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云;李云
目的 通过对常德市某戒毒所吸毒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以及高危行为的调查,为预防控制这些疾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常德市某戒毒所400名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HIV,HCV,TP抗体,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常德市在押吸毒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HIV阳性率 0.5% (2/400),丙肝阳性率66.75 % (267/400),TP阳性率5.75% (23/400),其中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占70% (280/400).结论 被调查的吸毒人员中HIV,HCV和TP感染率高,应加强对该组人群的检测,在进行行为干预的同时应开展预防性传猎疾病(STD)知识宣传教育,从而减少HIV,HCV,TP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关学芳;吴建华;孟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吸烟对围绝经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妇女雌激素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应用激素替代治疗期间吸烟的围绝经期妇女(观察组)与50例不吸烟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对照组)的雌激素水平及疗效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雌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绝经综合征症状缓解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吸烟与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水平及疗效呈负相关.
作者:马利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2006-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情况,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 按照WHO规定的方法,对湖南省2006-2010年所有AFP病例粪便标本均采用L20B和RD两种细胞进行肠道病毒(EV)分离鉴定,脊灰病毒阳性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结果 湖南省2006-2010年AFP病例病原学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在1 291例(2 566份)AFP病例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PV)88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333株,分离率分别为3.43%,12.98%;52例PV阳性标本行型内鉴别,共检出45株疫苗变异脊灰病毒,其余均为疫苗相关脊灰病毒,未发现脊灰野病毒.PV与NPEV全年均可检出,PV分离率5,6,7月较高;全省14个地市除湘潭和张家界外,其它地市均检出脊灰病毒(PV)阳性病例;各年龄组之间PV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同免疫史之间PV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3次以上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低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结论 湖南省2006-2010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作者:张帆;周帅锋;黄威;巫森;刘运芝;张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346例CI,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并发症种类、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措施.结果 除6例需行二次穿刺外,其余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并发症主要为气胸(45例)及肺出血(31例),气胸主要与病灶部位及穿刺针行径有关,肺出血主要与病灶部位及大小相关.少量气胸或出血无需特殊处理,大量气胸或出血较多时需及时行胸膜腔穿刺术,必要时留置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协助明确诊断及指导进一步治疗的价值.
作者:吴锡平;温志波;刘民强;于化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62例早产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2例确诊为早产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途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确诊未患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结果 胎膜早破及胎心晚期减速是早产儿患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儿败血症感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WBC) >20 ×10~9/L或<5×10~9/L,血小板计数(PLT) < 10O × 10~9 /L,C反应蛋白(CRP) >8 mg/L,可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辅助指标并具有一定特异性.丙种球蛋白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其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结论 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早期诊断早产儿败血症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使用抗生素加丙种球蛋白,是治疗早产儿败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IGR患者(IGR组)和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并分析两者与体质指数(BMI)、腰臀(WHR)、血脂、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之间的关系.结果 IGR组的BMI,WHR,SBP,FINS,TC,HbAle,HOMA-IR,TG,LDL-C及Lept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R患者血清脂联素与BMI,HOMA-IR,LDL-C,瘦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瘦素与WHR,FBG,HOMA-IR,TG,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IGR患者体内存在高瘦素血症和低脂联素血症,且脂联素与瘦素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共同参与了IGR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荣刚;孟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油炸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B2 (AFB2),G1 (AFG1),G2 (AFG2)水平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腈水(84:16)提取液提取后过滤,滤液经黄曲霉毒素多功能净化柱(MPC)净化,纯化液经浓缩挥干后,加三氟乙酸(TFA)衍生后,用带有荧光检测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4种黄曲霉毒素5 min完全分离,线性范围质量浓度分别为0.10~100.00μg/L(AFB1,AFG1),0.05-50.00μg/L(AFB2,AFG2),低检出质量分数分别为0.04μg/kg(AFB1,AFG1),0.02μg/kg(AFB2,AFG2),油炸食品回收率为82.0%~101.2%,相对标准偏差<5%,r≥0.999.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油炸食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水平的同时测定.
作者:张英;蔡志斌;郑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涞源县医院随机抽取的130名护士进行临床工作中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物理性危害占28.5%,化学性危害占33.1%,生物性危害占34.6%,心理社会性危害占39.2%;护士在洗手、隔离等自我防护行为方面均有欠缺.结论 临床上应关注护士职业损伤状况,加强相关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尽量避免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技术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来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13 795名消化道不适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检测,并对年龄、性别和季节因素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Hp感染率为13.40%~35.48%,平均感染率为20.34%.7 607名男性患儿现症感染阳性率18.79%,IgG阳性率21.31%;6 188例女性患儿现症感染阳性率16.53 %,IgG阳性率19-15%;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Hp感染呈上升趋势.从7岁开始Hp感染显著增高,到17岁时达到35.48%.一、四季度儿童Hp感染率明显高于二、三季度.结论 北京地区消化道不适儿童Hp感染率低于国内报道平均水平,但高于发达国家水平.儿童Hp感染呈现年龄、性别和季节性差异.
作者:王艳;宋文琪;徐樨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BRAF基因及其信号通路MEK/ERK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73例散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16例同期甲状腺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的RAS,BRAF,MEK和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RAS,BRAF,pMEK和pERK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都明显高于甲状腺瘤组(P<0.05或P<0.01).结论 RAS,BRAF,pMEK及pERK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相关.BRAF可能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而发挥其生物作用.
作者:彭思丹;邹琼燕;易文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应用药敏试验对2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进行检测,然后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77株SAU主要来自痰液(占35.74%)和脓液(占35.37%).临床分布主要在ICU病房和骨科(分别占24.19%).277株SAU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01株,检出率为72.56%,其余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MRSA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6种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的耐药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十种两者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比MSSA明显增高.
作者:金玲;江兴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由患者自身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并不少见,但是自身抗体合并不规则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比较罕见,同时也容易为临床忽略,笔者遇到1例冷抗体合并有Rh血型系统两种不规则抗体抗-c、抗-E导致的交叉配血不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希明;叶汉深;钟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2例COPD稳定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2 L/min).对照组单纯采用低流量吸氧(2 Umin)治疗,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同期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6MWD/m)及生活质量评分(SGRQ).结果 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肺功能指标(FVC,FEV:及FEV,/FVC%)、同期采用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抗胆碱药噻托溴铵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优于单纯低流量吸氧治疗.
作者:杨永红;夏春生;周倩;罗靖;石维伶;武彦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顺铂(DDP)、恩度序贯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50例恶性胸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顺铂腹腔灌注治疗,治疗组采用顺铂、恩度序贯灌注治疗.每4周1次,1次为1周期,治疗2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胸腹腔灌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d和第7d采用ELISA法测定胸腹水和血清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3d,两组胸腹水和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治疗组胸腹水和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后3d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了1~2个周期的治疗,治疗组近期临床疗效有效率为64.0%,高于对照组(40.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结论 顺铂、恩度序贯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近期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并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作者:郑立平;夏立平;许铁峰;陈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许昌市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9-2010年许昌市手足口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许昌市8个县(市、区)均有手足口病报告,2010年发病率较2009年上升2.94%,病死率降低了35.37%,呈现局部高发态势;近两年手足口病4月份达发病高峰;年龄分布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和死亡均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检测以EV71感染为主,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1,P<0.05);2009年重症病例265人,2010年重症病例742人,重症病例在各县(市、区)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97.34,431.24,P<0,01).结论 许昌市手足口病呈上升态势,4月份为发病高峰,局部高发;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应以4岁以下儿童、特别是散居儿童为重点防治对象,警惕地区性聚集性疫情发生.
作者:俎炳灿;马莹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分析,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有效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住院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的55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先天性梅毒临床特征及表现依次为: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长骨骨骼损坏,梅毒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早产率、引产率、宫内发育迟缓率、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应用青霉素治疗先天性梅毒具有良好疗效.结论 对早产儿出现各种不明原因皮疹、肝功能损害、长骨骨骼损坏、肝脾肿大,应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单纯TPPA结果阳性不能确诊为先天性梅毒.
作者:温伟珍;林日亮;李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长沙市某单位职工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监测,并初步探讨其与冠心病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按设计表格对参检人员进行个人因素调查,检测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静脉血糖(GLU)、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尿酸(UA)等生化指标,同时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 1 508例某单位职工血清NT-proBNP水平为(73.17±63.39)pg/ml,其中高危组(98.%±83.73)pg/ml明显高于正常组(52.64±26.14)pg/ml(t=15.24,P=0.000).在正常组中,男性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女性(t二=8.563,P = 0.000),但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77,P=0.403).在高危组中,性别对NT-proBNP水平无明显影响(t =1.778,P = 0.070),但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5,P=0.031),以60-70岁组高;不同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组间的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糖尿病和家族冠心病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血清NT-proBNP水平也明显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87,P=0.000).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谭德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8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并在干预前后分别完成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调查问卷.结果 (1)干预组副作用主要为I级,占73.85%.而对照组则以Ⅱ级为主,占46.4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8,P<0.05).(2)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与各维度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副反应程度并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萼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肠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2例肠瘘患者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实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并予以有效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瘘口护理等措施.结果 52例肠瘘患者住院50-120 d,平均85 d.治愈37例,治愈率为71.2%,10例好转出院,死亡5例.结论 在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和瘘口护理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谭丽;欧阳建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6-2010年确诊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4周期标准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未进展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给予吉西他滨单药维持及佳支持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佳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8.4%,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79.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单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是佳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王玉梅;刘桂荣;王树庚;孙艳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