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情况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本院重症监护室2014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成死亡组(15例)和生存组(45例),再按照血糖高低分为血糖高值组、中值组以及低值组,分别包括患者20例、23例、17例.对比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不稳定指数、血糖波动幅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糖高值组、中值组以及低值组除了对比上述指标外,再比较死亡率.结果:生存组血糖水平(9.12±1.35mmol/L)、血糖不稳定指数(120.35±86.54)、血糖波动幅度(0.50±0.08mmol/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22.51±2.26分)低于死亡组,血糖高值组的血糖不稳定指数(271.56±100.54)、血糖波动幅度(0.93±0.15 m mol/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28.65±3.57分)以及死亡率(40.00%)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糖水平越高,波动幅度越大,预后就越差.
作者:何代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和延伸护理的措施与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出院的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侧.B组患者不进行护理措施干预,给A组采用健康教育结合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B组,相比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支气管哮喘属于长期疾病,而在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都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延伸护理,保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疾病知晓率,对患者后续治疗与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红娟;蒋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血液检测结果在不同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自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贫血患者,以此作为本研究的试验组;同期选取我院的健康体检者,随机抽取64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予以相应的血液检测后,发现急性失血性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三项血液指标与对照组并无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地中海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三项血液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及MCH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MCHC则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溶血性贫血患者的MCV及MCH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MCH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治贫血患者的过程中,应予以患者相应的血液检测,其中MCV、MCH、MCHC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鉴别贫血类型的重要指标,可提升鉴别贫血类型的准确性,应广泛推广.
作者:罗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SOP)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纳入标准组与参照组(n=100).标准组实施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工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标准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标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与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0%对比差异显著,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SOP)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临床护理中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临床护理体验.
作者:蔡焕兰;曾凡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微创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微创组30例,传统开胸纽30例.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传统开胸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传统开胸组,而微创组书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开胸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开胸组.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胸部各部位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外科手术在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中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失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减轻等优点.微创外科手术的淋巴清扫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差异不显著.因此,只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在早期肺癌患者治疗中具有安全、彻底、效果确切的临床效果.
作者:涂晓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经过调查问卷发现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7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发现研究组病人感染率2.9%及低血压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感染率22.8%及低血压发生率28.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的保证了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及舒适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金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输液护理对老年腹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门诊治疗的3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15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服务态度、语言交流、技术水平、健康教育等方面.观察2组护理效果,采用调查护理满意度统计、投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增高、投诉情况降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老年输液中有较大优势,能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陆凤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急诊和急救应该采取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过急救治疗的重创病人中选取80位,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对这些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比较好的一些护理措施和方法.结果:80位病人中76位通过救治有了好转,只有4位抢救无效.结论:在对重创病人实施救治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急诊的效果,增加抢救成功的几率.
作者:丁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躯体化症状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患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肝功能、内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的情况;SCL-90总分差值及躯体化因子差值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肝功能、HBV-DN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SCL-90总分及躯体化因子评分、肝功能、HBV DNA、神经内分泌免疫指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治疗慢乙肝伴躯体化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并且躯体化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抗病毒治疗慢乙肝,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慢乙肝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进而调节了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促进了慢乙肝患者的应答.
作者:孙新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病的MRI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6例确诊鼻咽癌多年放疗后穿刺活检确诊为放射性脑病MRI影像诊断表现及临床表现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放射性脑病主要好发大脑双侧放射野颞叶深部、脑干、小脑等部位;MRI表现[1]为脑内斑片状自旋回波T1WI呈低或等信号,自旋回波T2WI呈高信号,周围见不等水肿带,部分呈手套样水肿;增强后可呈结节样、脑回样及环状强化;明显强化20例,不规则强化8例,轻度强化8例;病灶占位效应明显;15例复查,3例病灶基本消失,10例未见明显改变,2例病灶稍微增大.结论:MRI检查可以明确放射性脑病诊断,是一种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莉;徐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卡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也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陶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疗效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已确诊MG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眼液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睑板腺按摩并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睑板腺按摩治疗MGD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阳;陈欣;郑春霞;邓尧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浅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诊断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桂林市叠彩区、秀峰区、七星区抽取15个居委会(2012年调查叠彩区,2013年调查秀峰区,2014年调查七星区),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从15个居委会抽取查2263户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诊断居民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将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药物治疗的指导,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2263户常住居民中,有300例居民患有2型糖尿病,经干预的实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社区诊断能发现并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能对患者的2型糖尿病进行诊断,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王静;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小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方法:将120例临床评定为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82.3% (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亦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闻接受治疗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据数表法进行抽取并进行两不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对比分析;其中40例患者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A),余下40例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观察组B).结果:观察组B患者的术中出血量(95.63±28.44ml)、手术时间(85.05±10.40 min)、住院时间(15.63±3.50d)、并发症发生率(2.50%)均优于观察组A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48.64±28.58ml)、手术时间(140.15±10.27min)、住院时间(18.94±2.78d)、并发症发生率(17.50%);观察组A患者的恢复良好比率(92.50%)要高于观察组B患者恢复良好比率(7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中,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血管内介入疗法多,综合考虑而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谋求佳疗效.
作者:张国龙;吴升祥;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外伤手术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60例急性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本研究受试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综合性护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1).患者主要出现了肢体麻木、眼睑水肿等手术并发症,观察组共1例,对照组8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率以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的应用能显著减少急性脑外伤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玉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优化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与B组,每组均有31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治疗,给予B组患者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总满意率三个指标均优于A组,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刘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选取所在科室20例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进行CT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同时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检查治疗后,1年、3年以及5年内的生存率为60%、50%以及65%.结论: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特点,确诊该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手术联合病理学检查,该病的预后和组织学分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短期复发以及远处转移均可发生,相对于其他类型肺癌,该病的恶性程度在临床上仍然未做明确的阐述.
作者:潘权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将风险管理应用在精神科护理中,对精神科护理护理安全提升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为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7月的精神病患者共20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在观察组中,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风险管理指导护理.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结果:将观察组的护理记录书写、夜间查房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的过程中运用风险管理,明显了精神科护理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宋立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温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满意度影响.方法:收集105例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2组,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产科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国产期温馨护理模式,记录两组分娩结局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5.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观察组孕妇总产程(504.34±99.9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11.42±94.46)min;观察组孕产妇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温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总产程时间,进而减轻孕产妇的痛苦,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邢思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