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清
目的 调查青龙县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效果,分析高血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方法 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县8个乡镇的10个自然村及两个街道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524人,采取面对面直接询问方式,利用2004年全国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进行高血压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青龙满族自治县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8.1%,标化患病率为24.5%.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1.7%、18.4%、4.8%.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文化程度、高盐饮食、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收入、体质指数等有关.其中年龄、饮酒、体质指数、高盐饮食为本地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高血压防治知识匮乏,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对居民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居民高血压发生.
作者:乔淑媛;宋玉英;余辉;赵素荣;宋清娟;范庆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分析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授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授课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和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结合信息化时代医学统计学的课程特点和PBL教学模式特征,对继续教育医学统计学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及统计软件辅助教学的关键点进行探讨.通过PBL教学模式和统计软件的应用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有助实现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目的.
作者:叶江枫;田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和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未经治疗的128例RA患者(RA组)、117例其他风湿病人(非RA组)、74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PI、抗CCP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采用魏氏法测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结果 (1) GPI、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1.09%、94.14%)、敏感性(分别为75.0%、7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特异性与RF(78.53%)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PI、抗CCP抗体分别与RF联合检测,两个指标均为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4.24%、9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RF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指标任一阳性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8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GPI或抗CCP抗体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GPI阳性的RA患者关节炎部位数、CRP、ESR水平明显高于GPI阴性RA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I诊断RA具有与抗CCP抗体相似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GPI还可作为RA活动性指标.
作者:田玉梅;张浩;刘立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郴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郴州市2009-2010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459例,发病率95.6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占0.38%),死亡3例,病死率0.67‰;疫情从2009年8月上旬发生输入性病例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11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0年1月份快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病例多为在校学生,占病例数的95.70%,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发生暴发疫情38起,其中发生在学校36起,续发率3.98%;流感监测显示:9月份以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病毒,成为流行优势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IgG抗体阳性率32.28%.结论 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综合措施得到有效防控;通过加强监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
作者:陈伟华;周虹;何清懿;朱维明;姚令辉;何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和2006年的感染分布和耐药率变化.方法 对2006年和2010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其耐药率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科室分布和标本来源情况.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的分离比例达19.3%,显著高于2006年(8.0%).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呼吸内科和ICU,其次为老年病科和神经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伤口和腹腔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在2010年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24.7%)和米诺环素(18.1%)耐药率较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且除氨基糖苷类药(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外,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2006年.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比例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且其感染有向不同科室和患者不同部位扩散的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曹伟;姚冬梅;刘礼;王敏;郑荣;周晓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D-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对其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检测44例AL患者初诊时及化疗1个疗程后第7d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并检测20例正常体检者和随访期间8例复发的AL患者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d,观察随访期间病情变化.结果 AL组患者血浆TF、TFPI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缓解组患者血浆TF、TFPI水平均较初诊时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D-D比初诊时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后与初诊时比较血浆TF、TF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时血浆TF、TFPI和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初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观察白血病患者血浆TF、TFPI、D-D变化对AL患者判断病情、预测复发、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珍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Hi)的检出状况与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2007-2010年我院Hi的分离与耐药情况.结果 在1052份痰及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Hi 210株,在242份胆汁标本中分离出Hi 16株,在203份胸腹水标本中分离出Hi 12株,在163份眼、耳拭子标本中分离出Hi 11株.体外药敏结果显示Hi对复方磺胺甲恶哇耐药性高为63.5%,氨苄西林次之为46.2%,而对阿莫西林/棒酸、利福平、头孢呋辛、头孢噻肟、亚氨培南敏感,耐药率≤2.0%.结论 Hi在呼吸道标本中的检出率高,眼、耳拭子标本中次之,在胆汁、胸腹水中亦有检出.建议眼、耳拭子及胆汁、胸腹水标本作细菌培养时也应同时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COS)、淋球菌选择性平板(VCA)及嗜血杆菌选择性平板(HAE),Hi感染的治疗应首选复方阿莫西林、头孢二代或三代类抗生素.
作者:曹敏晖;曹友德;李浩;蔡瑞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流行情况、分析流行因素,进行干预,以期预防该病在中小学校的再次流行.方法 对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次安仁三中学生红斑性肢痛症的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05),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P>0.05),女生发病率明显高于男生(χ2=17.78,P<0.01),寄宿生发病率高十走读生(χ2=124.85,P<0.01);临床特征以肢端疼痛,双侧足底痛,足趾、足跟痛为主,少数伴有手指疼痛及肢端有红斑.结论 确定这是一起红斑性肢痛症的暴发流行,该病的流行可能与学生营养不良、保暖差有关.完善学校的防寒设备,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加强营养;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在中小学的流行.
作者:张群力;侯美菊;谭慧敏;张敦华;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衡阳市2010年4-12月手足口病(HFMD)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衡阳市HFMD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或调整HFMD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4-12月衡阳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各类医疗机构送检的625例临床诊断为HFMD患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eal-time)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特异性核酸.结果 625例HFMD患者标本中,EV71阳性率为26.08%(163/625),CVA16阳性率为8.80%(55/625),其它HEV阳性率为19.84%(124/625);95例HFMD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67.80%,40/95)高,并且男性阳性率(50.85%)略高于女性(27.78%),未检出CVA16型;9例HFMD重症死亡病例中,6例为EV71型,阳性率为66.67%.4-7月为HFMD高发期,3岁以下为高风险年龄组,重症病例及重症死亡病例比其它年龄组高.结论 衡阳市2010年HFMD发病率较高,EV71型是引起重症及重症死亡病例的优势病毒型,应加强监测,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测.
作者:颜淑妩;李哲婷;楼萍;邓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感受疼痛,而且早期的疼痛不会对其以后的行为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所以多数新生儿在接受侵袭性操作时得不到相应的镇痛措施而只能忍受疼痛[1].其实不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不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作者:胡玲;石绍南;游丽;韩晓燕;李实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以基层妇女主任为结核防治宣传员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会同县实施的实际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使用同一问卷于基线及干预一年后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式调查.结果 干预后不同性别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不同类别地区知晓率显著提高,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除第1条和第2条外均有提高,同时主动就诊人数增多.结论 以基层妇女主任为义务宣传员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该县居民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杨森源;覃正华;李显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比2组患者术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术后对照组IgG、IgM、IgA降低较观察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尿液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 C,CysC)对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30例肾病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人的血清Cr、血清CysC和尿液CysC的水平.结果 尿液CysC浓度与血清Cr、血清CysC的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升高,呈正相关,但其敏感性更好.结论 尿液CysC浓度比血清Cr、血清CysC更能反映肾病早期损害的情况,且对肾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
作者:文凯良;彭佑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351例产后42d的产妇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 本次调查抑郁症的发病率为7.69%(27/351).产后抑郁症与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家庭月收入、家族史都有一定相关性,而与孕妇职业、户籍所在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更加重要,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预防措施,对产后抑郁症的产妇要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心理疏导及治疗.提高孕产妇心理素质,减少不必要的精神疾病的发生.
作者:朱华;王凯;李丽红;宋平;赵蓉;谢延;廖万威;刘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38例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部选用CSEA,于L2-3或L3-4椎间隙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予以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0.5ml混合液,硬膜外腔置管后平卧,调节麻醉平面.结果 镇痛效果满意,肌松良好,循环、呼吸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CSEA镇痛、肌松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安全、有效,对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李广海;刘国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婴儿奶瓶及尿液中双酚A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奶瓶经过一定温度浸泡,将溶出的双酚A经固相萃取,甲醇提取,优化HPLC-荧光法进行检测;用β-葡萄糖酸酐酶、硫酸酯酶水解婴儿尿液中的结合型双酚A,酶解后溶液采用固相萃取柱浓缩、富集和净化,优化HPLC-荧光法进行检测.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mg/L,检出限为0.0003mg/L,加标回收率为71.3%~101.2%.结论 该方法测定婴儿奶瓶和尿液中双酚A,具有较高灵敏度、精密度.运用该方法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数据.
作者:汪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预激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 对6例有显性房室旁道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单纯药物治疗的12例扩张型心肌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随访,术前及术后6个月使用二维多普勒彩超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测定血浆中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全部治疗组病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LVDd、LVEF、BNP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预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心脏再同步化有关.
作者:吴欣军;周滔;周卫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认知障碍程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脑萎缩系列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重度AD、中度AD、轻度AD、MCI、正常对照五组,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和哈氏值、侧脑室体部指数、沟间距、左右外侧裂宽度、第三脑室宽度几项指标,并研究其统计学相关性.结果 随认知障碍程度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也增加,Hcy浓度与重度AD、中度AD、轻度AD、MCI、正常对照五组的MMSE评分Spearman分析分别为r=-0.365、r=-0.389、r=-0.433、r=-0.424、r=-0.412;沟间距、左侧外宽度、右侧外宽度、第三脑室密度和哈氏值均与MMSE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Spearman分析分别为r=-0.457,r=-0.629,r=-0.636,r=-0.701,r=-0.533,而侧脑室体部指数与MMSE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Spearman分析r=0.654;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cy浓度、左侧外宽度、侧脑室体部指数和哈氏值在各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认知障碍的程度与Hcy浓度、左侧外宽度、侧脑室体部指数和哈氏值存在关联.
作者:邱小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模式和途径,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式,对湘潭市2个农村县市1458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KAP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3%,平均得分8.2分,影响得分高低的主要因素为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OR=5.71)、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OR=4.8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3.89)、男性(OR=2.63)和年龄(45~60岁,OR=0.57)(P均<0.05).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占79.5%.有关艾滋病态度,平均得分4.9分.近1年有婚外性行为的占5.2%,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7.9%,仅有5.8%近1年内做过VCT.结论 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要扩大覆盖面、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要消除歧视和恐惧心理,较大年龄、文化程度低、女性、未婚和外出务工人员应该是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作者:成凌志;易建铁;周红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患儿入院后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及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出院时调查掌握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遵医嘱行为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儿PAQLQ各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且路径组PAQLQ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哮喘患儿护理,可全面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作者:邵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