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思丹;邹琼燕;易文君
目的 探讨血清总IgE及WS水平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 COULTER 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血液EOS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血清总IgE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453.1±283,3) IU/ml(12/31,38.71%),湿疹组(531.3±224.5)IU/mI(16/20,80.00%),药疹组(489.7±285.2)IU/ml (9/19,47.37%),尊麻疹组(476.1±211.1) IU/ml (7/15,46.67%),接触性皮炎组(514.0±263.6)IU/ml(9/15,60.00%);血液EOS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0.31±0.55) ×10~9/L(6/31,19.35%),湿疹组(1.17±1.60) ×10~9/L(11/20,55.00%),药疹组(0.48±0.48) × 10~9/L(6/19,31.58%),荨麻疹组(0.46±0.52) ×10~9/L(4/15,26.67%),接触性皮炎组(0.57±0.73)× 10~9/L(5/15,33.33%),除过敏性紫癜组外,湿疹组、药疹组、荨麻疹组以及接触性皮炎组血清总IgE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组IgE值与EOS计数在统计学上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0.54
作者:易斌;曾俊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掌握芗城区土源性线虫病感染及流行规律,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查3~12周岁儿童烧虫卵;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检查法,检测土壤蛔虫卵;用直接镜检法判定蛔虫卵生活力.结果 共检查4 812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1842人,感染率为38.28%;儿童蛲虫检测560人,感染者254人,感染率为45.36%;分离检测不同环境类型的土壤200份,发现蛔虫卵15份,具有生活力者1份.结论 芗城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且以钩虫与烧虫感染为主.因此,加强卫生宣传,开展防治措施对预防土源性线虫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美(石羡);张志魁;周俊仁;张雪白;周文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掌握长沙市中小学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府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06-2010年长沙市中小学生(7-18岁)健康状况监测资料,对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等常见病,身高、体重身体发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5年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依次排序为:视力不良(年均检出率35.5%),龋齿(年均检出率12.05%)、肥胖(年均检出率9.06%)、营养不良(年均检出率7.34%)、沙眼(年均检出率2.07%),中小学学生身高发育状况良好和正常(中上等占91.61%),体重上等者达19.5%.近5年长沙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龋齿、肥胖、视力不良、沙眼检出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和学生健康知识增加;监测数据还表明营养不良、视力低下、沙眼检出率中学生显著高于小学生(P≤0.01),身高及体重上等检出率小学高于中学,并且城市高于农村;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不良、恒牙龋齿的检出率均城市高于农村(P≤0.01),沙眼检出率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长沙市中小学生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应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均衡营养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对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缩小城乡差别.
作者:王晓玲;王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选择合适的动静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防止病人血液的丢失,保证血透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200例在血透过程中出现内瘘针眼渗血的患者按透析时间的先后随机分成2组,单号为对照组选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双号为观察组选用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了云南白药创可贴和无菌棉球处理.结果 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8%,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传统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创可贴和无菌棉球是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方法.
作者:吕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掌握汝城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和趋势,评估其防治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5个乡镇5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常住人口200人以上,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镜检虫卵,并计算感染度(克粪卵数);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分离钩坳.结果 5个调查点共检查1 000人,共发现4种土源性线虫,人群总感染率为10.2%,其中:蛔虫5.6%、钩虫3.5%、鞭虫0.7%,蛲虫0.4%.各乡镇蛔虫、钩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9,P>0.05)和(X2=4.74,P>0.05);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7,P>0.05).男、女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9,P<0.01);各年龄组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P<0.01);单纯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ixlenale)占29%;单纯美洲钩虫(Necator anzericanus)占71%.结论 人群感染率较20年前第1次调查结果有大幅度下降,但仍需继续加强农村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普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和重点人群药物驱虫,以巩固防治成果.
作者:邹月娥;朱金林;朱晓英;朱敏燕;游晓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动物细菌感染的特点.方法 制作兔背部创伤动物实验模型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致伤后放海水浸泡20 min,对照组致伤后不浸泡.用手工法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用微生物动态快速测定系统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全血白细胞数用显微镜计数法.结果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伤口如果不经过消毒处理,12h后细菌数量显著增加,主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创伤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中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创伤弧菌;内毒素含量和白细胞数显著升高.结论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可导致多种细菌感染,感染时间提前且程度加重.
作者:韩善桥;虞积耀;姜涛;王大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措施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患者烟草依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轻中度COPD烟草依赖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戒组、伐尼克兰组、伐尼克兰+心理干预(干预组)三组,对伐尼克兰组及干预组给予口服12周伐尼克兰,干预组并给予戒烟咨询及心理干预,随访至24周,观察戒烟者的戒烟率、肺功能变化、不良反应、戒断症状及复吸率.结果 干预组12周和24周持续戒烟率分别为77.8%和75%,伐尼克兰组分别为55.6%和41.7%,干戒组分别为25%和8.3%,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失眠、头痛等,程度轻微,多为一过性.伐尼克兰组12周戒断症状评分为(1.8±2.3)分,干预组为(1.7±2.1)分,均显著低于干戒组(4.1±1.6)分(P< 0.05).结论 伐尼克兰联合心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戒烟患者短期和长期的戒烟率,伐尼克兰戒烟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对我国COPD烟草依赖的患者具有适用性.
作者:魏益群;孙钢;杨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06-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 按照WHO规定的方法,对湖南省2006-2010年所有AFP病例粪便标本均采用L20B和RD两种细胞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结果 湖南省2006-2010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在1 291例(2 566份)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PV)88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333株,分离率分别为3.43%,12.98%;52例PV阳性标本行型内鉴别,共检出45株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其余均为疫苗相关脊灰病毒,未发现脊灰野病毒.PV与NPEV全年均可检出,PV分离率5,6,7月较高;全省14个地市除湘潭和张家界外,其它地市均检出脊灰病毒(PV)阳性病例;各年龄组之间PV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同免疫史之间PV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3次以上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低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结论 湖南省2006-2010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作者:张帆;周帅锋;黄威;巫森;刘运芝;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血糖动态水平监测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綦江县人民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0例,以入院时空腹血糖升高的程度进行分组:A组(血糖≤6.1 tnmol/L) 21例,B组(血糖6.1~10mmol/L)68例,C组(血糖≥10 mrnol/L)71例.应用美国强生one Touch~R ultra~TM微机血糖仪及试纸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动态监测.观察三组患者入ICU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Ⅲ评分)、住ICU天数、多器官功能衰蝎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住院死亡情况.同时根据患者预后,将160例病例分为生存组112例和死亡组48例,收集所有患者入ICU 1,6,12,24,48,72 h时的血糖动态监测结果.结果 三组APACHE Ⅲ评分、住ICU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和B组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均<0.01),而A组MODS发生率略高于B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住院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1),而C组住院死亡率略高于A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入ICU 1,6,12,24,48,72 h每个时间点上,生存组的血糖水平呈持续下降,而死亡组血糖呈持续升高,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1).结论 血糖动态变化与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关系,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石家庄市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温度、湿度、露点、气压、风速等气象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与全年气候变化趋势一致.4月份每日报告手足口病发病数与日平均气温成正比,与气压成反比.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除了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流行病学因素有关,高温与低气压等气象因素也与其密切相关.
作者:刘立;郭建花;张世勇;徐保红;高伟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该疾病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唐山市协和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76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效果满意,明显优于单独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张丽云;李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346例CI,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并发症种类、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结果 除6例需行二次穿刺外,其余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并发症主要为气胸(45例)及肺出血(31例),气胸主要与病灶部位及穿刺针行径有关,肺出血主要与病灶部位及大小相关.少量气胸或出血无需特殊处理,大量气胸或出血较多时需及时行胸膜腔穿刺术,必要时留置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协助明确诊断及指导进一步治疗的价值.
作者:吴锡平;温志波;刘民强;于化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肠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2例肠瘘患者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实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并予以有效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瘘口护理等措施.结果 52例肠瘘患者住院50-120 d,平均85 d.治愈37例,治愈率为71.2%,10例好转出院,死亡5例.结论 在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和瘘口护理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谭丽;欧阳建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自制冰水囊宫腔填塞与纱布宫腔填塞在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中的效果,为临床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31例因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自制冰水囊宫腔填塞,另一组为纱布宫腔填塞,比较两组手术操作完成时间,止血所需时间和24 h出血量.结果 自制冰水囊宫腔填塞手术操作完成时间、止血所需的时间明显优于宫腔纱布填塞,24 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用自制冰水囊宫腔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安全无创伤,可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曾月娥;陈丽华;段纯;王晨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和解剖型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其中伽马钉组36例,解剖型钢板组40例.比较两组的术中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观察指标(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对两组进行随访1年,按Hams标准评定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切开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年,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髋关节功能,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85.0%,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组优良率为94.4%,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型钢板组(P<0.05).结论 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和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针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解剖型钢板治疗,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作者:唐敏;姜世平;何健飞;王建云;郑东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了解厦门市思明区游泳池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为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思明区游泳池水水质的pH、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验,并对2009-2010年游泳池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游泳池水样204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为104份,合格率为51%.样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游离性余氯与pH,还有部分水样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两年总体的合格率因游离性余氯的差异导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水质的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思明区游泳池水水质的卫生状况较差,仍需加强消毒工作.监督监测重点是要完善各游泳场所游离性余氯的监控制度,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池水受到各类排泄物的污染.
作者:李金坤;黄美惠;翁嘉辰;李灯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10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LT、AST,TBIL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W-C,LN,H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上升(P<0.05);在肝硬化不同级组之间,血清ALT,AST,TBIL水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逐渐上升,其水平为C级组>B级组>A级组,各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PCⅢ,Ⅳ-C,LN,HA)水平显著上升(P<0.05);ALT,AST,TBIL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 0.520~0.797,P = 0.000~0.017).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LT,AST,TBIL及PCⅢ、Ⅳ-C,LN,HA水平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以及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罗育春;陈大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长沙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做好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县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农村居民和学校饮用水,水质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农村居民饮用水较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北部乡镇居民饮用水较南部水质卫生状况差且锰超标程度高于全县整体水平.结论 全县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差,与当地特有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程度和养殖业、工业及生活污染密切相关,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亟待改进,政府应加强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和饮水卫生管理.
作者:欧贵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20例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3-16周,根据改良Baird和Jackson的主、客观和X线评价:优17例,良3例.其优良率为100%.而且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无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腓骨解剖型钢板联合可吸收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尤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39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产科及母孕期情况.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398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年龄、多胎妊娠、孕周、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母亲贫血、羊水异常、母亲心血管疾病等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孕周≤32周16.3%;胎盘早剥12.8%;胎膜早破48.2%;多胎妊娠35.9%;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1.9%;母亲贫血27.9%;羊水异常11.1%;母亲心血管疾病2.5%.孕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早期诊断及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作者:曹蓓;黄广文;龚瑾;彭湘莲;冯彬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