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军;华红;于翠萍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感受疼痛,而且早期的疼痛不会对其以后的行为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所以多数新生儿在接受侵袭性操作时得不到相应的镇痛措施而只能忍受疼痛[1].其实不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不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
作者:胡玲;石绍南;游丽;韩晓燕;李实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沙美特罗联合替卡松粉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科进行治疗的243例CV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2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121例,应用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8~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CVA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罗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TOPSIS法与密切值法对湖南省某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的适宜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6-2010年湖南省某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数据.以年度为评价对象,评价指标包括医院感染率、漏报率、环境卫生监测情况指标合格率等9个指标,应用TOPSIS法和密切值法对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06-2010年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4%和-11.6%;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增加.TOPSIS法、密切值法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该院2006-2010年度医院感染监测情况中,监测管理质量好年份为2009年,差的年份为2006年;TOPSIS法与密切值法的排序结果分析完全一致.结论 该医院2006-2010年医院感染感染率和漏报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医院监测管理质量好年份为2009年,TOPSIS法、密切值法均可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量的常规方法.
作者:张权义;杨土保;李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早产儿发生的原因及常见并发症,以提高早产儿的救治率及减少伤残的发生.方法 收集2008年1-12月出生的453例早产儿资料,按胎龄分为两组,即≤32周、>32周;按出生体重分为两组,即≤1500g和>1500g.对其发生原因、并发症、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453例早产的主要原因为胎膜早破155例(34.22%)、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产科高危因素86例(18.98%)、多胎75例(16.56%)、胎盘异常30例(6.62%)、妊娠合并糖尿病22例(4.86%).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6.62%),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并发症为新生儿败血症140例(30.90%)、糖代谢紊乱119例(26.27%)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62例(13.6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止胎膜早破是预防早产的关键,同时加强围产期监测,减少早产儿发生概率,对早产儿应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并针对性治疗,以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龚瑾;曹蓓;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意外伤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死亡顺位第一位的是意外伤害.我国每年有71000名少年儿童死于跌落、家庭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烫伤等意外伤害,意外死亡占小儿总死亡率的26.1%[1].防范儿童意外伤害不仅是当前各国所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2].
作者:黄兆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38例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全部选用CSEA,于L2-3或L3-4椎间隙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用25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予以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0.5ml混合液,硬膜外腔置管后平卧,调节麻醉平面.结果 镇痛效果满意,肌松良好,循环、呼吸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CSEA镇痛、肌松效果满意,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安全、有效,对于老年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李广海;刘国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D-二聚体(D-D)的含量变化对其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检测44例AL患者初诊时及化疗1个疗程后第7d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并检测20例正常体检者和随访期间8例复发的AL患者血浆TF、TFPI及D-D的水平.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d,观察随访期间病情变化.结果 AL组患者血浆TF、TFPI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缓解组患者血浆TF、TFPI水平均较初诊时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D-D比初诊时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后与初诊时比较血浆TF、TF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时血浆TF、TFPI和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初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观察白血病患者血浆TF、TFPI、D-D变化对AL患者判断病情、预测复发、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珍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从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12例非恶性血液病骨髓中,检测S100A9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和非恶性血液病表达差异及临床关系.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组S100A9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非恶性血液病组(P<0.05),并且S100A9在治愈的AML中表达升高(P<0.05).结论 S100A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降低,S100A9表达水平可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进展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曹晓丽;侯春燕;林应标;郭满荣;颜复生;何准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监测电池厂高频感应加热机电磁辐射水平,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用PMM8053B电场强度测量系统对4个电池厂高频加热机岗位进行检测.结果 在无屏蔽状况下,所有岗位的电场强度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5V/m).屏蔽后分别在干预后3d、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对相关岗位进行电场强度检测.干预后所有岗位的电场强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电池厂高频感应加热机作业员工的电场辐射暴露不容忽视,有效防护措施对于控制高频感应加热机的高频污染十分关键.
作者:沙焱;香映平;谢子煌;杨震宇;何家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衡阳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为今后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经验和资料.方法 调查分析2005-2009年每年新发现感染者数量、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 2005-2009年期间,在监测力度、检测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每年新发现感染者数量逐年减少,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吸毒人群由2005年的56.71%提高到2009年的86.73%,暗娼从59.21%提高到86.73%,吸毒人员近一次注射吸毒共针率由2005年的68.49%下降至2009年的30.45%,暗娼近一次性服务的安全套使用率由2005年58.75%上升至2009年90.26%.结论 衡阳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特别是对吸毒人群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刘军;于坤平;邱仁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降低边远山区孕产妇死亡率,找出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张家界市近5年孕产妇保健年报资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报告卡及病历、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活产数91892例,孕产妇死亡32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4.80/10万.死因顺位前3位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对剖宫产危害性的认识,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秦自年;郑俊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农村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模式和途径,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式,对湘潭市2个农村县市1458名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KAP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3%,平均得分8.2分,影响得分高低的主要因素为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OR=5.71)、外出务工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OR=4.8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3.89)、男性(OR=2.63)和年龄(45~60岁,OR=0.57)(P均<0.05).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占79.5%.有关艾滋病态度,平均得分4.9分.近1年有婚外性行为的占5.2%,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7.9%,仅有5.8%近1年内做过VCT.结论 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要扩大覆盖面、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要消除歧视和恐惧心理,较大年龄、文化程度低、女性、未婚和外出务工人员应该是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作者:成凌志;易建铁;周红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妇科门诊1038例临床可疑患者进行宫颈癌筛查,其中536例做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观察组),502例直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照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组织学诊断阳性符合率为72.01%,对照组为5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气检查联合阴道镜活检可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
作者:张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体剥除联合术后米非司酮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输卵管妊娠病例,分为2组,观察组28例有生育要求,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22例无生育要求,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二组术后无1例发生P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β-HCG恢复到正常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剥除联合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能成功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PEP的发生,扩大了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范围,术后口服药物治疗,减少患者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巢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自觉地使用辩证思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做出正确的决定,不断加强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从哲学的角度寻找误诊的原因,才能提高诊断的水平.
作者:尹江柳;向鹏;李京湘;李锁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卫生行为与卫生知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学生966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答情况进行赋值,根据性别、学校性质、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住房类型等分类比较其卫生行为与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 卫生行为总体得分(45.17±4.47)分,卫生知识总体(28.95±4.87)分,在不同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卫生行为和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低于公立学校学生,打工子弟学生低于北京本地学生.结论 打工子弟人群是相对弱势群体,应加强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行为干预.
作者:刘枫;朴玮;张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人体发生、发育、成熟及衰老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当免疫功能紊乱时,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各亚群之间比例会失去平衡,致使部分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或亢进,导致一系列相关疾病的发生.随着流式细胞仪的广泛应用,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已成为临床上细胞免疫监测的常规指标.
作者:祝兴元;李梨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7-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诊断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00例,均为绝经前女性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各5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二甲双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低脂饮食等基础治疗.有氧运动组在上述基础治疗同时进行有氧运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检测身高、体重,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和瘦素水平,检查肝脏B超.结果 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干预6月后,有氧运动组患者血清hsCRP和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hsCRP和瘦素水平,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转归.
作者:王彦丽;刘洪奎;张辉贤;高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评价糖尿病(DM)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提出改善营养状况的措施.方法 对重庆市新桥医院10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MNA问卷调查,根据MNA评分标准评价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MNA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8.5%营养不良,64.2%具有营养不良危险,27.3%营养良好.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有48例,其中有16.7%营养不良,62.5%具有营养不良危险,20.8%营养良好.结论 糖尿病营养不良患病率与年龄正相关,心理指导对提高DM患者营养状况有益.
作者:黄陈;徐静;王建;胡雯;李明秀;姜学英;刘俊;樊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20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产妇在术中打开腹膜时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化,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对照组产妇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U.观察术中、术后2h内产妇出血量及出血总量.结果 研究组100例高危产妇术中出血量为(302±178)ml,产后2h内出血量为(108±78)ml,出血总量为(408±207)ml;对照组100例高危产妇术中出血量为(428±206)ml,产后2h内出血量为(141±92)ml,出血总量为(558±285)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总量≥1000ml的产妇有3例(3%),对照组出血总量≥1000ml的产妇有6例(6%).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能有效的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其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催产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君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