳;刘金霞;刘大成;王晨晨;张海霞;刘树静;丰超

关键词:辛伐他汀, 脂联素, 可溶性粘附分子
摘要: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观察其对血清脂联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3.7±12.3)岁,干预组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4.5±13.2)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天10mg,晚上8时服用,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法(双抗体夹心)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sICAM-1水平.结果 治疗前心功能Ⅳ级患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P<0.05),而血清脂联素低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P<0.05),心功能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水平和sICAM-1下降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脂联素升高水平和sICAM-1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明显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sICAM-1水平,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2006-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近年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方法 利用2006-2009年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资料,采用差值(D)评价和比值(R)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市各区接种率报告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均为100%,2006-2009年六苗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较高,均达到90%以上,但与估算接种率有一定差距.结论 准确掌握流动儿童应种人数是接种率监测和评价的重点,切实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才能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者:卢紫燕;谭洁;罗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青龙县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效果,分析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方法 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县8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及两个街道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524人,采取面对面直接询问方式,利用2004年全国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进行高血压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青龙满族自治县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8.1%,标化患病率为24.5%.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1.7%、18.4%、4.8%.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文化程度、高盐饮食、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收入、体质指数等有关.其中年龄、饮酒、体质指数、高盐饮食为本地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高血压防治知识匮乏,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居民高血压发生.

    作者:乔淑媛;宋玉英;余辉;赵素荣;宋清娟;范庆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2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产妇在术中打开腹膜时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化,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对照组产妇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观察术中、术后2h内产妇出血量及出血总量.结果 研究组100例高危产妇术中出血量为(302±178)ml,产后2h内出血量为(108±78)ml,出血总量为(408±207)ml;对照组100例高危产妇术中出血量为(428±206)ml,产后2h内出血量为(141±92)ml,出血总量为(558±285)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总量≥1000ml的产妇有3例(3%),对照组出血总量≥1000ml的产妇有6例(6%).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能有效的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催产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君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结核防治宣传模式对健康教育效果影响的调查

    目的 分析以基层妇女主任为结核防治宣传员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会同县实施的实际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使用同一问卷于基线及干预一年后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 干预后不同性别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不同类别地区知晓率显著提高,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除第1条和第2条外均有提高,同时主动就诊人数增多.结论 以基层妇女主任为义务宣传员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该县居民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杨森源;覃正华;李显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尿液CysC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尿液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 C,CysC)对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30例肾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人的血清Cr、血清CysC和尿液CysC的水平.结果 尿液CysC浓度与血清Cr、血清CysC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呈正相关,但其敏感性更好.结论 尿液CysC浓度比血清Cr、血清CysC更能反映肾病早期损害的情况,且对肾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

    作者:文凯良;彭佑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沙美特罗联合替卡松粉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12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沙美特罗联合替卡松粉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科进行治疗的243例C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2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121例,应用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8~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CVA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罗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观察其对血清脂联素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3.7±12.3)岁,干预组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4.5±13.2)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每天10mg,晚上8时服用,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法(双抗体夹心)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sICAM-1水平.结果 治疗前心功能Ⅳ级患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P<0.05),而血清脂联素低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P<0.05),心功能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升高水平和sICAM-1下降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脂联素升高水平和sICAM-1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明显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sICAM-1水平,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张惠芳;刘金霞;刘大成;王晨晨;张海霞;刘树静;丰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红斑性肢痛症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进行干预,以期预防该病在中小学校的再次流行.方法 对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次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的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P>0.05),女生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生(χ2=17.78,P<0.01),寄宿生发病率高十走读生(χ2=124.85,P<0.01);临床特征以肢端疼痛,双侧足底痛,足趾、足跟痛为主,少数伴有手指疼痛及肢端有红斑.结论 确定这是一起红斑性肢痛症的暴发流行,该病的流行可能与学生营养不良、保暖差有关.完善学校的防寒设备,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加强营养;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在中小学的流行.

    作者:张群力;侯美菊;谭慧敏;张敦华;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10年和2006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率比较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和2006年的感染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方法 对2006年和2010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率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科室分布和标本来源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的分离比例达19.3%,显著高于2006年(8.0%).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内科和ICU,其次为老年病科和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伤口和腹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4.7%)和米诺环素(18.1%)耐药率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且除氨基糖苷类药(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2006年.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比例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且其感染有向不同科室和患者不同部位扩散的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曹伟;姚冬梅;刘礼;王敏;郑荣;周晓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意义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未经治疗的128例RA患者(RA组)、117例其他风湿病人(非RA组)、74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PI、抗CCP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结果 (1) GPI、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1.09%、94.14%)、敏感性(分别为75.0%、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特异性与RF(78.5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PI、抗CCP抗体分别与RF联合检测,两个指标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4.24%、9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RF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指标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8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GPI或抗CCP抗体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PI阳性的RA患者关节炎部位数、CRP、ESR水平明显高于GPI阴性RA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诊断RA具有与抗CCP抗体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GPI还可作为RA活动性指标.

    作者:田玉梅;张浩;刘立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脂血症社区综合干预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方法 从2009年4-6月就诊于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居民中随机选取252名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干预组150名,按照综合干预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102名,按照一般方式管理,6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其血脂水平得到良好控制;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高脂血症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以纠正高脂血症患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及不良生活方式,提升用药依从性,对降低血脂水平及减少心脑血管意外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郭立杰;赵亚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态势研究

    目的 了解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郴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郴州市2009-2010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459例,发病率95.6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占0.38%),死亡3例,病死率0.67‰;疫情从2009年8月上旬发生输入性病例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11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0年1月份快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病例多为在校学生,占病例数的95.70%,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发生暴发疫情38起,其中发生在学校36起,续发率3.98%;流感监测显示:9月份以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病毒,成为流行优势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IgG抗体阳性率32.28%.结论 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综合措施得到有效防控;通过加强监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

    作者:陈伟华;周虹;何清懿;朱维明;姚令辉;何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效果评价分析及对策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考试考核合格率.方法 理论知识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统一考试的方法.技能操作采用先培训后现场操作随机抽考的方法.结果 2010年理论考试8911人,合格7916人,合格率88.83%.技能操作考试970人,合格929人,合格率95.77%.理论考试培训前与培训后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培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增加,参与意识加强,技能操作更熟练,医院感染率降低,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艳容;姚小红;黄秀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调整我国手足口病等两种法定传染病报告模式初探

    目的 探讨我国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两种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工作程序、报告内容和报告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以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提高找国疾病防治工作科学决策水平.方法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调查问卷的方式,在部分省级、市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择长期从事传染病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在知情同意前提下独立完成调查并在一周内反馈调查问卷.结果 共收集调查问卷39份.参与调查人员均认为手足口病病例定义过于宽泛,建议只报告重症、死亡和聚集性病例,病原监测以哨点医院为基础,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对于其他感染性腹泻建议开展哨点病原学监测,只对其中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较差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进行网络报告.结论 建议进一步明确调整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例定义,加强哨点监测.

    作者:姚建义;缪梓萍;张伟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TOPSIS法与密切值法对湖南省某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的综合评价

    目的 采用TOPSIS法与密切值法对湖南省某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的适宜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2010年湖南省某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数据.以年度为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包括医院感染率、漏报率、环境卫生监测情况指标合格率等9个指标,应用TOPSIS法和密切值法对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06-2010年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4%和-11.6%;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增加.TOPSIS法、密切值法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该院2006-2010年度医院感染监测情况中,监测管理质量好年份为2009年,差的年份为2006年;TOPSIS法与密切值法的排序结果分析完全一致.结论 该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感染率和漏报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医院监测管理质量好年份为2009年,TOPSIS法、密切值法均可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的常规方法.

    作者:张权义;杨土保;李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脑萎缩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认知障碍程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脑萎缩系列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重度AD、中度AD、轻度AD、MCI、正常对照五组,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和哈氏值、侧脑室体部指数、沟间距、左右外侧裂宽度、第三脑室宽度几项指标,并研究其统计学相关性.结果 随认知障碍程度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增加,Hcy浓度与重度AD、中度AD、轻度AD、MCI、正常对照五组的MMSE评分Spearman分析分别为r=-0.365、r=-0.389、r=-0.433、r=-0.424、r=-0.412;沟间距、左侧外宽度、右侧外宽度、第三脑室密度和哈氏值均与MMSE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Spearman分析分别为r=-0.457,r=-0.629,r=-0.636,r=-0.701,r=-0.533,而侧脑室体部指数与MMSE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Spearman分析r=0.654;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cy浓度、左侧外宽度、侧脑室体部指数和哈氏值在各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认知障碍的程度与Hcy浓度、左侧外宽度、侧脑室体部指数和哈氏值存在关联.

    作者:邱小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8年四个直辖市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直辖市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全面宣传,制定宣传策略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了8654人.结果 8654名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9.0%(68.0%~70.0%),调查的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2.4%~3.1%),调查对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与其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有统计学联系.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是1000元以下居民的1.21倍(OR=1.78,95%CI1.04~1.41);文化程度高的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文盲居民的1.66~4.82倍;其他职业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平均为农民的0.61~0.79倍.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直辖市居民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均低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要求,但直辖市居民艾滋病知识来源多样,获取知识途径受到的限制较少,职业、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识的影响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加强职业教育中艾滋病的内容,尤其对于低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

    作者:王丽艳;杜维婧;郭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保守术联合药物预防输卵管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黄体剥除联合术后米非司酮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输卵管妊娠病例,分为2组,观察组28例有生育要求,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22例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二组术后无1例发生P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β-HCG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剥除联合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能成功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PEP的发生,扩大了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范围,术后口服药物治疗,减少患者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巢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浆TF、TFPI、D-D测定在AL患者中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D-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对其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检测44例AL患者初诊时及化疗1个疗程后第7d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并检测20例正常体检者和随访期间8例复发的AL患者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d,观察随访期间病情变化.结果 AL组患者血浆TF、TFPI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缓解组患者血浆TF、TFPI水平均较初诊时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D-D比初诊时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后与初诊时比较血浆TF、TF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时血浆TF、TFPI和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初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观察白血病患者血浆TF、TFPI、D-D变化对AL患者判断病情、预测复发、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珍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改革探讨

    本文通过分析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授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授课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和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结合信息化时代医学统计学的课程特点和PBL教学模式特征,对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及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的关键点进行探讨.通过PBL教学模式和统计软件的应用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有助实现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目的.

    作者:叶江枫;田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