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华
目的:探析在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中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砒嗪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社区卫生站接收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予以格列砒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内血糖(F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FBG2h以及HbA1c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BG、FBG2h以及HbA1c指标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格列砒嗪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糖浓度,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冬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受到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影响,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逐渐提高,不仅影响人们生活质量,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实践证明: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和临床治疗的效果成正比,对于患者的康复时间的长短也有很大的影响,泌尿外科日常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本实验室已开展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检测流程是否合理.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EI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实验(TRUST)对梅毒的检测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进行确认,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时阳性标本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对1200例门诊和住院标本检测中,TRUST阳性238例,TPPA确认阳性142例,CLEIA阳性263例,TPPA确认阳性240例;阳性率分别为19.83%,21.91%,20%,TRUST的灵敏度为59.17%,特异性为90.00%,CLEIA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7.60%,TRUST与TPPA检测结果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LEIA与TPP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LEIA法检测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对临床大量标本的初筛;TRUST法可用于标本的初筛及治疗疗效观察、复发和再感染监测;TPPA法用于对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和医生对报告的等待时间.
作者:崔智威;刘科;杨阳;向尹;纪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超声在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肥胖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法定位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法.跟踪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操作所需时间、局部麻醉药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可以缩短操作时间以及降低局部麻醉药的用量,全面提升麻醉的安全性以及成功率.
作者:封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导致宫颈癌手术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200名,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术者的年龄、病史、饮酒、吸烟、医师文化程度、医师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医师工作年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大、病情Ⅱ期、慢性病史、饮酒、吸烟、医师理论知识差者的并发症发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师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医师高级职称、医师工作年限长且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与患者病情及术者的手术经验有关,并发症的防治应从患者自身改正不良习惯和加强医师的基本操作训练等方面综合考虑.
作者:雷华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效果.方法: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半年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更佳;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半年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
作者:朱铭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室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10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500件/组.一组实施常规管理(B组),一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A组).比较两组器械送至对应科室所需的时间、器械管理不合格情况.结果:A组器械送至对应科室所需时间为(42.26±4.21)分钟,短于B组,A组清洗不合格率(1.00%)、包装不合格率(0.40%)、发放不合格率(0.80%)、储存不合格率(1.00%)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避免管理不当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桴铖;徐红霞;代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免疫儿童表面抗体衰减小年龄,为科学化免疫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此次研究开展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区域内年龄≤7岁常规体检儿童10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体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分析不同年龄段肝疫苗免疫儿童的实际年龄与表面抗体阳性的关系,探究表面抗体衰减的小年龄.结果:①在此次研究中,不同性别儿童免疫应答结果显示,1000名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受检者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占70%(700/1000),其中男性儿童占到54.28%(380/700),女童占45.72%(320/700),男女性别在儿童乙肝表面免疫应答中无统计学意义.②对比不同年龄段乙肝疫苗免疫儿童的免疫应答情况,在1000名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中,4.0岁~年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低,0.5岁~年龄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高,经分析拟合,计算出3.99岁是乙肝疫苗免疫儿童表面抗体衰减小年龄.讨论:乙肝疫苗免疫后产生抗体的儿童,抗体产生会随着接种时间延长而衰减,通过进行不同方式乙肝疫苗接种管理、监测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保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4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实施超声消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鲜佩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输血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A组、B组以及C组,每组各20例,A组施行术前自体血储存、术中输自体血方案,B组施行术中回收自体输血组方案,C组施行术中输入同种异体血方案,分析三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以及B组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13例、12例,显著高于C组的8例(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全麻手术输血中采用自体输血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异体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选取所在科室78例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更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较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艳平;吴宗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将风险管理应用在精神科护理中,对精神科护理护理安全提升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7月的精神病患者共20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风险管理指导护理.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结果:将观察组的护理记录书写、夜间查房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的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明显了精神科护理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宋立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抗抑郁治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老年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降压、利尿、降血耱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每天早上口服20 mg,1次| d,疗程持续3个月.对比分析两个治疗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在治疗后的2周、5周和8周全部患者的NIHSS评分和HAMD评分有明显的下降,而且在同一时间点治疗组评分均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抗抑郁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早产儿早期喂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于观察组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进行喂养2周后,改为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之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结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能够有效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及出院时间.
作者:黄铖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效果与措施.方法:以我中心2015年7月~2016年6月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人员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人员均100例.其中,对照组人员进行常规体检,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对体检人员进行医疗评估、诊断与辅助检查,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人员自身群面健康了解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与自身健康全面了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人员而言,开展健康促进工作,不仅可以使患者掌握自身的情况,还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健康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选取我单位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71例患者,观察组7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仍然采取传统孕期检查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孕期营养指导.在采取不同方式后,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在传统孕期检查并分娩后,自然分娩产妇为26例,占总数的36.62%,剖腹产产妇为45例,占总数的63.38%,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产妇为57例,占总数的80.28%,存在新生儿低体重、巨大、窒息的为15例,占总数的21.13%;观察组产妇在传统孕期检查并分娩后,自然分娩产妇为47例,占总数的66.20%,剖腹产产妇为24例,占总数的33.80%,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产妇为31例,占总数的43.66%,存在新生儿低体重、巨大、窒息的为7例,占总数的9.86%.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孕期营养指导对于产妇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影响,其作用较常规孕检分娩更大,值得广泛推广和继续研究.
作者:赵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电子阴道镜配合病理活检在宫颈病变筛查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将电子阴道镜与病理活检联合起来,筛查宫颈病变的情况,根据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要求,分析得到的结果.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一共1834例,其中在阴道镜下活检有587例.病理结果显示:患有宫颈癌的有11例(1.87%);患有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有33例(5.62%)中,患有CINI级的有26例(4.43%),患有CINII的有5例(0.85%),患有CINIII级的有2例(0.34%);患有慢性宫颈炎症的有540例(92%);其它的有3例,占0.51%.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与病理活检联合起来用于临床检查,能够更加快速和及时的筛查出患有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准确率,有利于宫颈病变患者的后期治疗.
作者:王慧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MP)患儿自身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6年2月22日至2017年2月22日期间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自身免疫功能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患儿的CRP(54.12±12.85)×109/L、WBC(7.85±1.02)mg/L、IL-6(12.45±2.45)ng/L、IL-4(11.32±2.78)ng/L、IgG(10.85±1.71)g/L、IgA(2.15±0.21)g/L均高于对照组,CD56+(18.92±5.12)%、CD4 +/CD8+ (1.02±0.02)、CD8+ (27.15±3.69)%、CD4-(30.75±5.23)%、CD3+(51.93±6.0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自身免疫功能检测,能够了解病情紧张,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安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简易皮肤牵张带促进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创口愈合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骨科收治的运用简易皮肤牵张带缝合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患者21例,在减压术后使用简易皮肤牵张带进行切口牵张延期缝合,观察切口愈合效果.结果:21例患者中,15例患者均为I类切口、甲级愈合;2例患者在使用简易皮肤牵张带期间出现切口处红肿,且有脓性分泌物,拆除部分牵张带后,经引流、换药、加强抗感染治疗以及拆除处小块植皮后愈合,未拆除部分牵张带切口部分愈合良好.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患者运用简易皮肤牵张带进行切口延期缝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且可避免植皮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对缝合后皮肤质量以及美观度影响小.
作者:单文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产后尿潴留产妇80例,分为每组例数均为40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给予干预性护理措,然后比较分析2组产妇的顺利排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结果:经干预性护理后的观察组产妇顺利排尿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85.00%和87.50%,具有显著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尿潴留产妇进行干预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产妇)的顺利排尿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